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企业是自主创新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如何作出自己的贡献?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给出了他的答案。
三一与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都知道三一集团是19年前由4名刚刚走出校园大门不久的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个民营企业。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38个国家拥有9800名员工的重工业制造企业。您能为我们谈谈三一集团迅速发展与成功的原因吗?
梁稳根:三一人是靠着“一切源于创新”的经营理念实现这个创业梦想的,创新是灵魂、是真理,我们三一人有切身的体会。首先创新给三一带来了第一桶金。1986年初,当时我们4个人辞去公职开始创业,最初“下海”的几次失败经历并没有改变创业的梦想。后来我们找准了当时市场上很紧缺的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然后就夜以继日的进行产品开发;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才使这个产品过关,终于拿到了第一笔货款。我们通过创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第一年,我们获得了16万的销售收入,盈利了3.6万元;第二年我们盈利了13万;到六年以后的1992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1亿多,年利润做到了3000万。所以三一的成功是源于创新的。
《中国城市经济》:你们的第一桶金是在金属材料市场取得,而后为什么又改做工程机械装备了呢?
梁稳根:初战告捷,我们没有就此止步,它离我们三一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相距甚远。这时候我们又想到了创新,关键是发展战略要创新,发展思维要创新。我们做过这样的比较:欧洲、美国、日本的工业化过程造就了一百多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美国,仅仅是工程机械行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行业——就有3个世界500强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年销售额是300亿美金。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六倍,是日本的十倍,我们不可能依赖进口来装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小国家可以,但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而直至现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中国的城市化也只有40%——日本、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0%。我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了无限商机,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所以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才敢做的重工制造业。
经过11年的艰难困苦、创新和奋斗,我们积累了几十亿的财富,并且进入了中国五百强的行列,我们的混凝土机械已经成为了世界级品牌。我讲这些是要说明:三一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当时制定的发展的战略;战略的根本,在于把握了发展的机遇——它就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时代的机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这是中国的仁人志士建大功、立大业的大好时机。所以三一人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挖掘机会,在于把握机会。
自强不息、产业报国
《中国城市经济》:三一人把握住了创新性的发展战略和时代的机遇之后,是否就此搭上了顺风车呢?
梁稳根: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第一批自主研发的产品曾经遇到了160米高的时候无法泵送上去的问题,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没有这个核心技术要想泵送到200米是不可能的。那时我就想到合资,我跑到日本、欧洲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我跑了十几家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辛酸和屈辱。当时我发誓一定要用我们的自主技术,开发出超过那十几家企业的产品。经过汗水与泪水交织相伴的八年,三一人自主研发的一个混凝土输送泵,把混凝土一下打到406米高的顶层,实现了我们自己的梦想。这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会降临到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身上,他只会降临到那些敢于梦想,敢于创新的人身上。要超越,就要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城市经济》:有一项统计表明:三一集团已累计安排了下岗职工3000余人再就业;在10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在家乡捐资500万元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向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赞助800万元……以上的这些数字是否向社会公众显示三一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呢?
梁稳根:三一人没有任何财富的时候就有了它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产业报国”。作为企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除了利润,还有比利润更美好、更崇高的目标,那就是应负的社会责任。最近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三一人就是要通过创新,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未来的家园;要通过创新,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要通过创新,建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中,经济可以没有国界,但企业和企业家是有国籍的;我去过很多国家,在去过的任何一个国家中,没有任何人问过我叫什么名字,而只问我来自哪个国家。在世界各个地方,在芸芸众生之中,国家是我们的代号,是我们的名字,是我们的尊严和荣誉。三一人的“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
三一与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我们都知道三一集团是19年前由4名刚刚走出校园大门不久的知识分子创办的一个民营企业。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38个国家拥有9800名员工的重工业制造企业。您能为我们谈谈三一集团迅速发展与成功的原因吗?
梁稳根:三一人是靠着“一切源于创新”的经营理念实现这个创业梦想的,创新是灵魂、是真理,我们三一人有切身的体会。首先创新给三一带来了第一桶金。1986年初,当时我们4个人辞去公职开始创业,最初“下海”的几次失败经历并没有改变创业的梦想。后来我们找准了当时市场上很紧缺的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然后就夜以继日的进行产品开发;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才使这个产品过关,终于拿到了第一笔货款。我们通过创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第一年,我们获得了16万的销售收入,盈利了3.6万元;第二年我们盈利了13万;到六年以后的1992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1亿多,年利润做到了3000万。所以三一的成功是源于创新的。
《中国城市经济》:你们的第一桶金是在金属材料市场取得,而后为什么又改做工程机械装备了呢?
梁稳根:初战告捷,我们没有就此止步,它离我们三一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相距甚远。这时候我们又想到了创新,关键是发展战略要创新,发展思维要创新。我们做过这样的比较:欧洲、美国、日本的工业化过程造就了一百多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美国,仅仅是工程机械行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行业——就有3个世界500强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年销售额是300亿美金。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六倍,是日本的十倍,我们不可能依赖进口来装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小国家可以,但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中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而直至现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还没有完成,中国的城市化也只有40%——日本、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0%。我们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了无限商机,基础建设我们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我们还是懂的。所以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才敢做的重工制造业。
经过11年的艰难困苦、创新和奋斗,我们积累了几十亿的财富,并且进入了中国五百强的行列,我们的混凝土机械已经成为了世界级品牌。我讲这些是要说明:三一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当时制定的发展的战略;战略的根本,在于把握了发展的机遇——它就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时代的机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这是中国的仁人志士建大功、立大业的大好时机。所以三一人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挖掘机会,在于把握机会。
自强不息、产业报国
《中国城市经济》:三一人把握住了创新性的发展战略和时代的机遇之后,是否就此搭上了顺风车呢?
梁稳根: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第一批自主研发的产品曾经遇到了160米高的时候无法泵送上去的问题,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没有这个核心技术要想泵送到200米是不可能的。那时我就想到合资,我跑到日本、欧洲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我跑了十几家公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辛酸和屈辱。当时我发誓一定要用我们的自主技术,开发出超过那十几家企业的产品。经过汗水与泪水交织相伴的八年,三一人自主研发的一个混凝土输送泵,把混凝土一下打到406米高的顶层,实现了我们自己的梦想。这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会降临到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身上,他只会降临到那些敢于梦想,敢于创新的人身上。要超越,就要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城市经济》:有一项统计表明:三一集团已累计安排了下岗职工3000余人再就业;在10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助学基金;在家乡捐资500万元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向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赞助800万元……以上的这些数字是否向社会公众显示三一集团良好的企业形象呢?
梁稳根:三一人没有任何财富的时候就有了它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产业报国”。作为企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除了利润,还有比利润更美好、更崇高的目标,那就是应负的社会责任。最近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三一人就是要通过创新,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未来的家园;要通过创新,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要通过创新,建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中,经济可以没有国界,但企业和企业家是有国籍的;我去过很多国家,在去过的任何一个国家中,没有任何人问过我叫什么名字,而只问我来自哪个国家。在世界各个地方,在芸芸众生之中,国家是我们的代号,是我们的名字,是我们的尊严和荣誉。三一人的“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