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醫理论存在着多维的特征。辨证论治过程中有多维特征的体现。从维度角度理解中医理论有助于引入数学模型、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方法,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维;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88-01
1 维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0维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没有长度。1维是一条无限长的线,只有长度。2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部分曲线)组成面积。3维是2维加上高度组成体积。4维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4维,人们说的4维经常是指关于物体在时间线上的转移。从广义上讲:维度是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有联系”的抽象概念指的是由多个抽象概念联系而成的抽象概念,和任何一个组成它的抽象概念都有联系,组成它的抽象概念的个数就是它变化的维度,如面积。此概念成立的基础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对联系。从哲学角度看,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简称“维度”。[1]
2 辨证论治体系与多维理论
中医理论的不仅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这些基础还有辨证纲领、学术流派辨证、医家经验等。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奥,且这些概念并不是简单的递进或者包含关系,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的交集。如何把握好这之间的关系,为中医理论创新提供思路有待研究。
2.1 辨证
1)辨证收集的资料具有多维特征。中有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在望诊过程中既包括了刻下病人的神,也包括了病人既往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生物学资料等。在询问病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等资料的过程中会了解病人在阴阳、五行、气血、体质等方面不同时间的累积资料。
2)辨证纲领具有多维特性。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从不同的层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流派的多维特征。不同的流派因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医家的生活经历和学术传承等的不同,辨证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金元四大家生活近似在同一时代,学术思想也互有影响,但是却存在争鸣。刘完素阐发《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人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他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局方》燥热之剂。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张子和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论点,强调病因多为外邪伤正,病以热证、实证为多,疾病分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攻下派。他的学说源于刘完素而又有不同,使汗、吐、下三法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李东垣提倡“人以胃气为本”,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从张洁古学医。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朱丹溪则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认为“古方治今病焉能相合”,创“相火论”主张应用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气血痰郁辨证方法,尤其对郁证病机的阐发和痰证证洽的论述,均较前人深入。[2]在临床中,不同流派的辨证思路各有差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证”具有多维性。证是动态变化的,在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治愈过程中因正邪不断交争而变化。在《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学》认为证候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对于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3]证候是机体内因和环境外因综合作用下的机体整体反应状态,同时在病证发展过程中,随着病邪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而发生相应的证候变化,表现为证候的演变、转化或兼证。王永炎院±认为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4]的特点。
2.2 论治
1)用药有多维性。临床上遣方虽因不同的辨证而存在差异,但却在用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证,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减,亦可选用积朴六君子汤[5],其用药关键均在人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究其原因,维度拥有投射性,在辨证论治的角度看每种辨证思路下都会选用与此对应的方剂,而在临床中不同的医家会选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药物,这就说明了,不论中间的理论作何解释,在病与药的关系中医多维关系而存在着某种呼应。正所谓殊途同归。
2)中药的作用机理亦存在多维理论。所有的方剂都存在君臣佐使关系,在单个方剂中不同功效的药物配伍形成多维。例如麻黄汤四味药麻桂杏草,麻黄为君发散风寒,桂枝为臣发汗解肌,杏仁宣肺平喘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方剂中作用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剂量功效有所侧重。例如桂枝,在麻黄汤中发汗解肌,在炙甘草汤中温通经脉,在积实薤白汤中助阳化气。
3)针灸治疗选穴具有多维特征,循经取穴、验方取穴、表里取穴、五行生克取穴、交经缪刺、前后取穴、上下取穴等方法。
3 结论与展望
从辨证与论治两方面来看中医理论不只是一个面而更是一个运动中的多维立体几何。那么每个立体几何的集合就是旋转的球体,而地球正是如此运转。纳须弥芥子就是这个道理。在物理维度范围内人只能看到三维,假设三维平面是一张纸,将一本书的厚度看作是第四维时间,那么每张纸的厚度就是一个时间点,但是一张纸是无法理解一本书的。同理,每个人都会受到自身的限制不能窥得全貌,只能试图用现有的理论证明结论,但这是必要不充分的。《医书全集》言:“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6]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下形成的,但是随着对疾病本质的不断探究下,在基因层面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将会形成新的疾病分类方法。因疾病的复杂多变与环境、社会的密切关系将会持续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基础。而中医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必不可少。中医多维理论的构想有助于大数据的分析统计,为找寻中医的现代化途径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J].2000.
[2]王军山,刘桂荣.由金元四大家看中医的继承与创新[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14.
[3]吴秀艳,王天芳.关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4]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1-4.
[5]寇媛,闻新丽.积朴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湿阻型82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6):681-683.
