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现实育英才 丹心竭力求发展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话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展开调研,通过对剧目生产链条的梳理、借鉴相关院团业务创新发展经验,为做好话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话剧 人才队伍 建设
  话剧是指以“话剧和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演员在台上进行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为常见的表演形式,在话剧表演中有时也会辅以少量的音乐、歌唱等。话剧在欧洲各国统称为戏剧。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当时被人们称作 “爱美剧”或“新剧”“文明戏”。作为一种移植而来的外来戏剧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戏曲相对而言),话剧传入华夏大地110周年来,经过早期进步人士田汉、郭沫若、欧阳予倩等的积极推动,在与中华传统并存的百年中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长为中华文化灿烂的艺术分支。
  新疆的话剧肩负着较多的宣传任务。这种舞台艺术形式往往既能触及心灵,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由于相对特殊的地域及文化环境,新疆的话剧作品关注时代、关注当下的艺术特色,与当地的歌舞、晚会形成互补,逐渐成为增进民族团结、实现文化润疆的有效载体。
  一、新疆话剧人才的现状
  (一)全疆话剧人才基本状况
  除了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之外,还曾经有新疆军区话剧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话剧团、乌鲁木齐市话剧团、伊犁地区话剧团、石河子话剧团等。目前,成立63年的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是新疆唯一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出团。新疆话剧除上述专业院团外,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教育机构也存在较多的话剧社团。这些话剧社团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话剧演出,但这些戏剧社团成员大学毕业后极少从事戏剧相关行业。
  (二)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人才队伍构成现状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成立63年以来,演出话剧、影视作品、晚会一共170部,其中话剧157部,影视作品4部,晚会7台,参赛小品2部。
  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作为一个编制为78人的演出团体,目前在职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0%,各个业务种类齐备。但就人员的绝对数量而言,各业务部门的人员都有缺口。
  二、话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文中的调研以及对新疆唯一的专业话剧院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疆戏剧人才的匮乏。显然,增强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这个专业院团的实力,扩充其队伍,将是保证新疆话剧发展的核心环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中有两个亟须解决关键点。
  (一)核心创作人员匮乏
  该团曾经人才济济,拥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包括导演王成文、王华一、曹起志等;编剧赵清、陈书斋、尚久骖等。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话剧团在20多年里仅剩1位导演及1位编剧。核心创作人员的匮乏导致剧团创作数量及作品类型单一,从2009年至今,仅有1部大型原创话剧《大巴扎》完成创作并演出。从2017年起,话剧团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年轻的创作人员,重新组建创研室,这种局面才逐步有所改变。
  (二)专业演员不足
  作为一个编制78人的演出团体,目前在职59人,其中演员仅有20人。这仅有的20名演员很难完成大型剧目的创排,很难支撑多个剧目同时演出。
  对于所缺乏的这两类人才,我们要结合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首先,我们对创作核心人才来进行分析。我们不妨先对2018年各省创作话剧所支付的核心创作人员的稿酬数据进行简单了解。比如浙江省话剧团《青山之恋》的导演费用50万元;河南省话剧院《兵团》的导演费用50万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追梦云天》的编剧费用40万元、舞美设计费用25万元(上述费用均为税后)等,这些创作人员往往每年都会完成多部剧目的创作。新疆艺表院团所能够提供的工资待遇对于核心创作人员毫无吸引力。同时,新疆的艺表院团所能够提供的品牌支撑力远远不及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中央直属院团,甚至不及內地的大多省份。
  对于核心高端创作人才、文化项目管理人才的争夺,我们面临与内地省份同平台的竞争。从社会经济环境、工作待遇到生活条件等,我们没有丝毫竞争优势。因此,新疆的艺表团体若想拥有能与国内创作强手一较高下的高端人才极具难度。
  那么,国内对于高端创作人才是如何使用的呢?我们不妨再看看一组调研数据: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自2004年改制后的7年间,完成了《红孩子》《魔方》等17台大戏;国家大剧院在2008—2018年间完成歌剧、京剧、话剧等各类剧目84部,其中歌剧62部,平均每年原创8部以上大型剧目。显然,仅仅依靠自己拥有的创作人才根本无法完成上述创作任务。他们的诀窍在于根据内容组织适合的艺术家完成创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与剧团拥有的高端创作人才现实操作难度大相对比的是,基础专业人才(包括演员)的积累方式相对可行,它有以下途径。
