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最典型的国家便是情况比较特殊的俄国。俄国是否会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其本身存在的利弊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俄国这一实例进行分析,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社会主义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俄国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晚期思想,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俄国最为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分析的典型,至今仍具有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的结论,并不断地努力探索实现无产阶级及其全人类的伟大解放的途径与方式。
(一)西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是以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与恩格斯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形成了关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资本主义现状与未来命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实现的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世界历史”、“同时胜利论”以及“五种社会形态梯次演进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资本论》等。
(二)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以占全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地区与国家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为背景,以印度、俄国、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具有严密的逻辑与充分的论证的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另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在早、中期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在关注西方社会理论的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思想。而马克思成熟的东方社会理论并没有大部分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晚期的主要思想,几乎都散落于书信之中,并提出了东方社会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与条件的重要思想。1877年,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毫不客气地驳斥了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对《资本论》,特别是对历史哲学理论的误解。1881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进一步探讨了俄国走上一条新道路的可能性。在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中,马克思所期待与预言的革命迟迟未能到来,所以不难看出在对待俄国问题时,马克思采取了更加谨慎的表达方式。
二、俄国道路的利弊因素
俄国与同时代其他欧洲国家最不同的国内优势便是俄国的“农业公社”。俄国保存着比世界各国更完整与广泛的“农业公社”,也是研究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集体所有制的有利实例。“农业公社”本身所固有的公私二重性能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既可使公社内部整体基础稳固,也可以保证公社主体的个性发展。而它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与集体因素,根据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它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一)有利因素。西欧资本主义运动的这一“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仅仅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俄国就其本身的特殊性并不能运用这把历史哲学理论的“万能钥匙”。其极相似的历史背景,因其历史环境不同,其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正如《资本论》中谈到的罗马,生产资料与生存资料的分离,大地产与大货币资本的形成,并没有使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而形成了奴隶制。俄国具有天然的国土和人口比例优势,国土广阔,地广人稀,农民人口比重大,适合利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实行合作劳动的农业经营。与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国家同处于同一时代,使它有机会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使俄国可以不像东印度国家那样沦为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而跨越“卡夫丁峡谷”,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社会道路。
(二)不利因素。与所有东方各国一样,俄国的“农业公社”之中缺乏联系的孤立状态成为其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这种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一种或多或少的集权专制因素掺入公社甚至凌驾于公社之上。靠农民发展的俄国政府并没有保护农民的利益,反而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压迫公社、搜刮农民,使资本主义势力更容易、迅速地窃取“农业公社”的果实。公社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私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不平衡、农民与政府矛盾的加深、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泛起、国外各种势力的冲击,等等,这一切的不利因素都会成为击破俄国公社“墙体”的“炮弹”,也将有可能切断俄国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道路。因此,想要挽救俄国公社,使其变为俄国的社会新生因素,避免俄国政府与“社会新栋梁”的阴谋,适时的革命将是必然选择。
三、给中国的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如马克思的东方世界理论的预言发展着。这些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几乎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国弱民穷,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饥寒交迫与受压迫的状态下,无法生存的民众开始起来反抗,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应验了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但是,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用进程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却永远无法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当然也就无法避免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程”的命运。而对于作为世界现存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没有给予我们现成的社会理论,我们更没有经驗可借鉴,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求方式发展着,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离不开中国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指导作用。
总之,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致命性的打击。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证实,特别是马克思通过分析俄国而得出的晚期东方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有利的借鉴作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但其后怎样的发展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最好的补充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刘晓云.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理论新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2008.11
[3]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
[4]何汉文.俄国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2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俄国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晚期思想,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俄国最为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分析的典型,至今仍具有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的结论,并不断地努力探索实现无产阶级及其全人类的伟大解放的途径与方式。
(一)西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是以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与恩格斯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形成了关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资本主义现状与未来命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实现的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世界历史”、“同时胜利论”以及“五种社会形态梯次演进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资本论》等。
(二)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以占全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地区与国家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为背景,以印度、俄国、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具有严密的逻辑与充分的论证的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另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在早、中期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在关注西方社会理论的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思想。而马克思成熟的东方社会理论并没有大部分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晚期的主要思想,几乎都散落于书信之中,并提出了东方社会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与条件的重要思想。1877年,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毫不客气地驳斥了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米海洛夫斯基对《资本论》,特别是对历史哲学理论的误解。1881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进一步探讨了俄国走上一条新道路的可能性。在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中,马克思所期待与预言的革命迟迟未能到来,所以不难看出在对待俄国问题时,马克思采取了更加谨慎的表达方式。
二、俄国道路的利弊因素
俄国与同时代其他欧洲国家最不同的国内优势便是俄国的“农业公社”。俄国保存着比世界各国更完整与广泛的“农业公社”,也是研究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集体所有制的有利实例。“农业公社”本身所固有的公私二重性能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既可使公社内部整体基础稳固,也可以保证公社主体的个性发展。而它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与集体因素,根据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它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一)有利因素。西欧资本主义运动的这一“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仅仅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俄国就其本身的特殊性并不能运用这把历史哲学理论的“万能钥匙”。其极相似的历史背景,因其历史环境不同,其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正如《资本论》中谈到的罗马,生产资料与生存资料的分离,大地产与大货币资本的形成,并没有使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而形成了奴隶制。俄国具有天然的国土和人口比例优势,国土广阔,地广人稀,农民人口比重大,适合利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实行合作劳动的农业经营。与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国家同处于同一时代,使它有机会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使俄国可以不像东印度国家那样沦为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而跨越“卡夫丁峡谷”,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社会道路。
(二)不利因素。与所有东方各国一样,俄国的“农业公社”之中缺乏联系的孤立状态成为其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这种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一种或多或少的集权专制因素掺入公社甚至凌驾于公社之上。靠农民发展的俄国政府并没有保护农民的利益,反而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压迫公社、搜刮农民,使资本主义势力更容易、迅速地窃取“农业公社”的果实。公社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私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不平衡、农民与政府矛盾的加深、国内资本主义因素的泛起、国外各种势力的冲击,等等,这一切的不利因素都会成为击破俄国公社“墙体”的“炮弹”,也将有可能切断俄国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道路。因此,想要挽救俄国公社,使其变为俄国的社会新生因素,避免俄国政府与“社会新栋梁”的阴谋,适时的革命将是必然选择。
三、给中国的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如马克思的东方世界理论的预言发展着。这些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几乎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国弱民穷,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饥寒交迫与受压迫的状态下,无法生存的民众开始起来反抗,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应验了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但是,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用进程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却永远无法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当然也就无法避免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程”的命运。而对于作为世界现存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没有给予我们现成的社会理论,我们更没有经驗可借鉴,中国以“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求方式发展着,坚定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离不开中国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指导作用。
总之,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致命性的打击。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证实,特别是马克思通过分析俄国而得出的晚期东方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有利的借鉴作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但其后怎样的发展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最好的补充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刘晓云.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理论新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2008.11
[3]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
[4]何汉文.俄国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