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锡绣工艺以及进入学校教学的实践尝试,探讨传统工艺可以借助学校教育进行传承的可行性,目的是使更多艺术教师关注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问题。
关键词 锡绣 教学 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Tradi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raft in Vocational Teaching
——The Try Teaching of Tin Embroidery
DAI Lan
(Wuxi Tourism Trade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Wuxi, Jiangsu 214045)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in embroide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to schools, and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heritage into school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enable more attention to local art teacher of traditional craft heritage issues.
Key wordstin embroidery; teaching; tradition
1 无锡刺绣的演变和发展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不同图案的工艺。根据各种古墓出土的帛画和刺绣等实物可知,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在无锡,最早有记载的刺绣艺人是明代余氏,据《金匮县志》记载:“堆纱刺绣兹明尤仲骥妻余氏所制。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
在清代光绪以前,无锡刺绣还只是家庭妇女手工艺,绣件也以零星小品居多,如鞋头、椅垫、椅披、枕衣、镜袄等等,而且没有批量生产。很长一段时期,锡绣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图案装饰为主。直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江南著名刺绣工艺家丁佩曾经寄寓无锡,著有中国刺绣艺术第一部专著《绣谱》,对无锡的刺绣起着推动作用。此时锡绣以“闺阁绣”占主导地位,这种刺绣细腻典雅,属格调高雅的观赏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李竟和妯娌在其丈夫华文川,华文汇兄弟的支持下,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刺绣组织——锡山绣工传习会,会员达102人,绣品分等级收购出售,从此锡绣便以商品形式流通于市场,日本刺绣家金原村子亦参加学习。在当时书画家王云轩、陈旧村等人的协助下,锡绣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创立了画、书、绣相结合,富有变格特点的新绣法。技法上也充分运用擞和针法、长针余缠等手法,并辅以劈绒,使粗犷与细腻兼备,形成了具有文化画气质,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的风格。无锡刺绣事业一时大兴,锡绣步入了鼎盛时期。
这时的无锡刺绣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刺绣家,而其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华璂。华璂于1906年在荡口鹅湖女学教授刺绣,在内容上引进了西洋绘画的写实风格,在刺绣针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她运用列针与锁针法,打破传统刺绣“平、匀、细、密”的针法,放针自由,线条活泼多变,丝线也是多色绞和。
无锡刺绣于1927年逐步衰落,直到解放后逐步恢复。1980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召集所内画师、微雕艺人、刺绣艺人创造了精微绣《百寿图》,用彩色双面绣技法绣上寿星,在寿星身上又用8种不同的彩色绣107个“寿”字。这件作品标志着锡绣开始走上精微绣的历程,开创了无锡刺绣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2008年无锡精微绣作为苏绣的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锡绣在高职教学中的尝试
2.1 前期思考
认识锡绣,其实时间不长。2005年前,无锡优秀传统工艺如:无锡惠山泥人、竹刻、锡绣等都走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2005年开始,无锡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这些工艺,为仅留的几位工艺大师提供各方面的帮助,目的是为这些工艺不至于失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资,锡绣传人吴鸣文老师在徐福成故居成立锡绣工作室,开始带传人(5人),同时为普及锡绣工艺,在无锡河埒口文昌轩免费教授锡绣工艺。锡绣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喜欢锡绣的人们。
2006年,学校开始筹建艺术教室,开始特色教学的课程改革,锡绣就很自然的进入我思考的范围。在薛福成故居看到绷架上五彩的丝线,陈列的精美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笔者有责任和义务来关注无锡本土文化的传承,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这种古老的手工艺,有机会尝试学习它并爱上它,并将 “锡绣”工艺带进校园。
首先是教学形式。锡绣是一个优秀的地方传统工艺,但从工艺特点来看,更加适合女孩子,再加上学习周期比较长,所以不能在常规教学中展开,需要创建一种课程环境,能够周期比较长,让喜欢这种工艺的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兴趣小组或者第二课堂的形式就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师资。没有好的老师,教学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在校的或外校的,很难寻找到教师能胜任传统工艺的教学,最适合的就是聘请工艺大师参与到教学中。工艺大师做技术上的指导,在校老师做辅助的指导和教学管理,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是场所。有一个专门的教室是比不可少的,任何传统工艺都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材料,所以一个专门的教室可以确保硬件设施的到位,使得教学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专业活动氛围,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归属感和安定感,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2.2 初期尝试
基于以上三点的考虑,经过一年左右的筹备,学校在2008年建立刺绣工作室,锡绣传人——吴鸣文老师成为学校的外聘老师,到学校教授兴趣班同学学习锡绣工艺。
刺绣教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始招学生,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是好奇,由于工艺技法需要手把手的教,所以最终留下十几名学生。从比较简单的排针练习开始,花型以兰花为主。为了能更好的胜任工作,作为负责老师,除了帮助吴老师进行教学管理以及一些辅助工作,笔者与学生一起开始学习锡绣。对锡绣了解越深,就越能体会到其中的精湛之处,越能体会到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那么先人创下、几代人的心血积淀起来的如此精美的艺术,真的要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吗?
