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高考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生涯决策的前置,将选择高考科目的权力交给了学生,普通高中学生面临着怎样科学、合理、自主选择高考科目的问题。本文从选考科目规律、学生生涯规划入手,对新高考下的选科指导进行分析,阐述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选科存在的问题,探究新高考背景下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选科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学生;选科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16-02
在新高考背景下,除了语数外,考生还要从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当中任选3门,将其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这一变革将选择科目的权力给了学生,成为新高考最突出的特点。但是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选择能力,对高考科目和专业的选择缺乏清晰、明确的了解,对此,学校需要做好引领,帮助学生合理选择,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高考背景下,选科指导是学校组织教学、进行走班管理的关键,也是确保高考改革不断推进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选科指导机制,该机制不仅要与学生发展规律相符合,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选科指导與学生的发展生涯、心理指导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师需要系统地研究和开展选科指导。
1 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指导分析
从高校选考科目规律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选考科目情况可以发现,高校专业中没有科目限制的占到32%,“三选一”或者“二选一”的情况占到17%。但是也有50%的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严格的选择限制,如限选一门、限选两门等。其次,通过对选考科目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考生选择物理就能够报考61%的专业。最后,从选考科目的组合来分析,双一流高校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在录取设置上可选择76%的专业,而选择选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录取设置上可选择2.6%的专业。另外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有各种组合,如物理与历史组合等,引导学生文理兼修[1]。
从学科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角度分析,以土木工程为例,其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学科,对结构力学、材料学等科目的要求十分严格。学生若想报考建筑类专业比较有名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选择的科目必须要有物理,且新增加的双一流高校都要求必须选择物理。从中可以看出,若是学生想要成为建筑师,想要报考土木工程专业水平高的高校,就一定要选择物理学科。
2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选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清晰的指导思路和方法
在新高考背景下,怎样科学、简便地梳理学生的选科思路,使选科指导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是学校亟需考虑的问题。但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约有40%的学校都缺乏清晰的指导思路和方法。如一些学校通过多次调研来帮助学生明确选择方向,会告诉学生哪些学科该选,哪些不能选,这样使得一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着片面的认识,对学生造成误导。有些学校认为选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缺乏足够的干预,过于听从学生想法。有些学校的学科指导过于重视成绩,只以几次成绩为引导,让学生很早就放弃探索其他学科。还有一些学校开设了各种选科指导讲座、拓展课等,但是缺乏整体设计,指导工作之间缺乏联系。在选科指导工作上,学校不能代替学生做决策,也不应注重营造热闹场面,而应引导学生梳理决策思路,给予信息支持[2]。
2.2 学生选科的功利性较强
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是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但是学生的选择往往与改革的初衷偏离。很多学生完全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科成绩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这样的选科方式使学生的选择权受到了削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选科的功利性主要由于长期缺乏选择教育,以及学校缺乏足够的选科指导。
2.3 选科指导没有与其他工作结合
选科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生涯指导、心理指导等相关,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因此,选科指导需要与其他工作统筹考虑。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将选科指导与其他工作紧密联系,如有些学校不能将选科指导思路与配套走班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3]。
2.4 教师注重根据分数指导选科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选科时,不是从能力和兴趣着手,而是注重根据分数指导学生选科,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应试需求,也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分数依然是各学校应对高考改革的不变法宝。这样的选科指导会忽视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偏离实施高考选科的本意。要想使选科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就需要改变教师的选科指导方式,摆脱分数的禁锢。
2.5 各学校的选科指导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差异
知名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能够开展多种类型的指导活动;而普通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缺乏资源,无法有效开展选科指导工作。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等原因,选科指导工作较为滞后,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
3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科指导策略
3.1 建立个性化选科指导制度
