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国家发改委重大问题软科学研究,荣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等国家级奖励。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技术革命演进,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持续调整。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尤其成为后发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成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和差异化策略,通过发力构建新赛道体系、着力新赛手培育、强化新赛场建设(“三新”)和充分整合运用“巧”实力,不断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彰显城市魅力。
瞄准未来产业新赛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正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为支撑的未来产业正逐渐赋能各个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
未来产业和国家实力息息相关
纵观全球历史,不乏企业或国家是由于抓住未来产业而成就的。以企业为例,三星电子因看准了方向,研发上大量投入,存储器、液晶面板的全球占有率居高不下,长期稳居全球电子产业头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韩国;而诺基亚则因看错了方向,虽抓住通信产业发展机遇在20世纪取得巨大成功,却错失触屏手机时代而没落。其实,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英国曾因蒸汽机而崛起,美国则因信息技术产业而强大,无不是各自时代抓住未来产业而成功的弄潮儿。
关键变量: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我国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国家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等前沿科技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
北京、河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多个省市对未来产业进行谋划,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等。各大城市竞相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例如,深圳早在2017年就开始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聚集区,重点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创新;上海于2020年5月正式施行《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步步为营促“三新”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旗帜鲜明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非成都莫属。作为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笔者见证了这座城市自2017年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从场景营城到新赛道
近年来,成都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推进“场景营城”实践,一步步将发展新经济从理念和蓝图转换为可操作落地的政策体系。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不直接指定倾向性的产业路线,而是以新思维和新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上优秀的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或者运用创新模式改造存量产业。随着新赛道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加快新赛道布局、新赛手培育、新赛场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以新賽道引领新经济
从新赛道、新赛手、新赛场“三位一体”的逻辑出发,新赛道被定义为以新技术或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分工更细、技术更高、迭代更快、更利于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在技术革命加快演进、城市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背景下,新赛道已成为包括成都在内的后发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
成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离不开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以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发展、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等多重视角。其中,以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包括构建新赛道体系、着力新赛手培育、强化新赛场建设三个方面:一是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构建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等新赛道体系;二是不断加强新赛手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三是进一步深化场景营城理念,推动新赛场场景建设。
活学活用打造“巧”实力
成都在“三新”发展方面应打造自身的“巧”实力,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相关经验并活学活用,加快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立足区域特色,布局新赛道
秉持产业生态圈理念,可在顶层设计上总体统筹布局全市“三新”发展,各区(市)县基于区域文化等特色突出差异化定位。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激励基层比学赶超,定期开展拉练活动,观摩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在举办峰会、论坛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基层宣传“三新”,让公众从中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举办“三新”评选等活动,发挥优秀人物和创新企业的带动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赛手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实施新赛手培养工程,在通过“蓉漂”计划等措施大力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本地干部和企业家的培养,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通过定期的专题讲座、沙龙、培训班、考察等方式,组织干部和企业家开展交流学习,提升新经济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招才引智,与国家高端智库以及市场化的新经济智库平台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和推广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实践。
深化场景供给,建设新赛场
新赛场是场景营城的创新载体。打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两大要素组合拳,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优化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的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此外,在城市治理层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创新,搭建多方共同治理平台,以高效能治理助推城市高能级跃升。
专家推荐
新赛道拓展的“他山之石”
深圳
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培育新赛道起点
近年来围绕重点产业链与未来产业相继提出了系列创新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创新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链条的创新生态链,全社会已形成为各种超前的高科技、新应用“开绿灯”的浓厚氛围。通过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带动深圳向全球性创新中心城市迈进。
上海
凸显“协同”优势,注重夯实新赛道基础
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始终瞄准全球一流的创新资源,以品牌合作、技术协同等方式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从“跟跑者”变成“并行者”、“领跑者”。
合肥
