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杰出贡献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雨后的沙河两岸格外青翠,这条源自都江堰灌溉渠的小河,经过电子科技大学静静流去。在离电子科技大学不远的一个小区里,我们见到了被称为“国际太赫兹先驱”和“中国太赫兹之父”的刘盛纲。
他戴着一顶灰色棒球帽,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待人总是和和气气的。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刘盛纲减少了前往研究中心的次数,但他仍旧没有退休,5月初,他还到北京为即將在成都召开的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奔走。
“寸心未泯,犹老骥伏枥不停歇。科学原属勤奋人,愿终生相托!”20年前,刘盛纲卸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就填词表达信念,之后全心全意地推动我国与国际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他仍在践行。
战火中历经磨难,立志科技报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盛纲和家人走上了颠沛流离的逃难路。从安徽到湖南,从湖南到贵州,从贵州到重庆,年少的他目睹着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也在心中埋下了振兴中华的种子。
在重庆就读中学期间,一位五十多岁的历史教师至今让刘盛纲记忆犹新。她头发花白,但是声音洪亮,讲起近代史来激情愤慨。“她讲了很多历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中法战争,我们打赢了,结果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也跟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讲着讲着,老师就和学生们伤心地哭了起来。
“青年一定要努力,国家一定要强大起来。”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刘盛纲立志投身科学事业,振兴国家。
1956年,刘盛纲随导师列别捷夫教授来到成都,参与创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他一边担任专家翻译,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成为国家特批的首位副博士,也在超高频电真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刘盛纲扎根西南,始终以祖国强大为己任。1980年,刘盛纲向国家建议发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1988年,他又向国家提出发展高功率微波研究工作;从1991年开始,刘盛纲又坚持不懈地推动我国在太赫兹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这一干,就是30年。
三十年呼吁奔走,探究太赫兹科学空白
太赫兹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它有着极强的穿透性,同时它又很安全,不会破坏生物组织,可以用在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分辨成像、反隐身雷达、反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生物成像成谱和医疗等众多领域,成为国际争先抢占的核心频谱资源和科学制高点。
刘盛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重视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并呼吁奔走,每次参加重要的国内科技会议,总会不遗余力地介绍推广太赫兹技术。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国内学术界对太赫兹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采访当天,刘盛纲翻开一本香山科学会议的资料介绍,“这次会议目的是尽可能集中我国的科学技术智慧,研究和讨论太赫兹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一提到太赫兹,刘盛纲的语速变得很快,仿佛忘却了时间,回到了当年。
2005年,刘盛纲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以太赫兹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这次会议被公认为是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后,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筹建起太赫兹研究中心(室),促成了国内对太赫兹的研究走向纵深。7年后,刘盛纲还推动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和机构携手建立起“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太赫兹科学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合作发展平台。
常在飞机上推导演算,攻克学科瓶颈
“在外人看来,也许觉得我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我自己却觉得还不够,为了中国太赫兹的发展,为了学校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学术声誉,我还需要更努力地工作……”2012年年底,刘盛纲生病了,但他还是坚持到学校工作,看到丈夫如此拼命,妻子蒋臣琪非常生气,刘盛纲便在书房里拿出一张纸,写下了上面这段想给妻子说的话。
在刘盛纲看来,从第270次香山会议开始,中国太赫兹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要走到国际前沿,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个过程就跟弄清楚某个物理现象的本质一样,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许在某一刻,才能豁然开朗,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答案。”
正是这样的执着,多年来,刘盛纲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贡献。2012年,刘盛纲在世界顶尖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公开新发现,并获得英国《自然·物理》杂志的专版评论。2014年,刘盛纲团队通过利用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得到了覆盖整个太赫兹频段的新型辐射源,这大大推动了太赫兹发展,使国际太赫兹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胡旻教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稿纸,其中有很多甚至是宾馆的信纸,这都是刘盛纲在外出差的时候随手写下的理论推导。
“在我收藏的先生的所有手稿中,有两件是非常珍贵的,一件是先生在飞机上的清洁袋上写下的公式推导过程,一件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先生在我推导公式的草稿纸上写下的两行字:to be patient、十年磨一剑。”胡旻说,这两件珍贵的手稿自己会收藏一辈子,用它来激励他和他的学生们。
今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太赫兹通信技术等引领性前沿技术攻关,争取原创性突破,刘盛纲的团队正为这一目标不断攀登。“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刘盛纲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太赫兹核心技术我们都可以掌握了。”
为成都带队出征,拿下国际权威会议举办权
为了提升我国在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刘盛纲努力争取将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转到中国举办。这场该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顶级国际会议,一直以来在欧美和日韩召开,想要转到中国举办困难不小。刘盛纲利用每一次与会的机会,向该会议的国际委员会提议,2000年会议终于在北京召开,刘盛纲担任大会主席。
2018年,日本召开第43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全球800多名学者参会,刘盛纲又带队代表中国与澳大利亚展开竞争,通过激烈的竞争答辩,拿到了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主办权,这次会议将于今年8月底在成都召开。
为了拿下这次会议的主办权,刘盛纲做了精心准备和努力,“后来我们成功了,我们比澳大利亚国家代表团队多了两票。”说到这里,刘盛纲十分欣慰,这也是继北京、上海和香港之后,成都成为会议在中国的第四站。
这场会议不仅能让国际学术界及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科研实力,也能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学术地位。“我从1956年就来到成电,我在成都的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刘盛纲对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5月初,刘盛纲还特意飞往北京邀请权威专家前来成都出席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他希望在成都把这场会议办好,他也对成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深怀信心。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杰出贡献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雨后的沙河两岸格外青翠,这条源自都江堰灌溉渠的小河,经过电子科技大学静静流去。在离电子科技大学不远的一个小区里,我们见到了被称为“国际太赫兹先驱”和“中国太赫兹之父”的刘盛纲。
