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赫兹之父” 拓荒者刘盛纲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杰出贡献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
  一个工作日的下午,雨后的沙河两岸格外青翠,这条源自都江堰灌溉渠的小河,经过电子科技大学静静流去。在离电子科技大学不远的一个小区里,我们见到了被称为“国际太赫兹先驱”和“中国太赫兹之父”的刘盛纲。
  他戴着一顶灰色棒球帽,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待人总是和和气气的。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刘盛纲减少了前往研究中心的次数,但他仍旧没有退休,5月初,他还到北京为即將在成都召开的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奔走。
  “寸心未泯,犹老骥伏枥不停歇。科学原属勤奋人,愿终生相托!”20年前,刘盛纲卸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就填词表达信念,之后全心全意地推动我国与国际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他仍在践行。
  战火中历经磨难,立志科技报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盛纲和家人走上了颠沛流离的逃难路。从安徽到湖南,从湖南到贵州,从贵州到重庆,年少的他目睹着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也在心中埋下了振兴中华的种子。
  在重庆就读中学期间,一位五十多岁的历史教师至今让刘盛纲记忆犹新。她头发花白,但是声音洪亮,讲起近代史来激情愤慨。“她讲了很多历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中法战争,我们打赢了,结果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也跟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讲着讲着,老师就和学生们伤心地哭了起来。
  “青年一定要努力,国家一定要强大起来。”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刘盛纲立志投身科学事业,振兴国家。
  1956年,刘盛纲随导师列别捷夫教授来到成都,参与创办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他一边担任专家翻译,一边抓紧时间学习,成为国家特批的首位副博士,也在超高频电真空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前沿研究……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杰出的物理电子学家,刘盛纲扎根西南,始终以祖国强大为己任。1980年,刘盛纲向国家建议发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1988年,他又向国家提出发展高功率微波研究工作;从1991年开始,刘盛纲又坚持不懈地推动我国在太赫兹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这一干,就是30年。
  三十年呼吁奔走,探究太赫兹科学空白
  太赫兹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它有着极强的穿透性,同时它又很安全,不会破坏生物组织,可以用在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分辨成像、反隐身雷达、反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生物成像成谱和医疗等众多领域,成为国际争先抢占的核心频谱资源和科学制高点。
  刘盛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重视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并呼吁奔走,每次参加重要的国内科技会议,总会不遗余力地介绍推广太赫兹技术。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国内学术界对太赫兹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采访当天,刘盛纲翻开一本香山科学会议的资料介绍,“这次会议目的是尽可能集中我国的科学技术智慧,研究和讨论太赫兹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一提到太赫兹,刘盛纲的语速变得很快,仿佛忘却了时间,回到了当年。
  2005年,刘盛纲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以太赫兹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这次会议被公认为是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后,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国内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纷纷筹建起太赫兹研究中心(室),促成了国内对太赫兹的研究走向纵深。7年后,刘盛纲还推动国内优势研究单位和机构携手建立起“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为太赫兹科学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合作发展平台。
  常在飞机上推导演算,攻克学科瓶颈
  “在外人看来,也许觉得我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我自己却觉得还不够,为了中国太赫兹的发展,为了学校在物理电子学领域的学术声誉,我还需要更努力地工作……”2012年年底,刘盛纲生病了,但他还是坚持到学校工作,看到丈夫如此拼命,妻子蒋臣琪非常生气,刘盛纲便在书房里拿出一张纸,写下了上面这段想给妻子说的话。
  在刘盛纲看来,从第270次香山会议开始,中国太赫兹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要走到国际前沿,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这个过程就跟弄清楚某个物理现象的本质一样,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也许在某一刻,才能豁然开朗,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答案。”
  正是这样的执着,多年来,刘盛纲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贡献。2012年,刘盛纲在世界顶尖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公开新发现,并获得英国《自然·物理》杂志的专版评论。2014年,刘盛纲团队通过利用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得到了覆盖整个太赫兹频段的新型辐射源,这大大推动了太赫兹发展,使国际太赫兹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胡旻教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稿纸,其中有很多甚至是宾馆的信纸,这都是刘盛纲在外出差的时候随手写下的理论推导。
  “在我收藏的先生的所有手稿中,有两件是非常珍贵的,一件是先生在飞机上的清洁袋上写下的公式推导过程,一件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先生在我推导公式的草稿纸上写下的两行字:to be patient、十年磨一剑。”胡旻说,这两件珍贵的手稿自己会收藏一辈子,用它来激励他和他的学生们。
  今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强太赫兹通信技术等引领性前沿技术攻关,争取原创性突破,刘盛纲的团队正为这一目标不断攀登。“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刘盛纲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太赫兹核心技术我们都可以掌握了。”
  为成都带队出征,拿下国际权威会议举办权
