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此不难看出诵读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贯串了三、四学段。可见,朗读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首先,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默读只是在看,只是眼和脑在参与,而朗读则要经过“眼——脑——口——耳”多种感官的参与,每个学生要尽量做到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顺畅、生动。因此,朗读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强化记忆,使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真阅读、深阅读。
第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的把握和理解。
记得在教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课文开头的部分,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被父母追问羚羊木雕下落的那一部分,读“妈妈”那部分的女同学每次都会抢读,直接就把妈妈的话读出来,等不得读旁白的同学把“妈妈说”这三个字读出来。等他们读完,让其他同学点评的时候,有个学生说道:“读妈妈的同学太急了,每次都会抢。”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不少同学在下面异口同声地说道:“妈妈的性格本来就很急躁嘛!”听到这话,我有点吃惊,学生是进入初中还不到一个月的新生,这节课是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生只是才接触文章而已,人物的分析还远没开始,但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在朗读中自己悟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时,我为我没有省略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深感庆幸,同时也再一次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
在《荷叶 母亲》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反复的诵读,学生在读最后一段时(“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自然而然会把重音放在“你”和“荫蔽”上,作者对母爱的歌颂的主题,在朗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朗读到位了,诗歌中的画面慢慢展现在学生脑海里,诗歌的意境情感,也可以水到渠成地体会出来。与此同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富于变化的朗读形式,很好地创设了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可见,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品味,理解又是提高朗读技巧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第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在做修改病句的练习时,有时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病因,但是经常会说:“就是读起来觉得不对,觉得很别扭。”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就是学生语感的一种体现。音乐听到入迷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拍子,古人读书忘情时,常常也是摇头晃脑,鼓掌击拍,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乐感是怎样来的?不是靠默记乐谱,也不是靠听教师分析讲解,而是自己感觉出来的;语感亦是如此,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品味而习得。
第四,朗读有利于加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文体不同,语言风格各异,但都有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之处。散文的清新,诗歌的典雅,说明文的严谨;《观舞记》中辞藻的优美华丽,《背影》中语言的平实质朴,《范进中举》中用词的辛辣生动……这些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吸取精华部分,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在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好像已经淡化了,课堂上学生朗读面窄,点来点去就是那几个人;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为读而读,有口无心。朗读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点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要在思想上重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自己要不断地学习、练习,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再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2.进行技巧的指导,精选练点,有的放矢
普通话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声调之抑扬,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喜怒哀愁发之于声,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侧重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同样是诗歌,《金色花》应该用欢快轻松的语气,读出孩子的顽皮活泼;《我爱这土地》则应该低沉舒缓,表现内心的悲痛,对祖国深厚的爱。这一切,都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指导。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举一反三,将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3.要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设计课堂里的朗读时间。在读之前,充分指导,明确要求。读的时候,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读后要留下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技巧,发挥朗读的激励功能。自学性朗读,切不可流于形式,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将课文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丰富朗读形式,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开展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如前面提到的《羚羊木雕》,分角色朗读无形中就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人物多,个性鲜明,语言各有特点。我提前让学生分了小组,自选段落,进行分角色朗读。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还加入了自己设计的动作。通过几个小组的朗读,人物的形象不用教师刻意分析,在大家对朗读的点评中,自然而然就明确了。可见朗读的同学将自己融入到所“扮演”的人物内心世界中,下面的“听众”也能被很好地带动起来。
还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文学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安塞腰鼓》壮阔、豪迈的语言,与陕北高原上雄壮奔放的腰鼓声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两者一结合,仿佛把学生带入击鼓的现场,感受到了火热的气氛。可见,音乐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尤其适合意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5.要重视朗读后的点评
指导——朗读——点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点评,通过点评后的再次朗读,读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得失,听的同学可以学习借鉴。评议时,老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贯串了三、四学段。可见,朗读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首先,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默读只是在看,只是眼和脑在参与,而朗读则要经过“眼——脑——口——耳”多种感官的参与,每个学生要尽量做到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顺畅、生动。因此,朗读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强化记忆,使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真阅读、深阅读。
第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的把握和理解。
记得在教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课文开头的部分,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被父母追问羚羊木雕下落的那一部分,读“妈妈”那部分的女同学每次都会抢读,直接就把妈妈的话读出来,等不得读旁白的同学把“妈妈说”这三个字读出来。等他们读完,让其他同学点评的时候,有个学生说道:“读妈妈的同学太急了,每次都会抢。”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不少同学在下面异口同声地说道:“妈妈的性格本来就很急躁嘛!”听到这话,我有点吃惊,学生是进入初中还不到一个月的新生,这节课是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生只是才接触文章而已,人物的分析还远没开始,但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在朗读中自己悟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时,我为我没有省略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深感庆幸,同时也再一次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
在《荷叶 母亲》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反复的诵读,学生在读最后一段时(“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自然而然会把重音放在“你”和“荫蔽”上,作者对母爱的歌颂的主题,在朗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朗读到位了,诗歌中的画面慢慢展现在学生脑海里,诗歌的意境情感,也可以水到渠成地体会出来。与此同时,声情并茂的朗读,富于变化的朗读形式,很好地创设了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可见,朗读可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品味,理解又是提高朗读技巧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第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在做修改病句的练习时,有时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病因,但是经常会说:“就是读起来觉得不对,觉得很别扭。”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就是学生语感的一种体现。音乐听到入迷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拍子,古人读书忘情时,常常也是摇头晃脑,鼓掌击拍,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乐感是怎样来的?不是靠默记乐谱,也不是靠听教师分析讲解,而是自己感觉出来的;语感亦是如此,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品味而习得。
第四,朗读有利于加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文体不同,语言风格各异,但都有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之处。散文的清新,诗歌的典雅,说明文的严谨;《观舞记》中辞藻的优美华丽,《背影》中语言的平实质朴,《范进中举》中用词的辛辣生动……这些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吸取精华部分,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在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好像已经淡化了,课堂上学生朗读面窄,点来点去就是那几个人;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为读而读,有口无心。朗读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点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要在思想上重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自己要不断地学习、练习,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再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2.进行技巧的指导,精选练点,有的放矢
普通话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声调之抑扬,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喜怒哀愁发之于声,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侧重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同样是诗歌,《金色花》应该用欢快轻松的语气,读出孩子的顽皮活泼;《我爱这土地》则应该低沉舒缓,表现内心的悲痛,对祖国深厚的爱。这一切,都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指导。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举一反三,将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3.要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设计课堂里的朗读时间。在读之前,充分指导,明确要求。读的时候,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读后要留下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技巧,发挥朗读的激励功能。自学性朗读,切不可流于形式,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将课文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丰富朗读形式,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开展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如前面提到的《羚羊木雕》,分角色朗读无形中就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人物多,个性鲜明,语言各有特点。我提前让学生分了小组,自选段落,进行分角色朗读。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还加入了自己设计的动作。通过几个小组的朗读,人物的形象不用教师刻意分析,在大家对朗读的点评中,自然而然就明确了。可见朗读的同学将自己融入到所“扮演”的人物内心世界中,下面的“听众”也能被很好地带动起来。
还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文学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安塞腰鼓》壮阔、豪迈的语言,与陕北高原上雄壮奔放的腰鼓声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两者一结合,仿佛把学生带入击鼓的现场,感受到了火热的气氛。可见,音乐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尤其适合意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5.要重视朗读后的点评
指导——朗读——点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点评,通过点评后的再次朗读,读的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得失,听的同学可以学习借鉴。评议时,老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