带着这种想法,学校兴趣小组同学采用滚动式培养方式。由于锡绣学习周期比较长,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练习,所以小组成员基本上是五年制一年级的住宿生,他们比走读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年以后没有恒心再坚持下去的同学会自然淘汰,由新生代替。在平时的学习中,老成员带新成员,相互交流,有疑问就请教师傅,进步相当快。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时,锡绣已学四年,一般的花鸟双面绣已经能独立完成。
2.3 锡绣教学与传承
目前的问题是,社会上没有更高一层的完善的锡绣人才培养机构,有锡绣特长的学生没有继续发展的平台。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扶植锡绣重新起步,使更多的人关注锡绣、喜爱锡绣,让锡绣卓越的风采重新回到大家的眼中,这无疑开创了锡绣工艺的新局面。吴鸣文老师在薛福成故居工作室带的弟子,由于经济待遇问题,目前仅留两名。2010年,政府第二次出资,请锡绣传人赵育红老师在惠山古镇开设工作室,向社会招收五名弟子。两位大师的精湛工艺是否会被全部传承,这种传承能持续多久,都是一个未知数,传承与已传承中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仅留的几名工艺大师都已走入花甲之年,还有多少时间让我们左顾右盼?锡绣的精微绣道路,注定了锡绣工艺曲高和寡,无法走向产业化道路,那么政府在“扶”之后,是否再考虑“送”一程,建立起更为长久的滚动式培养机制,使学校的普及与社会的培养相衔接,逐步形成金字塔结构,缩小学与教之间的断层,使锡绣工艺走上生生不息之路。
关键词 锡绣 教学 传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Tradi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raft in Vocational Teaching
——The Try Teaching of Tin Embroidery
DAI Lan
(Wuxi Tourism Trade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Wuxi, Jiangsu 214045)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tin embroide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to schools, and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heritage into school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enable more attention to local art teacher of traditional craft heritage issues.
Key wordstin embroidery; teaching; tradition
1 无锡刺绣的演变和发展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不同图案的工艺。根据各种古墓出土的帛画和刺绣等实物可知,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在无锡,最早有记载的刺绣艺人是明代余氏,据《金匮县志》记载:“堆纱刺绣兹明尤仲骥妻余氏所制。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
在清代光绪以前,无锡刺绣还只是家庭妇女手工艺,绣件也以零星小品居多,如鞋头、椅垫、椅披、枕衣、镜袄等等,而且没有批量生产。很长一段时期,锡绣一直以折枝花卉和图案装饰为主。直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江南著名刺绣工艺家丁佩曾经寄寓无锡,著有中国刺绣艺术第一部专著《绣谱》,对无锡的刺绣起着推动作用。此时锡绣以“闺阁绣”占主导地位,这种刺绣细腻典雅,属格调高雅的观赏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李佩黻、李竟和妯娌在其丈夫华文川,华文汇兄弟的支持下,创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刺绣组织——锡山绣工传习会,会员达102人,绣品分等级收购出售,从此锡绣便以商品形式流通于市场,日本刺绣家金原村子亦参加学习。在当时书画家王云轩、陈旧村等人的协助下,锡绣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创立了画、书、绣相结合,富有变格特点的新绣法。技法上也充分运用擞和针法、长针余缠等手法,并辅以劈绒,使粗犷与细腻兼备,形成了具有文化画气质,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的风格。无锡刺绣事业一时大兴,锡绣步入了鼎盛时期。
这时的无锡刺绣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刺绣家,而其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华璂。华璂于1906年在荡口鹅湖女学教授刺绣,在内容上引进了西洋绘画的写实风格,在刺绣针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她运用列针与锁针法,打破传统刺绣“平、匀、细、密”的针法,放针自由,线条活泼多变,丝线也是多色绞和。