他戴着一顶灰色棒球帽,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待人总是和和气气的。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刘盛纲减少了前往研究中心的次数,但他仍旧没有退休,5月初,他还到北京为即將在成都召开的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奔走。
“寸心未泯,犹老骥伏枥不停歇。科学原属勤奋人,愿终生相托!”20年前,刘盛纲卸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就填词表达信念,之后全心全意地推动我国与国际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他仍在践行。
战火中历经磨难,立志科技报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盛纲和家人走上了颠沛流离的逃难路。从安徽到湖南,从湖南到贵州,从贵州到重庆,年少的他目睹着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也在心中埋下了振兴中华的种子。
在重庆就读中学期间,一位五十多岁的历史教师至今让刘盛纲记忆犹新。她头发花白,但是声音洪亮,讲起近代史来激情愤慨。“她讲了很多历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中法战争,我们打赢了,结果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也跟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讲着讲着,老师就和学生们伤心地哭了起来。
“青年一定要努力,国家一定要强大起来。”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刘盛纲立志投身科学事业,振兴国家。
1956年,刘盛纲随导师列别捷夫教授来到成都,参与创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他一边担任专家翻译,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成为国家特批的首位副博士,也在超高频电真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刘盛纲扎根西南,始终以祖国强大为己任。1980年,刘盛纲向国家建议发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1988年,他又向国家提出发展高功率微波研究工作;从1991年开始,刘盛纲又坚持不懈地推动我国在太赫兹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这一干,就是30年。
三十年呼吁奔走,探究太赫兹科学空白
太赫兹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它有着极强的穿透性,同时它又很安全,不会破坏生物组织,可以用在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分辨成像、反隐身雷达、反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生物成像成谱和医疗等众多领域,成为国际争先抢占的核心频谱资源和科学制高点。
刘盛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重视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并呼吁奔走,每次参加重要的国内科技会议,总会不遗余力地介绍推广太赫兹技术。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国内学术界对太赫兹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采访当天,刘盛纲翻开一本香山科学会议的资料介绍,“这次会议目的是尽可能集中我国的科学技术智慧,研究和讨论太赫兹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一提到太赫兹,刘盛纲的语速变得很快,仿佛忘却了时间,回到了当年。
2005年,刘盛纲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以太赫兹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这次会议被公认为是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后,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筹建起太赫兹研究中心(室),促成了国内对太赫兹的研究走向纵深。7年后,刘盛纲还推动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和机构携手建立起“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太赫兹科学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合作发展平台。
常在飞机上推导演算,攻克学科瓶颈
“在外人看来,也许觉得我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我自己却觉得还不够,为了中国太赫兹的发展,为了学校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学术声誉,我还需要更努力地工作……”2012年年底,刘盛纲生病了,但他还是坚持到学校工作,看到丈夫如此拼命,妻子蒋臣琪非常生气,刘盛纲便在书房里拿出一张纸,写下了上面这段想给妻子说的话。
在刘盛纲看来,从第270次香山会议开始,中国太赫兹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要走到国际前沿,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个过程就跟弄清楚某个物理现象的本质一样,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许在某一刻,才能豁然开朗,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答案。”
正是这样的执着,多年来,刘盛纲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贡献。2012年,刘盛纲在世界顶尖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公开新发现,并获得英国《自然·物理》杂志的专版评论。2014年,刘盛纲团队通过利用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得到了覆盖整个太赫兹频段的新型辐射源,这大大推动了太赫兹发展,使国际太赫兹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胡旻教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稿纸,其中有很多甚至是宾馆的信纸,这都是刘盛纲在外出差的时候随手写下的理论推导。
“在我收藏的先生的所有手稿中,有两件是非常珍贵的,一件是先生在飞机上的清洁袋上写下的公式推导过程,一件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先生在我推导公式的草稿纸上写下的两行字:to be patient、十年磨一剑。”胡旻说,这两件珍贵的手稿自己会收藏一辈子,用它来激励他和他的学生们。
今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太赫兹通信技术等引领性前沿技术攻关,争取原创性突破,刘盛纲的团队正为这一目标不断攀登。“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刘盛纲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太赫兹核心技术我们都可以掌握了。”
为成都带队出征,拿下国际权威会议举办权
为了提升我国在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刘盛纲努力争取将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转到中国举办。这场该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顶级国际会议,一直以来在欧美和日韩召开,想要转到中国举办困难不小。刘盛纲利用每一次与会的机会,向该会议的国际委员会提议,2000年会议终于在北京召开,刘盛纲担任大会主席。
2018年,日本召开第43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全球800多名学者参会,刘盛纲又带队代表中国与澳大利亚展开竞争,通过激烈的竞争答辩,拿到了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主办权,这次会议将于今年8月底在成都召开。
为了拿下这次会议的主办权,刘盛纲做了精心准备和努力,“后来我们成功了,我们比澳大利亚国家代表团队多了两票。”说到这里,刘盛纲十分欣慰,这也是继北京、上海和香港之后,成都成为会议在中国的第四站。
这场会议不仅能让国际学术界及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科研实力,也能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学术地位。“我从1956年就来到成电,我在成都的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刘盛纲对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5月初,刘盛纲还特意飞往北京邀请权威专家前来成都出席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他希望在成都把这场会议办好,他也对成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深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