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素养,有益化学教学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key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在必修课程模块中又怎么去培养呢?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本人结合几年来对新课程的实践和认识谈些体会,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
  1 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主要指自然科学素养,如物理学科素养、化学学科素养、生物学科素养、天文学科素养等等,是指在先天遗传素养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科学素养由于受到人的先天条件的影响,所以培养科学素养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化学科学素养则是人们以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和应用科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前者是指对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了解、理解和掌握,后者指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化学新规律的能力。人的化学科学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和实践两种途径加以发展,通过教育可以传授化学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科学品德与能力;通过实践也可以巩固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品德。
  2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2.1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栏目资源,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修模块新教材人教版《化学1》和《化学2》中设置的11个栏目,这11个栏目以知识、技能和方法为载体,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科学观等基本科学素养的使命。它们在呈现方式和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单向传送知识的倾向,突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往互动作用。“思考与交流”呈现39次(共58个问题),“学与问”呈现18次(共24个问题),这两个栏目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与交流,达到复旧知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和教师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实验”呈现42次,但并没有区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学中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师应鼓励学生依据实验目的,对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进行重新选择和规划,体现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和的重要渠道。“实践活动”呈现10次(共19个活动),“科学探究”呈现14次,这些栏目是以探究为目的,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学生活动。教师通过教材提供的探究课题,创设学习情境,呈现探究过程,体现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教科书中设计的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涉及了多种不同的科学探究过程,蕴涵了多种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习题(复习题)”(共341题,其中调查研究题22道)该栏目通过练习、实践研究帮助学生检验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会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应用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与整理”呈现8次,该栏目通过归纳整合构建知识,促成学生及时复习,学会归纳方法,自主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示”呈现3次,该栏目通过搭建探究平台,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相关资料、数据和方法思路。“科学视野”呈现17次,“科学史话”呈现4次,“资料卡片”呈现26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这三个栏目,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开拓视野,进一步领略化学的奇妙和魅力,体验化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意志,甚至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都是很有裨益的。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素材,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获得,更能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知识的建构,将“是什么”的知识和“如何获取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 努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树立化学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及正在体验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但我们又不能仅限于此,我们应努力开发和利用多种其他的教学资源。如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附近有炼钢厂、水泥厂、瓷厂、造纸厂、氮肥厂、等几家小型工厂。在高一阶段,学习到相关内容时就组织学生深入到这些工厂,了解生产原理、实际流程、生产成本和利润、三废处理甚至工人工资福利等等,让学生感受化学与化工的关联,关注民生问题,回到学校后,要求学生写参观体验小文章,并鼓励学生给这些化工厂的领导写信,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成本和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污染、善待环境、与环境和谐共进,激发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发展经济的热情,并且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高一已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利用百度或谷歌两个搜索引擎查询氧气、稀有气体、氯气、(包括死亡元素氟气)钠等等物质的发现史,使学生体验化学先辈为化学科学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严谨、坚韧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树立化学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长跑项目的最大训练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提到重要的位置。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课堂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吁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样化活动教学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多样化活动教学是一种具有渊源思想基础和广泛实践影响的理论主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经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升和由“知”向“行”的转化。最
期刊
新课程下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而课堂提问被认为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到位,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学习无效,将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发展。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期刊
我省从2007年9月起普通高中开始步入新课程改革。新课标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由于教学条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学生知识面有限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惑,这些困惑和矛盾,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我认为应引起大家的重视,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新问题。下面谈一谈自己这几年来在
期刊
【摘 要】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育的目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方法是每一个教育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从“转变观念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 转变 观念 兴趣 方法 习惯 创新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育的目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学会
期刊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瓦半岛波尔邦达尔的土邦大臣家庭,属吠舍种姓。他从小受印度教思想熏陶;1889~1891年在英国学习法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并受到基督教、托尔斯泰思想的影响;1893~1914年在南非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中首先采用“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以后逐步形成了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体系;1915年回国,受到印度资产阶级的欢迎,被称为圣雄甘
期刊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语言水平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教师的言教中,用文字的相对较少,而运用口语的地方则相对较多,教师口语是否生动娴熟,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启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乐于学
期刊
【摘 要】 习作是讲述生活故事的一种方式,它以记录真实的生活、以表达真挚的情感为初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伸长”自己的耳朵,留心周围的一切,从生活中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感受,写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写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真实 真情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次习作以《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为主题。从口语交际开始,学生交流的内容都是“5·12”汶川地震或青海玉
期刊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听障学生教育的教师,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听障学生的语文最难教,听障学生的作文最难改,花费的精力最大而收效较小。一般九年级的聋校毕业生,能写好一篇通顺文章的不多见,而词序颠倒、句不达意、结构紊乱的为数不少。以下笔者从听障学生常犯的语言错误及产生原因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 听障学生书面表达常见病句举例  听障学生书面表达,一般会出现以下病句:  1.1 词序颠倒:如:铅笔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