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形式和内容能否与职业工作衔接尤其重要。但现实中的实践教学安排,由于不同课程是不同老师上课,很难构成完整体系,这严重影响实践效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职业活动这个主线,把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衔接,引入职业工作情境教学,使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让实践教学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基于工作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实践性教学目的是将理论向实践转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特点是与职业工作衔接。建立科学的基于工作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高职实践环节教学尤为重要。
一、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自身工作特点
职业是具有特殊的工作特征和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当然有自己职业工作过程。从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和岗位需求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技能综合化
专业技能综合化是我国现阶段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建筑装饰起步比较晚,装饰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这就使企业自身无法承受更多的更专业的人才,企业就需要多面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岗位工作的特点要求是从业务谈判、设计、预算、材料、施工到竣工验收全程负责,要熟悉每个环节的程序和一般做法。
2.专业技能单一化
专业能力单一化这种人才需求是随着近年装饰企业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少规模大的企业,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去体现自身的实力,促使自己的部门专业化,像材料、设计、预算、施工等都专人专项负责。甚至某些部门会根据工作过程采用流水线式分工,比如:很多企业的设计部,他会根据设计的流程安排不同特长的人去完成某一环节任务,从3DMAX建模、附材质、打灯光、渲染出图、后期处理到施工图绘制等,进行分工,这样发挥每人的特长,提高速度和专业化程度,强调的是团队协作。这种人才岗位工作的特点要求必须要有某一专项特长。
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是采用“建立在对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毕业生实践能力要素,根据培养目标形成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来安排实践教学,将实践环节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块,这种方法可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
1.实践环节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由于现行的很多教学计划依旧采用以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方式来设置,导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战,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内容不连贯、不成体系。课程设置在课时分配和开设顺序上,缺乏核心课程及课程群概念,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很难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也穿插有参观、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但均不够深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知识技能,而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及职业综合素质在课堂内是很难学到的,这必然造成学生技能的缺乏,形成能力脱节,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校内实践教学缺乏与职业工作实践相统一,虽然是实训,但千篇一律,每个学生做的一样,实训的内容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缺乏动力,实训的效果不理想,与现实工作场景工作过程相差甚远。校外顶岗实训,受师资力量的制约,师生比不协调,教师很难及时跟进,大多成了放羊式教学。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方法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依据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二〇一一年八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意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依据。
2.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
围绕职业活动这个主线,把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衔接,引入职业工作情境教学,使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时,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先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行业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做出充分的了解,在课程体系安排上,构建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训练,确保实践能力训练不断线:创造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主要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专业技术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
3.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方法
①实践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舍弃这一点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职业能力的获取与职业工作活动分不开,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联系的,职业能力产生在职业活动中,所以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离开了工作过程的大部分专业技术知识都是形式化的,与实际现场不相符的。因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工作过程场景融入实践教学中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大多是学生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强化。将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主线实训教学转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在培养合格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从2006年开始的在《筑装饰设计》程实训中采用的征集房源活动,教师负责前期的房源征集,给学生提供业主的房源信息、量房及与业主沟通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去现场量房与业主沟通,这种模式与实际工作的情境一致,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使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能穿插并同步进行模拟了实际工作的流程,将各门专业课程综合运用,打了一套组合拳。 ③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学以致用和装饰岗位群能力要求整合课程,课程体系打破过去专业基础、专业课之间割裂、独立的现象,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基础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生产实践实训—创新实训”四个层次。专业课进行课程组合,因需设课,处理好能力与课程的关系,考虑先进性、创新性。考虑课程的交叉、融合,力争把分散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模块式教学,每一模块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就业的特点,按照“一专多能”的原则,删除原有课程体系中不适合现代装饰技术专业教学的内容,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以装饰制图为例,制图课程实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指导老师会对学生图纸上的易出错的线型、制图规范等做出严格的要求,实训的效果单一,与后续的实训课程很难发生直接联系。装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与《装饰CAD》、《装饰设计》、《装饰构造》、《装饰施工》等课程都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将制图课程实训使用的原始土建图纸给后续的其他主干课的实训使用,让学生继续深化设计原来的图纸,使不同的课程实训具有连续性,最终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这将使有效的时间内将实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实践环节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训成果,一方面反映了实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一改以往老师一人评定好坏的习惯,将客户的评语纳入考核体系中,以求能客观反映学生实训的水平和实训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促进的作用,根据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让学生知道规则,使学生在实训中有的放矢。以我校的《建筑装饰》课程实训考核为例,将校外的考核也纳入考核中去,让学生知道成绩的高低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过程性考核占50%,实训作品占5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见下表: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实训考核方式
4.实践环节教学与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首先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构建一个以实践知识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再次在实施过程中应清楚: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的关系、该课程与学生岗位技能的关系。这样才能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围绕“实践能力”这个中心,解决不同的问题,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将实践知识置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核心位置,要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充分了解工作过程,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行业发展趋势有准确的认识。
四、结语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知识构架体系,按照学以致用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合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使实践环节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强化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满足建筑装饰行业满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泽宏.高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模块式教学设计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梁文,郑建刚. 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之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金亚玲,郑志广,刘义杰.浅析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 成功(教育),2011(7).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2006-11-16.
