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长:深耕颠覆性农业科技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3196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可耕地,在荒漠、戈壁甚至太空等特殊的空间,人工打造一个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这不只是科幻电影里的想象——在设施农业科学家们看来,依靠植物工厂就能实现。
  通过模拟植物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摆脱自然的束缚,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生产……植物工厂这项颠覆性技术,一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的梦想。
  这位设施农业领域学术带头人,不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植物“光配方”思想,突破植物工厂核心技术,还革新温室技术造福农民。如今,他扎根成都开拓都市农业新领域,在科技创新路上稳步前行。
  目光锁定智能植物工厂
  杨其长出生在安徽农村,那时,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水稻收割的季节一来,要把大片大片的水稻割完,还要靠纯手工打稻谷……改变传统生产和收获农作物方式的想法,在他年少的心里埋下了根。
  上大学时,杨其长选择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工作以后,他一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的研究,并将目光锁定智能植物工厂。
  智能植物工厂作为国际高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协曾将其列为亟待突破的19项重大难题之一。杨其长介绍,智能植物工厂,是在一个完全工厂化的条件及可控的环境下,通过智能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营养等环境要素,进行植物精细化生产的一种高效农业系统,“环境完全可控,就能实现工厂化流水线生产。”
  植物工厂的概念在世界上提出的时间较早,“最早通过人造光代替太阳光,做一些种植植物的试验。”杨其长说,由于当时的灯光耗能太大,推广成了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荧光灯作替代,渐渐有了推广,但是耗能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5年,杨其长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留学,期间发现欧洲在用红蓝光LED光源做相关试验,“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重要的方向。”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着手研究把LED光用于植物工厂。
  日常照明用光和植物生长用光差别很大,最难的是找出适宜植物生长的光配方。“我们的很多试验都失败了,要么把菜种死了,烧掉了,或者就是长势不行。”杨其长带领团队花了数年不断摸索,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植物“光配方”思想,成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率先把光配方基础找出来了。
  致力回答国际前沿难题
  在杨其长看来,智能植物工厂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解决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可以实现在荒漠、戈壁、海岛、水面等非可耕地,以及在城市的高楼里进行正常生产。
  “它的土地利用效率很高,原来在陆地上只能种植一层农作物,在工厂化条件下可以种很多层,一亩地能顶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地。”杨其长说,由于在城市内部或者边缘生产,智能植物工厂还减少了包括运输在内的很多中间环节的碳排放。他还设想,有朝一日通过技术突破把城市里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释放到植物工厂用于光合作用。
  杨其长发明的智能LED植物工厂光效、能效等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水平,这个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2017年,国家科技部支持组建了“国家智慧植物工厂创新联盟”,杨其长担任主席推动着国内植物工厂产业发展。如今,我国规模以上植物工厂已达200多座,单体超过10000m2的有两家,植物工厂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新加坡、中东欧等国际市场,相关技术成果也在十多个国家推广应用。杨其长表示,未来,植物工厂还有望像高铁等高科技一样,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如今,杨其长带领团队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希望在国际上率先突破“垂直智慧植物工厂”重大关键技术,攻克竖向栽培层超过20层、无人化操作、低能耗运行、智慧化管控等国际前沿难题,为新一代植物工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真真切切为农民干实事
  “現在中国最辛苦的还是农民,我们农业科研人员要真真切切地为农民干点实事。”身为共产党员,这是杨其长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时心底深藏的初心与情怀。
  日光温室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给的主要设施,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但传统以墙体被动式蓄放热的结构,蓄热能力有限,低温冷害频发,农民收入很难保证。
  “原来的土墙很厚,不光建起来麻烦,也严重浪费了土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解决蓄热和保温两个功能。为此,杨其长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和动态模拟,提出温室主动蓄能调温方法,创制太阳能主动截获技术装备及其轻简装配式温室。这样一来,原来几米厚的墙体变成了25厘米左右,土地利用效率也提高到35%以上,夜晚温室的温度提高到5℃左右,极大推动了温室产业增效发展。该技术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被誉为“温室技术的重大革新”,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在我国多个省市应用,同时向中东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扎根成都开拓都市农业
