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无独有偶,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去粗取精:蒙学经典该删
删节缘由:糟粕腐蚀学生心灵
对此次禁令,山东省教育厅给予如下解释:考虑到一些学校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孩子的心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学生。
湖北省武昌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湖北大学教授、评论家刘川鄂分析:《三字经》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辩证看待经典,开了个好头
对古代经典“去粗取精”是一件好事。有的放矢地选择诵读经典,开了一个辩证看待经典的好头。
首先,敢于承认《三字经》等经典“糟粕”与“精华”并存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进步。对于任何一本书籍,不管作者多么优秀,用词多么讲究,它必然将带着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三纲”“愚孝”“君臣义”等一些封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就已经完全不适应了,是现实的“糟粕”,就应该除之而后快。
其次,只有破除对经典古书的过分迷信,甄别其中的“糟粕”与“精华”,找出“精华”之所在,剔除“糟粕”之所伏,我们才能真正从经典中汲取适合当今时代的精髓,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其中的优秀传统,而又不沾染其中的不良思想,造成教育的负面影响。
最后,肢解《三字经》,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意义。《三字经》等其他经典著作只不过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根本不可能回归过去,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编辑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儿童读物,而不是过分依靠古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必须
目前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大批量出版发行的儒家经典以及蒙学教材原著,很少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批判和对读者进行引导,这样易使青少年良莠不分,误导学生和社会。以《三字经》为例来说,该书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条理明晰,层次分明,通篇三字句,节促音铿,易诵易记,数百年来畅行不衰。但是,由于时代久远,更何况其毕竟是一部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存在不少封建伦理、纲常和显亲扬名的思想,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一种必须。
同时,要警惕隐藏在蒙学热中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尤其是在当下话语环境中。当前不少蒙学实践,一部分动力来自功利性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但是,这种做法常常把启蒙教育国学乃至蒙学都变成了一种商品进行兜售,由此出现的蒙学教育也就陷入了功利主导的泥淖和社会陷阱之中,不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教化要义,而且贻害无穷。
删不如导:蒙学经典不该删
不可“越俎代庖”,“去其糟粕”是学习的过程
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萧兴国说:“若人为地把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
其他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多认为对《三字经》等经典的删减乃是因噎废食,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网友史蒂芬周表示“去粗取精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积极互动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结果。”另外网友山右京客还表示担忧:教育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一心想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纯洁的读书和教育环境中,然而社会环境并不是如此。
应给学生选择空间,删教材不如增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经典文本,之所以历百千年而不衰,被人们广为传诵,并不是某种权力意志强行钦定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由无数父母、孩子和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这实际已说明了这些经典文本本身就是精华。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举凡世界上的经典名作都或多或少地存有瑕疵。精华和瑕疵集于一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追求真相永远不会过时,有时候追求真相甚过于追求真理。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目标。更何况,有些所谓的“瑕疵”是由于历史的距离而凸显出来的,在当时的语境下并不成其为“瑕疵”或“糟粕”。对于这些经典文本中的个别“过时”的语句,我们应当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西哲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阅读的丰富多元即是一种幸福。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真实多元的阅读世界。因此,与其“肢解”一些经典文本,还不如给学生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对于删减《三字经》等经典古文,也有人认为,不是《三字经》出了问题,是社会出了问题。确实,正是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当今社会与古人所描述的“社会”不一致,淳朴善良被阴险奸诈所取代,真善美被假恶丑取代。明明是对的,但是放到现实环境中,却又是错的。比如乐于助人是对的,但是,在现实中,当你做了好事,却被人认为是做贼心虚,被诬为是肇事者。其实,删除了教材,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无法改变现有的社会环境。因此,删教材不如增教育,增加道德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才是对古文“糟粕”的一个注释,更是精华的一种延续!
