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上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谈谈你的感受”,“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感受”一词有非常高的“出镜率”,涉及阅读教学的有十多次。比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评价建议中强调“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叙述,我们也许已耳熟能详,但我们对阅读教学中“感受”的思考和实践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思考,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寻。
一、对“感受”内涵的思考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说:从感受对象的角度来看,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从感受主体的角度来看,感受就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当“事物”为言语作品,“以心击之”强调的是心灵对语言的发现和创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付出了思想感情,而付出也就是感受。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活动中的“感受”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感受”是一个过程性的动词,是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的接受过程;另一方面,“感受”是一个结果性的名词,是阅读过程中对语言及其内容的感同身受。
二、“感受”与“理解”
稍留心些我们就会发现,“感受”常常和“理解”一起出现,新课标中,“感受”始终置于“理解”之前。课堂上,我们有时说“谈谈你的理解”,有时也会请学生谈谈“感受”,“感受”与“理解”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辨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阅读《三亚落日》美文时,“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读这样的语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觉到海滩上的沙子很细、很亮。”我觉得这是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主要意思,但是学生还没有“感受”。
另一个学生这样说:“这句话里面的‘金灿灿、亮闪闪、软软地、暖暖地、捏一捏、团一团、韧韧的’都是重叠的,读起来让我觉得这些沙很亮,很细,又很软,而且被阳光晒得暖和和的,踩上去一定非常舒服,我特别想用手捧一捧,用脚踩一踩。”我认为这个学生是真的“感受”到了三亚细沙的可爱之处了。
由此可以发现,“理解”是理性的,侧重于通过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而“感受”是感性的,是从语言的感知进而指向情感的激发和共鸣,侧重于“感同身受”。
“感受”与“理解”之间又是有紧密联系的。理解是感受的基础,如果一点都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无法产生阅读的感受;感受又是个性的、独特的,带着感受理解,对语言的理解会更准确更深刻,所以,感受基于理解又能加深理解。
但“理解”并不是目的,只有理解没有感受的阅读将是枯燥机械的,即使是读到再美的文字,也感受不到语言的美丽与生命。只有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产生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情感共鸣,丰富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
三、挖掘课文意境,突出体验感受
教师要挖掘文章意境,打造趣味课堂。意境就是作者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挖掘文章的意境,可以调动学生五官,增添课堂趣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全面透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有些课文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竞赛激发学生思维,突出体验感受。《变色龙》一课,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情节制作多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说画面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通过画面直观的感受和竞赛的方式,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感受也会更深刻。
再如孙犁的 《荷花淀》是写军民抗战的,可开头不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面,却用清新优美的语言、精巧独特的构思,描绘出一幅恬雅幽静的水乡风景画,这与文章的主题有何联系呢?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并赏析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从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等五官上去感受和品味,挖掘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挖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能深刻领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认识到美好的家园岂能容敌人来践踏这一思想内容。再如《孔乙己》一文,如果紧紧抓住“笑”字来分析课文,那么,一定能给学生学习带来趣味。“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等语句勾勒了孔乙己的衣着、动作、语言,无一不让人感到可笑。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伴随着孔乙己的始终是“众人的笑”表演,最后在笑声中死去。这就不难理出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由此再激发学生探讨造成孔乙己死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独特的感受。
当然,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语言感受的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选择和组合感受的策略。
对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叙述,我们也许已耳熟能详,但我们对阅读教学中“感受”的思考和实践可能还没有真正开始,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思考,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寻。
一、对“感受”内涵的思考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说:从感受对象的角度来看,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从感受主体的角度来看,感受就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当“事物”为言语作品,“以心击之”强调的是心灵对语言的发现和创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付出了思想感情,而付出也就是感受。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活动中的“感受”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感受”是一个过程性的动词,是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的接受过程;另一方面,“感受”是一个结果性的名词,是阅读过程中对语言及其内容的感同身受。
二、“感受”与“理解”
稍留心些我们就会发现,“感受”常常和“理解”一起出现,新课标中,“感受”始终置于“理解”之前。课堂上,我们有时说“谈谈你的理解”,有时也会请学生谈谈“感受”,“感受”与“理解”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辨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阅读《三亚落日》美文时,“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读这样的语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觉到海滩上的沙子很细、很亮。”我觉得这是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主要意思,但是学生还没有“感受”。
另一个学生这样说:“这句话里面的‘金灿灿、亮闪闪、软软地、暖暖地、捏一捏、团一团、韧韧的’都是重叠的,读起来让我觉得这些沙很亮,很细,又很软,而且被阳光晒得暖和和的,踩上去一定非常舒服,我特别想用手捧一捧,用脚踩一踩。”我认为这个学生是真的“感受”到了三亚细沙的可爱之处了。
由此可以发现,“理解”是理性的,侧重于通过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而“感受”是感性的,是从语言的感知进而指向情感的激发和共鸣,侧重于“感同身受”。
“感受”与“理解”之间又是有紧密联系的。理解是感受的基础,如果一点都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无法产生阅读的感受;感受又是个性的、独特的,带着感受理解,对语言的理解会更准确更深刻,所以,感受基于理解又能加深理解。
但“理解”并不是目的,只有理解没有感受的阅读将是枯燥机械的,即使是读到再美的文字,也感受不到语言的美丽与生命。只有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产生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情感共鸣,丰富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
三、挖掘课文意境,突出体验感受
教师要挖掘文章意境,打造趣味课堂。意境就是作者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所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挖掘文章的意境,可以调动学生五官,增添课堂趣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全面透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有些课文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竞赛激发学生思维,突出体验感受。《变色龙》一课,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情节制作多张幻灯片,要求学生叙说画面内容,男生与女生实行擂台赛。通过画面直观的感受和竞赛的方式,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感受也会更深刻。
再如孙犁的 《荷花淀》是写军民抗战的,可开头不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场面,却用清新优美的语言、精巧独特的构思,描绘出一幅恬雅幽静的水乡风景画,这与文章的主题有何联系呢?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挖掘并赏析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从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等五官上去感受和品味,挖掘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挖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能深刻领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认识到美好的家园岂能容敌人来践踏这一思想内容。再如《孔乙己》一文,如果紧紧抓住“笑”字来分析课文,那么,一定能给学生学习带来趣味。“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等语句勾勒了孔乙己的衣着、动作、语言,无一不让人感到可笑。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伴随着孔乙己的始终是“众人的笑”表演,最后在笑声中死去。这就不难理出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由此再激发学生探讨造成孔乙己死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独特的感受。
当然,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十分复杂的,语言感受的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选择和组合感受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