  2017年11月,杨其长受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委派,到成都负责筹建都市农业研究所和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其后,他带领筹备组11名同志来到成都,一切从零开始,“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如今,多支创新团队先后入驻,并在都市农业、智慧农业与功能农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提到都市农业这个核心项目,杨其长讲起自家阳台上的无土栽培韭菜,“10天左右换一次水,十多天就可收割一次,培养桶里的营养就是关键技术。”不过,这只是都市农业一个小小的体现。作为全新的学科领域,“都市农业是以最少的土地、水肥、人力等资源,生产出更多食物产品,拓展农业多方面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比如利用城市里的屋顶、阳台、社区空地等空间发展都市农业,就不单纯是种东西卖东西的过程,也连带着满足城市居民的参与、体验与休闲。说到农业形态的未来,杨其长充满了信心。
其他文献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统筹谋划公园城市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进一步高水平创造幸福美好生活、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科学路径、凝聚了强大合力。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人城科产”融合发展,着力推动自然生态与创新生态肌理耦合、城市新境与产业新境功能融合、幸福家园与科学家园价值统合,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园城市先行区。  中共成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和系统研究,打造精品展陳,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从建党初期到红军长征,从成都解放到三线建设等,给成都镌刻了深厚的红色印记、留下了丰沛的红色资源。本文通过研究梳理上海、南昌、广州等城市经
期刊
离家千万里,我始终关注着成都的点点滴滴。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家开在北京的成都面馆:胡巷里成都大碗面。尝鲜之余,发现店铺的名字更有意思——胡、巷、里,感情是取了三个同义字。寓意成都的面朴实又普适,能卖到北方的胡同、南方的巷子、沿海的里弄!  的确,不管是哪个城市,最难忘的,常常是那些曾经厕身其间的小街巷。  - 1 -  记得第一次去伦敦,当地同学带着我们一路游览白金汉宫、摄政公园。回到住处,我和
期刊
堡垒、先锋、表率。百年征程,党旗飘飘。  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主战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第一线,在项目建设、科技攻关的最前沿,他们立足本职、争创一流,奋进新时代。  从本期开始,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携手本刊共同打造“党旗飘飘”专栏,记录成都广大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把初心和使命写在党旗上的感人故事。  都江堰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三年多来积蓄的体系优势和强大势能,不断探索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在此重大节点召开,意义深远。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对深化科技创新重塑城市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进行系统谋划、前瞻布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
期刊
轨道交通与城市共兴,为人民而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成都轨道集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攻坚,聚焦市民乘客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问题,秉持“以客为尊,用心服务”的民生情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地铁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管理闭环,着力健全民生实事办理机制  完善制度流程。成都轨道集团党委将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作为意
期刊
受访专家  陈可石 著名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建筑文化人物。汶川灾后重建全球最佳范例——水磨镇总设计师,中国唯一建在海上的歌剧院——“日月贝”珠海歌剧院的建筑方案主创设计师,中国最美户外小镇——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甘南(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总设计师。  街巷,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美丽宜居城市”,或许你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品
期刊
天晴、下雨、彩虹……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总能间或带着成都的标签上榜热搜,引发全国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成都把不是日常的非常变成了日常,还成为了城市的标签。全球唯一的超大城市自然禀赋——推窗可见连绵的海拔5000米雪山,成为一年上百次的习以为常,也和天晴、下雨、彩虹一道,时时被推上热搜,甚至国家生态环境部部长专门点赞。  成都的红,越来越热烈。在中国,似乎没有哪一座城市因为习以为常的生活,时常热搜霸
期刊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国家发改委重大问题软科学研究,荣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等国家级奖励。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技术革命演进,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持续调整。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已成为企业发展
期刊
如今,地震预警技术越来越成熟、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这正是我国地震预警科技的开拓者、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13年来不断超越的梦想:"下次灾害,中国有预警。"截至目前,王暾团队的预警系统已连续成功预警63次破坏性地震。王暾感慨,是成都这片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为顺利、高效地推动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