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做”习题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科学习题教学实践,指出在做科学习题过程中引入实验的作用、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做”习题的形式,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科学 习题 实验
  操练适量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和教师从习题中可以发现学习和教学中的缺陷,实现对教学的有效反馈。做题、批改、订正、讲解,是不少科学教师一贯的做法。但有时觉得这种做法很枯燥,所以在平时的习题讲解过程中,我会针对适宜的习题加入实验内容,通过“做”习题中的实验来分析习题。实践证明这种“做”习题的方式比传统的做习题、讲习题有效得多。下面我就这方面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师生“做”习题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习题分析课中,教师会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解释、整理解题思路,但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领悟、不愿思考、不想听。但如果把习题中的实验“做”出来,在学生“哇”的表情之后,他们听课和思考的效率会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做”习题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少科学习题,因模型与学生经验脱节,学生感到空洞、乏味。如教师能在分析习题先做个小实验必能触动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的欲望。
  【例题】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
  这是因为硬币被 ,
  且两个硬币的上端
  (填“异”或“同” )名。
  这道习题对学生来说距离很近但又很远,近的是似乎能马上动手做一下,但远在现在很少有学生能利用器材动手做游戏。当我在一个班级按照磁化的理论进行讲解后,学生的反应还是比较茫然。而在另一个平行班演示实验后,学生在“哇”的一声中见证了科学的神奇,表现积极而且分析科学到位。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释放学生的潜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纠正错误的前概念,构建正确的知识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大量的知识经验,这就是前概念。其中错误的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会起干扰作用。而我们可以借助实验,以“事实”服人,帮助学生纠正前概念。
  【例题】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转播一些重要的象棋或围棋大赛。在复盘讲解时,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此时棋子不掉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
  A.它受到磁性棋盘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棋盘的静摩擦力
  C.它对磁性棋盘有吸引力
  D.它对磁性棋盘的静摩擦力
  很多学生受前概念干扰,选择A。我们则通过分析棋子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使学生明白棋子处于静止状态则运动状态不变,那么在竖直方向上必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其中一个是重力,另一个就是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无奈的是,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心是不服的,以后出现类似的习题还是被前概念支配。[1]基于此,我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取一磁铁,下挂3个钩码(刚好能吸在黑板上,黑板变光滑后容易掉下来),先吸在某一区域不掉下来;然后,在旁边区域涂上色拉油,把磁铁贴在涂有色拉油的黑板上时,磁铁与黑板的吸引力大小不变,但因表面变得光滑,摩擦力变小,小于重力,所以磁铁下滑,进而说明磁铁贴在黑板上不是吸引力在起作用,从而否定了学生的前概念,构建起正确的知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初中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通常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做支持,若只是口头解释,学生很难把习题中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动态的科学情景。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实验展示直观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情景。
  【例题】小明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如图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
  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
  现象是 。此实验 (选
  填“能”或“不能”)验证“饮
  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
  结论。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素材,即可动态展示上升过程还可展示下降过程,也能让学生观察、分析,深刻理解大气压。我用了一根大约50cm的玻璃管,并在水里滴了红墨水,实验步骤如下:
  (1)推动注射器活塞向瓶内打气,使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问学生:是什么力量使水柱上升?如何继续使水柱上升?
  (2)继续慢慢向瓶内打气,当水刚好达到玻璃管顶端时,让学生用皮塞堵住。
  (3)问:要使水柱下降怎么办?然后拿掉注射器,捏住橡胶管缓缓放气。
  (4)当气放完后,问学生:为什么管中水柱没有下降?如何使水柱下降?
  (5)再装上注射器抽气,当看到水柱下降时,问学生下降的原因。
  (6)当水柱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拿掉注射器,捏住橡胶管问学生,我一松手水柱高度会怎么变?为什么?