  三、话剧人才培养的常规途径
  长期以来,戏剧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以学校为主体的普通学校教育及以表演团体为主体开展的科班教育,其中科班教育有着典型的学徒制特征。西方教育体制进入中国之后,科班教育逐渐淡出演员培养的主渠道,被以班级授课为特征的学校教育所替代,但是“口传心授”等学徒制传统仍然在剧团人才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前,以师徒授受为特征的科班教育是戏剧人才(尤其是传统戏曲)培养的主流方式,并成为戏剧艺术传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在国内的艺表团体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学员班为基础搭建演员团队,有着较好的经验及积累。从1958年到1985年,北京人艺历史上的6期学员班撑起了人艺的天空,也扮靓了影视的舞台。在这两种人才培养形式之外,还有一种联合办学的方式。比如北京人艺曾采取与中央戏剧学院合作办学的方式,在1987年和2004年招收了两届人艺班,由人艺和中戏合作授课。新疆文化厅与中央戏剧学院共同举办了新疆表演人才班,共为新疆输送了四批表演本科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活跃在新疆的各类舞台上。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自2000年—2005年间委托陕西省艺术学校委培了一批学员,这批学员已经逐渐成长为该团的中坚力量。   四、艺术院校关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新疆当地院校仅新疆艺术学院设置了戏剧表演专业,其2018年的表演专业有33人毕业,其中19人就业,就业率为57.58%。在2018年,该校所有专业就业的772人中仅有17人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比1.8%。通过该数据可以看出,该校的毕业生能够进入体制内单位的几率并不高;表演专业的就业率不高。
  内地院校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较好地创新。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为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点和地方戏曲传承人群的培养基地,一直在积极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模式。该校从2007年起至今开办了10余个校团合作订单班,这种深度融合、携手共办的订单班,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习艺相融,出师与就业同步,从教育培养端口改善了艺术人才供给的结构。订单班由学校、院团和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培养协议,从机制上破解长期困扰地方艺术教育的招生难、教学难和就业难,使生源数量和质量连年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五、立足新疆实际,推动“留得住、长得大”的人才培养路径建设方法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认为,要紧紧牵住“艺术生产”这个牛鼻子,积极推进艺表团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养。
  (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创作人才使用方式
  对于高端创作人才的争夺,新疆艺术机构并不具备引进优势,根据这种情况,以剧目生产为核心,短期邀请国内各类创作人才来疆合作,共同展开创作攻坚,不断用创作课题带动人才队伍建设。
  (二)“以项目促建设,以实战带队伍”的本地人才培养方式建设
  依托剧目创排攻坚,配套搭建本地的创作队伍,让本地创作人员和国内专家一起创作、排练,形成专业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既服务内容生产,也在实战中让青年创作人才不断学习、快速成长。
  (三)联合院校,培养新生力量,解决人才供需失衡矛盾
  培养表演人才方面,根据对新疆艺术学院及表演专业的初步调研,结合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员缺乏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校团合作的机制,深度融合定向委托培养演员,解决双方的“痛点”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实施过程中,校团共制培养方案、共研课程与教材、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力争实现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习艺相融,出师与就业同步,从而改善戲剧人才供给结构。
  (四)打开视野,推动艺术工作者运用“眼睛往上看,脚步向下走”的方法实践
  “上”是哪儿?是国际、国内重要艺术比拼,是“五个一”“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中的优秀剧目、优异创新、优良制作。要推动创作人员走出去观摩,拿回来研究,学习先进的创作手段及理念,不断开拓视野。
  “下”是哪儿?是基层,是社区,是田间地头,是各族人民辛勤劳作的场面,是家庭的酸甜苦辣、是百姓的欢乐忧伤……要鼓励并不断创造条件,让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获取艺术滋养,从而推出反映时代呼声的优秀作品,加快艺术人员的成长。
  (五)拓宽艺术人才业务成长的养成方式
  汲取内地省份经验,推动青年演员演出季等活动,让艺术人才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或可借鉴戏曲等行业的擂台赛模式,组建戏剧小品的赛事平台,通过比赛、评奖等方式让青年艺术人才在职称评定等考核定级方面快速进步,推动青年话剧人才的养成。
  只有立足新疆实际,积极谋划人才队伍建设,融入新时代奋力创新,不断奉献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才能为繁荣新疆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卢忠,男,本科,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创研室,国家二级舞美设计,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西贝柳斯经典交响乐作品《芬兰颂》为例,通过四个方面的解读与剖析,探究音乐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关键词:音乐情感 精神力量 民族 《分栏颂》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经说过一句话,“音乐是心底里伸出的一双手来抚慰人心的。”高中的音乐鉴赏课,重在鉴赏,它不是单一地停留于音乐表层的欣赏,更多的是透过音乐去聆听作品内在的声音,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感受。在新课改盛行的今天,音乐教师要注重用啟发式的教学
