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诵图画文字的声音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9日下午两点,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字叙事——坡芽歌书与坡芽情歌”的专题讲座,主讲人是云南艺术学院副教授汪瑶,她曾主持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西部课题等十余个,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
  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一种特殊的音乐载体——坡芽歌书。坡芽歌书是2006年初在云南富宁壮族文化普查时偶然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符号来记录民歌的文献,由81个图画符号组成,每一个图画符号代表一首歌,构成了一部情歌集。坡芽歌书一经发现就引起了诸如图像学、符号学、文字学、风俗学等多方面学者的关注。汪瑶教授在多次田野调查中发现,坡芽歌书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多特点,故而作了梳理和归纳。
  这次讲座内容有以下方面,首先,汪教授对坡芽歌书的发现与命名过程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它像《诗经》一样的五言七言韵律引发的学科讨论作了一些梳理。不同学科之间也对此有所讨论。汪教授通过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坡芽歌书不仅是一部民歌集,也是爱情长诗与百科全书。其次,在81首曲调中,最常用的是六首曲调,在具体使用中还会分场合、歌唱者状态等有所变化。第三,坡芽情歌的音乐特点是轻声柔唱,自然假声,多用鼻腔音和呼吸式断句。第四,目前坡芽情歌的传承方式有四种:自然传承,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和传习馆。第五,在当下,坡芽歌书也经历了变异,汪瑶老师将其总结为原生型、次生型和新生型三种状态。最后,汪教授提出,要保护坡芽歌书,保护其文化生态环境是先决条件,至于如何检验发展变化的成败,则要看本民族人是否接纳。
  讲座结束后,有关“传统如何在现代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热烈讨论。当晚有一场“坡芽情歌”合唱音乐会,则集中向我们展示了坡芽情歌原生态与新生态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从汪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从坡芽情歌传承人以及相关音乐工作者所作的努力中,我们看到了坡芽情歌新的未来。
其他文献
过去的11月,从事电影行业的人都在忙着赶制追思专题,并将所有色彩更换为黑白两色,就像他们被光拉长的身影。高仓健、迈克·尼科尔斯就是其中的两位: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首个成功进入中国荧屏的海外面孔,追随电影的脚步,走了千里却并不孤单;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拍出了《毕业生》,它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背景与注脚,而今天它本身就被奉为一个时代。无论是高仓健,还是迈克·尼科尔斯,虽已离开,但他们自己负载在其作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课程来促进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时,组织各种活动,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笔者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从教以来,对每学期的公选课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声乐的专业学习充满兴趣。但由于教室设施的限制,钢琴等专业学习条件上的不足,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基
期刊
摘要:在高等師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视唱练耳课是属于比较难的一门课程,而在视唱练耳课中,练耳相对视唱要更加困难一些,而在练耳中,音程的听辨既是属于相对基础和核心的,亦是属于不好掌握的。  关键词:顶岗实习 对象学校 教学岗位 课程设置  音程听辨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而视唱练耳教学又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并逐步完善高
期刊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魏雪漫演绎的《我是真的爱你》、《一路上有你》获得了听众的认可与盛赞,她极致地展现出了她声音中具有疗伤、治愈性的特色,她的声音真诚、温暖、深情。的确,魏雪漫回归了。《中国好声音》之后,魏雪漫成为了焦点,但是她并没有急于推出音乐作品或是在音乐上有太多的大动作。这也就表明了魏雪漫参加《中国好声音》不是为名为利,只是出于作为一个歌者对音乐的喜爱,是出于自我的意愿,是对自我的挑战。
期刊
摘要:在歌唱实践中,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需要演唱者通过持之以恒的发声训练才能逐步掌握。只有通过系统的发声训练,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使之能够运用于歌唱实践,才能灵活自如地表现歌唱艺术的真谛。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嗓音特性及演唱者的具体情况,用“美声唱法”的系统概念来探讨歌唱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美声唱法 发声训练 注意事项  在歌唱中,“发声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我们歌唱的基础,
期刊
我在做——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  11月7日13点整,继首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开幕式之后,音乐周的首场活动“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展开。参与本场讨论的非遗传承人有子位吹歌第12代传人王如海、洞经音乐传承人杨友和、丽江纳西族著名民间艺术家和民达、纳西民歌省级传承人李秀香、白沙细乐省级传承人和凛毅和举毅兄弟、坡芽歌书代表性传承人农凤妹。参
期刊
2014年11月9日上午十点半,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一场名为“风花雪月——大理白族音乐文化特色”讲座。主讲人赵全胜是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滇西少数民族及白族民居音乐研究、音乐创作和声乐教育研究,近年主持科研和教改项目7项,获得省级以上业务奖项40余项,发表论文、作品5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教材。2013年他与“金花组合”应邀随教育部代表团参加奥地利中国艺术节,并参加了由
期刊
2014年11月8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二日的第一场活动“一方水土——苏州评弹及其艺术特色”讲座,于上午9:30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陈洁。陈洁在此场讲座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发展历程及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从中既流露着在地学者对苏州评弹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又昭示了学者群体对苏州评弹未来传承与发展之路充满着信心与期待。  讲座开始之
期刊
2014年11月8日13:00,“你在说——首届‘英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众人谈”座谈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本场座谈会与昨日以非遗传承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众人谈”相对应,发言者为奋斗在各大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群体。座谈会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的艺术总监、执行人和云峰教授主持。  参与本次座谈会讨论的,是首届“英才扶持计划”(2014)的部分入选者。“英才
期刊
2014年12月的第一天,笔者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祁卫东副团长来到梁广程老师位于北京的家中,聆听梁老师为我们讲述自己传奇的音乐人生。  1935年,梁老师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汽车司机,母亲是烟厂工人。五岁时,为了躲避日军,全家来到广东省曲江一带的山区,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抗战胜利后,十岁的他随母亲回到广州,因生活无着,经人介绍进入广州基督教会办的童光孤儿院,就读小学三年级。孤儿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