  为了提升我国在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刘盛纲努力争取将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转到中国举办。这场该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顶级国际会议,一直以来在欧美和日韩召开,想要转到中国举办困难不小。刘盛纲利用每一次与会的机会,向该会议的国际委员会提议,2000年会议终于在北京召开,刘盛纲担任大会主席。
  2018年,日本召开第43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全球800多名学者参会,刘盛纲又带队代表中国与澳大利亚展开竞争,通过激烈的竞争答辩,拿到了第46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主办权,这次会议将于今年8月底在成都召开。
  为了拿下这次会议的主办权,刘盛纲做了精心准备和努力,“后来我们成功了,我们比澳大利亚国家代表团队多了两票。”说到这里,刘盛纲十分欣慰,这也是继北京、上海和香港之后,成都成为会议在中国的第四站。
  这场会议不仅能让国际学术界及社会更加了解中国科研实力,也能提高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学术地位。“我从1956年就来到成电,我在成都的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刘盛纲对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5月初,刘盛纲还特意飞往北京邀请权威专家前来成都出席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他希望在成都把这场会议办好,他也对成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深怀信心。
其他文献
受访专家  陈可石 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汶川灾后重建全球最佳范例——水磨镇总设计师,中国唯一建在海上的歌剧院——“日月贝”珠海歌剧院的建筑方案主创设计师,中国最美户外小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甘南(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总设计师。  街巷,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美丽宜居城市”,或许你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品
期刊
天晴、下雨、彩虹……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总能间或带着成都的标签上榜热搜,引发全国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成都把不是日常的非常变成了日常,还成为了城市的标签。全球唯一的超大城市自然禀赋——推窗可见连绵的海拔5000米雪山,成为一年上百次的习以为常,也和天晴、下雨、彩虹一道,时时被推上热搜,甚至国家生态环境部部长专门点赞。  成都的红,越来越热烈。在中国,似乎没有哪一座城市因为习以为常的生活,时常热搜霸
期刊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国家发改委重大问题软科学研究,荣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等国家级奖励。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技术革命演进,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持续调整。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已成为企业发展
期刊
如今,地震预警技术越来越成熟、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这正是我国地震预警科技的开拓者、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13年来不断超越的梦想:"下次灾害,中国有预警。"截至目前,王暾团队的预警系统已连续成功预警63次破坏性地震。王暾感慨,是成都这片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为顺利、高效地推动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期刊
在非可耕地,在荒漠、戈壁甚至太空等特殊的空间,人工打造一个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这不只是科幻电影里的想象——在设施农业科学家们看来,依靠植物工厂就能实现。  通过模拟植物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摆脱自然的束缚,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生产……植物工厂这项颠覆性技术,一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的梦想。  这位设施农业领域学术带头人,不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植物“光配方”思想
期刊
7月8日,成都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成都坚定践行新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会上,多位社科专家和市级部门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百年初心铸辉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教
期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的关键变量。成都正携手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同时,成都的目标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布局  全域创新体系。优化“两区一城多点”创新空间布局,“一城”是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极核引领,“两区”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为重要战略承载,“多点”指若干产业功能区
期刊
当杰西睁开眼时,只看到夜空一颗淡蓝色的星在闪烁。吹来一阵微风,掺杂着腥味,他感到左手手背和左肩都在发疼。他支起身子,借着路灯微弱的光,发现左手背血肉模糊,他用右手扯开衣领,看到左肩正在滴血,鲜血顺着脖颈流进胸脯。套在皮鞋里的脚,忘了穿袜子,此刻已冻得麻木。他在路边一堆沙子上坐下来,想让脚恢复知觉,在这过程中,他的大脑逐渐清醒。  他被几个朋友拉进宾馆,他们打牌,他则坐在床沿观看。有两个男人因矛盾打
期刊
背街小巷,不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市民生活的场所。作为城市的血肉和“里子”,它们有故事、有文化,还有各自的传奇。  近年来,成都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旧城更新,深入推进背街小巷品质提升,让文化记忆“活在当下”。老旧街巷历经新脉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环境更好、生活便利、业态丰富……市民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2021年,在“城市更新”之路上,成都加速奔跑。  “在城市更新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植
期刊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漫长的岁月里养活了无数中国人。或许正因为此,他经常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在高温下套袋授粉、收种,甚至忽略了自己严重的胃疾。2021年2月,他像往常一样往返于成都和海南的玉米基地,病情却急转直下。6月21日,这位毕生致力于玉米研究的农学博士走完了56年的人生。  他是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种玉米研究所所长陈文俊。  为了中国水果玉米不再被“卡脖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