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些都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这也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热爱读书积累词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荣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地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只有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才能呑吐自由。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中多多地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作起文来也就越发容易。
二、有感而发积极写作
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没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要求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的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一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文章。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有些学生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上课小声说话,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自己做错了,班里的同学闹矛盾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情境作文,表达真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的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易于动口动笔,乐于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实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如在作文课上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商品介绍、玩画片的方法和乐趣、如何寻找“我”的家,或写一些通知、招领启事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乐趣,摆脱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无病呻吟,使学生作文有了交际对象,真正把作文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心理,写作当然不成问题了。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讲评时,教师把纸质作文发给学生并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细看,说说问问那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在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有的出自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那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向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同学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同学,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同学,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笔者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激发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热爱读书积累词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荣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地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只有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才能呑吐自由。教学生学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中多多地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作起文来也就越发容易。
二、有感而发积极写作
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没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要求是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的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一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文章。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有些学生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上课小声说话,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自己做错了,班里的同学闹矛盾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情境作文,表达真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的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尽可能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易于动口动笔,乐于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实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如在作文课上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商品介绍、玩画片的方法和乐趣、如何寻找“我”的家,或写一些通知、招领启事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乐趣,摆脱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无病呻吟,使学生作文有了交际对象,真正把作文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心理,写作当然不成问题了。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朋友关系。讲评时,教师把纸质作文发给学生并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细看,说说问问那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启发学生评价。学生兴趣激发了,都积极踊跃发言,教师在宣读作文评语,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有的出自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适当给予表扬、鼓励。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那位医生火眼金睛,一下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学生们思维活跃了,如一匹匹良驹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每篇文章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发现了。教师再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使小作者通过面向全体学生朗读优秀习作,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优秀习作发到有关网站,推荐发表,刊登。写作中存在毛病的同学通过师生同评这一过程,找到了纰漏,就会仔细回忆,开动脑筋,认真写好自己的作文。而那些经常被教师、同学大力褒奖,又被推荐发表的同学,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荣誉感,会更有信心,争取继续写出佳作,并积极投稿。一时还没有习作发表的同学,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笔者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激发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