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美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ncsy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敦煌位于古代中西沟通的交通要道之上,因此受到了多种文明的影响,并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国的朝代,其历史的悠久性也令敦煌音乐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吸引人的面纱。也正因如此,敦煌音乐有着其独特的特色,本文就从敦煌音乐的"壁画性"、丰富性以及继承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敦煌音乐的特殊性。
  关键词:敦煌 音乐 特殊性 壁画 丰富 继承
  音乐是一种全人类的共同语言,是一种反应人们生活的艺术。音乐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当人们开始交流起,音乐就始终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传达着人类的思想感情。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界着迷敬仰的传统音乐文化,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与西方文化开始交流,而中西文化也由此交融汇通,敦煌音乐也由此进入世人的视线,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位于古代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是一座举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古代的文明在这里交汇,来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的古代文明汇聚一起,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敦煌文化,其中蕴含的敦煌艺术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而在敦煌的各大佛洞石窟中,敦煌壁画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精湛的艺术和庞大的规模中,描绘着自十六国起一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文化、音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后人留下了极具价值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敦煌音乐正是蕴藏于敦煌壁画艺术中的宝藏。
  一、敦煌音乐的“壁画性”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但是音乐的美丽不仅仅依靠声音来传播,敦煌音乐的艺术就是主要依靠一种视觉的感知,这也是敦煌音乐最具特殊性的地方。
  由于敦煌音乐历史悠久,年代久远,没有音响资料,而乐谱资料也极其有限,给敦煌音乐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在研究的敦煌音乐主要是由敦煌壁画上的图像以及敦煌遗书中的文献史料组成的,根据古代文献中的曲谱,人们可以唤醒古老的敦煌音乐,为其注入声音的美丽。同样,在敦煌壁画中,有着成百上千的音乐形象,这些音乐图像赋予了音乐壁画鲜明的艺术特色。
  壁画音乐是敦煌音乐的一种形象性的史料,它用绘画艺术的手法将音乐的表现。敦煌的音乐壁画以现实的物像为基础,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其表达手法时而形象具体,时而抽象写意,同时又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其中还有一些虚构的音乐形象存在,并且敦煌音乐壁画还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使人通过音乐意象产生音乐美感,而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佛学思想,如:不鼓自鸣乐器寓意仙乐自鸣于天宫,表示佛国天界的欢乐和对佛的礼赞、奉献;天王所持的琵琶、力士所持的金刚铃等法器,象征佛法的威力等等。
  作为一种借助图像传达的音乐,敦煌壁画音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凭借生动形象的乐伎形象,细致繁多的乐器图样,使敦煌音乐以壁画艺术的形式得以很好的继承和延续,给后人留下研究敦煌音乐的丰富材料。
  二、敦煌音乐的丰富性
  敦煌音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音乐形式,其所表达的音乐内容,无论是其中的乐器、乐队和乐舞,每一样都表现出了其丰富性的特征。
  从乐器上看,敦煌音乐中不仅有本土乐器,而且还有丰富多样的西域乐器和中原乐器。通过敦煌壁画所呈现的乐器形式,可以将其中的乐器粗略分为打击乐器类、弹拨乐器类和管乐类。而每一类的乐器中又包含着多种多样的乐器形式,如在打击乐器中,占相当重要的乐器就是鼓,而鼓的演奏方式也是变换多样的,其中又有羯鼓、腰鼓、都昙鼓、答腊鼓、毛员鼓、鸡娄鼓、齐鼓、鼗鼓等多种多样的鼓乐形式。并且在敦煌壁画音乐中,各种乐器在演奏中呈现多样式的组合,其演奏的方法也往往不受局限。
  敦煌音乐的丰富性不仅仅体现在乐器的多种多样上,也体现在其乐伎形象上。乐伎作为敦煌壁画音乐中主体,随着石窟壁画的发展,也始终展现着其多姿多彩的面貌。从天乐类的天宫乐伎、飞天乐伎、药叉乐伎、化生乐伎、菩萨乐伎、雷公乐伎等,到主要是供养人乐伎为主的俗乐,敦煌的壁画音乐中,将多种乐伎题材相聚并融汇在一起,内容相互呼应、配合、衬托,更突显了敦煌音乐其形式多样的丰富性的特征。
  三、敦煌音乐的继承性
  从敦煌壁画的历史上看,其历史的悠久性也及记录了敦煌音乐的一种随着历史而延续的继承性。自最早开凿的十六国石窟至元朝石窟,随着时间的延续,敦煌音乐也随之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传承下去,这种延续时间之长的音乐形式也是令人瞩目的。
  敦煌音乐的传承性也较多地体现在对乐器乐伎的继承上。每个朝代的壁画风格都有变化,但仍保留着一些敦煌音乐的特色形象,同时每个朝代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常常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如飞天乐伎的形象,飞天乐伎这一形象贯穿了十个朝代,因其优美动人的独特形象而被代代相传,并且随着朝代的更迭,其形象也随其越发地丰满,越来越生动多彩,同时其所演奏的乐器也渐渐丰富起来,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这一特色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历代人民的喜爱。
  除了从敦煌壁画中看到的代代相承的敦煌音乐,在仅存的敦煌音乐词谱中也能发现其继承性的表现。音乐符号随着朝代的发展,一同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如在音乐部中所展现的曲谱乐器是以汉字的形式所书写的,而到《敦煌曲谱》时已经采用了记谱的方法,这实乃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性而又融汇多种音乐为一体的音乐形式的敦煌音乐,其历史之久远,让学者追源探索,也因此具有了其特殊性,分别表现为其壁画性、丰富性和继承性中,在这些特点中,无一不让人们感受到敦煌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庄壮.拓宽敦煌音乐研究的路子[J].敦煌研究,1994,(02).
