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学好科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ao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而如何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在科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有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能“吹皱一池春水”,而有的毫无反应,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实施主动探究的学习行为,这就是科学教师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开启心智,关注问题的来源
  
  科学学科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要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每个部分的科学教材上都设计了很多问题,有的科学教师就针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结果一堂课时间,往往感到非常漫长,教材上的问题仅用十五分钟就已经讲完了。诚然,针对教材上的问题与学生讨论也未尝不可,但是,翻看教材仅仅是薄薄的一两张纸,所涉及的问题层面往往不是那么深入的,甚至所提出的问题是相当笼统的,如果仅仅是就问题的表面来进行讨论的话,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概念是模糊的,这样的问题的提出显然达不到教学目标。我们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眼光,运用教材并打破教材的束缚,提倡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比教材更广泛的生活领域里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探究未知的领域。
  由于学生关心的问题未必是教师预设的,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未必感兴趣,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必须找到师生的结合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而,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提问,使提问和学生个人的问题发生共鸣。教师要及时捕捉探究契机、现场生成的问题,特别是独特的意见,利用并以巨大的热情去区别、归纳、综合这些问题,把他们归纳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二、设置情境,把握问题的呈现时机
  
  创设情境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展现教学内容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目的是激起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教材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使学生产生疑惑而提出问题,从而引起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多提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设计较真实的情景和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把学生带人探索性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感受这个情景之后,觉察到其中所发生的问题,引起探究问题的兴趣,带着强烈的动机去探究问题。
  在设置情景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提问的时机,要先通过设置情景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例如在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他们特别需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这时提出一个问题,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顺应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注意情境创设的方式,针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情境的创设。
  
  三、大胆质疑,增强问题的思维含量
  
  教师要创设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时间思索,有信息回答,有意愿质疑,逐步培养学生从“有疑处见疑”到“无疑处见疑”的能力。
  教师设置问题要有创意,有一定的思维负荷,生成思维的驱动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思有所得。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愉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设计问题要考虑“留白”,让学生在回答与提出问题时能跳出既定的思维框架,促使他们产生新颖的想法和充满创意的探索方法,寓有想象力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现研究的成果。
  
  四、灵活运用,调节问题的呈现密度
  
  教材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重点突出,还要灵活把握,力戒面面俱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那只能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领会。所以,教师提问要分清主次,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明确重点,突破难点,以深化认识,强化记忆。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要在关键处,要有质量。教学的起始阶段,采用启发式导人情境,围绕教学重点提问;中段、结尾时提问的频率较高,结尾阶段需要思维的深化或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在教学的中段,应让学生多进行教学的实践活动、自主活动。总之,提问应抓住关键性和本质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会主要问题做全面深入的讨论,务必弄清楚,真正使问题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向导。
  
  五、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在探究学习中是以个值得提倡的学习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例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巧妙的设计,精心的安排,在时间、资源、方法等条件下,单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对学生产生合作动机的预见性,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组成小组合作研究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争论的焦点,教师抓住的这个焦点,设计有关问题,将矛盾暴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极大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未来之事的强烈愿望,为例完善问题的答案及争取相同观点的支持,彼此合作,集思广益。这种有目的的合作探究问题的训练活动有助于学生探究方法的掌握和探究习惯的养成,合作学习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收集美夢的女巫
期刊
瞧你,把垃圾都堆在這儿,多脏啊!
太吵了,每天都這样,这些孩子一放学就踢我们窗户下的垃圾桶。
仔细观察两个数字“金字搭”的规律,看看问号处该填哪个数字,从下面的数字中选出来。
德国幼儿园的:玩耍的权利  ■ 陈平    德国幼儿教育的观念是:对于幼儿,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剥夺孩子的玩耍权利和珍贵的童年。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为使儿童能够进行自由活动,无论在哪个州,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镇里,德国的幼儿园都会为孩子们设立一个活动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兴趣角,如厨房玩具角、建筑角、图书角、生物角和其他玩具角,儿童在兴趣角可以独
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仅需要学生有强健的体格,而且还需要有理想、有思维、有较强的审美观,也需要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欣赏课是随着科技的提高和教师对现代化教育认识的一个产物,欣赏课作为体育课的一种课型,具有特殊的美育效应,是学生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的一种认可。所以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欣赏课提高体育课效率,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  体育欣赏课只要是对学生身心有益的都可以欣赏,但又不能欣
考试,我做到最后一题了。可是这题把我难住了。只有十五分钟了呀!我不能做不好呀!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看看其他小朋友,试卷被他们捂得严严实实的,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终于做完了,我松了口气,缓缓地将试卷翻过来……  指导老师:茹彩丽
我最拿手的家务是拖地。首先,我把拖把浸湿,拧个半干。然后,我拖着拖把,像遛小狗一样,绕着客厅“遛”个兩三圈。拖累了,我就拿来一块抹布,踩在脚底,像哪吒踩着风火轮一样再转上几圈……虽然拖地的方法不太“标准”,但是我能把地拖干净!  (指导老师:陈 亚 姜 勇)
把艺术课融汇贯穿于整个基础学校的课程中,并安排更多专门的课时学习艺术将会大大地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激发他们的思维。在基础学校,为艺术课留有专门的时间,就像对待英语课和数学课那样。孩子们要学习艺术技巧,同时也允许他们自由地“涂抹色彩”。他们画画、涂彩、做泥工雕塑、组装建筑结构。  基础学校的每个学生除嗓音之外,都有一件乐器,并每天用其进行演奏。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一种乐器——笛子、小号、小
【编者按】高本大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小学校长。他不仅三尺讲台上神采飞扬,书教得好,而且擅油画,藏美石……业余生活也是多姿多彩。本大先生孜孜于苏苑实小,精耕细作,把这座“袖珍”小校磨琢有加:近视若一块美玉,远观又似玲珑盆景,山水万千。情怀四溢,书香远播。本刊首发的这篇大作,满纸高氏语汇。一位醉心于教育事业的极具苏派风貌的教育家形象跃然纸上,其具体做法不乏借鉴意义,颇值得玩味。    本人于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