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当代的西方哲学界,比较哲学逐渐摆脱边缘位置。其中,中西比较哲学由来已久,也方兴未艾。哲学家郝大维与汉学家安乐哲在这方面的合作成果,最成功的莫过于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三部曲。其中,《孔子哲学思微》为奠基之作,开篇便探讨了基础性的预设问题。本文对此展开述评,望引起同仁重新回首、探讨中西比较哲学的元问题,以反本开新。
关键词:中西比较哲学、预设、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传统
一、前言
在过去的近一个多世纪里面,尽管从大体上看,西方哲学界一直“无视”中国哲学[ 参考自《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中译本序”];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翻译的改进和适用、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所带来的西方对非西方的重新理解,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比较哲学在西方哲学界的边缘学科位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前言”]
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而言,众所周知,夏威夷大学的安乐哲(Roger T. Ames)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主编的《东西方哲学》是这方面最重要的权威期刊之一。在中西比较哲学的领域,他和德克萨斯大学的郝大维(David L. Hall)有着十年以上的合作经验。前者是出身伦敦学术训练的汉学家,后者是耶鲁和芝加哥大学培养出来的哲学家。
其二人合作成果的代表作,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同出版的中西哲学比较三部曲——第一部,即《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出版于1987年;第二部是《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问世于1995年;第三部则是《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出版于1999年。安乐哲保证了对孔子的概念讨论和文本研究的学术标准,郝大维则保证了这一比较哲学的研究能内在于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而与当代哲学的讨论有相干性。[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二、《孔子哲学思微》关于中西比较哲学所作的预设
众所周知,开始比较哲学研究之前,建立相应的预设,乃是必须的工作。
《孔子哲学思微》一书是整个三部曲的奠基之作。两位作者首先一上来便建立了三个预设,将其作为整个比较研究的基础。
(一)内在论的宇宙
在两位作者看来,孔子思想最深远的预设,就是不存在任何超越的存在或原则。这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对比。但在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又只能尝试用西方哲学传统的范畴和语言,来阐明中国传统。故其最终参照了西方的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认为其哲学概念与孔子最为接近,并用以会通中西。[ 参考自《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228页]
(二)概念的两极性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设定是概念的两极性。在西方传统中超越概念,诸如“神和世界”、“存在和非存在”、“主体和客体”、“心和物”、“实在和现象”、“善和恶”、“知与无知”等等,并不适用于用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 尽管这种做法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概念的两极性,意味着不存在任何一个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超越其他因素或方面的因素或方面,世界上每个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的,一切因素都“互相依存”。例如,“阴”和“阳”通常被古代中国人用以描述任何事物;“阴”并不超越“阳”,反之亦然,且两者之间存在不断相互转变的关系。
(三)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
在两位作者看来,传统不同于历史。两者在概念上有部分重叠,但也有区别。历史是理性的和可理性化的;其是由个人和事件造就的;即便事件的复杂总体好像如一堆乱麻,处于非理性中,人们也总能够为某一事件或者一连串的事件找到理性的证明或者原因。而传统则完全相反。
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哲学史经常被视为是由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等人提出的一系列革命性观点的历史,个人主义被推崇为创造力和独创性的标志;而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哲学家应该是能以最恰当贴切方式把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加以扩展、并解释和运用于其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人,哲学家发展其人格应当是通过把个体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一体化、从而达到某种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三、评论
尽管哲学多元化的开端至今,已经至少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中的许多方面仍然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这其中,一方面和西方哲学的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起伏相关。
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而言,郝大维与安乐哲为中西比较哲学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其所設定的三个预设,既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待商榷的地方。
(一)内在论的宇宙
毫无疑问,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是中西哲学的本质差异之一。[ 参考自《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其最早可追溯至余英时在历史学方面的发现。两位作者在这里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并将其摆至整个三部曲的最开始的地方,这无疑是非常好的。
美中不足之处,则有两点。第一,内在论的讨论,在80年代的时候已是热点,国外像余英时、杜维明、成中英、陈鼓应和刘述先等,国内如汤一介、张岱年等以中国文化书院为中心的一批学者,皆已有所发挥。两位作者虽迎合了时势,但自身的创新则难免被掩盖。第二,其最终参照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来解释孔子的思想、会通中西,表现了其在话语体系创新上的不足,无法进行创造性、建设性的突破[ 注:不过这也不能怪两位作者,一个是目前来看两位作者在当时的研究已属于最前沿的水平,不能吹毛求疵;一个是两位作者皆非一流哲学家,不可能期待其自立一派、自建一套解释体系],这还有待后来者的努力。 (二)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