删节经典的实质是简单化的教育思维
对待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取”如何“去”。对经典文本先删节再发给学生学习,看似取了精华去了糟粕,但是这种做法将学生完全排除在甄别的过程之外,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经典的完整性遭到了人为的却不为学生所知的破坏,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国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根系,今天的孩子们有必要通过学习经典寻获民族文化的认同。但是,他们学习的不应该是所谓“洁本”的伪经典,流沙之上建不起高楼。
今天的孩子对于古代的经典必须有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缺失了这样一个批判过程,他们将无从知晓精华何以是精华、糟粕何以是糟粕,这正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教育不是灌输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锻炼出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国学经典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贯通于学生学习经典的全过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句子,并不是学生们听都不能听的洪水猛兽,老师只需要讲清楚,这是建立在不良价值观体系之上的低俗利诱,学生们自然会对其加以鄙弃。对于“孟母择邻”这样有争议之处,则不妨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和探讨,既要看到“近墨者黑”这样的劝善价值,也要认识到环境并没有决定一切的超能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去伪存真过程,远远要比给他们一个“洁本”去死记硬背更有价值。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并且需要不断锻炼和提升这种能力,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判断删节经典的做法合不合适。一些地方之所以乐意先删节再让学生学经典,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恰恰暴露了当下仍在流行的简单化教育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教育仍然是一种灌输,孩子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资料来源:网易网、易文网、东方网)
责任编辑黄日暖
去粗取精:蒙学经典该删
删节缘由:糟粕腐蚀学生心灵
对此次禁令,山东省教育厅给予如下解释:考虑到一些学校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孩子的心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学生。
湖北省武昌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湖北大学教授、评论家刘川鄂分析:《三字经》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辩证看待经典,开了个好头
对古代经典“去粗取精”是一件好事。有的放矢地选择诵读经典,开了一个辩证看待经典的好头。
首先,敢于承认《三字经》等经典“糟粕”与“精华”并存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进步。对于任何一本书籍,不管作者多么优秀,用词多么讲究,它必然将带着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三纲”“愚孝”“君臣义”等一些封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就已经完全不适应了,是现实的“糟粕”,就应该除之而后快。
其次,只有破除对经典古书的过分迷信,甄别其中的“糟粕”与“精华”,找出“精华”之所在,剔除“糟粕”之所伏,我们才能真正从经典中汲取适合当今时代的精髓,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其中的优秀传统,而又不沾染其中的不良思想,造成教育的负面影响。
最后,肢解《三字经》,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意义。《三字经》等其他经典著作只不过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根本不可能回归过去,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编辑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儿童读物,而不是过分依靠古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必须
目前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大批量出版发行的儒家经典以及蒙学教材原著,很少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批判和对读者进行引导,这样易使青少年良莠不分,误导学生和社会。以《三字经》为例来说,该书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条理明晰,层次分明,通篇三字句,节促音铿,易诵易记,数百年来畅行不衰。但是,由于时代久远,更何况其毕竟是一部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存在不少封建伦理、纲常和显亲扬名的思想,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一种必须。
同时,要警惕隐藏在蒙学热中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尤其是在当下话语环境中。当前不少蒙学实践,一部分动力来自功利性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但是,这种做法常常把启蒙教育国学乃至蒙学都变成了一种商品进行兜售,由此出现的蒙学教育也就陷入了功利主导的泥淖和社会陷阱之中,不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教化要义,而且贻害无穷。
删不如导:蒙学经典不该删
不可“越俎代庖”,“去其糟粕”是学习的过程
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萧兴国说:“若人为地把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
其他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多认为对《三字经》等经典的删减乃是因噎废食,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网友史蒂芬周表示“去粗取精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积极互动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结果。”另外网友山右京客还表示担忧:教育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一心想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纯洁的读书和教育环境中,然而社会环境并不是如此。
应给学生选择空间,删教材不如增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经典文本,之所以历百千年而不衰,被人们广为传诵,并不是某种权力意志强行钦定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由无数父母、孩子和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这实际已说明了这些经典文本本身就是精华。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举凡世界上的经典名作都或多或少地存有瑕疵。精华和瑕疵集于一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追求真相永远不会过时,有时候追求真相甚过于追求真理。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目标。更何况,有些所谓的“瑕疵”是由于历史的距离而凸显出来的,在当时的语境下并不成其为“瑕疵”或“糟粕”。对于这些经典文本中的个别“过时”的语句,我们应当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西哲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阅读的丰富多元即是一种幸福。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真实多元的阅读世界。因此,与其“肢解”一些经典文本,还不如给学生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对于删减《三字经》等经典古文,也有人认为,不是《三字经》出了问题,是社会出了问题。确实,正是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当今社会与古人所描述的“社会”不一致,淳朴善良被阴险奸诈所取代,真善美被假恶丑取代。明明是对的,但是放到现实环境中,却又是错的。比如乐于助人是对的,但是,在现实中,当你做了好事,却被人认为是做贼心虚,被诬为是肇事者。其实,删除了教材,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无法改变现有的社会环境。因此,删教材不如增教育,增加道德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才是对古文“糟粕”的一个注释,更是精华的一种延续!
删节经典的实质是简单化的教育思维
对待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取”如何“去”。对经典文本先删节再发给学生学习,看似取了精华去了糟粕,但是这种做法将学生完全排除在甄别的过程之外,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经典的完整性遭到了人为的却不为学生所知的破坏,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国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根系,今天的孩子们有必要通过学习经典寻获民族文化的认同。但是,他们学习的不应该是所谓“洁本”的伪经典,流沙之上建不起高楼。
今天的孩子对于古代的经典必须有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缺失了这样一个批判过程,他们将无从知晓精华何以是精华、糟粕何以是糟粕,这正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教育不是灌输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锻炼出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国学经典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贯通于学生学习经典的全过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句子,并不是学生们听都不能听的洪水猛兽,老师只需要讲清楚,这是建立在不良价值观体系之上的低俗利诱,学生们自然会对其加以鄙弃。对于“孟母择邻”这样有争议之处,则不妨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和探讨,既要看到“近墨者黑”这样的劝善价值,也要认识到环境并没有决定一切的超能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去伪存真过程,远远要比给他们一个“洁本”去死记硬背更有价值。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并且需要不断锻炼和提升这种能力,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判断删节经典的做法合不合适。一些地方之所以乐意先删节再让学生学经典,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恰恰暴露了当下仍在流行的简单化教育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教育仍然是一种灌输,孩子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资料来源:网易网、易文网、东方网)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