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联系入手,说明体育教育对人类生存发展担负着重要意义。目前,多种意外伤害的发生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害,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应急救护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应急救护教育即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体育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生命至上”思想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体育教学;应急自救;生命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时代赋予体育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体育教育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就是人不得不受到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体育教育不仅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的;还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
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的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内容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关爱生命”的体育教学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应急救护、生命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2 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纵观学校体育改革历程,从注重“三基”教育到体质教育再到目前的健康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注重运动技术教学,轻视体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运动技能的形成,轻视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能的具体需要;注重运动技能的短期传授,忽视体育的终身作用。学校体育缺乏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缺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怎样的呢?通过近几年接二连三发生的地震和各类突发事件来反思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应以“关注生命”为出发点,以“生命体验”作为逻辑起点,应把我们的视野放在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来。但是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多少是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有多少是与应急逃生和救护相连的?不难看出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奔跑、攀爬、游泳等技能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都与应急自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伤害成了一个日趋加重的社会问题。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观,应该包含“平安终生”的理念,因此体育课加强应急自救技能的学习,是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3 学校体育教育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必要性
3.1 各种安全事故警示学校体育必须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中国目前正面临新的安全事故高发期。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3年雅安大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2009年以来,发生在小学、幼儿园的惨案;另外还有发生的各种恐怖暴力事件等都告诉我们,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以其特定的教育性质,更利于集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 并且体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有助于某些体育运动技能迁移于生命安全教育,提高课程的文化价值和实践效益。
3.2 符合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 ,近几年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完全符合这一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锻炼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应如何更好的使自己不受伤害,培养在危险的情况下求生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求生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突发伤害来临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3.3 是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因处理不当,激化矛盾而加重危害,或造成本可避免而却没有避免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缺少起码的生存技能和防范意识。而生命安全教育由于其安全特点使其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更能激发中、小学生一旦遇险,即使未能想出万能之策,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应对办法,转危为安。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存技能训练,既有助于他们适应当前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有助于他们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同时更有助于他们将来追求卓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调查,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向学生开展了一些应急逃生和紧急救护知识的教育,效果显著。但如果能把生命安全教育的各类知识合理的安排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熏陶和实践指导,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教学效果的不足,而且也必将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4 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把常规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动作融在生命安全教育中进行,而且生命安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应用动作技能是传统体育课中所没有的,其内容新颖,吸引力强,如奔跑、行走、躲闪、滚翻、解脱、防卫、自救(包扎、固定、呼救)、互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固定与搬运)、攀爬、跳跃、支撑、负重、游泳、定向、联络、找水等技能。为了完成教学活动学生事前必须主动学习并掌握这些生命安全教育必备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并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这有助于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
4 在体育课上开展应急救护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无论哪一种学习,其本质都是生命的呼唤。在体育课上开展应急救护教育不仅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也为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体育教学与应急救护教学的结合是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使体育教学的理念,从“健康第一”拓展到“尊重生命,维护生命,体现生命魅力”的领域上来。这为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是健康的载体,关注个体健康的本质必须维护个体生命的存在。体育教学与应急救护教学的结合拓展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目的和任务不再只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是拓展到了体质和健康的载体———维护个体生命的层面上来。
5 结束语
学校是每个公民踏入社会的必经之地,学校体育以其强身健体、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功能,能够很好的将逃生技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是生命教育,是公众教育,是世纪教育。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与练习,让学生能够果断地进行自护避险、应急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使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心理学》;
[2] 蒋先军.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
[3]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4-138;
[4] 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5] 但艳芳等.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体育教学;应急自救;生命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时代赋予体育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体育教育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就是人不得不受到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体育教育不仅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的;还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
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的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内容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关爱生命”的体育教学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应急救护、生命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2 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纵观学校体育改革历程,从注重“三基”教育到体质教育再到目前的健康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注重运动技术教学,轻视体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运动技能的形成,轻视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能的具体需要;注重运动技能的短期传授,忽视体育的终身作用。学校体育缺乏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缺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怎样的呢?通过近几年接二连三发生的地震和各类突发事件来反思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应以“关注生命”为出发点,以“生命体验”作为逻辑起点,应把我们的视野放在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中来。但是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多少是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有多少是与应急逃生和救护相连的?不难看出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奔跑、攀爬、游泳等技能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都与应急自救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意外伤害成了一个日趋加重的社会问题。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观,应该包含“平安终生”的理念,因此体育课加强应急自救技能的学习,是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3 学校体育教育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必要性
3.1 各种安全事故警示学校体育必须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中国目前正面临新的安全事故高发期。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3年雅安大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2009年以来,发生在小学、幼儿园的惨案;另外还有发生的各种恐怖暴力事件等都告诉我们,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以其特定的教育性质,更利于集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 并且体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形式,有助于某些体育运动技能迁移于生命安全教育,提高课程的文化价值和实践效益。
3.2 符合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 ,近几年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完全符合这一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锻炼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应如何更好的使自己不受伤害,培养在危险的情况下求生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求生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突发伤害来临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3.3 是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因处理不当,激化矛盾而加重危害,或造成本可避免而却没有避免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缺少起码的生存技能和防范意识。而生命安全教育由于其安全特点使其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更能激发中、小学生一旦遇险,即使未能想出万能之策,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应对办法,转危为安。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存技能训练,既有助于他们适应当前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有助于他们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同时更有助于他们将来追求卓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调查,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向学生开展了一些应急逃生和紧急救护知识的教育,效果显著。但如果能把生命安全教育的各类知识合理的安排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熏陶和实践指导,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教学效果的不足,而且也必将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4 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把常规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动作融在生命安全教育中进行,而且生命安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应用动作技能是传统体育课中所没有的,其内容新颖,吸引力强,如奔跑、行走、躲闪、滚翻、解脱、防卫、自救(包扎、固定、呼救)、互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固定与搬运)、攀爬、跳跃、支撑、负重、游泳、定向、联络、找水等技能。为了完成教学活动学生事前必须主动学习并掌握这些生命安全教育必备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并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这有助于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
4 在体育课上开展应急救护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无论哪一种学习,其本质都是生命的呼唤。在体育课上开展应急救护教育不仅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也为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体育教学与应急救护教学的结合是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使体育教学的理念,从“健康第一”拓展到“尊重生命,维护生命,体现生命魅力”的领域上来。这为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是健康的载体,关注个体健康的本质必须维护个体生命的存在。体育教学与应急救护教学的结合拓展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目的和任务不再只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是拓展到了体质和健康的载体———维护个体生命的层面上来。
5 结束语
学校是每个公民踏入社会的必经之地,学校体育以其强身健体、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功能,能够很好的将逃生技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是生命教育,是公众教育,是世纪教育。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与练习,让学生能够果断地进行自护避险、应急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使学生理解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心理学》;
[2] 蒋先军.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三自主“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5);
[3]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4-138;
[4] 邓若锋.从关注生命到生命体验[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5] 但艳芳等. 体育教育:生命教育的本源回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