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一题多解的例题分析出发,总结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题目,有多个解答,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严密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22-01
1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为10 m/s,求加速度大小。
解: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则
a=△v/△t=(vt—v0)/t=[(10—4)/1]m/s2=6m/s2
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则
a=△v/△t=(vt—vO)/t=-[(—10—4)/1]m/s2=-14m/s2
即加速度大小为6m/s2或—14m/s2。
点评:速度是矢量,如果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则末速度方向可能为正方向也可能为负方向。此题中,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到末速度的方向。只计算出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这一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小,失之严密。因此,教学中有意加强这方面训练,既有利于知识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 培养思维的扩散性
例:如果重力突然消失,请你想象一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甲:物体将飘在空中。
学生乙:杯口朝下,杯中的水也不会流出。
学生丙:地面上的人一用力蹬地,将一直飞向太空。
点评:学生观看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里工作、生活的电视直播后,结合这个问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在回答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思维主观性、开放性都较强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学生思维的扩散,各种想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有理,皆可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此时,就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3
培养思维敏捷性
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自选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自制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两种区分哪杯是浓盐水、哪杯是纯水的方法,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测量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或密度计)测出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就是浓盐水。
方法二:由压强和液体密度关系判断。
将U形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入浓盐水和纯水相同深度处,压强计示数大的密度大(p=p液gh),所以压强计示数大的是浓盐水。
方法三:比较质量和体积关系。
用量杯分别量取体积相同的浓盐水和纯水,用天平测量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因体积相同,质量大的密度大。又因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所以质量大的就是浓盐水。
点评:此题条件不全,答案不定,需要学生补充实验器材,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横向比较分析,完成实验方案。这对思维的敏捷性也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4 培养思维系统性
例: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初中学生回答此问题时,可以答不一定。在初中,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是否改变,如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至于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则不必要求。
高一学生在学习新课《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一节时,也会遇到此问题。虽然此时学生刚进入高中不久,知识基础与初中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学生年龄增长,思维水平提高,看问题的深度理应更进一层。因此,教材中安排了插图“1.1—4”,通过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和地面上的人分别观察从飞机上落下的重物,得到了重物运动的路线一是直线,一是曲线的结论。此处,对运动路线的细致区别,体现了能力要求的不同。
高三复习中,遇此问题又该如何回答?经过高中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回答此问题时,应该从惯性系与非惯性系角度,对物体运动的路线,速度的大小、方向,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作出不同的分析。
点评:在以上的问题回答中,三个答案层层深入,考察的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在不同学习阶段,这种区别也是必须的。而在复习阶段,也有必要由此问题引申出去,知识前后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从以上几例可看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培养思维的扩散性和敏捷性。
关键词:思维能力严密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22-01
1 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为10 m/s,求加速度大小。
解: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则
a=△v/△t=(vt—v0)/t=[(10—4)/1]m/s2=6m/s2
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反向,则
a=△v/△t=(vt—vO)/t=-[(—10—4)/1]m/s2=-14m/s2
即加速度大小为6m/s2或—14m/s2。
点评:速度是矢量,如果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则末速度方向可能为正方向也可能为负方向。此题中,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到末速度的方向。只计算出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这一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小,失之严密。因此,教学中有意加强这方面训练,既有利于知识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 培养思维的扩散性
例:如果重力突然消失,请你想象一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甲:物体将飘在空中。
学生乙:杯口朝下,杯中的水也不会流出。
学生丙:地面上的人一用力蹬地,将一直飞向太空。
点评:学生观看了我国航天员在太空里工作、生活的电视直播后,结合这个问题,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在回答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思维主观性、开放性都较强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学生思维的扩散,各种想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有理,皆可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此时,就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
3
培养思维敏捷性
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自选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自制的仪器和物品),设计两种区分哪杯是浓盐水、哪杯是纯水的方法,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一:测量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或密度计)测出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就是浓盐水。
方法二:由压强和液体密度关系判断。
将U形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插入浓盐水和纯水相同深度处,压强计示数大的密度大(p=p液gh),所以压强计示数大的是浓盐水。
方法三:比较质量和体积关系。
用量杯分别量取体积相同的浓盐水和纯水,用天平测量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因体积相同,质量大的密度大。又因浓盐水的密度大于纯水的密度,所以质量大的就是浓盐水。
点评:此题条件不全,答案不定,需要学生补充实验器材,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横向比较分析,完成实验方案。这对思维的敏捷性也是一个很好的锤炼。
4 培养思维系统性
例: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初中学生回答此问题时,可以答不一定。在初中,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是否改变,如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至于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则不必要求。
高一学生在学习新课《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一节时,也会遇到此问题。虽然此时学生刚进入高中不久,知识基础与初中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学生年龄增长,思维水平提高,看问题的深度理应更进一层。因此,教材中安排了插图“1.1—4”,通过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和地面上的人分别观察从飞机上落下的重物,得到了重物运动的路线一是直线,一是曲线的结论。此处,对运动路线的细致区别,体现了能力要求的不同。
高三复习中,遇此问题又该如何回答?经过高中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回答此问题时,应该从惯性系与非惯性系角度,对物体运动的路线,速度的大小、方向,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作出不同的分析。
点评:在以上的问题回答中,三个答案层层深入,考察的学生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在不同学习阶段,这种区别也是必须的。而在复习阶段,也有必要由此问题引申出去,知识前后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从以上几例可看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培养思维的扩散性和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