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聚焦:蒙学经典该不该删节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因为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无独有偶,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去粗取精:蒙学经典该删
  
  删节缘由:糟粕腐蚀学生心灵
  对此次禁令,山东省教育厅给予如下解释:考虑到一些学校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孩子的心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学生。
  湖北省武昌九龙井小学对《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文本重新进行了编排,“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语文教研组主任魏贤佐解释,他们认为“昔孟母,择邻处”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而在现代社会,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劝学诗》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启示的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古代人生的一条最佳出路……
  湖北大学教授、评论家刘川鄂分析:《三字经》等国学作品,是在农耕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有些内容是“道德利令”,是在一种不平等的身份和心态中进行的,它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道关怀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利于现代个体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辩证看待经典,开了个好头
  对古代经典“去粗取精”是一件好事。有的放矢地选择诵读经典,开了一个辩证看待经典的好头。
  首先,敢于承认《三字经》等经典“糟粕”与“精华”并存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进步。对于任何一本书籍,不管作者多么优秀,用词多么讲究,它必然将带着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比如“三纲”“愚孝”“君臣义”等一些封建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就已经完全不适应了,是现实的“糟粕”,就应该除之而后快。
  其次,只有破除对经典古书的过分迷信,甄别其中的“糟粕”与“精华”,找出“精华”之所在,剔除“糟粕”之所伏,我们才能真正从经典中汲取适合当今时代的精髓,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其中的优秀传统,而又不沾染其中的不良思想,造成教育的负面影响。
  最后,肢解《三字经》,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意义。《三字经》等其他经典著作只不过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而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根本不可能回归过去,因而,我们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编辑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儿童读物,而不是过分依靠古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种必须
  目前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大批量出版发行的儒家经典以及蒙学教材原著,很少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批判和对读者进行引导,这样易使青少年良莠不分,误导学生和社会。以《三字经》为例来说,该书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条理明晰,层次分明,通篇三字句,节促音铿,易诵易记,数百年来畅行不衰。但是,由于时代久远,更何况其毕竟是一部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存在不少封建伦理、纲常和显亲扬名的思想,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一种必须。
  同时,要警惕隐藏在蒙学热中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尤其是在当下话语环境中。当前不少蒙学实践,一部分动力来自功利性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但是,这种做法常常把启蒙教育国学乃至蒙学都变成了一种商品进行兜售,由此出现的蒙学教育也就陷入了功利主导的泥淖和社会陷阱之中,不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教化要义,而且贻害无穷。
  
