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写”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这与教师只重视了对学生“写”的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积累与选择材料的指导是不无关系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再高明的作家也写不出文章来。如果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那么材料就像人的“血肉”。一篇文章只是确定了主题,而没有表现主题的材料还不能成为一篇文章。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会说,根据某一主题的需要,“应该”些“什么”。但是学生手头是否有这个“什么”呢?这是师生双方都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个“什么”,就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
  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之外的能力,就是指导学生在积累与选择材料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先说积累材料。
  虽然平时所积累的材料不一定都能写进文章,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就没有动手写作时的选择,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的材料,才能为选择优质的对口的材料创造可能性。因此说,积累材料是选择材料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的开始。占有材料多才容易比较,才便于联想生发,才有可能筛选淘汰,才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积累材料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材料,才是最真实、最感人、最有生命力的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直接获取鲜活的材料。
  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社会舆论对某一人或事的不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某一社会事实,各自发表不同的看法,从中提取较为成熟的思想见解;指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本质的东西,培养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常调查采访,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搜集材料。
  中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命题作文所需要的材料往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去调查采访,以获得写作所需的对口材料。
  (三)、用心看书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
  中学生的生活与调查范围毕竟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还必须通过书本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上文所说的“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
  不论是以何种途径获得的材料都要记录下来,分类保存,以备写作选材所用。不然的话,一时急用,难以查寻。
  二、再说选择材料。
  如果写文章把占有的大量材料都一古脑儿地放进去,就会显得臃肿庞杂,使读者感到不得要领。这样写文章,即使有好的材料也会被淹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好的主题也得不到鲜明、突出的表现。所以,选择材料要做到“严”一“以一当十”。
  选择材料通常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选择突出主题的材料。
  所谓选择材料,从根本上说,就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又反过来统帅材料,材料总是受主题的支配,并为之服务的。能紧扣主题并能充分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便保留;反之,与主题无关,即使材料本身再生动,也应毫不可惜地舍弃,因为不能服务于主题的材料,往往越生动,越易淹没主题。
  中学生往往因为占有的写作材料不够丰富而对仅有的材料不忍“割爱”。他们衡量材料的优劣不是看是否能够表现主题,而是孤立地看它本身价值,甚至以自己的偏爱作为选材的尺度,于是犯下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二)、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真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实有其事”,不是编造的,弄虚作假的;其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而不是个别的,偶然的。
  不同的文体,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着不同的要求。
  非文学作品的写作对这一点有严格的要求。它不允许有任何想象和虚构,不能添枝加叶,移花接木,这类文体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材料必须确凿无误。如果在文章中使用了虚假的材料,就会大大地损害文章的说服力。
  文艺作品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虚构想象、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但是所反映的内容也必须是符合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真实。
  中学生往往也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太少而生编乱造、弄虚作假、草率成文的。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规律,都是通过个别现象和特殊的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寺殊”反映“一般”,“个性”反映“共性”,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个别事物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必须在纷纭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那些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或论据,它能够突出和深化主题,具有“以一抵十”的作用。典型材料未必“多”,也未必“大”。中学生往往还是因为占有的材料太少而信手拈来,以次充好,忽视了材料的典型性,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俗话说,“文章最忌百家衣”。一个材料有无表现力,不但要看它思想性是否强,还要看它是否新颖生动。新颖、独创的材料,充满魅力,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如果读者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就为他接受你文章的思想观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写好一篇文章,还要注意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选取等。即使是材料本身,也还有使用方面的问题。这里只就有无“下锅之米”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不成熟看法,其他方面这里不再赘述,目的只是想强调材料的积累和选择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丝毫也没有否定其他方面,也没有不让学生多“写”的意思。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在教学中起着桥梁作用,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让人健康发展,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情感互动;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脑的机能。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数学,获取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
【摘要】作为时代的需要,教师应当重视和培养在校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阅读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性化学习,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用丰富的阅读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阅读价值 阅读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
教研、即教学研究。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教学手段的研究,有对学生的研究,有对教材的研究,有对考试题材的研究,有对考试的信度、难度、效度、区分度的研究……  我们要说的是我对教材的深度进行研究的一个事例。这是小学科学课上的一个问题,教材上讲,地球日一天24小时,而恒星日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  同样是地球自转一周,用时相差3分56秒,这3分56秒到哪儿去了?  经过我们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运用信息技术独特的功能,来突破传统教学单一的、线性的、局限性的、被动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愉悦、和谐的状态中进行主动的、交互式的、非线性的、大容量的、选择性地的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拓开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 自我评价    最近,在《参考消息》曾看过一篇德国人写的文章,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不仅题材广泛,而且体裁多样,是训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修养的宝贵资源。然而正由于课文的信息量大,教师们常感到无从下手,学生也深感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但是,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出一些质量高且针对性强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加以科学的引导、监控和检测,将对提高学生能力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学生有各自的个性差异,有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采用一般的教学原则、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不高。近年,我结合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方法整理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吸引力,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了解学生对课文哪些方面是有兴趣的?哪些是没有兴趣的?一般来说,学生对抽象概括的
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到学校日常运转的职能部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语说明了后勤保障必须先于日常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农村中学后勤管理体制建设尚不够健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后勤工作也是学校的一个大窗口,在工作中与学生的频繁交往,后勤人员的品德很自然的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人一直从教于农村中学,就后勤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拙见:  一、加强后勤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对于后
级数理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正项级数又是数学中的基础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广泛的应用于数学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因此它的收敛性判定问题一直被人们所研究,比较典型的判别方法有:比较判别法、柯西判别法、拉贝尔判别法、积分判别法。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几个在以上判别法基础上推广的新的判别法,对一些正项级数敛散性的证明简便了很多。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这就要求教师讲究教學策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有意识地留心记录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学习,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引导他们发现并掌握学习生字方法一直是笔者识字教学中的教育准则  【关键词】生活化 自主识字 创造性学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