  (7)拿掉玻璃管顶端的皮塞,又会样?为什么?[2]
  通过这动态的过程,层层设问,学生不仅对“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已非常清楚,而且对大气压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二、师生“做”习题的策略
  我们往住有这样的经历,一张试卷分析一节课可能还没分析完,那来时间来做习题中的实验。其实只要我们平时有心“做”习题,这不是问题。通过实践,个人认为可以有以下策略做。
  1.习题中的实验新课教学做   不少科学教师在上新课前会把习题做一遍,从中发现疑难问题。在新课中提出这些问题并分析之,这固然很好但不够生动。如能把习题中的实验融入到新课中不但习题解决了,而且能让课堂生动有趣。
  【例题】小明在厨房里往保温瓶里灌开水,当即将满时在客厅的妈妈说“水满了,小明”,小明很疑惑妈妈又没看到怎么会知道水满了的,你能帮小明解释吗(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这道习题我把它作为新课引入的素材。我让学生用水壶往热水瓶里倒水,而我背对它。当即将满时我说“停,满了”,再让学生检查热水瓶……
  当然不只新课引入可以用习题中的实验,只要我们精心准备,课堂探究中也可以利用习题作为素材。
  2.习题中的实验课堂随手做
  平时习题教学中
  经常会碰到可“做”的
  习题,这时需要我们
  精心挑选,对于有深
  度的习题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实验。
  【例题】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
  A.一定小于100牛
  B.一定大于100牛
  C.一定等于100牛
  D.可以大于100牛
  由于我们平时做实验时总是把一小块物体放入大量的水中,所以学生错误地以为所谓排开水的体积,是指“实际有多少水被挤出去”。虽然我们可以用上图进行分析,但很多同学还是会疑惑。就这个问题,我们这样设计实验(如下图):准备两只一次性塑料杯,甲杯内所装的水比乙杯内装的水少得多(乙杯中的水染成红色),然后把乙杯放入甲杯的水中,乙杯漂浮。
  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最可怕的是,同学们会变成人云亦云、死记结论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就根本无从培养。而通过这样的随手实验,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让学生有了一种认识:要解决问题,实验是种好方法,而实验不一定非要在实验室中才能开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同样能得到实验结论。
  3.习题中的实验课间休息做
  有些习题中的实验必须到教室外才能进行,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进行指导,下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例题】 当我们把
  一张带三角形(边长约
  5毫米)孔的硬纸片置
  于太阳下时,在纸片的
  地面上看到的光斑形状
  是( )
  A.一定是三角形
  B.一定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C.一定是圆形
  D.当纸片离地面近时是三角形,较远时是圆形
  这道习题一开始很多学生会选A,虽然我们分析了原理但学生还是不理解,因为现在很少有学生仔细观察过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感性认识不足。我把这道习题放在最后分析,临近下课时我请学生拿出一张稍厚点的纸,在上面钻上大小、形状各异的洞,下课后请他们按右图所示实验,并不断改变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虽然是下课,但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正乐在其中。
  总之,“做”习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且也给我们的习题课带了生机。只要我们有心,定能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带给教师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白孝忠.物理实验无处不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10:50
  [2]李宽迎. 对“托里拆利演示实验”的改进[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8,9:59
其他文献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对学生终生发展具有绝对影响的精神导师。班主任工作除了需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克已奉公的奉献精神,还需要确立科学的班级观、班主任观,运用正确合理的工作方法。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下面就自己的班主任成长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
期刊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有人说,班主任难当,的确如此,但我却认为,当班主任有意思,只要你付出真情,定会有丰硕的回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新世纪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怎样做好一名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努力。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目的规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阅读是其主要的途径,阅读不仅可以充实语文教师的精神,而且能使语文教师积累丰富的知识及经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所以,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的视野。  关键词:阅读 语文教师 人文素养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涵义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钥匙,就有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当前,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
期刊
摘 要: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阅读,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根据教学内容有步骤地施教,加强课内自主学习,然后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同时重视阅读能力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自读 自悟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自主发展及语文教学的重大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接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信息技术手段能充分利用形、声、色等大量的、多样化的信息创设情境,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不仅如此,信息技术手段在突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也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的,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处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尽量避免与家长的矛盾冲突,从而进行有效和谐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实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长 教师 冲突 缓解  家庭、社会、学校一起构成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成长的环境,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然而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状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在借鉴研究生导师的模式基础上,实施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人生导师”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模式在师生和谐关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人生导师;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
期刊
摘 要: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把握课堂的效益和效率,是笔者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更高效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期刊
摘 要:“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不仅影响学业,更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与激情,并使这种激情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