  删不如导:蒙学经典不该删
  
  不可“越俎代庖”,“去其糟粕”是学习的过程
  和删节行为截然相反,湖北武昌积玉桥学校要求小学毕业生,必须能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经典。校长祝正州认为,这些经典就应该通篇诵读,“阅读经典,是为了学习进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了解文化发展的轨迹。如果担心学生把部分不适宜的内容误作好东西吸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
  武汉中学特级教师萧兴国说:“若人为地把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切割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学生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
  其他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多认为对《三字经》等经典的删减乃是因噎废食,是教育者“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网友史蒂芬周表示“去粗取精是一个过程,一个消化吸收理解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积极互动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结果。”另外网友山右京客还表示担忧:教育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一心想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纯洁的读书和教育环境中,然而社会环境并不是如此。
  应给学生选择空间,删教材不如增教育
  《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经典文本,之所以历百千年而不衰,被人们广为传诵,并不是某种权力意志强行钦定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由无数父母、孩子和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这实际已说明了这些经典文本本身就是精华。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举凡世界上的经典名作都或多或少地存有瑕疵。精华和瑕疵集于一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追求真相永远不会过时,有时候追求真相甚过于追求真理。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目标。更何况,有些所谓的“瑕疵”是由于历史的距离而凸显出来的,在当时的语境下并不成其为“瑕疵”或“糟粕”。对于这些经典文本中的个别“过时”的语句,我们应当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西哲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阅读的丰富多元即是一种幸福。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真实多元的阅读世界。因此,与其“肢解”一些经典文本,还不如给学生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对于删减《三字经》等经典古文,也有人认为,不是《三字经》出了问题,是社会出了问题。确实,正是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当今社会与古人所描述的“社会”不一致,淳朴善良被阴险奸诈所取代,真善美被假恶丑取代。明明是对的,但是放到现实环境中,却又是错的。比如乐于助人是对的,但是,在现实中,当你做了好事,却被人认为是做贼心虚,被诬为是肇事者。其实,删除了教材,并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无法改变现有的社会环境。因此,删教材不如增教育,增加道德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才是对古文“糟粕”的一个注释,更是精华的一种延续!
  删节经典的实质是简单化的教育思维
  对待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取”如何“去”。对经典文本先删节再发给学生学习,看似取了精华去了糟粕,但是这种做法将学生完全排除在甄别的过程之外,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经典的完整性遭到了人为的却不为学生所知的破坏,不利于他们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国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根系,今天的孩子们有必要通过学习经典寻获民族文化的认同。但是,他们学习的不应该是所谓“洁本”的伪经典,流沙之上建不起高楼。
  今天的孩子对于古代的经典必须有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缺失了这样一个批判过程,他们将无从知晓精华何以是精华、糟粕何以是糟粕,这正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教育不是灌输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锻炼出一种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国学经典而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贯通于学生学习经典的全过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句子,并不是学生们听都不能听的洪水猛兽,老师只需要讲清楚,这是建立在不良价值观体系之上的低俗利诱,学生们自然会对其加以鄙弃。对于“孟母择邻”这样有争议之处,则不妨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和探讨,既要看到“近墨者黑”这样的劝善价值,也要认识到环境并没有决定一切的超能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去伪存真过程,远远要比给他们一个“洁本”去死记硬背更有价值。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并且需要不断锻炼和提升这种能力,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判断删节经典的做法合不合适。一些地方之所以乐意先删节再让学生学经典,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恰恰暴露了当下仍在流行的简单化教育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教育仍然是一种灌输,孩子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资料来源:网易网、易文网、东方网)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去年十一月底,我被借调到市教科院工作。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我是借口学习悄悄离开的。但一周后,学生们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我已调走,他们和家长的短信塞爆了我手机的收件箱。看着学生和家长的短信,我泪眼朦胧,有几夜是彻夜难眠。他们对我的依恋和不舍,大大超出我的预期。我真的难以割舍这份情感,难以丢下那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难以面对那些对我寄予厚望的家长。我反复问自己,我的精神皈依在哪里?我的幸福快乐在哪里?读
用料:  芒果果肉200克、细砂糖25克、淡奶油90克。  做法:  1.芒果果肉切块,加细砂糖用料理机打成果泥。  2.淡奶油用电动打蛋器中速搅拌10秒左右,打发至稍有流动性即可。温度高时可以把装奶油的容器放在冰水里打发。  3.把芒果泥加入打发好的奶油中,翻拌均匀即成雪糕液。也可以加点果肉,成品会更有颗粒感。  4.把雪糕液倒入雪糕模具中,插好雪糕棒,然后拿起模具輕轻振两下,振出气泡。  5.
众星朗朗耀龙山,  千年烟树记沧桑。  螺水九曲飘玉带,  坎钟三台铸笔杆。  级级台阶青云路,  间间陋室圣贤堂。  凤凰几经涅槃后,  学府何处不华章。
编者按: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也一直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稻生产实现现代化、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近年来,一大批水稻农技服务企业由此诞生,崇仁县新绿洲农技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公司的总经理易保良。据了解,易保良的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的农业企业。其中,
一、“扶”与“放”结合,转换师生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是师生角色的转换。陶行知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点拨提升”,所以教师要明确目标,指导方法,点拨思想。正如朱熹所说“师友之功,贵在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历史知识的掌握者、历史课堂的活动者
一个美妙的欢迎仪式  九月的阳光,如金子倾泻,九月的秋风,如轻纱拂面。几多的期盼,几许的等待,迎来了今天——一个光辉灿烂的日子——九月一日,开学的第一天。  七点十分,我走进教室,和我电话中早已预约的张煜和张杭宇一起,开始等候同学的到来。“你好!欢迎你!”“你好!新学期好!”在我们的笑脸欢迎下,孩子们一个个进入教室,找到座位,安静地坐下。一个美妙却又朴实的欢迎仪式,在温馨中拉开了新学期的帷幕,拉近
类似教学法,也就是“simi,1ar”教学,是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的一项新的尝试。PEP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的音标、单词发音教学比较枯燥,我运用了类似教学法,从对中文的拼音的认识引用到对音标的认识,从对中文的韵母的归类引用到对英语单词元音的归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语由音标来助记,英语则是由音标来拼读。音标实际上是音素的书写形式,是一种很抽象的表音符号,它不仅难读、难记,而且对于正处于形象思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新意亮点非常多。报告中不少提法、表述是首次出现的,本文对此作一梳理。这里的“首次”,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或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文献中第一次出现。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报告首次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
曾在朋友家见过一件粗瓷,远远看去,倒也圆润,索来细瞧,却见斑斑点点。朋友说因为有这些岁月的痕迹才更显其珍贵。其时,我对那历史价值是不以为然的。但朋友所介绍的瓷器的生产过程包括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瓷器烧结等三个基本阶段值得回味,作为教师,我的成长过程像极了它。    在自己的房间里旅行    说实话,农村的天地并不怎么广阔,方方面面的禁锢让人窒息。从教之初,我曾被校长叫到办公室谆谆教导,大意是我的课
纵观60年来教育的变化,反思60年来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是精英教育,把培养少数能升学的“尖子生”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教育价值体现在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不能升学的学生的需要。精英教育是“手电筒”教育,其光亮只聚焦在有限的几个人身上,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在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人民需要的大众教育。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