  [2]郑汝中.解读敦煌——佛国的天籁之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庄壮.丰富多彩的敦煌音乐[J].中国音乐,1983,(04).
  [4]庄壮.论早期敦煌壁画音乐艺术[J].中国音乐,2004,(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歌唱实践中,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需要演唱者通过持之以恒的发声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只有通过系统的发声训练,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使之能够运用于歌唱实践,才能灵活自如地表现歌唱艺术的真谛。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嗓音特性及演唱者的具体情况,用“美声唱法”的系统概念来探讨歌唱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美声唱法 发声训练 注意事项  在歌唱中,“发声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我们歌唱的基础,
期刊
我在做——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  11月7日13点整,继首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开幕式之后,音乐周的首场活动“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展开。参与本场讨论的非遗传承人有子位吹歌第12代传人王如海、洞经音乐传承人杨友和、丽江纳西族著名民间艺术家和民达、纳西民歌省级传承人李秀香、白沙细乐省级传承人和凛毅和举毅兄弟、坡芽歌书代表性传承人农凤妹。参
期刊
2014年11月9日上午十点半,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一场名为“风花雪月——大理白族音乐文化特色”讲座。主讲人赵全胜是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滇西少数民族及白族民居音乐研究、音乐创作和声乐教育研究,近年主持科研和教改项目7项,获得省级以上业务奖项40余项,发表论文、作品5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教材。2013年他与“金花组合”应邀随教育部代表团参加奥地利中国艺术节,并参加了由
期刊
2014年11月8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二日的第一场活动“一方水土——苏州评弹及其艺术特色”讲座,于上午9:30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陈洁。陈洁在此场讲座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发展历程及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从中既流露着在地学者对苏州评弹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又昭示了学者群体对苏州评弹未来传承与发展之路充满着信心与期待。  讲座开始之
期刊
2014年11月8日13:00,“你在说——首届‘英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众人谈”座谈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本场座谈会与昨日以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相对应,发言者为奋斗在各大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群体。座谈会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的艺术总监、执行人和云峰教授主持。  参与本次座谈会讨论的,是首届“英才扶持计划”(2014)的部分入选者。“英才
期刊
2014年12月的第一天,笔者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祁卫东副团长来到梁广程老师位于北京的家中,聆听梁老师为我们讲述自己传奇的音乐人生。  1935年,梁老师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是烟厂工人。五岁时,为了躲避日军,全家来到广东省曲江一带的山区,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抗战胜利后,十岁的他随母亲回到广州,因生活无着,经人介绍进入广州基督教会办的童光孤儿院,就读小学三年级。孤儿院
期刊
2014年11月9日下午两点,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字叙事——坡芽歌书与坡芽情歌”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汪瑶,她曾主持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西部课题等十余个,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一种特殊的音乐载体——坡芽歌书。坡芽歌书是2006年初在云南富宁壮族文化普查时偶然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符号来记录民歌的文献,由81个图画符号组成,每一个
期刊
摘要:微山湖端鼓戏是流传于纯渔民间的一种歌、舞、乐、戏、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构成的渔民艺术,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极具湖上特色,是微山湖渔民智慧的结晶,其演唱风格彰显出微山湖区特有的水乡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极具水乡特色的瑰宝之一,应得到久远的保护和发展。通过对端鼓戏的简单介绍及分析,希望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端鼓戏
期刊
2014年11月8日15:00,“守卫传统——朝鲜族盘索里及南部民谣”讲座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翼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索里”的代表性传承人姜信子为听众现场演奏示范。以这种方式将盘索里及南部民谣的理论性认知与其表演及声音相结合,期望能令在场听众对其能有较为具体的了解。  张翼善首先讲述了朝鲜族与朝鲜民族的概念区隔,朝鲜族是居住于中国延边地区的少数民族,而朝鲜
期刊
摘要:本文以蒙古族歌曲为研究对象,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跨文化传播方面较为成功的歌曲(即广为流行的歌曲)的内容分析,揭示出蒙古族歌曲本身对于受众的文化想象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歌曲 蒙古族文化 跨文化传播 文化想象  “全球时代”,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與民族之间的距离再一次被戏剧化地压缩了,基于时空分离的脱域机制在此时正充分地展示和发展着其现代性。诚如吉登斯所言,全球化的总体图式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