押注“资本”牵引,注重打造新赛道引擎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以政府投资基金为主,配合财政金融产品,通过市属基金管理平台的运营达到引导、助力产业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引导性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和实施资本市场有序退出,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形成了创新资本生成能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技术革命演进,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持续调整。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尤其成为后发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成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和差异化策略,通过发力构建新赛道体系、着力新赛手培育、强化新赛场建设(“三新”)和充分整合运用“巧”实力,不断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彰显城市魅力。
瞄准未来产业新赛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正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为支撑的未来产业正逐渐赋能各个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
未来产业和国家实力息息相关
纵观全球历史,不乏企业或国家是由于抓住未来产业而成就的。以企业为例,三星电子因看准了方向,研发上大量投入,存储器、液晶面板的全球占有率居高不下,长期稳居全球电子产业头部,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韩国;而诺基亚则因看错了方向,虽抓住通信产业发展机遇在20世纪取得巨大成功,却错失触屏手机时代而没落。其实,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英国曾因蒸汽机而崛起,美国则因信息技术产业而强大,无不是各自时代抓住未来产业而成功的弄潮儿。
关键变量: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我国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国家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等前沿科技成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
北京、河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多个省市对未来产业进行谋划,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等。各大城市竞相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例如,深圳早在2017年就开始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聚集区,重点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创新;上海于2020年5月正式施行《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步步为营促“三新”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旗帜鲜明将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非成都莫属。作为成都新经济战略顾问,笔者见证了这座城市自2017年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从场景营城到新赛道
近年来,成都持续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推进“场景营城”实践,一步步将发展新经济从理念和蓝图转换为可操作落地的政策体系。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不直接指定倾向性的产业路线,而是以新思维和新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上优秀的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或者运用创新模式改造存量产业。随着新赛道成为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加快新赛道布局、新赛手培育、新赛场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以新賽道引领新经济
从新赛道、新赛手、新赛场“三位一体”的逻辑出发,新赛道被定义为以新技术或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分工更细、技术更高、迭代更快、更利于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在技术革命加快演进、城市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背景下,新赛道已成为包括成都在内的后发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
成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离不开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以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发展、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等多重视角。其中,以布局新赛道引领新经济,包括构建新赛道体系、着力新赛手培育、强化新赛场建设三个方面:一是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构建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等新赛道体系;二是不断加强新赛手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三是进一步深化场景营城理念,推动新赛场场景建设。
活学活用打造“巧”实力
成都在“三新”发展方面应打造自身的“巧”实力,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相关经验并活学活用,加快成为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立足区域特色,布局新赛道
秉持产业生态圈理念,可在顶层设计上总体统筹布局全市“三新”发展,各区(市)县基于区域文化等特色突出差异化定位。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激励基层比学赶超,定期开展拉练活动,观摩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在举办峰会、论坛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基层宣传“三新”,让公众从中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举办“三新”评选等活动,发挥优秀人物和创新企业的带动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赛手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实施新赛手培养工程,在通过“蓉漂”计划等措施大力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本地干部和企业家的培养,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通过定期的专题讲座、沙龙、培训班、考察等方式,组织干部和企业家开展交流学习,提升新经济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招才引智,与国家高端智库以及市场化的新经济智库平台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和推广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实践。
深化场景供给,建设新赛场
新赛场是场景营城的创新载体。打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两大要素组合拳,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优化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的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此外,在城市治理层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创新,搭建多方共同治理平台,以高效能治理助推城市高能级跃升。
专家推荐
新赛道拓展的“他山之石”
深圳
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培育新赛道起点
近年来围绕重点产业链与未来产业相继提出了系列创新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创新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链条的创新生态链,全社会已形成为各种超前的高科技、新应用“开绿灯”的浓厚氛围。通过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带动深圳向全球性创新中心城市迈进。
上海
凸显“协同”优势,注重夯实新赛道基础
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六大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始终瞄准全球一流的创新资源,以品牌合作、技术协同等方式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从“跟跑者”变成“并行者”、“领跑者”。
合肥
押注“资本”牵引,注重打造新赛道引擎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以政府投资基金为主,配合财政金融产品,通过市属基金管理平台的运营达到引导、助力产业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引导性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天使投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和实施资本市场有序退出,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形成了创新资本生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