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建筑市场来说,会存在很多不诚信的行为,导致这些诚信行为和诚信问题形成的关键原因是我国目前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信用体系。另外不对称的市场信息,给建筑市场监督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介绍的现状,对造成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最后提出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管理
目前不少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给建筑市场经济带去了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阻碍了信贷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还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给建筑市场带去了不良的风气。由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正在受到信用危机带来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来展开研究。
1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现状
1.1信用主体的失信行为
1.1.1不依靠法律法规办事的发包方失信行为
不依法招标,没有相关的资质,随意擅自动工等这些现象都是不符合法规的。一个正确的合同履行应该包括履行合同里面既定的建设单位的责任,和按照其要求支付工程的款项。我国的建筑市场中,目前施工单位有充分的主动权,占据着有利的地位,所以建筑施工单位的行为可以影响到产品的成功完成和建筑市场的正常的秩序。
1.1.2承包方失信行为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施工承包人以欠料、偷工减料的方式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物资供应商。承包方的失信行为,直接导致了工程的低质量,这种现象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极为极其恶劣。
1.2履约周期中各阶段失信行为
建筑市场中,项目的准备,招投标,工程的实施、项目的竣工验收、质保阶段这些环节,都是在履约的周期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存在失信行为,所以下面从这些环节进行讨论。
1.2.1项目的准备
一些建筑单位没有按照法定法规,在没有获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按照流程,依法报建,没有拿到施工的许可证,就进行项目的开展 ,导致项目的资金,建设条件的不成熟,存在很大的信贷问题。
1.2.2招标投标
建设单位开展招标过程中,暗中操作,已确定招标人,没有按照流程,公开招标。有的单位抓住建筑市场目前竞争较为激烈的现状,随意的控制降低价格并提出资金推进等不合理要求。投标人不遵守法律、法规,以缴纳管理费等方式谋取中标的。
1.2.3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没有按照合约支付工程款,不能按时提交文件和三通一平场地,设计单位未能及时提供图纸,监督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未能有效严格把控都是失信的行为,存在着极大的质量风险,有可能导致社会问题。
1.2.4竣工验收
建设的单位不能及时竣工,施工单位不能及时验收,将不合格的工程标为合格,工程款不能及时清算,这些都是竣工验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信问题。
2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层面
2.1.1企业与个人信用意识的缺乏
诚实守信一直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都是被主流传承的,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和特殊时期,我国从封建社会到了社会主义,信用关却变得一塌糊涂。由于建筑市场的主体主要受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制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信用观念都极为淡薄。不值得信赖的企业仍然可以生存和发展,欺诈者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使得许多企业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的信用的重要性知之甚少。
2.1.2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缺乏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但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缺乏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系统管理。许多建筑企业的领导有错误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接受项目是件好事。他们根本不了解客户的信用水平,更不用说监控客户的信用。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的“滞后管理”模式,導致欠款增多,信用风险急剧上升。
2.2社会环境层面
2.2.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发了《担保法》、《建筑法》、《合同法》,这些都是针对于建筑市场所提出的专项法律,但是对于整个的市场信用的维护,还是有很多的不公平行存在的,在很多的地方性的案件中,因为有当地政府的官商勾结,所以一系列的法律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能成为一个纸老虎。导致“胜诉亏钱”。市场的弱势和社会对企业的外部信用约束机制实际上构成了对不诚实行为的逆向维护,从而鼓励了更多的不诚实行为。
2.2.2信用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发展落后
虽然中国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市场经营机构和信贷产品,但这些市场经营机构不仅规模小,经营分散,这不仅导致信贷管理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信贷管理运行困难,而且缺乏中介机构和信贷评估机制,使企业的信贷状况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也不能发挥市场的再融资作用。对信用状况的查处,使企业失去了信用建设的权力。
3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
