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总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提升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主要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均予以常规磁共振成像扫苗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同时观察测量位置扩散系数和肿瘤鉴别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在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等方面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和颅脑肿瘤恶性程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颅脑肿瘤;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为了总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将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間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视作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均予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重点研究能够提升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主要方案,以期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道。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男女之间的比例是22:23,在予以常规序列扫描和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有1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例,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例,13例转移瘤病例,7例脑膜瘤病例,2例淋巴瘤病例,4例神经鞘瘤病例。同时,所有病例都表现出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1)本院所用诊断仪器为荷兰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其型号是Achieva1.5T:3.0T磁共振。线圈为标准的头颅线圈。
(2)给予所有病人常规序列扫描+增强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磁共振扫描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T1WI序列扫描、T2WI序列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扫描等。
(3)将T1WI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2100ms、TE=11ms、TI=750ms;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256。
(4)将T2WI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3000ms至4000ms之间、TE=102ms至110ms之间;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320。
(5)将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8002ms、TE=149.5ms TI=1900ms;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160。
(6)当获取到T1WI序列和T2WI序列之后,予以增强扫描。在扫描环节,对比剂选择二乙三胺五乙酸钆双葡甲胺,剂量选择每千克0.2mmol,给予病人静脉注射,待注射完成之后,立即予以扫描。扫描位选择冠状位、轴位以及矢状位,所选参数和T1WI序列扫描的参数相同。
(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序列选择SE-EPI,将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10000ms、TE=111ms至119ms之间;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256。选择三个方向予以施加其扩散梯度,分别是X轴、Y轴以及Z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扩散敏感因子则分别设置成每平方毫米0s以及每平方毫米1000s。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 ±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在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等方面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基于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来说,尽管核磁共振断层扫描具有较高使用价值,但是在具体使用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以至于颅脑肿瘤鉴别诊断出现问题,影响病患接受及时治疗[1-2]。近年来,国内磁共振技术发展速率越来越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已成为当前检测人体中水分子基本扩散模式的唯一方法,同时弥散成像能够对组织内的水分子自由度以及活动情况进行直接反应,并在此基础之上表现出机体组织实际结构特性[4]。
本次研究活动中,给予45例颅脑肿瘤病人常规磁共振成像扫苗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诊断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的相对表观系数值是(1.85±0.36),ADC值是(1.78±0.15);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的相对表观系数值是(2.63±0.49),ADC值是(2.22±0.33),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同时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和颅脑肿瘤恶性程度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将诊断结果作为治疗环节的重要指标,具有显著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纪婷,周礼金,吴菲,李晓杰.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03):256-257.
[2]姜亮,殷信道.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1):112-115.
[3]王红,马景旭,贾文霄,王云玲,邓佳敏.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04):299-303.
[4]全冠民,赵宁,袁涛,高丽娟,张微.CT灌注对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的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3,28(05):522-527.
【摘要】目的:总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提升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主要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均予以常规磁共振成像扫苗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同时观察测量位置扩散系数和肿瘤鉴别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在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等方面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和颅脑肿瘤恶性程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建议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颅脑肿瘤;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为了总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将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間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视作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均予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重点研究能够提升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整体效率的主要方案,以期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道。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45例颅脑肿瘤病人,男女之间的比例是22:23,在予以常规序列扫描和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其中,有1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例,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病例,13例转移瘤病例,7例脑膜瘤病例,2例淋巴瘤病例,4例神经鞘瘤病例。同时,所有病例都表现出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
1.2方法
(1)本院所用诊断仪器为荷兰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其型号是Achieva1.5T:3.0T磁共振。线圈为标准的头颅线圈。
(2)给予所有病人常规序列扫描+增强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磁共振扫描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T1WI序列扫描、T2WI序列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扫描等。
(3)将T1WI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2100ms、TE=11ms、TI=750ms;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256。
(4)将T2WI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3000ms至4000ms之间、TE=102ms至110ms之间;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320。
(5)将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8002ms、TE=149.5ms TI=1900ms;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同时,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160。
(6)当获取到T1WI序列和T2WI序列之后,予以增强扫描。在扫描环节,对比剂选择二乙三胺五乙酸钆双葡甲胺,剂量选择每千克0.2mmol,给予病人静脉注射,待注射完成之后,立即予以扫描。扫描位选择冠状位、轴位以及矢状位,所选参数和T1WI序列扫描的参数相同。
(7)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序列选择SE-EPI,将扫描的参数设置成:TR=10000ms、TE=111ms至119ms之间;将层厚设定为9mm,而层间距设定为1mm。将视野设定为220mm×220mm,将矩阵设定为192×256。选择三个方向予以施加其扩散梯度,分别是X轴、Y轴以及Z轴。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扩散敏感因子则分别设置成每平方毫米0s以及每平方毫米1000s。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 ±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在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等方面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基于颅脑肿瘤鉴别诊断来说,尽管核磁共振断层扫描具有较高使用价值,但是在具体使用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以至于颅脑肿瘤鉴别诊断出现问题,影响病患接受及时治疗[1-2]。近年来,国内磁共振技术发展速率越来越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已成为当前检测人体中水分子基本扩散模式的唯一方法,同时弥散成像能够对组织内的水分子自由度以及活动情况进行直接反应,并在此基础之上表现出机体组织实际结构特性[4]。
本次研究活动中,给予45例颅脑肿瘤病人常规磁共振成像扫苗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诊断结果发现,低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的相对表观系数值是(1.85±0.36),ADC值是(1.78±0.15);而高级别星形脑胶质瘤病例的相对表观系数值是(2.63±0.49),ADC值是(2.22±0.33),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非常突出,同时相对表观系数值、ADC值和颅脑肿瘤恶性程度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将诊断结果作为治疗环节的重要指标,具有显著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纪婷,周礼金,吴菲,李晓杰.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03):256-257.
[2]姜亮,殷信道.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1):112-115.
[3]王红,马景旭,贾文霄,王云玲,邓佳敏.MR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04):299-303.
[4]全冠民,赵宁,袁涛,高丽娟,张微.CT灌注对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的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3,28(05):5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