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月亮田原名大湾田。“月亮田”是年少的我给它取的名字。
  那时,大湾田静静地躺在我老家房屋西边的沟坎上。大湾田似一张巨弓,从我家左侧的房沿,由南向东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延伸到两百米外的“水池边”,把西邻家的房子包围在弧线中间。
  “水池边”原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自从我记事起,“蓄水池”就被放干了水,在水池的下方凿了一道门,作为邻家的住房而存在。我们曾在水池顶上滚铁环、捡石子、丢手巾,度过了很多欢快时光。有一年,我家在水池边的旱地里种了一季西瓜。西瓜快成熟的时节,父亲还在水池顶上搭了个窝棚。我放学后常常带着作业去那里做,天气晴朗的晚上,还可以睡在窝棚里,对视一弯月亮或满天的星星,看浩瀚的宇宙,听田里蛙鸣,心情别说有多舒畅了。
  刘欢的歌正红遍大江南北,也风靡到我们这边远的小乡镇。那时,《弯弯的月亮》每逢周末,便从乡镇电影院传到我懵懂的耳朵里,感应着我少不更事的朦胧的忧伤,激起了我当时所谓的诗意。
  二
  这并非虚构。当我和母亲讲起我脑海里存下的那些介质,比如从低矮的土墙房搬到月亮田边上的木房——所谓的木房,用竹篾作楼板,因为屋顶上瓦不够密,晴天透着光、雨天漏着水;而两边的“山花”也因为没有足够的木料,时常会有风雨飘进家来。或者说起有一次大人们为我理发,把我的耳朵剪出了血。
  母亲肯定地说,这些场景只能发生在我两三岁的时候。
  但真正有成片成片的记忆,应该是5岁以后的事情。那时,我拖着蹒跚的双脚,从家门往左走,还没到百步的猪圈边,便开始坚持不住,只好趴在地上,手脚并用往前爬。我会很吃力地跨过猪圈后边的一条小沟,再用尽几乎全部力气爬完一道长不足十米的斜坡,以胜利者的姿势坐在田坎边,沉迷于各种声响。春天和初夏,这里有叮咚作响的溪水声,盛夏有树上的蝉鸣。秋冬两季,有簌簌的风声把树叶一片一片吹掉到我的身上。当然,还有一年四季断断续续的鸡鸣犬吠牛哞马嘶。如果是星期天,便可以听到不远处的街市上鼎沸的人声。
  还有一些声音是植入心底的。那就是周末时,一公里外的电影院房顶上高音喇叭传出的招揽看客的歌曲声,以及电影放映中的对话、音乐或打斗声。特别是《刘三姐》和《少林寺》。因为《刘三姐》放过之后,寨子里有录音机的人家几乎都买了一盘《刘三姐》磁带,肆无忌惮地放着。大人小孩们开始流行用唱歌来取代一些不太合适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对话。
  而《少林寺》的放映,让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一度放弃了丢手巾、躲猫猫等常规游戏,热衷于分“好人”“坏人”来玩“武打”。
  三
  我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时,应该已经有6岁多了。
  一次,寨中的老奶奶看到我在田坎上翻爬,夸了我一句:“小长林(我小名)聪明得很,走累了就爬,爬累了又起来走。”
  当时,我无法领会这句话的意义,依然在每天吃饱喝足后,没人约我玩的日子里,爬爬走走到我的“专属领地”,发呆傻笑。直到那年秋天,我的小伙伴们,好几天不来约我。而某日我一个人在田坎上发呆的时候,看见他们背着书包路过回家。他们都得去读书,为什么不送我去?我问父母。
  你还小。父母说。
  小?他们几个比我还小。我說。
  父母无言以对。
  后来的几天我总是早早就起床,跟着小伙伴们往学校的方向爬走。但没走多远就被落在后面,大约十来点钟的时候,我就被看不见我找寻而来的母亲在离家五六百米的沟坎边“擒获”。
  母亲把我牵着往家走,我偏要往学校方向挣。挣扎着,我就会看到母亲的脸上流满泪水。有时,她会轻声说,你和别人不一样。还有时,她会从路旁取一根树枝,劈头盖脸给我几下子,然后痛哭失声。
  好几次,我躲进月亮田中间的稻谷深处。母亲找我时来回从旁路过,却总是找不到我。母亲拖着哭音,喊我的小名。
  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漫长而灰暗的幼年时光终于有了转机:父母筹了钱,将要把我送到城里去手术。
  我很快就能够以一个正常孩子的模样,昂首挺胸在小学的校园里飞奔!