3.1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市场需要一个比良好的信用机制的背景才能使得法律正确顺利推行,在建筑领域,应根据国家信用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定程度上对信用有用的法律法规,这是很有必要的,尽快的出台一些有关于完善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法》、《公平交易法》和《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条例》,如果一些已经过时的法律法规,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改,尤其是在完善信用体系过程中。
3.2加强建筑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承包的工程完成的时候,因为很多的原因致使承包人拖欠工人的工资,这种在投标中的恶意欠款,也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可能会和原料的厂家串通、投标封闭、提高工程投标价格和漫天要价、延误工期、竣工结算报价混乱、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激励、诚信、惩处等信用体系,是消除和遏制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3.3完善信用体系评价制度
有很多的国际评分的机构,比如说标准普尔、穆迪等机构,他们都是在建筑行业的顶级评级标准,因为他们具有比较统一的框架,所以他们就很大胆的按照框架制定相关的和标准,但这些市场经营机构不仅规模小,经营分散,不仅会导致信贷管理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信贷管理运行困难,而且缺乏中介机构和信贷评估机制,使企业的信贷状况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也不能发挥市场的再融资作用。对信用状况的查处,使企业失去了信用建设的权力。
3.4增强建筑市场信用意识教育
以建设市场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一定要加强对不好舆论的宣传,与此同时。一定要注重诚实守信的社会教育,一定要培养出更加守信的新一代人,不能够造成恶性的循环,一定要让新一代人在良好的信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一定要增加市场信用意识的整体教育。
3.5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既然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为了进一步的落实政策的实施,一定要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激励政策和约束的规制,不能够在不守信的人掌握建筑市场的走向,一定要让守信者掌握建筑市场,这就可以做到从根源上解决信用缺失的问题,如果有人有了不守信的记录,一定要给与严重的程度,让他失去在同行业中的生存,这也是我国信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本刊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J].招标采购管理,2018.
[2]刘畅,吕刚.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证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4):38-42.
[3]柯灵潮.建筑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建筑施工,2018(5).
[4]住建部推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J].绿色建筑,2018.
[5]李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J].中华建设,2018,No.158(07):10-11.
作者简历:
何荣(1996-),男,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管理
目前不少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给建筑市场经济带去了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阻碍了信贷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还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给建筑市场带去了不良的风气。由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正在受到信用危机带来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来展开研究。
1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现状
1.1信用主体的失信行为
1.1.1不依靠法律法规办事的发包方失信行为
不依法招标,没有相关的资质,随意擅自动工等这些现象都是不符合法规的。一个正确的合同履行应该包括履行合同里面既定的建设单位的责任,和按照其要求支付工程的款项。我国的建筑市场中,目前施工单位有充分的主动权,占据着有利的地位,所以建筑施工单位的行为可以影响到产品的成功完成和建筑市场的正常的秩序。
1.1.2承包方失信行为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施工承包人以欠料、偷工减料的方式拖欠农民工工资和物资供应商。承包方的失信行为,直接导致了工程的低质量,这种现象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极为极其恶劣。
1.2履约周期中各阶段失信行为
建筑市场中,项目的准备,招投标,工程的实施、项目的竣工验收、质保阶段这些环节,都是在履约的周期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存在失信行为,所以下面从这些环节进行讨论。
1.2.1项目的准备
一些建筑单位没有按照法定法规,在没有获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按照流程,依法报建,没有拿到施工的许可证,就进行项目的开展 ,导致项目的资金,建设条件的不成熟,存在很大的信贷问题。
1.2.2招标投标
建设单位开展招标过程中,暗中操作,已确定招标人,没有按照流程,公开招标。有的单位抓住建筑市场目前竞争较为激烈的现状,随意的控制降低价格并提出资金推进等不合理要求。投标人不遵守法律、法规,以缴纳管理费等方式谋取中标的。
1.2.3项目实施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没有按照合约支付工程款,不能按时提交文件和三通一平场地,设计单位未能及时提供图纸,监督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未能有效严格把控都是失信的行为,存在着极大的质量风险,有可能导致社会问题。
1.2.4竣工验收
建设的单位不能及时竣工,施工单位不能及时验收,将不合格的工程标为合格,工程款不能及时清算,这些都是竣工验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信问题。
2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层面