[6]张志锋.辨病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浅探[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
【关键词】维;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88-01
1 维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0维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没有长度。1维是一条无限长的线,只有长度。2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部分曲线)组成面积。3维是2维加上高度组成体积。4维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4维,人们说的4维经常是指关于物体在时间线上的转移。从广义上讲:维度是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有联系”的抽象概念指的是由多个抽象概念联系而成的抽象概念,和任何一个组成它的抽象概念都有联系,组成它的抽象概念的个数就是它变化的维度,如面积。此概念成立的基础是一切事物都有相对联系。从哲学角度看,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简称“维度”。[1]
2 辨证论治体系与多维理论
中医理论的不仅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等这些基础还有辨证纲领、学术流派辨证、医家经验等。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奥,且这些概念并不是简单的递进或者包含关系,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托的交集。如何把握好这之间的关系,为中医理论创新提供思路有待研究。
2.1 辨证
1)辨证收集的资料具有多维特征。中有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在望诊过程中既包括了刻下病人的神,也包括了病人既往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生物学资料等。在询问病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等资料的过程中会了解病人在阴阳、五行、气血、体质等方面不同时间的累积资料。
2)辨证纲领具有多维特性。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从不同的层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流派的多维特征。不同的流派因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医家的生活经历和学术传承等的不同,辨证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金元四大家生活近似在同一时代,学术思想也互有影响,但是却存在争鸣。刘完素阐发《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人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他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局方》燥热之剂。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张子和提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的论点,强调病因多为外邪伤正,病以热证、实证为多,疾病分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主张祛邪以扶正,治病善用汗、吐、下三法,后世称攻下派。他的学说源于刘完素而又有不同,使汗、吐、下三法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李东垣提倡“人以胃气为本”,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从张洁古学医。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朱丹溪则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认为“古方治今病焉能相合”,创“相火论”主张应用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气血痰郁辨证方法,尤其对郁证病机的阐发和痰证证洽的论述,均较前人深入。[2]在临床中,不同流派的辨证思路各有差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证”具有多维性。证是动态变化的,在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治愈过程中因正邪不断交争而变化。在《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学》认为证候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对于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3]证候是机体内因和环境外因综合作用下的机体整体反应状态,同时在病证发展过程中,随着病邪的强弱、正气的盛衰而发生相应的证候变化,表现为证候的演变、转化或兼证。王永炎院±认为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4]的特点。
2.2 论治
1)用药有多维性。临床上遣方虽因不同的辨证而存在差异,但却在用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证,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减,亦可选用积朴六君子汤[5],其用药关键均在人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究其原因,维度拥有投射性,在辨证论治的角度看每种辨证思路下都会选用与此对应的方剂,而在临床中不同的医家会选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药物,这就说明了,不论中间的理论作何解释,在病与药的关系中医多维关系而存在着某种呼应。正所谓殊途同归。
2)中药的作用机理亦存在多维理论。所有的方剂都存在君臣佐使关系,在单个方剂中不同功效的药物配伍形成多维。例如麻黄汤四味药麻桂杏草,麻黄为君发散风寒,桂枝为臣发汗解肌,杏仁宣肺平喘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方剂中作用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剂量功效有所侧重。例如桂枝,在麻黄汤中发汗解肌,在炙甘草汤中温通经脉,在积实薤白汤中助阳化气。
3)针灸治疗选穴具有多维特征,循经取穴、验方取穴、表里取穴、五行生克取穴、交经缪刺、前后取穴、上下取穴等方法。
3 结论与展望
从辨证与论治两方面来看中医理论不只是一个面而更是一个运动中的多维立体几何。那么每个立体几何的集合就是旋转的球体,而地球正是如此运转。纳须弥芥子就是这个道理。在物理维度范围内人只能看到三维,假设三维平面是一张纸,将一本书的厚度看作是第四维时间,那么每张纸的厚度就是一个时间点,但是一张纸是无法理解一本书的。同理,每个人都会受到自身的限制不能窥得全貌,只能试图用现有的理论证明结论,但这是必要不充分的。《医书全集》言:“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6]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下形成的,但是随着对疾病本质的不断探究下,在基因层面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将会形成新的疾病分类方法。因疾病的复杂多变与环境、社会的密切关系将会持续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提供基础。而中医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必不可少。中医多维理论的构想有助于大数据的分析统计,为找寻中医的现代化途径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J].2000.
[2]王军山,刘桂荣.由金元四大家看中医的继承与创新[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14.
[3]吴秀艳,王天芳.关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4]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1-4.
[5]寇媛,闻新丽.积朴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虚气滞湿阻型82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6):681-683.
[6]张志锋.辨病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浅探[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