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叙事性舞蹈表达中的服饰对于形象的塑造、作品的表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服饰的辅助塑造经常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从外部形态上决定着人们对于角色理解的明确指向。当前现实性的舞蹈题材作品繁花似锦,人们往往很难塑造人物性格的细微差异,借助外部条件可以对人物的表达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将以作品《羚羊的外套》的服饰分析为例,探索服饰塑造性的价值所在,希望为编导们提供更多借鉴,力求作品的准确表达。
关键词:服饰 塑造 价值 形象
现实性舞蹈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叙事的关键性因素,它有着鲜明的性格和异于常人的体态特征。人物形象的把握与演绎,往往对作品的表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自身的肢体表达外,其外部条件的塑造也至关重要,它往往对观众的理解产生直观意义上的传达。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对于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在许多经典剧目当中,服饰的设计成了舞蹈当中的一大亮点。许多编导试图通过对舞蹈服饰的创新设计来更加准确地表达作品形象,增加舞蹈作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那么舞蹈服饰在舞蹈表达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笔者将通过对舞蹈《羚羊的外套》中服饰的简单剖析,进一步探索舞蹈服饰的功能。
一、人物形象决定服饰的选择
从服饰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服饰包含两个方面,即服装与饰物。《羚羊的外套》中的舞蹈服饰包括:头饰、内装、外装、鞋子四个部分。对于这些服饰的选择还是要以塑造形象作为唯一归宿。编导就很好地抓住了舞蹈中的“羚羊”这一艺术化的角色。解构羚羊的外部特征,其头顶有两只竖起的耳朵和长长的羊角,编导充分利用这一点加以改编,将耳朵和羊角汇集于舞蹈头饰当中,而且改编后的头饰更加具有灵性,利于金属的弹性使耳朵可以晃动起来,避免了硬质假耳的呆板。羚羊的整体呈现出棕色的外形,身上会伴有黑色花纹,作者也将其运用到服装当中。外装的整体色调以棕色为主,并在身上嵌上黑色花纹。内装呈现出的肉色和血红色,明确地展示了羚羊被扒去“外衣”之后清楚可见的血与肉的躯体。足尖鞋是作者既准确又形象的创新,巧妙地运用了古典芭蕾的足尖鞋来替代羚羊的羊蹄,可谓是形象塑造当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把羚羊这一整体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二、服饰的塑造性作用于角色的性格
(一)形象的塑造
假设让演员们脱去服饰,只通过肢体语言身着素衣来表达角色,我们很难判断他们所塑造的是什么角色,甚至会把角色误以为是“兔子”或“鹿”,角色指向性就有点模糊不清。当有了羚羊角、耳朵、尾巴、足尖鞋以及服装等共同塑造形象时,我们对于羚羊这一角色的把握就很明确了。整个舞蹈当中还有一只“羚羊”,与其他“羚羊”的服饰稍有不同,尤其是在腰腹这一部分,肚大腰圆,略显笨拙。通过这些服饰的不同,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出这是一只怀孕了的“母亲”。此外还有羊群首领的羊角更加修长等等,这些服饰上的细微变化都成为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的关键。该舞蹈讲的是羚羊的外套,叙事情节的展开就需要后续羚羊被“扒下外套”的另一种形象,编导采用换装的手段继续塑造捕杀后的羚羊形象,服装上的设计使整个情节更加生动逼人。
(二)不同性格的显现
两只可以晃动的耳朵、微微上翘的小尾巴以及足尖鞋等,都凸显出羚羊的俏皮可爱、憨态可掬;母羊的大腹便便通过笨拙的肢体展现出即将为母的惊喜、期待与高兴,更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做足了铺垫,才有了后来直戳人心的情感流露;羊首领被脱去外皮后露出内装,在那种血肉模糊的凄惨场景中仍勇敢顽强,使演员塑造的角色更加饱满。
(三)服饰的象征性表达
舞蹈后半段中,当一件件外套整齐地从眼前划过时,这些衣服就代表了狩猎者为了获取羊皮对羚羊的大肆捕杀,同时也表现出羊群看到自己同伴离去的惨痛场景时的愤恨、无奈及束手无策,更加坚定和团结了羊群之间的凝聚力。编导在最后再一次利用頭饰传情达意,小羚羊接过父亲的“王冠”,寓意着他将肩负起父亲的担子,继续担任起羚羊首领的职务,有着带领羊群共同渡过难关的美好向往。此时的“王冠”不仅仅是父亲的遗物,更多的象征了责任与担当。
三、结语
通过分析作品《羚羊的外套》中的服饰,可以了解到服饰对于形象的表达与塑造有着一定的价值,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艺术形象的展现有直观的塑造价值;第二,对于观众理解作品的趋向具有一定的指引价值;第三,对于编导所要传递的隐含意念有深刻的表达价值。第四,对于作品服饰巧妙运用具有一定的思维创新价值。编导在编创作品时一定要发散思维、积极创新,寻找合适的方法,合理恰当地利用服饰的表现手段使作品得到升华,提高作品的艺术表达力及艺术观赏力。
参考文献:
[1]戴岗,吴磊.中国民间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研究[J].丝绸,2016(05).