2.1.1企业与个人信用意识的缺乏
诚实守信一直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都是被主流传承的,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和特殊时期,我国从封建社会到了社会主义,信用关却变得一塌糊涂。由于建筑市场的主体主要受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制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信用观念都极为淡薄。不值得信赖的企业仍然可以生存和发展,欺诈者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使得许多企业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的信用的重要性知之甚少。
2.1.2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缺乏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但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缺乏对客户信用信息的系统管理。许多建筑企业的领导有错误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接受项目是件好事。他们根本不了解客户的信用水平,更不用说监控客户的信用。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的“滞后管理”模式,導致欠款增多,信用风险急剧上升。
2.2社会环境层面
2.2.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发了《担保法》、《建筑法》、《合同法》,这些都是针对于建筑市场所提出的专项法律,但是对于整个的市场信用的维护,还是有很多的不公平行存在的,在很多的地方性的案件中,因为有当地政府的官商勾结,所以一系列的法律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能成为一个纸老虎。导致“胜诉亏钱”。市场的弱势和社会对企业的外部信用约束机制实际上构成了对不诚实行为的逆向维护,从而鼓励了更多的不诚实行为。
2.2.2信用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发展落后
虽然中国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市场经营机构和信贷产品,但这些市场经营机构不仅规模小,经营分散,这不仅导致信贷管理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信贷管理运行困难,而且缺乏中介机构和信贷评估机制,使企业的信贷状况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也不能发挥市场的再融资作用。对信用状况的查处,使企业失去了信用建设的权力。
3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
3.1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市场需要一个比良好的信用机制的背景才能使得法律正确顺利推行,在建筑领域,应根据国家信用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定程度上对信用有用的法律法规,这是很有必要的,尽快的出台一些有关于完善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法》、《公平交易法》和《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条例》,如果一些已经过时的法律法规,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改,尤其是在完善信用体系过程中。
3.2加强建筑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承包的工程完成的时候,因为很多的原因致使承包人拖欠工人的工资,这种在投标中的恶意欠款,也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可能会和原料的厂家串通、投标封闭、提高工程投标价格和漫天要价、延误工期、竣工结算报价混乱、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激励、诚信、惩处等信用体系,是消除和遏制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3.3完善信用体系评价制度
有很多的国际评分的机构,比如说标准普尔、穆迪等机构,他们都是在建筑行业的顶级评级标准,因为他们具有比较统一的框架,所以他们就很大胆的按照框架制定相关的和标准,但这些市场经营机构不仅规模小,经营分散,不仅会导致信贷管理缺乏技术和信息支持,信贷管理运行困难,而且缺乏中介机构和信贷评估机制,使企业的信贷状况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也不能发挥市场的再融资作用。对信用状况的查处,使企业失去了信用建设的权力。
3.4增强建筑市场信用意识教育
以建设市场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一定要加强对不好舆论的宣传,与此同时。一定要注重诚实守信的社会教育,一定要培养出更加守信的新一代人,不能够造成恶性的循环,一定要让新一代人在良好的信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一定要增加市场信用意识的整体教育。
3.5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既然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为了进一步的落实政策的实施,一定要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激励政策和约束的规制,不能够在不守信的人掌握建筑市场的走向,一定要让守信者掌握建筑市场,这就可以做到从根源上解决信用缺失的问题,如果有人有了不守信的记录,一定要给与严重的程度,让他失去在同行业中的生存,这也是我国信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本刊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J].招标采购管理,2018.
[2]刘畅,吕刚.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证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4):38-42.
[3]柯灵潮.建筑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建筑施工,2018(5).
[4]住建部推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J].绿色建筑,2018.
[5]李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J].中华建设,2018,No.158(07):10-11.
作者简历:
何荣(1996-),男,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