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访专家
陈可石 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汶川灾后重建全球最佳范例——水磨镇总设计师,中国唯一建在海上的歌剧院——“日月贝”珠海歌剧院的建筑方案主创设计师,中国最美户外小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甘南(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总设计师。
街巷,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美丽宜居城市”,或许你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品类丰富的沿街商铺,以及有序的车流……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巷是与市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什么是“理想街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如何为“理想街巷”画像?而“理想街巷”又将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理想的街巷,能夠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
记者:什么是“理想街巷”?
陈可石:关于“理想街巷”,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有过论述,答案可能就在于“人”。她认为好的城市生活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杂货店的店主打开窗户,中学生们在上学路上把钥匙放在包装纸里,留在隔壁的熟食店,中午裁缝打开窗给花草浇水,晚上爱尔兰人在白马威士忌酒馆里晃荡。
这样的描述,透露出一个核心:一条理想的街巷,不仅仅是允许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
以伦敦为例,这座城市的古老与优雅、时尚与嬉皮,每一面你皆能从街道中品味。伦敦SOHO区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当夜幕降临时,SOHO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狭窄的街巷里,藏着无数酒吧、餐馆、店铺、书局、剧院和娱乐场所,砖石建筑中夹杂着维多利亚时期的铁艺建筑和二战后的现代主义建筑,旁边金融区内下班的白领会路过这里喝上一杯。
擦肩而过的各色人等早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复杂而多元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人们恣意而千姿百态地享受或使用着这一区域。住在这里,一开门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这也正是街巷的魅力所在。
【营造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街巷】
记者:成都如何为“理想街巷”画像?
陈可石:我曾在成都拍了数万张周边民居的照片,对成都的古镇做过认真研究。同时,做过洛带古镇的设计、龙泉整体规划及青城山规划,对成都城市规划研究有些心得。成都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城市规划中,完全有底气将其放在世界坐标里通盘考虑。而打造街巷,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一个非常不错的落点。
成都,如何为“理想街道”画像?街巷设计不仅要考虑交通通行,更重要的是营造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打造宜人的街巷尺度。街巷是步行者的天堂,人对步行距离是极其敏感的:巷子太短,品不出味道;太长,步行都觉得累。街巷宽度在10米以下,两侧行人视觉感觉较好、有围合感和亲密感;而宽度在20米以上的街道,很难给步行者创造出一种舒适的空间感。
其次,要创造有活力的街巷生活。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杨·盖尔在其所著《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街道上能找到相同的韵律:街道每100米有15-20个店面,这意味着每隔4-5秒,行人就有不同的体验。所以,沿街界面的多样性对街道活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提醒我们,在街巷设计中,要加强重要步行沿线界面的活力与趣味的创造,尤其是行人视线所及的建筑一层及二层的范围,这是能够近距离体味城市魅力的窗口,也是城市中的人深度参与、融入城市生活的窗口。
最后,要提供多样化的街巷空间。有魅力的街道,在满足人步行使用空间的同时,也应为活动的多样性提供可能,比如提供行人坐下来畅谈的机会、在树荫下乘凉的空间等。此外,还应鼓励将公共艺术活动引入街巷空间,比如街头文艺表演等,鼓励人们参与,提升街巷人气。这样的街巷才是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也让每一个城市参与者,能够骄傲地展示城市的软硬实力。
【特色街巷增强城市魅力,激发城市活力】
记者:“理想街巷”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陈可石:城市不是被拿来设计的艺术品,而是活的有机体。城市中的人,其兴趣、能力、需求等等各不相同,他们体验城市,城市也为他们创造无限价值。
细化到街巷,比如国际上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其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是高级商业区,火树银花,繁华绚丽,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描写,为其带来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内的大理、丽江,特色鲜明的街巷文化,为其带来了不菲的经济价值。
成都做街巷文化,对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首先,这是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新要求的创新实践,有利于加快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其次,这是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盼的主动作为,有利于把城市发展成果具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体验。伴随着打造过程,一条条特色街巷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印象,同时也在推动环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更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巨大磁石。此间,增强的是城市魅力,激发的是城市活力。
陈可石 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汶川灾后重建全球最佳范例——水磨镇总设计师,中国唯一建在海上的歌剧院——“日月贝”珠海歌剧院的建筑方案主创设计师,中国最美户外小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甘南(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总设计师。
街巷,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美丽宜居城市”,或许你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品类丰富的沿街商铺,以及有序的车流……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巷是与市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什么是“理想街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如何为“理想街巷”画像?而“理想街巷”又将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理想的街巷,能夠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
记者:什么是“理想街巷”?
