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日常教学中日渐式微。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应用文写作教学为例,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技能尤其是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突出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应用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交的请假条,没有题头、称呼、日期,甚至没有署名,或者署名与日期颠倒。至于写海报、失物招领、自我介绍、竞选提纲、演讲稿、申请报告、会议记录等,他们就更不知道怎么写了。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会写日常应用文?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1. 忽视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则重视不够,再加上日常作文训练很少涉及应用文,这使得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2. 语文教师对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普遍重视不够
国内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早就提倡应重视应用文教学。张志公先生在《学作文是为了用》一文中主张:“学作文是为了用,这一点必须明确起来,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不断自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或者,用个时髦的说法,教给他们在写作方面的应变能力,也就是适应今后会产生的各种新的需要能力。”老一辈教育家非常重视中学应用文教学,而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写作经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乏味无力,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一晃而过,敷衍了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许多学校基本上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3. 近年来忽略了对应用文写作的考查
这是导致当今应用文教学被日益淡化的最直接原因。近年来,中考记叙文、高考议论文,已经成为考场作文的主宰,这使得很多中学逐渐淡化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既然不考,不教自然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建议
虽然应用文写作教材中涉及少,考试也不考,但它事关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连日常应用文都不会写的学生,语文素养能高到哪里去?所以,对于日常应用文,教师应有计划地教一教,哪怕是一学期学一种,也是值得提倡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根溯源。
1. 教材要增编日常应用文
盡管目前邮箱、手机短信、QQ留言等电子通信方式方便快捷,这些隶属于日常应用文范畴,写起来并非不讲章法,也应该按照日常应用文的规定来写,这是其一。其二,在日常生活中,日常应用文还在应用,而且应用得非常频繁与普遍。所以教材应给日常应用文留出一席之地,并根据生活的需要,相应地安排一些日常应用文,供学生学习。
2. 应增编一些合适的应用文
在教材中要增编哪些应用文,应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那么,根据生活需要、日常应用和适合学段教学的原则,教材应增编的应用文不外乎以下14种:留言条、请假条、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申请书、倡议书、说明书、通知、启事、演讲稿、调查报告、计划、总结等。
3. 做好日常应用文的教学
教师应立足在两个关键词:一是日常,二是应用。这就要求日常应用文的教学必须分散在每一个学期,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训练,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日常应用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讲、练练、改改的层面上,教师还要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亲自写一写、练一练,方能奏效。
总之,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毕竟应用文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工具性的价值不容忽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会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学作文是为了用[J].人民教育,1984(7).
[2]孙泽文.应用写作教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3]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赖水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贛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应用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上交的请假条,没有题头、称呼、日期,甚至没有署名,或者署名与日期颠倒。至于写海报、失物招领、自我介绍、竞选提纲、演讲稿、申请报告、会议记录等,他们就更不知道怎么写了。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会写日常应用文?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1. 忽视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则重视不够,再加上日常作文训练很少涉及应用文,这使得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2. 语文教师对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普遍重视不够
国内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早就提倡应重视应用文教学。张志公先生在《学作文是为了用》一文中主张:“学作文是为了用,这一点必须明确起来,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不断自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或者,用个时髦的说法,教给他们在写作方面的应变能力,也就是适应今后会产生的各种新的需要能力。”老一辈教育家非常重视中学应用文教学,而当前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写作经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乏味无力,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一晃而过,敷衍了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许多学校基本上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3. 近年来忽略了对应用文写作的考查
这是导致当今应用文教学被日益淡化的最直接原因。近年来,中考记叙文、高考议论文,已经成为考场作文的主宰,这使得很多中学逐渐淡化了应用文写作教学。既然不考,不教自然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建议
虽然应用文写作教材中涉及少,考试也不考,但它事关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连日常应用文都不会写的学生,语文素养能高到哪里去?所以,对于日常应用文,教师应有计划地教一教,哪怕是一学期学一种,也是值得提倡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根溯源。
1. 教材要增编日常应用文
盡管目前邮箱、手机短信、QQ留言等电子通信方式方便快捷,这些隶属于日常应用文范畴,写起来并非不讲章法,也应该按照日常应用文的规定来写,这是其一。其二,在日常生活中,日常应用文还在应用,而且应用得非常频繁与普遍。所以教材应给日常应用文留出一席之地,并根据生活的需要,相应地安排一些日常应用文,供学生学习。
2. 应增编一些合适的应用文
在教材中要增编哪些应用文,应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那么,根据生活需要、日常应用和适合学段教学的原则,教材应增编的应用文不外乎以下14种:留言条、请假条、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申请书、倡议书、说明书、通知、启事、演讲稿、调查报告、计划、总结等。
3. 做好日常应用文的教学
教师应立足在两个关键词:一是日常,二是应用。这就要求日常应用文的教学必须分散在每一个学期,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训练,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日常应用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讲、练练、改改的层面上,教师还要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亲自写一写、练一练,方能奏效。
总之,在现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毕竟应用文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工具性的价值不容忽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会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学作文是为了用[J].人民教育,1984(7).
[2]孙泽文.应用写作教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3]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赖水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贛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