期刊
几缕情丝(六首)  醉花阴·牛郎织女  相会鹊桥何曾怨?浪漫人不倦。  花好月圆时,美景良辰,心若晴丝乱。  相思万种无须叹,脉脉柔情恋。  呢语化春风,今夜无眠,留下千千念。  注:晴丝,虫类所吐的,在空中飘荡的游丝。宋代诗人张炎《斗婵娟/霜叶飞》中有“心绪乱若晴丝”。  七绝·教我如何不想她  曾往巫山蝶恋花,金风玉露驾云霞。  银河一水天涯阻,教我如何不想她?  七绝·又看《笑傲江湖》  流
期刊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中国乡土基层的土壤中,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母体,中国美术从民间美术中孕育而出,研究民间美术有重大意义。作为正统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左汉中,他接触研究民间美术大约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在这些岁月里,他坚持深入群众,锲而不舍,走访全国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地域,记录的门类有年画、版画、剪纸、蜡染等。同时,左汉中也切身投入保护非遗中
期刊
摘要:重心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起到一个平衡人体协调性的作用,在舞蹈活动中它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在中国古典舞的演绎中,要达到舞姿的完美、跳跃的轻盈及动作的流畅,必须以重心为主导,配合协调、运用肌肉能力和外开,才能训练出规范的动作。  关键词:重心 舞蹈 影响  在舞蹈中有很多动作,如闪、转、腾、挪等,这些动作都与重心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人体的协调动作都与重力柱有关,干扰重心稳定的因素主要有:
期刊
摘要:叙事性舞蹈表达中的服饰对于形象的塑造、作品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服饰的辅助塑造经常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从外部形态上决定着人们对于角色理解的明确指向。当前现实性的舞蹈题材作品繁花似锦,人们往往很难塑造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异,借助外部条件可以对人物的表达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将以作品《羚羊的外套》的服饰分析为例,探索服饰塑造性的价值所在,希望为编导们提供更多借鉴,力求作品的准确表达。  关键词:服
期刊
摘要:静物写生课是综合性院校美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培养学生造型基础和色彩搭配的能力,为后面更为专业的课程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在静物写生课中,静物摆放对最后的成果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摆放静物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是改善静物写生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静物写生课 自主性审美 摆放静物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静物写生课包含素描静物、水粉静
期刊
吾爱秋天硕果红  身染橘香酒一盅,且看黄叶落寒风。  谁人不赞春花美,吾爱秋天硕果红。  夏夜乘凉  星星眨眼在苍穹,萤火点灯离草丛。  孩子不识人世累,缠着奶奶讲关公。  赞屠呦呦  攻克青蒿个个优,创新主意数呦呦。  乙醚提取难题解,造福苍生诺奖收。  改革开放颂  改革開放四十年,万象更新硕果妍。  社会财富如井喷,人民富裕喜开颜。  夏收雨多成灾  稻穗金黄雨水涟,割机静卧盼晴天。  斑鸠
期刊
摘要: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笔者将结合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关于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技术 智能检索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和发展创新的关键。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事业提供了巨大支持,而数字图书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先进性,必将成为整个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主
期刊
晨间,阳光铺满了窗台,  轻轻推开窗子,  春风拂过脸庞,有点暖。  望向静静的街道,  依然人迹寥寥。  再一次,一种悲悯的情绪溢满胸口,  脑海里闪现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人们啊,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脆弱渺小?  忽然,  几只美丽的蓝鸟停落在地上,树上,  欢快地叫着,跳着,  在春光的拥抱下,  它们结伴交谈,雀跃舞蹈,  宛如孩童的嬉戏,  为寂静的小区增添了一丝热闹。  这才是
期刊
作者簡介:华小克,本名董英,女。先后毕业于吉林化工学校、东北师范大学。系吉林省作协会员。先后从事过企业管理和杂志编辑、记者工作。现于北京从事图书出版及企业形象策划。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多篇散文、小说获奖。已出版在新华书店发行的专著《领导者掌控全局的说话方略》《幸福奇迹》等企业家传记、心理励志类书籍11部。电影剧本《女魔术师》2017年获“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创意奖;《金荷花》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