调查研究显示,选科前,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学业潜力评估,需要详细了解高校的专业,对成绩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选科思路进行有效的梳理。学校还要明确选科指导工作的目的,要将选科指导与职业生涯、学业、心理等指导结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个人发展等因素,为学生建立个性化选科指导制度,帮助学生理性、合理地选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各科目考试的计分方式、学科相应的专业报考范围、高校专业的报考要求,结合各科成绩以及各学科教师、同学的意见,帮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注重分析选科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选科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此外,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确指导,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并利用信息平台将学生优势学科与可报考的高校专业信息推送给学生,为学生的选科提供信息支持。 3.2 注重对教师的指导
新时代,高考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选科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生缺乏足够的分析和选择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学校可构建导师制选科方法,每位导师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学生选科的全过程进行精确的引导。学生的选科导师和班主任需要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在学业规划、生涯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和方法支持,积极主动了解学生选科的思想动态,为学生解疑,给予学生发展性建议等[5]。
3.3 不宜過早选科分班
学校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决策规律,适当进行调研,并延后选科时间。学校要将选科指导与调研结合,先对学生进行细致指导,之后再进行调研,笔者建议各校不要在期中考试前进行调研,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各学科,均衡学习,积累各科知识,不能太早决策。此外,各校不宜在第二学期初就要求学生确定学科方向并分班,以免影响学生的判断。
3.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了顺利进行选科指导,教师需要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统筹协调,对师资差异进行调整,从而缓解师资结构失衡。应充分挖掘不同城市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发挥政府对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责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资源质量[6]。高中生的选科使各校面临着严峻的师资挑战,对此,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及时获取其他学校的师资供需信息,合理调配、统筹师资资源,推进选科指导的有效开展。
总之,新高考改革方案为学生带来了综合性、多元化的选择,高考选科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问题,而是针对学生整体的综合决策。面对这样的学科选择,高中生需要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同时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刘玄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问题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学,2019(3).
[2]孔令豪.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
[3]竺传福,杨干军,杨燕.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20(1).
[4]刘玄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问题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学,2019(3).
[5]程伟,程友娟.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0(7).
[6]路遥,周雪,陈晓文.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分析及驱动路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
【作者简介】
汪大志(1984~),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学生;选科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16-02
在新高考背景下,除了语数外,考生还要从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当中任选3门,将其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这一变革将选择科目的权力给了学生,成为新高考最突出的特点。但是学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选择能力,对高考科目和专业的选择缺乏清晰、明确的了解,对此,学校需要做好引领,帮助学生合理选择,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高考背景下,选科指导是学校组织教学、进行走班管理的关键,也是确保高考改革不断推进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选科指导机制,该机制不仅要与学生发展规律相符合,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选科指导與学生的发展生涯、心理指导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师需要系统地研究和开展选科指导。
1 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指导分析
从高校选考科目规律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选考科目情况可以发现,高校专业中没有科目限制的占到32%,“三选一”或者“二选一”的情况占到17%。但是也有50%的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严格的选择限制,如限选一门、限选两门等。其次,通过对选考科目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考生选择物理就能够报考61%的专业。最后,从选考科目的组合来分析,双一流高校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在录取设置上可选择76%的专业,而选择选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录取设置上可选择2.6%的专业。另外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有各种组合,如物理与历史组合等,引导学生文理兼修[1]。
从学科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角度分析,以土木工程为例,其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学科,对结构力学、材料学等科目的要求十分严格。学生若想报考建筑类专业比较有名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选择的科目必须要有物理,且新增加的双一流高校都要求必须选择物理。从中可以看出,若是学生想要成为建筑师,想要报考土木工程专业水平高的高校,就一定要选择物理学科。
2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选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清晰的指导思路和方法
在新高考背景下,怎样科学、简便地梳理学生的选科思路,使选科指导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是学校亟需考虑的问题。但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约有40%的学校都缺乏清晰的指导思路和方法。如一些学校通过多次调研来帮助学生明确选择方向,会告诉学生哪些学科该选,哪些不能选,这样使得一些学生对某些学科有着片面的认识,对学生造成误导。有些学校认为选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缺乏足够的干预,过于听从学生想法。有些学校的学科指导过于重视成绩,只以几次成绩为引导,让学生很早就放弃探索其他学科。还有一些学校开设了各种选科指导讲座、拓展课等,但是缺乏整体设计,指导工作之间缺乏联系。在选科指导工作上,学校不能代替学生做决策,也不应注重营造热闹场面,而应引导学生梳理决策思路,给予信息支持[2]。
