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个寂寞的圣人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熟悉的文字又一次徜徉在耳边,学生们故作深沉的朗读将我又一次带入到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午后,然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孔子。从前,我看到一个伟大教育家开阔的胸怀,看到一代儒家宗师伟大的抱负,而这一次,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孜孜以求、逐梦一生却一无所获的老人的孤独与寂寞。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样一个问题呢?难道孔子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清楚学生的理想与志向?尤其是跟随他几十年的子路、冉友,答案是很明显的,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这些学生的了。要知道《侍坐》篇记述的是孔子晚年(65岁之后)的事情,可是为什么他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我想这里应该包含着孔子对后辈学生的希冀与鼓励,同时更重要的是孔子对自己人生命运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来看“如或知尔”中的“如”字,在这里是“如果”的意思,全句翻译为“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做些什么呢?”这个“如”很值得玩味,从表面上来说,这里是假设关系,也就是说丑前孔子的这四个弟子都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谈谈理想也是对学生们的激励和促进,尤其是这里面还有公西华这样的年轻弟子。如果我们再往深层挖掘一下,就会发现“如”字包含的其他意蕴,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孔子反观自己的一生,胸藏治国强军之策,心怀大济苍生之志,周游列国十四载以宣传“仁政”思想,却处处碰壁,于穷途末路之际不得已回到鲁国,晚年只能以著书授徒为业。可以说,孔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此时他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个问题,尤其是一个“如”字,就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内心的无奈与凄楚,孔子的潜台词是说“我奋斗一生,却未有所成,现在年纪大了,也就这样了,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机会,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完成我的心愿呢”,从中我们看到了晚年孔子对自己人生理想未得实现的感慨与无奈,更表现出他在思想上的落寞与孤独。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吾与点也”这句话中他的观点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大同社会”说和“消极避世”说,而我更倾向于后者,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曾皙说“异乎三子者之撰”,也就表明曾皙和另外三个人的志向不属于同类,其他三个人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曾皙当然就是远离政治的了,而孔子说“吾与点也”,自然也就是远离政治、消极避世了。第二,孔子晚年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此时的孔子应该在65岁之后,他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了,也接近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不超出规矩的事情了,据此来推断,孔子在这样的年纪选择避世也是合乎道理的。第三,孔子曾胸怀大志,周游列国以推行自己“仁政”的主张,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处处碰壁,十四年岁月蹉跎,偌大天下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重重打击之下年华渐渐老去,推行“仁政”的梦想越来越渺茫,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曾经积极推行政治主张的孔子选择消极避世,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孔子似乎更有烟火气和人情味,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孤独和寂寞的孔子。
  最后,我们注意到孔子说的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句话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两次出现均是对曾皙所说,那么这两处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次出现是在曾皙说出“异乎三子者之撰”后,孔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让曾皙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而第二次出现是在曾皙问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这个问题之后,这个时候孔子又说了“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这里面似乎就有些不同的意味了。几个学生在谈完自己的理想之后,孔子已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吾与点也”,也就是说孔子此时的想法与另外三位弟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当曾皙问他“我那三位师兄弟刚才谈自己的理想,您怎么看呢?”的时候,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也就是各自谈谈他们的志向罢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出一丝丝无奈和隐忧来,我想这里面包含着孔子对以子路、冉有、公西华为代表的众多弟子的前途的担忧。试想,孔子已至暮年,奔波一生却未能实现“仁政”理想,此时的孔子应该也能看清社会现状,即“道不行”也,所以他说“吾与点也”。以孔子之才尚无用武之地,那么弟子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抱负吗?孔子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样的社会,弟子们的命运都是前途未卜,而且还可能遭遇困厄与危险,只是他作为老师不能直接说出来,所以面对曾皙的提问他只能说“他们也就是说说罢了”,潜台词是“真的要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因此我们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中听到的是孔子对那个时代的失望,对弟子们前途与命运的担忧,而这也正是孔子最大的孤独和寂寞。
  以上是我对《侍坐》篇一点儿浅薄的理解,我希望看到一個走下神坛的能感受到温度和气息的孔子,而孔子的孤独和寂寞只是暂时的,也许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思想会在后代发扬光大,也没有想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会有人品味他的孤独和寂寞。
其他文献
摘要: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大量无题诗,具有较高艺术成就,产生深远影响。无题诗有意隐去题旨,主旨具有不确定性,诗人将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情思在诗句中通过设置连串的由情感外化的意象进行表达,立象以传情,呈现委婉深曲的朦胧美。在无题诗中,意象的选择、排列方式和所用表现手法等都对作者营造全诗朦胧美,并以不确定之情境表达深重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李商隐无题诗中意象的设置特点进行讨论,探究其有主意营造无题诗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教学经验来看,通过绘画的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的观察,更加品味出景色或者事物的内涵,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同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语文教学;绘画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入学时间较短,良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抽象思维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应充分
期刊
摘要:从权力意志理论解读潘金莲的人生,可知潘金莲靠西门庆实现了她的权力意志,摆脱了底层生活。她为了维护和扩大权力意志,又陷入了控制和反抗的困境。最终因丧失了权力意志,毁灭了自己。  关键词:潘金莲;权力意志;反抗  [正文]和基调,即仍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爱恨情仇为主。《金瓶梅》不仅是刻画酒色财气的世情小说,更是一部揭露封建时期女性不幸的作品。  《金瓶梅》中的女性各有各不幸与反抗。如,潘金莲的一生
期刊
摘要:十年的日本留学经历对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早期小说多以留日学生为写作对象,着重表现这一群体在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生存遭遇与精神困境。通过对这类典型人物形象的解读,可以探寻郁达夫留日期间的生活轨迹,剖析作家内心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把握其早期小说创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郁达夫;早期小说;留日学生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第二股留日热潮,许多知识青年和有志之士纷纷东渡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如何把握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平台;素材;课件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
期刊
摘要: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们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妙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堂:生动高效  多媒体、课程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根植在老师心中,已深入各类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媒体与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设施为现代化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
期刊
摘要:“先说后写”习作指导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习作指导模式。这种模式遵从了认识论和语言学的规律,从“说”入手培养观察、阅读、实践、感悟能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本文具体阐述了本模式的五个具体操作步骤和四个主要的实施策略。有理念支撑,有方法指导,有案例解读,希望能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启迪,进而促进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先说后写;习作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微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渐渐了解并熟悉一个新名词——“微课程”,校园里渐渐涌现出一股“微课”的热潮。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期刊
(一)  校园里的无名小花  要说我们校园的面貌,在这方圆几里的建筑群中,怕是再也找不出比它更简陋、更伧(cang)俗的了。学校的屋舍大多陈旧,像一个个身着粗布衣裤的乡巴佬,一副遮也遮不住的寒酸相。  至于校园的绿化,多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比如说跑道上那一大片草地,任由数千双脚去踩踏,至于能否“春风吹又生”,那得看草自己的造化了。而那些处于校园中心地带的植物,一年到头长势都好,倒没有辜负了那个驼
期刊
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开心,叫喜悦。  接到好姐妹秋萍的电话:我分别近45年的部分小学、初中同学要在大年初四相聚了。这突如其来的佳讯,让我激动不已!家里的日历牌记下了这难忘的日子,2017年1月27日(旧历除夕)。  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一如既往的黑夜,终于在我辗转难眠的催促下,收起了帷幕。早早地,我就起了床,捣饰了一番,出门了。  早春的江城,咋暖还寒。我坐上公汽,顺利地来到约定欢聚的地方。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