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熟悉的文字又一次徜徉在耳边,学生们故作深沉的朗读将我又一次带入到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午后,然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孔子。从前,我看到一个伟大教育家开阔的胸怀,看到一代儒家宗师伟大的抱负,而这一次,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孜孜以求、逐梦一生却一无所获的老人的孤独与寂寞。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样一个问题呢?难道孔子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清楚学生的理想与志向?尤其是跟随他几十年的子路、冉友,答案是很明显的,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这些学生的了。要知道《侍坐》篇记述的是孔子晚年(65岁之后)的事情,可是为什么他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想这里应该包含着孔子对后辈学生的希冀与鼓励,同时更重要的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来看“如或知尔”中的“如”字,在这里是“如果”的意思,全句翻译为“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做些什么呢?”这个“如”很值得玩味,从表面上来说,这里是假设关系,也就是说丑前孔子的这四个弟子都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谈谈理想也是对学生们的激励和促进,尤其是这里面还有公西华这样的年轻弟子。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如”字包含的其他意蕴,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孔子反观自己的一生,胸藏治国强军之策,心怀大济苍生之志,周游列国十四载以宣传“仁政”思想,却处处碰壁,于穷途末路之际不得已回到鲁国,晚年只能以著书授徒为业。可以说,孔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此时他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个“如”字,就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内心的无奈与凄楚,孔子的潜台词是说“我奋斗一生,却未有所成,现在年纪大了,也就这样了,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机会,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我的心愿呢”,从中我们看到了晚年孔子对自己人生理想未得实现的感慨与无奈,更表现出他在思想上的落寞与孤独。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吾与点也”这句话中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大同社会”说和“消极避世”说,而我更倾向于后者,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也就表明曾皙和另外三个人的志向不属于同类,其他三个人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皙当然就是远离政治的了,而孔子说“吾与点也”,自然也就是远离政治、消极避世了。第二,孔子晚年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此时的孔子应该在65岁之后,他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了,也接近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不超出规矩的事情了,据此来推断,孔子在这样的年纪选择避世也是合乎道理的。第三,孔子曾胸怀大志,周游列国以推行自己“仁政”的主张,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处处碰壁,十四年岁月蹉跎,偌大天下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重重打击之下年华渐渐老去,推行“仁政”的梦想越来越渺茫,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曾经积极推行政治主张的孔子选择消极避世,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孔子似乎更有烟火气和人情味,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孤独和寂寞的孔子。
最后,我们注意到孔子说的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两次出现均是对曾皙所说,那么这两处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次出现是在曾皙说出“异乎三子者之撰”后,孔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让曾皙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而第二次出现是在曾皙问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个问题之后,这个时候孔子又说了“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这里面似乎就有些不同的意味了。几个学生在谈完自己的理想之后,孔子已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吾与点也”,也就是说孔子此时的想法与另外三位弟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当曾皙问他“我那三位师兄弟刚才谈自己的理想,您怎么看呢?”的时候,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也就是各自谈谈他们的志向罢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出一丝丝无奈和隐忧来,我想这里面包含着孔子对以子路、冉有、公西华为代表的众多弟子的前途的担忧。试想,孔子已至暮年,奔波一生却未能实现“仁政”理想,此时的孔子应该也能看清社会现状,即“道不行”也,所以他说“吾与点也”。以孔子之才尚无用武之地,那么弟子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抱负吗?孔子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样的社会,弟子们的命运都是前途未卜,而且还可能遭遇困厄与危险,只是他作为老师不能直接说出来,所以面对曾皙的提问他只能说“他们也就是说说罢了”,潜台词是“真的要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因此我们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中听到的是孔子对那个时代的失望,对弟子们前途与命运的担忧,而这也正是孔子最大的孤独和寂寞。
以上是我对《侍坐》篇一点儿浅薄的理解,我希望看到一個走下神坛的能感受到温度和气息的孔子,而孔子的孤独和寂寞只是暂时的,也许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思想会在后代发扬光大,也没有想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会有人品味他的孤独和寂寞。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样一个问题呢?难道孔子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清楚学生的理想与志向?尤其是跟随他几十年的子路、冉友,答案是很明显的,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这些学生的了。要知道《侍坐》篇记述的是孔子晚年(65岁之后)的事情,可是为什么他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想这里应该包含着孔子对后辈学生的希冀与鼓励,同时更重要的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来看“如或知尔”中的“如”字,在这里是“如果”的意思,全句翻译为“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做些什么呢?”这个“如”很值得玩味,从表面上来说,这里是假设关系,也就是说丑前孔子的这四个弟子都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谈谈理想也是对学生们的激励和促进,尤其是这里面还有公西华这样的年轻弟子。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如”字包含的其他意蕴,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孔子反观自己的一生,胸藏治国强军之策,心怀大济苍生之志,周游列国十四载以宣传“仁政”思想,却处处碰壁,于穷途末路之际不得已回到鲁国,晚年只能以著书授徒为业。可以说,孔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此时他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个“如”字,就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内心的无奈与凄楚,孔子的潜台词是说“我奋斗一生,却未有所成,现在年纪大了,也就这样了,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机会,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我的心愿呢”,从中我们看到了晚年孔子对自己人生理想未得实现的感慨与无奈,更表现出他在思想上的落寞与孤独。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吾与点也”这句话中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大同社会”说和“消极避世”说,而我更倾向于后者,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也就表明曾皙和另外三个人的志向不属于同类,其他三个人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皙当然就是远离政治的了,而孔子说“吾与点也”,自然也就是远离政治、消极避世了。第二,孔子晚年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此时的孔子应该在65岁之后,他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了,也接近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不超出规矩的事情了,据此来推断,孔子在这样的年纪选择避世也是合乎道理的。第三,孔子曾胸怀大志,周游列国以推行自己“仁政”的主张,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处处碰壁,十四年岁月蹉跎,偌大天下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重重打击之下年华渐渐老去,推行“仁政”的梦想越来越渺茫,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曾经积极推行政治主张的孔子选择消极避世,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孔子似乎更有烟火气和人情味,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孤独和寂寞的孔子。
最后,我们注意到孔子说的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两次出现均是对曾皙所说,那么这两处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次出现是在曾皙说出“异乎三子者之撰”后,孔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让曾皙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而第二次出现是在曾皙问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个问题之后,这个时候孔子又说了“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这里面似乎就有些不同的意味了。几个学生在谈完自己的理想之后,孔子已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吾与点也”,也就是说孔子此时的想法与另外三位弟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当曾皙问他“我那三位师兄弟刚才谈自己的理想,您怎么看呢?”的时候,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也就是各自谈谈他们的志向罢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出一丝丝无奈和隐忧来,我想这里面包含着孔子对以子路、冉有、公西华为代表的众多弟子的前途的担忧。试想,孔子已至暮年,奔波一生却未能实现“仁政”理想,此时的孔子应该也能看清社会现状,即“道不行”也,所以他说“吾与点也”。以孔子之才尚无用武之地,那么弟子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抱负吗?孔子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样的社会,弟子们的命运都是前途未卜,而且还可能遭遇困厄与危险,只是他作为老师不能直接说出来,所以面对曾皙的提问他只能说“他们也就是说说罢了”,潜台词是“真的要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因此我们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中听到的是孔子对那个时代的失望,对弟子们前途与命运的担忧,而这也正是孔子最大的孤独和寂寞。
以上是我对《侍坐》篇一点儿浅薄的理解,我希望看到一個走下神坛的能感受到温度和气息的孔子,而孔子的孤独和寂寞只是暂时的,也许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思想会在后代发扬光大,也没有想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会有人品味他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