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意在通过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制作和实施细化的评价标准即建模来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提升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教师对学情的诊断和应对更加准确,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及成绩。
关键词:评价标准 全过程参与 建模
本文将从作文评价现状、细化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化的标准(“以评促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作文评价的现状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尝试让学生自评作文,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下面这些问题:一是可操作性问题。简单地把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二是评价标准该如何内化的问题。只有让评价标准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认知,才能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写作尤其是考場写作的真谛,使其在原有写作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我们知道高考评分标准分为内容、表达、发展三个大的方面,该量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不强,主要原因是指标过于简单,描述不够细致清楚,评价术语比较抽象,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通顺、略显丰富……”等。
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如果简单地套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势必会出现学生无从下手或随意评价的情况,很难激励学生自由地、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思想情感,难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细化评价标准
(一)准备与借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俄勒冈州的“西北教育实验室”开发了“6+1要素”作文模式,归纳鉴别出了“优秀作文”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思想和内容(ideas and content)、组织(organization)、口吻(voice)、措辞(word choice)、流畅(sentence fluency)、惯例(conventions)、呈现(presentation)六个特征①,每个特征细分为初学、入门、进阶、熟练、出色、超常六个层级的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下面有更详细的三级指标。这样,对文章进行鉴别、赋分或诊断时就有了一个精良的参照系统和相对科学的标尺,它“避免了模糊的语言、笼统的层级和主观好恶带来的误差,其科学化、精细化和可行性程度较高。” ②
斯塔弗毕姆曾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良(not to prove but to improve)③,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他还说:“教育结果的测量愈客观、明确、精密,则决定改良的教育方法而促其实现的可能性愈大。” ④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而应该参照它来制定更符合学情的细化量表,让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作文时更客观更具操作性,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方向,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其内化为能力。
(二)学生全过程参与建模,师生共同细化评价标准
“学生全过程参与”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其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师生共建作文评分标准细则,使模建立在共同的探讨与研究过程中。
以2019年高考为例,笔者选取了三套全国卷的议论文作为范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两轮的讨论与整理。在第一轮讨论之前每组可以拿到三篇满分作文范例和一篇三类文的误例,组内每个同学拟出至少两条范文的亮点和两条改进的建议,然后小组共同归纳整理,由小组发言人展示,6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经过整理可以比较清晰的呈现考场作文的优缺点。
第二轮讨论时各个小组可以借鉴班级讨论的共同成果来制作评分标准。
这份“细化标准”分内容、结构、语言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有四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面设置五个分数,十二个指标加起来的最高分是六十分,与全国高考卷的作文分数吻合。这份表格细化了“高考评价标准”中的“内容”和“表达”,似乎省去了“发展等级”,但我们知道在高考作文评分时“发展等级”是在“内容”和“表达”的基础上赋分的,所以在制定班级的评分标准时把“发展等级”中的内容具体落实到了其他指标当中,学生也更易理解和执行。
三、实施细化的标准,“以评促写”——模内化环节
考虑到一次作文课很难关照到评分标准里面的所有指标,所以初期的作文训练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侧重“内容”,第二阶段侧重”结构“,第三阶段侧重“语言”。
经过实践,用所建模的量表评价方式可以达到“诊断”“激励”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利用模来把握“发展”的方向。从整个作文教学来看,分阶段地实施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对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学生自我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当然,建模是一个动态过程,标准的细化与量表的实施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期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我们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 [2] 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指标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08,29:4,5,9
[3] 李燕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3
[4] 乔建中, 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
关键词:评价标准 全过程参与 建模
本文将从作文评价现状、细化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化的标准(“以评促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作文评价的现状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尝试让学生自评作文,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下面这些问题:一是可操作性问题。简单地把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二是评价标准该如何内化的问题。只有让评价标准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认知,才能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写作尤其是考場写作的真谛,使其在原有写作水平的基础上获得提升。
我们知道高考评分标准分为内容、表达、发展三个大的方面,该量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不强,主要原因是指标过于简单,描述不够细致清楚,评价术语比较抽象,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通顺、略显丰富……”等。
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如果简单地套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势必会出现学生无从下手或随意评价的情况,很难激励学生自由地、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思想情感,难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细化评价标准
(一)准备与借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俄勒冈州的“西北教育实验室”开发了“6+1要素”作文模式,归纳鉴别出了“优秀作文”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思想和内容(ideas and content)、组织(organization)、口吻(voice)、措辞(word choice)、流畅(sentence fluency)、惯例(conventions)、呈现(presentation)六个特征①,每个特征细分为初学、入门、进阶、熟练、出色、超常六个层级的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下面有更详细的三级指标。这样,对文章进行鉴别、赋分或诊断时就有了一个精良的参照系统和相对科学的标尺,它“避免了模糊的语言、笼统的层级和主观好恶带来的误差,其科学化、精细化和可行性程度较高。” ②
斯塔弗毕姆曾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良(not to prove but to improve)③,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测量”,他还说:“教育结果的测量愈客观、明确、精密,则决定改良的教育方法而促其实现的可能性愈大。” ④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而应该参照它来制定更符合学情的细化量表,让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作文时更客观更具操作性,根据评价的结果来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方向,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其内化为能力。
(二)学生全过程参与建模,师生共同细化评价标准
“学生全过程参与”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其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师生共建作文评分标准细则,使模建立在共同的探讨与研究过程中。
以2019年高考为例,笔者选取了三套全国卷的议论文作为范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两轮的讨论与整理。在第一轮讨论之前每组可以拿到三篇满分作文范例和一篇三类文的误例,组内每个同学拟出至少两条范文的亮点和两条改进的建议,然后小组共同归纳整理,由小组发言人展示,6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经过整理可以比较清晰的呈现考场作文的优缺点。
第二轮讨论时各个小组可以借鉴班级讨论的共同成果来制作评分标准。
这份“细化标准”分内容、结构、语言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有四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面设置五个分数,十二个指标加起来的最高分是六十分,与全国高考卷的作文分数吻合。这份表格细化了“高考评价标准”中的“内容”和“表达”,似乎省去了“发展等级”,但我们知道在高考作文评分时“发展等级”是在“内容”和“表达”的基础上赋分的,所以在制定班级的评分标准时把“发展等级”中的内容具体落实到了其他指标当中,学生也更易理解和执行。
三、实施细化的标准,“以评促写”——模内化环节
考虑到一次作文课很难关照到评分标准里面的所有指标,所以初期的作文训练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侧重“内容”,第二阶段侧重”结构“,第三阶段侧重“语言”。
经过实践,用所建模的量表评价方式可以达到“诊断”“激励”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利用模来把握“发展”的方向。从整个作文教学来看,分阶段地实施可以系统地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对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学生自我提升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当然,建模是一个动态过程,标准的细化与量表的实施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期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我们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 [2] 荣维东,构建基于科学标准的作文评价指标体系——从美国“6+1要素”作文指标说起[J].语文教学通讯,2008,29:4,5,9
[3] 李燕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3
[4] 乔建中, 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