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现代化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论武术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它绝对不应该被狭义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拳脚功夫。在中国,“侠”也是武术历史中的一类,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写过游侠的故事,荆轲为了刺秦王,苦练剑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侠客之一。
  
  1840年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威迫下,逐渐打开大门,开始迈向现代化。舰船大炮来袭,宣告冷兵器时代的终结,人们想依靠身体在战争中获胜,已经不再可能。但是,当国家的羸弱,最终转化为“东亚病夫”的嘲笑时,中国人还是本能地想用身体来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羸弱的民族。
  中国武术就此开始了现代化历程。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民族独立并走向富强的历史,这样,武术就关涉到中国人身体的现代化转型。从热捧霍元甲这一代为国争光的武师,到李小龙、李连杰、成龙这样的世界级功夫明星,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国人内心的一种焦虑:我们在身体的体质和体能上并非低人一等。
  在整個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武术从来不是拳师的闭门造车。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武术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时代。不管是登封少林寺还是温县陈家沟,都是因为对外开放吸引外国游客,从而开始了武术的产业化。
  1982年,电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激起了无数青年习武的梦想。不少人去少林寺想拜师学艺,却发现少林寺根本就不收徒弟。1983年香港拍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则引领了另一个武侠梦的潮流,从此之后,几乎每一部有名的武侠小说都拍成了电视剧。影视作品的流行,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武林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
  如今,武术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曾几何时,陈家沟的农民还在偷偷练习太极拳,而现在,世界上练习太极拳的人已经超过3亿。很多练习太极拳的老人,根本不知道陈家沟在哪里,这并不影响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暑。在一些人眼里,太极是技击,在另一些人眼里,太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广场舞大妈的眼里,太极就是健身体操,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武术就是这样复杂的存在,它不仅仅关乎身体,也关乎精神,它从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流行文化。即使是武术的商业化,也不是问题,只要能帮助都市人强身健体,就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武术就分成了两部分,一种是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流行文化,每个人都可以练习、玩耍,另一种则是专业途径的研习。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有自己强身健体的独特办法,巴西有柔术,韩国有跆拳道,中国则有武术。在现代社会,有一些项目能够进入奥运会,成为竞技性的、专业性的对抗项目,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武术的发扬光大,还可有所作为。
其他文献
雞蛋是今日最常见的食材,只要简单做做都能很好吃,比如炒鸡蛋、蒸鸡蛋、煮鸡蛋……可谓是不得不做饭的懒癌患者的福音。连鸡蛋都不能好好吃,那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容易做又好吃的鸡蛋,在魏晋南北朝时也已经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而且,还无意间成了考验人脾气的试金石。中国人对吃可是一直穷讲究着,不仅要好吃,吃相还要好看,否则就会被编排许多的“段子”,从此钉在吃货“耻辱柱”上 。袭封蓝田侯,官至散骑常侍
期刊
鼓浪屿中德记酒店(俗称“黄家花园”)的院中,有三百多年的古榕树、蜡树等木植,而建筑物内展示的一幅幅历史图片,召引着人去追根溯源。这幢建筑物的主人——黄奕住老先生从食不果腹的农家子弟,到印尼“糖王”,再到民国最有影响力的民营银行老板,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呢?  为谋生计,南洋打拼  黄奕住,1868年生于福建南安县石笋村的黄姓农家。当时经济条件很差、医疗条件落后,按照当地传统,父母渴望“留住”这个可
期刊
丝绸之路,也许是古代华夏文明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出玉门关,穿越白龙堆沙漠,来到罗布泊西北缘的古国楼兰,溯孔雀河而上,抵达尉犁、渠犁(今库尔勒),再经由轮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是古丝路北道。到了唐代,因为天山北麓西行之路的开通,这条路成为了中道。然而,无论汉还是唐,这条横越大漠流沙的古道都是丝路最精彩的篇章,因为有太多的历史人物行走过这条道路
期刊
近代中国的“留学”概念是从19世纪晚期才行成的,人们很容易想到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外留学生的标志性符号。但考察历史,容闳并不能作为留学生概念的源头。早在隋朝和开放而强盛的唐朝,随着日本遣隋使和遣唐使到帝国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日本学生,被认为是留学生史上的第一代留学生,因此,准确地说,“留学生”这个概念是日本人创造的。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07年(一说公元
期刊
君 子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
期刊
在国外海盗的员工守则中,我们很难看到凶残、野蛮、粗俗这类和海盗联系在一起的东西,相反却发现了公平、秩序、文明这些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品质。  黑胡子船长的阴谋  船舷两侧是森严而密集的加农炮,主帆上钉着暗红色的人骨,这便是传说中“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的旗舰“安妮女王复仇号”。它只被黑胡子驾驶了不到一年,却成为了黑胡子掠夺生涯的一件高效工具,可谓是威名赫赫。黑胡子开着这条船从西非到加勒比,一路袭击不列颠
期刊
从洛阳市区出发,东行20公里,便来到了偃师市境内,这里有一片植被甚好的农田,中原的肥沃一览无余,这片农田的属地,如果按今天中国行政区划来界定,地名叫“首阳山镇南蔡庄大冢头村”,“大冢头村”的由来,是源于村的东头有一座大型墓冢,事易时移,这座大墓如今已淹没在一所中学之内。那座大墓,便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墓。1981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围绕吕不韦的种种过往,够得上一部悬幻大剧。千百年来
期刊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是第一位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德国建筑师。1902年,他以德国政府东方殖民地建筑事务官员的身份第一次到中国,访问了青岛、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1906年秋,柏石曼在德国政府的全额资助下再次来到中国,目的是考察中国建筑。同年底,他以北京为出发点进行为期三年的考察。这三年中,柏石曼到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
期刊
纳粹德国“四年计划”负责人戈林于1939年1月24日,委派党卫队队长、警察总长希姆莱的副官、帝国保安局和犹太移民办公室负责人莱因哈特·海德里希拟定一份“在目前情况下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最好方案”。  此时纳粹认为的彻底解决还只是强迫移民,将犹太人最大程度上驱逐出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绞索    这一决策的依据是纳粹上台后所颁布的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法案,先后达400余项之多。其中以1935年9月1
期刊
历史怎么看?每天都来一小段儿……一口气读三本,那都不是事儿!《看历史》满足你各种的“历史”范儿!  每月福利早知道:本月底史叔将继续推出“零元购”,《看历史》2013年7月刊【纯年代】+ 《看历史》2013年2月刊【雌力雄起,100位女性改变历史】大写的“O”没看错!不要钱!就是这么豪……详情请关注看历史微信公众号。  零元购每月都有,要约就约个长期的,微信等你们哟~  7月,这些爆款别错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