如果说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都不过是对80年代学术界讨论的化用结果的话,那第三个预设,即“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应该被视为两位作者真正有所洞见之处。
诚然,中西哲学史都有其自身的传承。中国哲学史无需赘言,西方哲学史上如理性与经验的分离、巴门尼德与芝诺的逻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危机等问题,都是两千多年来一直探讨、努力的方向。但考虑中国哲学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传统。正如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所指出的、同时也是其他研究中西比较哲学同仁所经常提及的,诚然,西方的理性与经验、道德和宗教的分離,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处理其他哲学的问题的时候,问题往往不能这么考虑。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的问题而言,则传统,特别是文化传统,是不能够忽视的解释问题所要考虑到的背景。
小结
中西比较哲学也算是西方哲学界近来愈发热门的话题之一。两位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两位作者的高明洞察之处。其所作的三个预设,尽管现在来看已无新鲜之处,但在当时确实给西方哲学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至于其整个三部曲,则在90年代末期,经由复旦大学施忠连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翻译,然后介绍到国内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明它的成功之处。最后,“万变不离其宗”,即使目前国内外中西比较哲学早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此三个经典预设作为最基础的共识之一,不仅不会失其价值,而且将会被不断地受到讨论。这也正是本篇述评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何锡蓉、马迅、李琍译,学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3、《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M】,(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著,匡宏、邓晓芒等译,后浪出版公司,2009年2月第1版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4、《新编中国哲学史》【M】,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西方哲学东渐史》【M】,黄见德等著,武汉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5、《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
《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
作者简介:
曾诚(1996—),男,汉族,广东汕头市人,哲学硕士在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参考自《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中译本序”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前言”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参考自《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228页
尽管这种做法还是有相当的影响
参考自《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
注:不过这也不能怪两位作者,一个是目前来看两位作者在当时的研究已属于最前沿的水平,不能吹毛求疵;一个是两位作者皆非一流哲学家,不可能期待其自立一派、自建一套解释体系
关键词:中西比较哲学、预设、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传统
一、前言
在过去的近一个多世纪里面,尽管从大体上看,西方哲学界一直“无视”中国哲学[ 参考自《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中译本序”];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翻译的改进和适用、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所带来的西方对非西方的重新理解,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比较哲学在西方哲学界的边缘学科位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前言”]
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而言,众所周知,夏威夷大学的安乐哲(Roger T. Ames)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主编的《东西方哲学》是这方面最重要的权威期刊之一。在中西比较哲学的领域,他和德克萨斯大学的郝大维(David L. Hall)有着十年以上的合作经验。前者是出身伦敦学术训练的汉学家,后者是耶鲁和芝加哥大学培养出来的哲学家。
其二人合作成果的代表作,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同出版的中西哲学比较三部曲——第一部,即《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出版于1987年;第二部是《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问世于1995年;第三部则是《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出版于1999年。安乐哲保证了对孔子的概念讨论和文本研究的学术标准,郝大维则保证了这一比较哲学的研究能内在于西方哲学的重要问题而与当代哲学的讨论有相干性。[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二、《孔子哲学思微》关于中西比较哲学所作的预设
众所周知,开始比较哲学研究之前,建立相应的预设,乃是必须的工作。
《孔子哲学思微》一书是整个三部曲的奠基之作。两位作者首先一上来便建立了三个预设,将其作为整个比较研究的基础。
(一)内在论的宇宙
在两位作者看来,孔子思想最深远的预设,就是不存在任何超越的存在或原则。这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对比。但在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又只能尝试用西方哲学传统的范畴和语言,来阐明中国传统。故其最终参照了西方的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认为其哲学概念与孔子最为接近,并用以会通中西。[ 参考自《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228页]
(二)概念的两极性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设定是概念的两极性。在西方传统中超越概念,诸如“神和世界”、“存在和非存在”、“主体和客体”、“心和物”、“实在和现象”、“善和恶”、“知与无知”等等,并不适用于用来探讨中国古代哲学[ 尽管这种做法还是有相当的影响]。概念的两极性,意味着不存在任何一个在严格意义上可以超越其他因素或方面的因素或方面,世界上每个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的,一切因素都“互相依存”。例如,“阴”和“阳”通常被古代中国人用以描述任何事物;“阴”并不超越“阳”,反之亦然,且两者之间存在不断相互转变的关系。
(三)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
