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高中各学科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广大教师、家长议论的一个热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评价标准、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作为一线教师,是改革的实施者,是关系着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的观念不更新,不改革,就无法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对接。下面,谈一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1 转变观念是前提,响应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是必然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从事数学教学研究的成果,一场革命一定会带来新一轮数学教与学的良好局面。不尝试,就不知道这当中优与劣。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正确的数学论证手段,教导学生重点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最终形成思维上的具体。
2 终身学习是关键,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结构要求。
高中数学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将知识模块化,使很多从教多年且已习以为常的教师很不适应,数学教师难以再靠吃老本来维持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堂呈现出开放的动态型。所以,无论年轻与否,必须终身学习,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研究的态度,适应新的知识体系,按照新的知识体系学习与教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没有年龄隔阂,放下架子,如年长的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能力,提高使用几何画板,Excel等软件的能力,并辅之教学。年轻的教师可以向年长的教师学习新旧教材知识过渡处理的能力,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小战斗集体,共同发展,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
3 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核心,形成丰富的学习方式。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总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
教师确实感到“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背景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4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丰富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理念比以往更加全面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收集和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这样丰富的内涵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更大的开发空间。例如,倡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研究圆锥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等等。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的转达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过去认为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如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过程等),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适当,不要为了用而用,是需要才用。
5 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教学研究与资源共享。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的是严峻的挑战,单靠外出参加教研、学习,许多出现的疑惑、问题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分担问题,分享成功,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
而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加强,又使教师的备课任务更加沉重了。如果备课组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各人都把自己最好的成果拿出来与大家交流,通过教学材料的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每个人的负担,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经过实际操作的验证,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毕竟我们所教的学生三年后要参加高考,高考与平时的教学是否能和谐统一,是我们困惑的问题。再之,教辅资料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这也是改革没有同步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希望尽快让改革的春风吹遍教学天地。
作为一线教师,是改革的实施者,是关系着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的观念不更新,不改革,就无法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对接。下面,谈一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
1 转变观念是前提,响应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
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是必然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从事数学教学研究的成果,一场革命一定会带来新一轮数学教与学的良好局面。不尝试,就不知道这当中优与劣。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正确的数学论证手段,教导学生重点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最终形成思维上的具体。
2 终身学习是关键,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结构要求。
高中数学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将知识模块化,使很多从教多年且已习以为常的教师很不适应,数学教师难以再靠吃老本来维持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课堂呈现出开放的动态型。所以,无论年轻与否,必须终身学习,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研究的态度,适应新的知识体系,按照新的知识体系学习与教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没有年龄隔阂,放下架子,如年长的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能力,提高使用几何画板,Excel等软件的能力,并辅之教学。年轻的教师可以向年长的教师学习新旧教材知识过渡处理的能力,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小战斗集体,共同发展,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
3 促进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核心,形成丰富的学习方式。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总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必须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
教师确实感到“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改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背景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4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丰富教学手段。
《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理念比以往更加全面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收集和资源获取、计算工具。这样丰富的内涵给我们的教与学都带来了更大的开发空间。例如,倡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研究圆锥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等等。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的转达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过去认为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如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过程等),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熟悉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适当,不要为了用而用,是需要才用。
5 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教学研究与资源共享。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的是严峻的挑战,单靠外出参加教研、学习,许多出现的疑惑、问题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所以教师与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分担问题,分享成功,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
而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加强,又使教师的备课任务更加沉重了。如果备课组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各人都把自己最好的成果拿出来与大家交流,通过教学材料的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每个人的负担,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经过实际操作的验证,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毕竟我们所教的学生三年后要参加高考,高考与平时的教学是否能和谐统一,是我们困惑的问题。再之,教辅资料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这也是改革没有同步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希望尽快让改革的春风吹遍教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