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和头痛的难题,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本文从做好读写结合,打好作文基础;遵循作文规律,进行作文教学;改进作文评改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 作文原则 评改方法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且具有学生个性化的脑力劳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点所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下面是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潜心探索、研究、积累的一些浅薄做法,权作引玉之砖。
一、做好读写结合,打好作文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适时渗透有关写作知识,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一)根据看图学文等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
看图学文,担负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任务。在教《晨读》时,我通过几个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1.图中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抓主体,从整体上观察。2.作者描写小伙伴读书,按什么顺序?抓住人物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后再按一定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3.每个小伙伴是怎样读书的,哪些话从图中看不出来?让学生明白,观察时在抓住事物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展开联想,进行合理想象。学完本课后,立即让学生按照所学的“按顺序、抓特点、合理想象”的观察方法,观察与本课结合密切的基础训练1中的图画《悄悄话》,培养学生观察力,仿照本课,写短文《悄悄话》。
(二)在讲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许多写作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我结合教材重难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写作知识。《翠鸟》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翠鸟外形的一段话,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以下写作知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和后面几句话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作者抓住了翠鸟颜色鲜艳的总体特点,具体写出了“橄榄绿、翠绿、浅绿、赤褐”几种颜色,并且用“头巾、外衣、衬衫”来分别比喻翠鸟头、背、腹部的羽毛,形象表现翠鸟颜色鲜艳,体现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实践证明,在讲读教学中,恰当地渗透写作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实践仿写。
有些写作特点鲜明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范本。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读后仿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学完《夹竹桃》后,我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花卉的作文。这篇作文和课文有相通之处,都是描写花的。由于学生有范文可学习、借鉴,有实物可观察,因而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涌现了许多佳作。
由此可见,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后仿写,可以较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然仿写不是抄袭,而是在理解原文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模仿中有创新,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大胆地让学生仿写。
二、遵循作文原则,进行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作文原则,从观察、说话、写作三个环节上,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观察。
在作文教学中,观察是把客观活生生的、有意义的事物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解决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没啥可写”的重要法宝。
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呢?
1.观察要有目的。平时要留心身边那些生动、有意义的事物,对与学习联系紧密的现象进行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2.观察要有顺序。确定观察对象后,要按顺序(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一部分一部分观察。
3.观察要仔细。要边看边想,抓住特点,让鲜活的特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4.观察时要进行联想,如此才能使客观事物形象加鲜明、生动。
如果学生没有观察,就让学生作文,这就意味着让学生没有获得认识就去表达认识,那学生岂能不“怕”作文,岂能不说作文“难”?进而会造成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现象。可见,作文教学,应从观察开始。
(二)说话。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的顺序,”“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产生“重写轻说,说写脱节”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这种印象也许是片面的、杂乱的,教师要求学生把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说完整的话,说能表现事物特点的话,说联想到的话,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积极发方。这是对观察获得的思维意识进行整理、表达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选材,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三)写作。
学生在观察说话后,对事物认识逐渐清晰起来,产生了用笔记载下来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写作可谓水到渠成。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即让学生“我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放开手脚,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认识。
在打好草稿以后,让学生独立修改或互改,如改正错别字、病句,调整语序段落,增删字句等,直到自己满意,再抄写成文。
三、改进作文评改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作文完成后,反馈越快越有利于提高其作文水平。怎样加快反馈速度,提高批改效果呢?我又尝试改进了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是学生交上作文本,由教师一个一个进行“马拉松式”的全批细改,费时费力效果欠佳。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同时使用两套作文本,一套由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互批互改订正后,再抄到另一套本上,然后由教师面批面批改或快速批阅出优秀作文。对选出的优秀作文,抽时间让作者宣读,教师略加评讲,有时让学生抄出来加以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一些更优秀的作文,可以向有关报刊推荐,使学生不断对作文产生兴趣。
