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这与教师只重视了对学生“写”的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积累与选择材料的指导是不无关系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再高明的作家也写不出文章来。如果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那么材料就像人的“血肉”。一篇文章只是确定了主题,而没有表现主题的材料还不能成为一篇文章。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会说,根据某一主题的需要,“应该”些“什么”。但是学生手头是否有这个“什么”呢?这是师生双方都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个“什么”,就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
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之外的能力,就是指导学生在积累与选择材料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先说积累材料。
虽然平时所积累的材料不一定都能写进文章,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就没有动手写作时的选择,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的材料,才能为选择优质的对口的材料创造可能性。因此说,积累材料是选择材料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的开始。占有材料多才容易比较,才便于联想生发,才有可能筛选淘汰,才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积累材料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材料,才是最真实、最感人、最有生命力的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直接获取鲜活的材料。
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社会舆论对某一人或事的不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某一社会事实,各自发表不同的看法,从中提取较为成熟的思想见解;指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本质的东西,培养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常调查采访,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搜集材料。
中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命题作文所需要的材料往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去调查采访,以获得写作所需的对口材料。
(三)、用心看书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
中学生的生活与调查范围毕竟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还必须通过书本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上文所说的“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
不论是以何种途径获得的材料都要记录下来,分类保存,以备写作选材所用。不然的话,一时急用,难以查寻。
二、再说选择材料。
如果写文章把占有的大量材料都一古脑儿地放进去,就会显得臃肿庞杂,使读者感到不得要领。这样写文章,即使有好的材料也会被淹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好的主题也得不到鲜明、突出的表现。所以,选择材料要做到“严”一“以一当十”。
选择材料通常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选择突出主题的材料。
所谓选择材料,从根本上说,就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又反过来统帅材料,材料总是受主题的支配,并为之服务的。能紧扣主题并能充分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便保留;反之,与主题无关,即使材料本身再生动,也应毫不可惜地舍弃,因为不能服务于主题的材料,往往越生动,越易淹没主题。
中学生往往因为占有的写作材料不够丰富而对仅有的材料不忍“割爱”。他们衡量材料的优劣不是看是否能够表现主题,而是孤立地看它本身价值,甚至以自己的偏爱作为选材的尺度,于是犯下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二)、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真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实有其事”,不是编造的,弄虚作假的;其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而不是个别的,偶然的。
不同的文体,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着不同的要求。
非文学作品的写作对这一点有严格的要求。它不允许有任何想象和虚构,不能添枝加叶,移花接木,这类文体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材料必须确凿无误。如果在文章中使用了虚假的材料,就会大大地损害文章的说服力。
文艺作品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虚构想象、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但是所反映的内容也必须是符合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真实。
中学生往往也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太少而生编乱造、弄虚作假、草率成文的。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规律,都是通过个别现象和特殊的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寺殊”反映“一般”,“个性”反映“共性”,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个别事物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必须在纷纭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那些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或论据,它能够突出和深化主题,具有“以一抵十”的作用。典型材料未必“多”,也未必“大”。中学生往往还是因为占有的材料太少而信手拈来,以次充好,忽视了材料的典型性,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俗话说,“文章最忌百家衣”。一个材料有无表现力,不但要看它思想性是否强,还要看它是否新颖生动。新颖、独创的材料,充满魅力,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如果读者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就为他接受你文章的思想观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写好一篇文章,还要注意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选取等。即使是材料本身,也还有使用方面的问题。这里只就有无“下锅之米”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不成熟看法,其他方面这里不再赘述,目的只是想强调材料的积累和选择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丝毫也没有否定其他方面,也没有不让学生多“写”的意思。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再高明的作家也写不出文章来。如果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那么材料就像人的“血肉”。一篇文章只是确定了主题,而没有表现主题的材料还不能成为一篇文章。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会说,根据某一主题的需要,“应该”些“什么”。但是学生手头是否有这个“什么”呢?这是师生双方都感到头痛的问题。这个“什么”,就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
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学生“写”之外的能力,就是指导学生在积累与选择材料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先说积累材料。
虽然平时所积累的材料不一定都能写进文章,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就没有动手写作时的选择,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的材料,才能为选择优质的对口的材料创造可能性。因此说,积累材料是选择材料的基础,也是全部写作活动的开始。占有材料多才容易比较,才便于联想生发,才有可能筛选淘汰,才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积累材料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材料,才是最真实、最感人、最有生命力的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让学生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直接获取鲜活的材料。
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社会舆论对某一人或事的不同评价:组织学生讨论某一社会事实,各自发表不同的看法,从中提取较为成熟的思想见解;指导学生从看似平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本质的东西,培养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常调查采访,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搜集材料。
中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命题作文所需要的材料往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去调查采访,以获得写作所需的对口材料。
(三)、用心看书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
中学生的生活与调查范围毕竟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还必须通过书本学习,从书籍报刊中获取间接材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上文所说的“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
不论是以何种途径获得的材料都要记录下来,分类保存,以备写作选材所用。不然的话,一时急用,难以查寻。
二、再说选择材料。
如果写文章把占有的大量材料都一古脑儿地放进去,就会显得臃肿庞杂,使读者感到不得要领。这样写文章,即使有好的材料也会被淹没,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好的主题也得不到鲜明、突出的表现。所以,选择材料要做到“严”一“以一当十”。
选择材料通常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选择突出主题的材料。
所谓选择材料,从根本上说,就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又反过来统帅材料,材料总是受主题的支配,并为之服务的。能紧扣主题并能充分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便保留;反之,与主题无关,即使材料本身再生动,也应毫不可惜地舍弃,因为不能服务于主题的材料,往往越生动,越易淹没主题。
中学生往往因为占有的写作材料不够丰富而对仅有的材料不忍“割爱”。他们衡量材料的优劣不是看是否能够表现主题,而是孤立地看它本身价值,甚至以自己的偏爱作为选材的尺度,于是犯下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二)、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真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实有其事”,不是编造的,弄虚作假的;其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而不是个别的,偶然的。
不同的文体,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着不同的要求。
非文学作品的写作对这一点有严格的要求。它不允许有任何想象和虚构,不能添枝加叶,移花接木,这类文体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材料必须确凿无误。如果在文章中使用了虚假的材料,就会大大地损害文章的说服力。
文艺作品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虚构想象、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但是所反映的内容也必须是符合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真实。
中学生往往也是因为积累的材料太少而生编乱造、弄虚作假、草率成文的。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规律,都是通过个别现象和特殊的运动形式表现出来的。“寺殊”反映“一般”,“个性”反映“共性”,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个别事物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必须在纷纭复杂的材料中,选择那些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或论据,它能够突出和深化主题,具有“以一抵十”的作用。典型材料未必“多”,也未必“大”。中学生往往还是因为占有的材料太少而信手拈来,以次充好,忽视了材料的典型性,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俗话说,“文章最忌百家衣”。一个材料有无表现力,不但要看它思想性是否强,还要看它是否新颖生动。新颖、独创的材料,充满魅力,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如果读者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就为他接受你文章的思想观点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写好一篇文章,还要注意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选取等。即使是材料本身,也还有使用方面的问题。这里只就有无“下锅之米”的问题,谈了自己的不成熟看法,其他方面这里不再赘述,目的只是想强调材料的积累和选择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丝毫也没有否定其他方面,也没有不让学生多“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