无锡刺绣于1927年逐步衰落,直到解放后逐步恢复。1980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召集所内画师、微雕艺人、刺绣艺人创造了精微绣《百寿图》,用彩色双面绣技法绣上寿星,在寿星身上又用8种不同的彩色绣107个“寿”字。这件作品标志着锡绣开始走上精微绣的历程,开创了无锡刺绣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2008年无锡精微绣作为苏绣的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锡绣在高职教学中的尝试
2.1 前期思考
认识锡绣,其实时间不长。2005年前,无锡优秀传统工艺如:无锡惠山泥人、竹刻、锡绣等都走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2005年开始,无锡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这些工艺,为仅留的几位工艺大师提供各方面的帮助,目的是为这些工艺不至于失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资,锡绣传人吴鸣文老师在徐福成故居成立锡绣工作室,开始带传人(5人),同时为普及锡绣工艺,在无锡河埒口文昌轩免费教授锡绣工艺。锡绣终于撩开神秘的面纱,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喜欢锡绣的人们。
2006年,学校开始筹建艺术教室,开始特色教学的课程改革,锡绣就很自然的进入我思考的范围。在薛福成故居看到绷架上五彩的丝线,陈列的精美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笔者有责任和义务来关注无锡本土文化的传承,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这种古老的手工艺,有机会尝试学习它并爱上它,并将 “锡绣”工艺带进校园。
首先是教学形式。锡绣是一个优秀的地方传统工艺,但从工艺特点来看,更加适合女孩子,再加上学习周期比较长,所以不能在常规教学中展开,需要创建一种课程环境,能够周期比较长,让喜欢这种工艺的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兴趣小组或者第二课堂的形式就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师资。没有好的老师,教学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在校的或外校的,很难寻找到教师能胜任传统工艺的教学,最适合的就是聘请工艺大师参与到教学中。工艺大师做技术上的指导,在校老师做辅助的指导和教学管理,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是场所。有一个专门的教室是比不可少的,任何传统工艺都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材料,所以一个专门的教室可以确保硬件设施的到位,使得教学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专业活动氛围,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归属感和安定感,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2.2 初期尝试
基于以上三点的考虑,经过一年左右的筹备,学校在2008年建立刺绣工作室,锡绣传人——吴鸣文老师成为学校的外聘老师,到学校教授兴趣班同学学习锡绣工艺。
刺绣教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始招学生,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更多的是好奇,由于工艺技法需要手把手的教,所以最终留下十几名学生。从比较简单的排针练习开始,花型以兰花为主。为了能更好的胜任工作,作为负责老师,除了帮助吴老师进行教学管理以及一些辅助工作,笔者与学生一起开始学习锡绣。对锡绣了解越深,就越能体会到其中的精湛之处,越能体会到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那么先人创下、几代人的心血积淀起来的如此精美的艺术,真的要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吗?
带着这种想法,学校兴趣小组同学采用滚动式培养方式。由于锡绣学习周期比较长,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练习,所以小组成员基本上是五年制一年级的住宿生,他们比走读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年以后没有恒心再坚持下去的同学会自然淘汰,由新生代替。在平时的学习中,老成员带新成员,相互交流,有疑问就请教师傅,进步相当快。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时,锡绣已学四年,一般的花鸟双面绣已经能独立完成。
2.3 锡绣教学与传承
目前的问题是,社会上没有更高一层的完善的锡绣人才培养机构,有锡绣特长的学生没有继续发展的平台。市政府从2005年开始扶植锡绣重新起步,使更多的人关注锡绣、喜爱锡绣,让锡绣卓越的风采重新回到大家的眼中,这无疑开创了锡绣工艺的新局面。吴鸣文老师在薛福成故居工作室带的弟子,由于经济待遇问题,目前仅留两名。2010年,政府第二次出资,请锡绣传人赵育红老师在惠山古镇开设工作室,向社会招收五名弟子。两位大师的精湛工艺是否会被全部传承,这种传承能持续多久,都是一个未知数,传承与已传承中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仅留的几名工艺大师都已走入花甲之年,还有多少时间让我们左顾右盼?锡绣的精微绣道路,注定了锡绣工艺曲高和寡,无法走向产业化道路,那么政府在“扶”之后,是否再考虑“送”一程,建立起更为长久的滚动式培养机制,使学校的普及与社会的培养相衔接,逐步形成金字塔结构,缩小学与教之间的断层,使锡绣工艺走上生生不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