在两位作者看来,传统不同于历史。两者在概念上有部分重叠,但也有区别。历史是理性的和可理性化的;其是由个人和事件造就的;即便事件的复杂总体好像如一堆乱麻,处于非理性中,人们也总能够为某一事件或者一连串的事件找到理性的证明或者原因。而传统则完全相反。
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哲学史经常被视为是由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等人提出的一系列革命性观点的历史,个人主义被推崇为创造力和独创性的标志;而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哲学家应该是能以最恰当贴切方式把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加以扩展、并解释和运用于其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人,哲学家发展其人格应当是通过把个体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一体化、从而达到某种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三、评论
尽管哲学多元化的开端至今,已经至少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其中的许多方面仍然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这其中,一方面和西方哲学的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起伏相关。
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而言,郝大维与安乐哲为中西比较哲学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其所設定的三个预设,既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待商榷的地方。
(一)内在论的宇宙
毫无疑问,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是中西哲学的本质差异之一。[ 参考自《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其最早可追溯至余英时在历史学方面的发现。两位作者在这里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并将其摆至整个三部曲的最开始的地方,这无疑是非常好的。
美中不足之处,则有两点。第一,内在论的讨论,在80年代的时候已是热点,国外像余英时、杜维明、成中英、陈鼓应和刘述先等,国内如汤一介、张岱年等以中国文化书院为中心的一批学者,皆已有所发挥。两位作者虽迎合了时势,但自身的创新则难免被掩盖。第二,其最终参照实用主义和过程哲学来解释孔子的思想、会通中西,表现了其在话语体系创新上的不足,无法进行创造性、建设性的突破[ 注:不过这也不能怪两位作者,一个是目前来看两位作者在当时的研究已属于最前沿的水平,不能吹毛求疵;一个是两位作者皆非一流哲学家,不可能期待其自立一派、自建一套解释体系],这还有待后来者的努力。 (二)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
如果说内在论的宇宙、概念的两极性,都不过是对80年代学术界讨论的化用结果的话,那第三个预设,即“传统:解释问题的背景”,应该被视为两位作者真正有所洞见之处。
诚然,中西哲学史都有其自身的传承。中国哲学史无需赘言,西方哲学史上如理性与经验的分离、巴门尼德与芝诺的逻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危机等问题,都是两千多年来一直探讨、努力的方向。但考虑中国哲学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传统。正如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所指出的、同时也是其他研究中西比较哲学同仁所经常提及的,诚然,西方的理性与经验、道德和宗教的分離,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处理其他哲学的问题的时候,问题往往不能这么考虑。具体到中西比较哲学的问题而言,则传统,特别是文化传统,是不能够忽视的解释问题所要考虑到的背景。
小结
中西比较哲学也算是西方哲学界近来愈发热门的话题之一。两位作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两位作者的高明洞察之处。其所作的三个预设,尽管现在来看已无新鲜之处,但在当时确实给西方哲学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至于其整个三部曲,则在90年代末期,经由复旦大学施忠连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翻译,然后介绍到国内来、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明它的成功之处。最后,“万变不离其宗”,即使目前国内外中西比较哲学早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此三个经典预设作为最基础的共识之一,不仅不会失其价值,而且将会被不断地受到讨论。这也正是本篇述评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比较》【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何锡蓉、马迅、李琍译,学林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3、《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M】,(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著,匡宏、邓晓芒等译,后浪出版公司,2009年2月第1版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4、《新编中国哲学史》【M】,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西方哲学东渐史》【M】,黄见德等著,武汉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5、《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
《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
作者简介:
曾诚(1996—),男,汉族,广东汕头市人,哲学硕士在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参考自《孔子哲学思微》【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蒋弋为、李志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中译本序”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前言”
参考自《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美)郝大维、安乐哲合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参考自《不定的凤凰》【M】,(美)郝大维著,纽约.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228页
尽管这种做法还是有相当的影响
参考自《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C】,任剑涛著,《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C】,郭齐勇著,《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2010年01月01日;《中国哲学:问题、特质与方法论》【C】,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2018年01期
注:不过这也不能怪两位作者,一个是目前来看两位作者在当时的研究已属于最前沿的水平,不能吹毛求疵;一个是两位作者皆非一流哲学家,不可能期待其自立一派、自建一套解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