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络以它运行快捷、友好交互、超越时空及丰富资源的共享优势,为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优良而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因特网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生动的语言文字学习情境,学生在预定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围绕着教材的内容,上网检索资料并以小组协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展开探索和协作学习,从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开拓思路、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拓展知识范围,拓宽视野,并在对学习效果的反思和评价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网络环境下以课文为出发点的虚实相结合的语文课堂学习,既能够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及积极探索精神,增长学生的才干,使语言文字学习有了深度和广度,有了专题性阅读与研究的味道。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和建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一是营造情景氛围,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上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展开联想,完成对课题背景资料的了解。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通过描写红军勇夺泸定桥,表现出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课题的相关背景,我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搜索红军长征中抢夺泸定桥这一壮举的相关资料。将学生分成“红军夺桥背景”“泸定桥简介”“红军飞夺泸定桥过程”等几个小组分工查阅相关的资料,下载、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再现珍贵的历史镜头,摘抄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将资料整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二是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协作、交流。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表象积累,对泸定桥的“险”、红军夺泸定桥的“艰难”、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揣摩相关的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进而有的放矢的开展说、写训练,让学生在利用网络信息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探究、协作和交流,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则注意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汇报,互相提问,互作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精神。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深化文章主题,拓展延伸知识面。《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因特网上下载的、图文并茂的毛泽东《长征》诗,指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正是红军勇夺泸定桥的写照,充分表现了红军不怕艰难的英雄气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红军精神的理解。接着,教师进一步诱导:你们还想知道红军长征中的其他感人事迹和表现红军精神的其他诗、词、文章吗?教师提供了相关网址,鼓励学生上网检索阅读,以此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面。
二、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利用互联网提供大量的动画、影像、音乐、图片,为学生提供了表象积累,为教学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以此为基础作进一步的观察、联想和想象,这就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训练。
二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网络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作分析、归纳之后,对所形成的主观见解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因此在讨论中发言甚为热烈。为准确表达意思,学生会充分发挥主觀能动性,努力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积极挖掘语言表达的潜能,这对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进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三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学生要从互联网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从链接、检索、下载到图文复制均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和建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一是营造情景氛围,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上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展开联想,完成对课题背景资料的了解。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一课通过描写红军勇夺泸定桥,表现出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了解课题的相关背景,我布置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搜索红军长征中抢夺泸定桥这一壮举的相关资料。将学生分成“红军夺桥背景”“泸定桥简介”“红军飞夺泸定桥过程”等几个小组分工查阅相关的资料,下载、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再现珍贵的历史镜头,摘抄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将资料整合。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
二是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协作、交流。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表象积累,对泸定桥的“险”、红军夺泸定桥的“艰难”、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揣摩相关的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准确、生动的表现能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进而有的放矢的开展说、写训练,让学生在利用网络信息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探究、协作和交流,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则注意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汇报,互相提问,互作解答,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精神。
三是利用网络资源,深化文章主题,拓展延伸知识面。《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因特网上下载的、图文并茂的毛泽东《长征》诗,指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正是红军勇夺泸定桥的写照,充分表现了红军不怕艰难的英雄气概,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红军精神的理解。接着,教师进一步诱导:你们还想知道红军长征中的其他感人事迹和表现红军精神的其他诗、词、文章吗?教师提供了相关网址,鼓励学生上网检索阅读,以此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面。
二、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利用互联网提供大量的动画、影像、音乐、图片,为学生提供了表象积累,为教学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学生以此为基础作进一步的观察、联想和想象,这就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训练。
二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飞夺泸定桥》一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网络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作分析、归纳之后,对所形成的主观见解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因此在讨论中发言甚为热烈。为准确表达意思,学生会充分发挥主觀能动性,努力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积极挖掘语言表达的潜能,这对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进而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三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学生要从互联网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从链接、检索、下载到图文复制均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