  这个梦想麻痹着我的神经,居然能够支撑7岁多的我战胜手术后的疼痛、创口发炎的折磨、拆换石膏时医生近乎野蛮地对我双脚的掰扯……
  半年多反反复的换病房、换药、进出手术室,终于使我的右脚较以前正了一些,而左脚几乎没什么变化。
  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骑着一张小板凳,在老家的院坝里进行“康复训练”,再次错过了公办小学9月招新生。
  一个多月后,街上办起了一所民校。因为离我家比公办学校近,再加上我所谓的“康复训练”有些效果:我终于不用依靠板凳和木棍,可以颤颤巍巍地走上二十分钟的路程。
  10月中旬,我结束了自己的童年。斜挎着崭新的帆布书包,雄姿英发地成为发耳街上民办学校的一年级新生。
  四
  拿着课本,我并没有改变发呆的坏毛病。8岁多才结束童年时光的我,发呆时开始思考一些所谓的问题:“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他们要叫我跛子,还在我的身后作恶作剧。”
  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老师们总是对我格外关照。虽然我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是班里的优秀学生,但每换一拨老师,都会在班上要求其他同学不准欺负我,还要多帮助我。
  私下里,总有那么一些捣蛋的孩子,学我走路,给我取在我听来是最难听的外号,甚至故意跑过来把我撞倒在地上,然后在旁边哈哈大笑。有一次,我忍无可忍跟一个比我个儿大的男孩扭打在一起。围观的人一大堆,哄笑声不断。村子里的一位表哥赶来,劝开了我们。后来,消息不知怎么传进我父母耳里,我被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成绩一般,但还是和我走路一样:虽颤颤巍巍却最终没有倒地。在各种力量的前拉后推中,我在民校读了一年转到了乡公办学校。初一下学期,我被父母送进了城里。
  我曾敏感于听到“跛脚”、“瘸子”之类的词语;我总是穿宽松的长裤来掩饰畸形的双脚。读大学之前,我甚至没有进过一次公共澡堂、没穿过一天拖鞋……
  在我懵懂的少年时光里,我曾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一名邻家女孩。有一段时间,我们常在一起玩游戏,她有着银铃一样的歌声。母亲说,她长得像天仙一般。我曾把想对她说的话写成诗,悄悄放在她必经的道旁。“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席慕蓉的这句诗,大概最能表达当时我的心情。后来,因为我的内向和自卑,年少的所谓初恋还没有真正开始,便宣告失败。
  我内向而孤僻,我甚至明白,有很多事情该怎样去争取,但是,我却很少主动,我的内心,注定是一条内流的河。
  五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伤得太深,是因为上帝爱你太深。
  其实未必。
  不久前回了一趟老家,猛然发现,由于小城镇建设需要,儿时的“水池”已然不在,“月亮田”完美的弧线也已荡然无存,余下的边角如被顽皮的孩子啃过的月饼,不规则地扔在高楼与木房之间。
  挖机轰鸣,正带领着一幢幢新的高楼,吞噬着月饼的残渣。这块土地上,好像从未有过一湾月亮般的水田,更不曾有过一个在田坎上发呆的傻少年。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月亮田,无处不在了!