[2]胡琳.试论舞蹈道具在舞蹈剧目《羚羊的外套》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04).
(作者简介:杨永腾,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服饰 塑造 价值 形象
现实性舞蹈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叙事的关键性因素,它有着鲜明的性格和异于常人的体态特征。人物形象的把握与演绎,往往对作品的表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自身的肢体表达外,其外部条件的塑造也至关重要,它往往对观众的理解产生直观意义上的传达。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饰对于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在许多经典剧目当中,服饰的设计成了舞蹈当中的一大亮点。许多编导试图通过对舞蹈服饰的创新设计来更加准确地表达作品形象,增加舞蹈作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那么舞蹈服饰在舞蹈表达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笔者将通过对舞蹈《羚羊的外套》中服饰的简单剖析,进一步探索舞蹈服饰的功能。
一、人物形象决定服饰的选择
从服饰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服饰包含两个方面,即服装与饰物。《羚羊的外套》中的舞蹈服饰包括:头饰、内装、外装、鞋子四个部分。对于这些服饰的选择还是要以塑造形象作为唯一归宿。编导就很好地抓住了舞蹈中的“羚羊”这一艺术化的角色。解构羚羊的外部特征,其头顶有两只竖起的耳朵和长长的羊角,编导充分利用这一点加以改编,将耳朵和羊角汇集于舞蹈头饰当中,而且改编后的头饰更加具有灵性,利于金属的弹性使耳朵可以晃动起来,避免了硬质假耳的呆板。羚羊的整体呈现出棕色的外形,身上会伴有黑色花纹,作者也将其运用到服装当中。外装的整体色调以棕色为主,并在身上嵌上黑色花纹。内装呈现出的肉色和血红色,明确地展示了羚羊被扒去“外衣”之后清楚可见的血与肉的躯体。足尖鞋是作者既准确又形象的创新,巧妙地运用了古典芭蕾的足尖鞋来替代羚羊的羊蹄,可谓是形象塑造当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把羚羊这一整体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二、服饰的塑造性作用于角色的性格
(一)形象的塑造
假设让演员们脱去服饰,只通过肢体语言身着素衣来表达角色,我们很难判断他们所塑造的是什么角色,甚至会把角色误以为是“兔子”或“鹿”,角色指向性就有点模糊不清。当有了羚羊角、耳朵、尾巴、足尖鞋以及服装等共同塑造形象时,我们对于羚羊这一角色的把握就很明确了。整个舞蹈当中还有一只“羚羊”,与其他“羚羊”的服饰稍有不同,尤其是在腰腹这一部分,肚大腰圆,略显笨拙。通过这些服饰的不同,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出这是一只怀孕了的“母亲”。此外还有羊群首领的羊角更加修长等等,这些服饰上的细微变化都成为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的关键。该舞蹈讲的是羚羊的外套,叙事情节的展开就需要后续羚羊被“扒下外套”的另一种形象,编导采用换装的手段继续塑造捕杀后的羚羊形象,服装上的设计使整个情节更加生动逼人。
(二)不同性格的显现
两只可以晃动的耳朵、微微上翘的小尾巴以及足尖鞋等,都凸显出羚羊的俏皮可爱、憨态可掬;母羊的大腹便便通过笨拙的肢体展现出即将为母的惊喜、期待与高兴,更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做足了铺垫,才有了后来直戳人心的情感流露;羊首领被脱去外皮后露出内装,在那种血肉模糊的凄惨场景中仍勇敢顽强,使演员塑造的角色更加饱满。
(三)服饰的象征性表达
舞蹈后半段中,当一件件外套整齐地从眼前划过时,这些衣服就代表了狩猎者为了获取羊皮对羚羊的大肆捕杀,同时也表现出羊群看到自己同伴离去的惨痛场景时的愤恨、无奈及束手无策,更加坚定和团结了羊群之间的凝聚力。编导在最后再一次利用頭饰传情达意,小羚羊接过父亲的“王冠”,寓意着他将肩负起父亲的担子,继续担任起羚羊首领的职务,有着带领羊群共同渡过难关的美好向往。此时的“王冠”不仅仅是父亲的遗物,更多的象征了责任与担当。
三、结语
通过分析作品《羚羊的外套》中的服饰,可以了解到服饰对于形象的表达与塑造有着一定的价值,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艺术形象的展现有直观的塑造价值;第二,对于观众理解作品的趋向具有一定的指引价值;第三,对于编导所要传递的隐含意念有深刻的表达价值。第四,对于作品服饰巧妙运用具有一定的思维创新价值。编导在编创作品时一定要发散思维、积极创新,寻找合适的方法,合理恰当地利用服饰的表现手段使作品得到升华,提高作品的艺术表达力及艺术观赏力。
参考文献:
[1]戴岗,吴磊.中国民间舞蹈服饰道具的功能研究[J].丝绸,2016(05).
[2]胡琳.试论舞蹈道具在舞蹈剧目《羚羊的外套》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04).
(作者简介:杨永腾,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