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一项艰辛的劳动,耗时耗力,只要我们沉下心,不断地探索、研究,坚持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勤于作文,乐于作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 作文原则 评改方法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且具有学生个性化的脑力劳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点所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下面是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潜心探索、研究、积累的一些浅薄做法,权作引玉之砖。
一、做好读写结合,打好作文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适时渗透有关写作知识,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
(一)根据看图学文等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
看图学文,担负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任务。在教《晨读》时,我通过几个提问,引导学生学习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1.图中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抓主体,从整体上观察。2.作者描写小伙伴读书,按什么顺序?抓住人物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后再按一定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要抓住事物特点。3.每个小伙伴是怎样读书的,哪些话从图中看不出来?让学生明白,观察时在抓住事物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展开联想,进行合理想象。学完本课后,立即让学生按照所学的“按顺序、抓特点、合理想象”的观察方法,观察与本课结合密切的基础训练1中的图画《悄悄话》,培养学生观察力,仿照本课,写短文《悄悄话》。
(二)在讲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许多写作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我结合教材重难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写作知识。《翠鸟》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翠鸟外形的一段话,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以下写作知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和后面几句话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作者抓住了翠鸟颜色鲜艳的总体特点,具体写出了“橄榄绿、翠绿、浅绿、赤褐”几种颜色,并且用“头巾、外衣、衬衫”来分别比喻翠鸟头、背、腹部的羽毛,形象表现翠鸟颜色鲜艳,体现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实践证明,在讲读教学中,恰当地渗透写作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实践仿写。
有些写作特点鲜明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范本。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读后仿写,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学完《夹竹桃》后,我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花卉的作文。这篇作文和课文有相通之处,都是描写花的。由于学生有范文可学习、借鉴,有实物可观察,因而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涌现了许多佳作。
由此可见,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后仿写,可以较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然仿写不是抄袭,而是在理解原文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模仿中有创新,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大胆地让学生仿写。
二、遵循作文原则,进行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作文原则,从观察、说话、写作三个环节上,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观察。
在作文教学中,观察是把客观活生生的、有意义的事物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解决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没啥可写”的重要法宝。
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呢?
1.观察要有目的。平时要留心身边那些生动、有意义的事物,对与学习联系紧密的现象进行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2.观察要有顺序。确定观察对象后,要按顺序(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等)一部分一部分观察。
3.观察要仔细。要边看边想,抓住特点,让鲜活的特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4.观察时要进行联想,如此才能使客观事物形象加鲜明、生动。
如果学生没有观察,就让学生作文,这就意味着让学生没有获得认识就去表达认识,那学生岂能不“怕”作文,岂能不说作文“难”?进而会造成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现象。可见,作文教学,应从观察开始。
(二)说话。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的顺序,”“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产生“重写轻说,说写脱节”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这种印象也许是片面的、杂乱的,教师要求学生把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说完整的话,说能表现事物特点的话,说联想到的话,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积极发方。这是对观察获得的思维意识进行整理、表达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引导、点拨,指导学生选材,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三)写作。
学生在观察说话后,对事物认识逐渐清晰起来,产生了用笔记载下来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写作可谓水到渠成。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即让学生“我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放开手脚,自由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认识。
在打好草稿以后,让学生独立修改或互改,如改正错别字、病句,调整语序段落,增删字句等,直到自己满意,再抄写成文。
三、改进作文评改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作文完成后,反馈越快越有利于提高其作文水平。怎样加快反馈速度,提高批改效果呢?我又尝试改进了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是学生交上作文本,由教师一个一个进行“马拉松式”的全批细改,费时费力效果欠佳。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同时使用两套作文本,一套由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互批互改订正后,再抄到另一套本上,然后由教师面批面批改或快速批阅出优秀作文。对选出的优秀作文,抽时间让作者宣读,教师略加评讲,有时让学生抄出来加以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一些更优秀的作文,可以向有关报刊推荐,使学生不断对作文产生兴趣。
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一项艰辛的劳动,耗时耗力,只要我们沉下心,不断地探索、研究,坚持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勤于作文,乐于作文,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