  和我一起回老家的妻子,成长于邻县一个叫月亮田的煤矿。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了老公、儿子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爭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
期刊
“麦黄草枯,麦黄草枯”,随着麦黄草枯鸟声声不断的提醒和督促,抢收麦子、抢收菜籽,赶插秧苗、赶播玉米,整个苏北农村便生动起来,大人们虽然起早摸黑忙得不可开交,但那份被收获浸润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挂上了每个人的眉梢。  米圈是麦熟时节特有的一种菌菇,生长在成熟麦子的根部。要找到它,必须赶在麦子未收割之前,否则会被割麦的大人们抢了先。说来奇怪,这种圈子明明出自麦丛,不叫麦圈,偏叫米圈,大约是这种菌菇的色泽
期刊
小时候,家乡的麻雀特别多。春三四月间,也就成了我们最开心的时节,因为等上几天,我们便可又用小竹笼来养麻雀了。  要说养麻雀,必须掌握好掏麻雀的火候。掏得早了,麻雀身上还没长毛,很难养活;掏得迟了,等麻雀的羽毛全长齐了,它往往就野性十足,常常会远走高飞,弃主人而去。因此,在掏麻雀时,我们常常根据它的叫声来把握最佳战机。一般情况下,只要从听到它叫声的10天左右,就动手掏取。因为这时,它们刚长出了羽毛,
期刊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梦回故园了。  院中那夕阳一同飘荡的花香,那娇艳的美人花,那挂满了红彤彤果实的山楂树、李子树。还有,门两旁的水曲柳……  爸爸和亲友以及乡亲们盖房子的场面,我还记得,爸爸辛苦地喜悦着,妈妈和姑姑婶婶们用很大的锅做饭菜,然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团团围坐在一起吃饭,喝酒。看着房子一天天长高,孩提时的我,有说不出的快乐,就像看见童话中的城堡,奇迹般地在我的眼前呈现。  姐姐就像打扮我们一样,
期刊
我是循着银器的光泽,找到那位手艺人的。在街道的角落,又老又旧的小木箱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佝偻在小马扎上,低头在称一副旧镯子,秤杆只有麦秆那么细,他的手太粗糙,几乎捏不住,翘着兰花指,像一只飞翔的蜻蜓。  旁边是两节柜台,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他制作的镯子、戒指、银锁、簪子、耳坠等,还有一朵朵银色的花,这些银饰静静地躺在小匣子的方格里,闪耀着温暖的光。老汉言语寡,他一般不看来人,只端详递上的物件,听顾
期刊
我无意中得知,风景秀丽的北京龙潭湖公园里,有明代英雄袁崇焕的庙。  袁崇焕是广东省东莞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兵部主事。当时,努尔哈赤率领的满洲八旗越过辽河紧逼山海关。袁崇焕担任山海关外宁远城的守备任务。袁崇焕拒絕了努尔哈赤的劝降,加强了宁远城的防备,将从南方运来的西洋“红衣大炮”排列在城头上,准备向满洲八旗发起攻击。  努尔哈赤站在八旗军的最前列向前冲锋,苦战中,努尔
期刊
对着一扇门,轻轻喊出:“你好!”  尘土中的茅草在乡村的想象里低头不语。沉默不语不代表无话可说。沧桑中的漂泊和漂泊中的沧桑又有什么不同呢?行走的工牌和编号停下来,像一株母亲身后的异乡,盛开细小的自己。普照万物的光,暗下来就有了伤。有些爱和人只能亲近你的伤害与孤独。  阳光那么美好,风抚摸你的影子,无法带走的痕迹。  现在,他们坐在一起。石头和一只蚂蚁相遇,归途。  手写的中药与怀念的中年聊了会,天
期刊
土炕和火炕是一回事。为了还原故乡祖祖辈辈的称谓,我只好延续着传统叫土炕。老家有句俗语:“火盆土炕烤爷太。”爷太,指老头老太太,有时也指资格老的老年人。  我是土炕生,土炕长,睡土炕长大的。进城三十多年,从睡炕改成了睡床,一直不习惯,怎么也找不到睡炕的感觉,特别是一“猫冬”,我更加怀念老家的土炕。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恋乡、恋土、恋炕天经地义,也是順其自然的本分。土炕好,土炕亲,我和土炕有着割舍不断
期刊
我不确定父亲是否喜欢马,在父亲与马打交道的四十年中,可以确定父亲与马是有感情的。  土地承包到户之前,父亲当过生产队长,驯过烈马,赶过大车。听父亲讲,生产队那匹枣红马产自滇黔桂交界处,起先被卖到大屯生产队时,拉车倒退,还尥蹶子踢人,实在没辙,流放到父亲所在的生产队。父亲年轻时,步履如飞,身轻似燕,是驯马的好手。任凭枣红马如何倔,父亲牢牢抓住马鬃,硬是跑了百十里地,马才被驯服,在父亲的调教下,枣红马
期刊
在乡下,元宵节一过,年就算过完了。接下来,便是城里乡下都很在乎的日子,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在民间,便有“二月初二剃龙头”的说法,认为这一天剃头,可以给人带来“红运当头、福星高照”的祥瑞。  父亲常说,二月初二“龙抬头”,剃了“龙头”,好跳“龙门”。记事时,每到二月初二这天,父亲都要请住在隔壁院子、曾经在部队当过吹号兵的二伯到我们院子,帮衬着为我们弟兄三个“剃龙头”,然后再给父亲剃头。那时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