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更应自主创新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企业是自主创新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如何作出自己的贡献?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给出了他的答案。
  
  三一与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都知道三一集团是19年前由4名刚刚走出校园大门不久的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个民营企业。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38个国家拥有9800名员工的重工业制造企业。您能为我们谈谈三一集团迅速发展与成功的原因吗?
  梁稳根:三一人是靠着“一切源于创新”的经营理念实现这个创业梦想的,创新是灵魂、是真理,我们三一人有切身的体会。首先创新给三一带来了第一桶金。1986年初,当时我们4个人辞去公职开始创业,最初“下海”的几次失败经历并没有改变创业的梦想。后来我们找准了当时市场上很紧缺的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然后就夜以继日的进行产品开发;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才使这个产品过关,终于拿到了第一笔货款。我们通过创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第一年,我们获得了16万的销售收入,盈利了3.6万元;第二年我们盈利了13万;到六年以后的1992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1亿多,年利润做到了3000万。所以三一的成功是源于创新的。
  《中国城市经济》:你们的第一桶金是在金属材料市场取得,而后为什么又改做工程机械装备了呢?
  梁稳根:初战告捷,我们没有就此止步,它离我们三一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相距甚远。这时候我们又想到了创新,关键是发展战略要创新,发展思维要创新。我们做过这样的比较:欧洲、美国、日本的工业化过程造就了一百多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美国,仅仅是工程机械行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行业——就有3个世界500强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年销售额是300亿美金。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六倍,是日本的十倍,我们不可能依赖进口来装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小国家可以,但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而直至现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中国的城市化也只有40%——日本、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0%。我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了无限商机,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所以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才敢做的重工制造业。
  经过11年的艰难困苦、创新和奋斗,我们积累了几十亿的财富,并且进入了中国五百强的行列,我们的混凝土机械已经成为了世界级品牌。我讲这些是要说明:三一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当时制定的发展的战略;战略的根本,在于把握了发展的机遇——它就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时代的机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这是中国的仁人志士建大功、立大业的大好时机。所以三一人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挖掘机会,在于把握机会。
  
  自强不息、产业报国
  
  《中国城市经济》:三一人把握住了创新性的发展战略和时代的机遇之后,是否就此搭上了顺风车呢?
  梁稳根: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第一批自主研发的产品曾经遇到了160米高的时候无法泵送上去的问题,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没有这个核心技术要想泵送到200米是不可能的。那时我就想到合资,我跑到日本、欧洲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我跑了十几家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辛酸和屈辱。当时我发誓一定要用我们的自主技术,开发出超过那十几家企业的产品。经过汗水与泪水交织相伴的八年,三一人自主研发的一个混凝土输送泵,把混凝土一下打到406米高的顶层,实现了我们自己的梦想。这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会降临到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身上,他只会降临到那些敢于梦想,敢于创新的人身上。要超越,就要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城市经济》:有一项统计表明:三一集团已累计安排了下岗职工3000余人再就业;在10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在家乡捐资500万元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向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赞助800万元……以上的这些数字是否向社会公众显示三一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呢?
  梁稳根:三一人没有任何财富的时候就有了它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产业报国”。作为企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除了利润,还有比利润更美好、更崇高的目标,那就是应负的社会责任。最近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三一人就是要通过创新,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未来的家园;要通过创新,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要通过创新,建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中,经济可以没有国界,但企业和企业家是有国籍的;我去过很多国家,在去过的任何一个国家中,没有任何人问过我叫什么名字,而只问我来自哪个国家。在世界各个地方,在芸芸众生之中,国家是我们的代号,是我们的名字,是我们的尊严和荣誉。三一人的“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
其他文献
坐落在“中国食品第一镇”的广东省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雅士利集团,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十几个人的小型企业发展到今天全国食品行业佼佼者,一举成为世界品牌大会“中国500最具品牌”之一,在世界食品行业品牌中排行第35位。二十多年的努力创业,雅士利为地方解决就业,为行业经济引舷启航,为促进民族食品工业做出了贡献。去年九月,在由中国食品安全工业协会牵头举办的中国食品安全领域规格最高的年度盛会上,“雅士利”和“伊
期刊
在张家港,有这样一个村,短短十几年,由扶贫村变成了全国经济强村,村级经济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400多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20多倍,村属企业的经济总量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近十年中平均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它就是被誉为“长江名花”的长江村。长江村,这个过去的滩涂小渔村,如今已是集机械、电子、冶金、造船、运输、餐饮服务、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工业园区。  能取得这些令人瞠目的成就,作为长江村和长江润发
期刊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凯旋记得很清楚,1994年,他带着在潮汕地区做贸易生意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广州开创立白事业。那时他在广州没几个熟人,但依托广州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立白发展迅速。“我们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借助广州的知名度,从拍第一个广告开始,广告片尾都要强调一句‘广州立白’。广州本身就是响当当的品牌,能帮立白占领国内市场。”今天说这话时,陈凯旋脸上依旧带着得意的微笑。  陈凯旋记得更清楚
期刊
《中国城市经济》:有人说:“闽道更比蜀道难”,这是否就是三明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叶继革:这个说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以往三明交通基础设施差的情况。过去人们一提到三明印象就是“井底”,从这里到福州两百多公里要走十多个小时,火车的时速也就五十多公里,而且还是走走停停。路不好走,与外界沟通不顺畅,三明的一些干部群众很容易产生山区意识,惰性明显、思想守旧。因此,我认为三明要想快速发展首先要突破两个瓶颈:第
期刊
北京市昌平百善中心小学新校是百善镇党委、政府投资新建的一所现代化的农村小学,红色的教学楼,绿色的标准化跑道,显示着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走近它的时候,让你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散发出来。  走进学校,教学楼墙壁上“以善为本”的字样赫然醒目。教室中、楼道里随处可以看到一个个温馨的励志短语。儒雅、谦和的王校长介绍说,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我们就是要努力将历
期刊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公共交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和道路交通的流畅,还像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锐意改革 迎风破浪    1999年岁末,在一片鲜花和掌声中,由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与香港MPI广告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成都市运兴公交有限公司成立了。运兴公司的组建是成都市公交集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它标志着成
期刊
走进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长野晄史的办公室时,他正在伏案工作,看到记者进来,立即用高大洪亮的声音招呼落座。“我们公司在2006年4月1日成立了中国节能、环保事业化推进项目组。我是具体负责人。这个项目组把日立制作所、集团公司的其他关联组织的人马都招集了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中国进一步推动相关事业的发展了。”长野总经理开门见山地说。  2005年6月来中国工作以前,长野在日立公司主要负责过钢铁、化
期刊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看点    看点一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看点二
期刊
柳芽新萌,和风拂面,北京的三月春意盎然。   肩负神圣使命,心怀人民嘱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再次聚首人民大会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2006年的“两会”,在民主、团结、求实、和谐的审议、审查、讨论中,规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
期刊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