2.2 学生选科的功利性较强
让学生选择高考科目是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但是学生的选择往往与改革的初衷偏离。很多学生完全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科成绩作为选择的主要标准。这样的选科方式使学生的选择权受到了削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选科的功利性主要由于长期缺乏选择教育,以及学校缺乏足够的选科指导。
2.3 选科指导没有与其他工作结合
选科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生涯指导、心理指导等相关,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因此,选科指导需要与其他工作统筹考虑。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将选科指导与其他工作紧密联系,如有些学校不能将选科指导思路与配套走班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3]。
2.4 教师注重根据分数指导选科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选科时,不是从能力和兴趣着手,而是注重根据分数指导学生选科,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应试需求,也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分数依然是各学校应对高考改革的不变法宝。这样的选科指导会忽视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偏离实施高考选科的本意。要想使选科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就需要改变教师的选科指导方式,摆脱分数的禁锢。
2.5 各学校的选科指导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差异
知名学校有着丰富的资源,能够开展多种类型的指导活动;而普通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缺乏资源,无法有效开展选科指导工作。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等原因,选科指导工作较为滞后,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
3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科指导策略
3.1 建立个性化选科指导制度
调查研究显示,选科前,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的学业潜力评估,需要详细了解高校的专业,对成绩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选科思路进行有效的梳理。学校还要明确选科指导工作的目的,要将选科指导与职业生涯、学业、心理等指导结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个人发展等因素,为学生建立个性化选科指导制度,帮助学生理性、合理地选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各科目考试的计分方式、学科相应的专业报考范围、高校专业的报考要求,结合各科成绩以及各学科教师、同学的意见,帮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注重分析选科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选科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此外,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确指导,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并利用信息平台将学生优势学科与可报考的高校专业信息推送给学生,为学生的选科提供信息支持。 3.2 注重对教师的指导
新时代,高考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选科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生缺乏足够的分析和选择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科。学校可构建导师制选科方法,每位导师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对学生选科的全过程进行精确的引导。学生的选科导师和班主任需要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在学业规划、生涯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和方法支持,积极主动了解学生选科的思想动态,为学生解疑,给予学生发展性建议等[5]。
3.3 不宜過早选科分班
学校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决策规律,适当进行调研,并延后选科时间。学校要将选科指导与调研结合,先对学生进行细致指导,之后再进行调研,笔者建议各校不要在期中考试前进行调研,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各学科,均衡学习,积累各科知识,不能太早决策。此外,各校不宜在第二学期初就要求学生确定学科方向并分班,以免影响学生的判断。
3.4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了顺利进行选科指导,教师需要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统筹协调,对师资差异进行调整,从而缓解师资结构失衡。应充分挖掘不同城市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发挥政府对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责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资源质量[6]。高中生的选科使各校面临着严峻的师资挑战,对此,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及时获取其他学校的师资供需信息,合理调配、统筹师资资源,推进选科指导的有效开展。
总之,新高考改革方案为学生带来了综合性、多元化的选择,高考选科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问题,而是针对学生整体的综合决策。面对这样的学科选择,高中生需要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同时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刘玄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问题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学,2019(3).
[2]孔令豪.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
[3]竺传福,杨干军,杨燕.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的策略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20(1).
[4]刘玄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科问题的案例分析[J].现代教学,2019(3).
[5]程伟,程友娟.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0(7).
[6]路遥,周雪,陈晓文.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进程的特征分析及驱动路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
【作者简介】
汪大志(1984~),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