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幼儿教育 “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近几年,国家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后,这一现象虽有所缓解,但要让幼儿教育返璞归真,走出“小学化”的误区,还需多方配合,形成合力。为此本栏目邀请幼儿教育的相关人员探寻幼儿教育如何去“小学化”。
“小学化”幼儿教育的误区
卢筱红(省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追根溯源地讨论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幼儿教育是什么”“三到六岁儿童学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说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对孩子终身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习惯、性格和学习品质。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有些幼儿园的管理者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及受社会上对幼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将自己的教育任务定位为让孩子学识字、学计算,这又催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杨小宜(宜丰县幼儿园园长):“小学化”现象的产生与管理的缺失有关系。鉴于幼儿教育的非义务性,虽然政府对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大政方针,可是更多的是倡导,并没有完善的监督措施和奖惩标准,对规范幼儿园办学的约束力不够。
左玲(江西省政府直属机关保育院院长):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现象还和政府的投入有关。目前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并不乐观,条件达标、收费合理的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乡镇,幼儿园仍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幼儿教育资源的不足,催生出一些条件不成熟、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因势而为。这些幼儿园并不按照幼儿成长规律办学,或可以说是没有能力按照幼儿成长的规律和学期教育的规律办学,只能教幼儿学学拼音、认认字,这就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
在去“小学化”的路上如何走
孙闽燕(上饶市第一保育院院长):说到在去“小学化”之路上如何迈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好的幼儿教育必然要从人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按照幼儿生长和成长的规律来办,我们在办园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个性和发展天性,坚持游戏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挖掘他们的个性潜能。
让孩子多在游戏中找寻乐趣,这在最初可能会受到家长的反对,认为“学不到东西”。但应该认识到,在若干年后,这样出去的孩子到了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才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教育是需要有延续性的,在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之后要不畏艰辛地坚持下去,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来说,不能急于求成地就想立马看到教育的效果,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只有这样踏踏实实地做了,才能算真正在做教育。
杨小宜:要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光靠幼儿园是不行的,还需要幼儿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学习需要还是通过动作思维来完成的,应该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用言传身教去帮助幼儿成长。
李洁莉(南昌市保育院院长):应将幼儿教育视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比如配置人均公用经费。一方面,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通过财力倾斜、政策指导等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以扩大幼儿教育规模,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涵盖城乡的幼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来保证各个区域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有质量的幼儿教育。
卢筱红:说到政府加大投入外,更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办学的监管和指导,进一步发挥政府特别是幼儿教育的管理部门的导向功能,规范幼儿园的准入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完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及时考核规范。对一些影响幼儿教育科学办学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纠正不按照幼儿教育规律,以简单的小学教学方式进行幼儿教学的行为,同时对示范性幼儿园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幼儿教育规范化办学的良好氛围。
杨小宜: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在这方面,宜春市进行了大胆尝试,成立了宜春市幼儿教育中心,公办园带动民办园,经常进行培训、比赛、评估,减少了很多“小学化”现象,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上高县教育局幼教中心,对乡镇进行分级管理,根据硬件、软件的不同水平,分设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并定时进行考核评估,这很好。
陈莹(南昌市龙泉幼儿园园长):我觉得,幼儿教育要去“小学化”,教师是关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这对幼儿教育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民办公助的幼儿园来说,更是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力度培养教师唱、跳、画、手工等方面的综合才艺,提高幼儿园的师资水平。
一道重要的关口是完善幼儿教育师资准入机制,提高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左玲:在去“小学化”的过程中,应去掉幼小衔接的门槛,淡化入学测试,要真正实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还应该做好“小幼衔接”,加强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在衔接上要做的并不是识字、拼音上的准备,而是如何通过调整一日生活时间、改变生活方式,对行为习惯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化”幼儿教育的误区
卢筱红(省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追根溯源地讨论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幼儿教育是什么”“三到六岁儿童学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说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对孩子终身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习惯、性格和学习品质。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有些幼儿园的管理者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及受社会上对幼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将自己的教育任务定位为让孩子学识字、学计算,这又催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杨小宜(宜丰县幼儿园园长):“小学化”现象的产生与管理的缺失有关系。鉴于幼儿教育的非义务性,虽然政府对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大政方针,可是更多的是倡导,并没有完善的监督措施和奖惩标准,对规范幼儿园办学的约束力不够。
左玲(江西省政府直属机关保育院院长):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现象还和政府的投入有关。目前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并不乐观,条件达标、收费合理的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乡镇,幼儿园仍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幼儿教育资源的不足,催生出一些条件不成熟、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因势而为。这些幼儿园并不按照幼儿成长规律办学,或可以说是没有能力按照幼儿成长的规律和学期教育的规律办学,只能教幼儿学学拼音、认认字,这就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
在去“小学化”的路上如何走
孙闽燕(上饶市第一保育院院长):说到在去“小学化”之路上如何迈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好的幼儿教育必然要从人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按照幼儿生长和成长的规律来办,我们在办园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个性和发展天性,坚持游戏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挖掘他们的个性潜能。
让孩子多在游戏中找寻乐趣,这在最初可能会受到家长的反对,认为“学不到东西”。但应该认识到,在若干年后,这样出去的孩子到了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才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教育是需要有延续性的,在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之后要不畏艰辛地坚持下去,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来说,不能急于求成地就想立马看到教育的效果,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只有这样踏踏实实地做了,才能算真正在做教育。
杨小宜:要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光靠幼儿园是不行的,还需要幼儿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学习需要还是通过动作思维来完成的,应该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用言传身教去帮助幼儿成长。
李洁莉(南昌市保育院院长):应将幼儿教育视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比如配置人均公用经费。一方面,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通过财力倾斜、政策指导等鼓励扶持民办幼儿园,以扩大幼儿教育规模,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涵盖城乡的幼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来保证各个区域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有质量的幼儿教育。
卢筱红:说到政府加大投入外,更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办学的监管和指导,进一步发挥政府特别是幼儿教育的管理部门的导向功能,规范幼儿园的准入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完善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及时考核规范。对一些影响幼儿教育科学办学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纠正不按照幼儿教育规律,以简单的小学教学方式进行幼儿教学的行为,同时对示范性幼儿园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幼儿教育规范化办学的良好氛围。
杨小宜: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在这方面,宜春市进行了大胆尝试,成立了宜春市幼儿教育中心,公办园带动民办园,经常进行培训、比赛、评估,减少了很多“小学化”现象,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上高县教育局幼教中心,对乡镇进行分级管理,根据硬件、软件的不同水平,分设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并定时进行考核评估,这很好。
陈莹(南昌市龙泉幼儿园园长):我觉得,幼儿教育要去“小学化”,教师是关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这对幼儿教育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民办公助的幼儿园来说,更是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力度培养教师唱、跳、画、手工等方面的综合才艺,提高幼儿园的师资水平。
一道重要的关口是完善幼儿教育师资准入机制,提高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左玲:在去“小学化”的过程中,应去掉幼小衔接的门槛,淡化入学测试,要真正实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还应该做好“小幼衔接”,加强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在衔接上要做的并不是识字、拼音上的准备,而是如何通过调整一日生活时间、改变生活方式,对行为习惯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