基金项目:本文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实践性教学目的是将理论向实践转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特点是与职业工作衔接。建立科学的基于工作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高职实践环节教学尤为重要。
一、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自身工作特点
职业是具有特殊的工作特征和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当然有自己职业工作过程。从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和岗位需求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技能综合化
专业技能综合化是我国现阶段装饰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建筑装饰起步比较晚,装饰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这就使企业自身无法承受更多的更专业的人才,企业就需要多面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岗位工作的特点要求是从业务谈判、设计、预算、材料、施工到竣工验收全程负责,要熟悉每个环节的程序和一般做法。
2.专业技能单一化
专业能力单一化这种人才需求是随着近年装饰企业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少规模大的企业,他们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去体现自身的实力,促使自己的部门专业化,像材料、设计、预算、施工等都专人专项负责。甚至某些部门会根据工作过程采用流水线式分工,比如:很多企业的设计部,他会根据设计的流程安排不同特长的人去完成某一环节任务,从3DMAX建模、附材质、打灯光、渲染出图、后期处理到施工图绘制等,进行分工,这样发挥每人的特长,提高速度和专业化程度,强调的是团队协作。这种人才岗位工作的特点要求必须要有某一专项特长。
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是采用“建立在对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毕业生实践能力要素,根据培养目标形成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来安排实践教学,将实践环节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块,这种方法可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
1.实践环节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由于现行的很多教学计划依旧采用以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方式来设置,导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战,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内容不连贯、不成体系。课程设置在课时分配和开设顺序上,缺乏核心课程及课程群概念,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很难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也穿插有参观、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但均不够深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知识技能,而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及职业综合素质在课堂内是很难学到的,这必然造成学生技能的缺乏,形成能力脱节,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校内实践教学缺乏与职业工作实践相统一,虽然是实训,但千篇一律,每个学生做的一样,实训的内容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缺乏动力,实训的效果不理想,与现实工作场景工作过程相差甚远。校外顶岗实训,受师资力量的制约,师生比不协调,教师很难及时跟进,大多成了放羊式教学。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方法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依据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二〇一一年八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的意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依据。
2.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路
围绕职业活动这个主线,把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衔接,引入职业工作情境教学,使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时,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先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行业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做出充分的了解,在课程体系安排上,构建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训练,确保实践能力训练不断线:创造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主要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专业技术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
3.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建立的方法
①实践环节教学目标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舍弃这一点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职业能力的获取与职业工作活动分不开,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联系的,职业能力产生在职业活动中,所以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离开了工作过程的大部分专业技术知识都是形式化的,与实际现场不相符的。因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工作过程场景融入实践教学中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大多是学生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强化。将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主线实训教学转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在培养合格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从2006年开始的在《筑装饰设计》程实训中采用的征集房源活动,教师负责前期的房源征集,给学生提供业主的房源信息、量房及与业主沟通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去现场量房与业主沟通,这种模式与实际工作的情境一致,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促使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这样在日常教学中能穿插并同步进行模拟了实际工作的流程,将各门专业课程综合运用,打了一套组合拳。 ③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学以致用和装饰岗位群能力要求整合课程,课程体系打破过去专业基础、专业课之间割裂、独立的现象,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基础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生产实践实训—创新实训”四个层次。专业课进行课程组合,因需设课,处理好能力与课程的关系,考虑先进性、创新性。考虑课程的交叉、融合,力争把分散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模块式教学,每一模块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就业的特点,按照“一专多能”的原则,删除原有课程体系中不适合现代装饰技术专业教学的内容,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以装饰制图为例,制图课程实训,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指导老师会对学生图纸上的易出错的线型、制图规范等做出严格的要求,实训的效果单一,与后续的实训课程很难发生直接联系。装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与《装饰CAD》、《装饰设计》、《装饰构造》、《装饰施工》等课程都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将制图课程实训使用的原始土建图纸给后续的其他主干课的实训使用,让学生继续深化设计原来的图纸,使不同的课程实训具有连续性,最终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这将使有效的时间内将实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实践环节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训成果,一方面反映了实训计划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一改以往老师一人评定好坏的习惯,将客户的评语纳入考核体系中,以求能客观反映学生实训的水平和实训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促进的作用,根据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让学生知道规则,使学生在实训中有的放矢。以我校的《建筑装饰》课程实训考核为例,将校外的考核也纳入考核中去,让学生知道成绩的高低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过程性考核占50%,实训作品占5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见下表: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实训考核方式
4.实践环节教学与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首先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构建一个以实践知识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再次在实施过程中应清楚: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的关系、该课程与学生岗位技能的关系。这样才能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地位和作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围绕“实践能力”这个中心,解决不同的问题,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将实践知识置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核心位置,要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充分了解工作过程,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行业发展趋势有准确的认识。
四、结语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知识构架体系,按照学以致用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整合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使实践环节教学与社会实践接轨,强化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满足建筑装饰行业满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泽宏.高职建筑装饰技术专业模块式教学设计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梁文,郑建刚. 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之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4]金亚玲,郑志广,刘义杰.浅析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 成功(教育),2011(7).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2006-11-16.
基金项目:本文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