陈可石:关于“理想街巷”,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有过论述,答案可能就在于“人”。她认为好的城市生活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杂货店的店主打开窗户,中学生们在上学路上把钥匙放在包装纸里,留在隔壁的熟食店,中午裁缝打开窗给花草浇水,晚上爱尔兰人在白马威士忌酒馆里晃荡。
这样的描述,透露出一个核心:一条理想的街巷,不仅仅是允许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
以伦敦为例,这座城市的古老与优雅、时尚与嬉皮,每一面你皆能从街道中品味。伦敦SOHO区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当夜幕降临时,SOHO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狭窄的街巷里,藏着无数酒吧、餐馆、店铺、书局、剧院和娱乐场所,砖石建筑中夹杂着维多利亚时期的铁艺建筑和二战后的现代主义建筑,旁边金融区内下班的白领会路过这里喝上一杯。
擦肩而过的各色人等早已在这里落地生根,复杂而多元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人们恣意而千姿百态地享受或使用着这一区域。住在这里,一开门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这也正是街巷的魅力所在。
【营造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街巷】
记者:成都如何为“理想街巷”画像?
陈可石:我曾在成都拍了数万张周边民居的照片,对成都的古镇做过认真研究。同时,做过洛带古镇的设计、龙泉整体规划及青城山规划,对成都城市规划研究有些心得。成都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城市规划中,完全有底气将其放在世界坐标里通盘考虑。而打造街巷,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一个非常不错的落点。
成都,如何为“理想街道”画像?街巷设计不仅要考虑交通通行,更重要的是营造公共活动空间。首先,要打造宜人的街巷尺度。街巷是步行者的天堂,人对步行距离是极其敏感的:巷子太短,品不出味道;太长,步行都觉得累。街巷宽度在10米以下,两侧行人视觉感觉较好、有围合感和亲密感;而宽度在20米以上的街道,很难给步行者创造出一种舒适的空间感。
其次,要创造有活力的街巷生活。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杨·盖尔在其所著《人性化的城市》中提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街道上能找到相同的韵律:街道每100米有15-20个店面,这意味着每隔4-5秒,行人就有不同的体验。所以,沿街界面的多样性对街道活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提醒我们,在街巷设计中,要加强重要步行沿线界面的活力与趣味的创造,尤其是行人视线所及的建筑一层及二层的范围,这是能够近距离体味城市魅力的窗口,也是城市中的人深度参与、融入城市生活的窗口。
最后,要提供多样化的街巷空间。有魅力的街道,在满足人步行使用空间的同时,也应为活动的多样性提供可能,比如提供行人坐下来畅谈的机会、在树荫下乘凉的空间等。此外,还应鼓励将公共艺术活动引入街巷空间,比如街头文艺表演等,鼓励人们参与,提升街巷人气。这样的街巷才是宜人的、有故事的、有活力的,也让每一个城市参与者,能够骄傲地展示城市的软硬实力。
【特色街巷增强城市魅力,激发城市活力】
记者:“理想街巷”如何反哺幸福美好生活?
陈可石:城市不是被拿来设计的艺术品,而是活的有机体。城市中的人,其兴趣、能力、需求等等各不相同,他们体验城市,城市也为他们创造无限价值。
细化到街巷,比如国际上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其东段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是高级商业区,火树银花,繁华绚丽,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描写,为其带来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内的大理、丽江,特色鲜明的街巷文化,为其带来了不菲的经济价值。
成都做街巷文化,对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首先,这是顺应城市转型发展新要求的创新实践,有利于加快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其次,这是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盼的主动作为,有利于把城市发展成果具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体验。伴随着打造过程,一条条特色街巷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印象,同时也在推动环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更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巨大磁石。此间,增强的是城市魅力,激发的是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