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5
摘要: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有多重优势,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控制病情、提升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诊断;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高危因素,因高血压发病率高、病程长、血压长期控制需求大,因此治疗时需要长期进行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监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用药不良反应、血压控制不良甚至猝死等情况,因此系统且规律的长期监测患者血压就显得必要且迫切。动态血压监测(ABPM)作为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反映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与波动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支持高血压临床诊疗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下面就近几年动态血压监测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1.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
ABPM比起传统血压监测手段偶测血压无论是重复性、真实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外,还可较为准确的反映24h患者血液总体水平变化情况、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波动情况,在临床诊断高血压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ABPM测量血压间隔白天可保持在15、20胡熬着30min一次,夜间则可适当延长至一小时,这种方便的重复性监测有利于及时掌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目前ABPM测量患者不同时段血压水平主要以24h血压均值、白天血压均值、夜晚血压均值为主,也是目前动态血压诊断的主要标准,即24h均值≥130/80mmHg,白天均值≥135/85mmHg,夜晚均值≥120/70mmHg,通过重复测量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白天、夜晚、24h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清晨、夜间时段血压升高下降百分率[1]。
以单纯日间或者夜间高血压为例,此类型高血压的发生与动脉硬化、高血压靶器损害有关,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夜间高血压症状与血压下降比率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比率呈正相关,血压每增高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20%,并且夜间持续高压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症状[2]。ABPM作为临床目前监测夜间血压效果最好的无创性监测法,虽然每小时一次的监测频率会影响睡眠质量,但还处于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在控制高血压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有出众效果。白大衣高血压以诊室高压ABPM为主要表现,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与患者不适应诊室环境、对医院人员及医疗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性密切相关,比如医疗人员床旁测定患者血压值时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现象,临床也称之为白大衣现象。临床研究显示,白大衣高血压都较大可能进展为持续高血压,且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较大,因此要加强对患者ABPM随访监测[3]。反白大衣高血压也被称之为隐匿性高血压,以偶测血压正常ABPM升高为主要表现,临床有效监测手段无疑是ABPM,这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有重要参考价值。
老年高血压作为临床典型,以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假性高血压增多等为主表现,因患者动态血压类型多样,所以采用ABPM监测血压变化是最佳选择,可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24h血压类型及波动变化情况,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有积极意义,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天偶测血压均值至少高于ABPM均值20mmHg左右,临床血压控制治疗若不考虑这一差异,无疑会造成不恰当治疗,另外ABPM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提升老年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4]。妊娠高血压作为困扰孕妇的典型病症,临床中至少超过30%的患者属于白大衣高血压,因此临床除了要提升诊断中准确性之外,要配合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减轻孕妇对医疗环境、医疗行为的抗拒性,与降压治疗一起达到提升孕妇生存质量的目的。顽固性高血压是采取应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举措仍旧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的典型高血压,其主要与白大衣高血压、自身血压难以控制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血压监测中必须采用ABPM达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用药时间的效果,改善顽固性血压症状。临床低血压患者实施ABPM监测有助于减轻地位、餐前餐后等因素造成的低血压症状,及时了解低血压变化情况合理服用降压药物。
2.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判断的一大敏感指标为患者ABPM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通过监测患者节律变化可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情况,24h血压均值可作为独立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典型指标[5]。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反映了患者血压日夜变化情况与波动程度,根据波动变化情况可评判血压变异性,一般变异性越大者越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且损害程度较为严重,因此ABPM昼夜节律、血压均值监测可作为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减轻患者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结合ABPM监测结果了解患者24h动态脉压、血压负荷值方便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在降压的同时保护患者心脑血管,配合心率监测加强对心肌保护。ABPM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对于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药物应用情况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制定患者个性化诊疗方案,对评价临床诊疗效果有重要意义。虽然当前ABPM在我国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仍需进一步完善高血压诊断、评价标准与降压治疗标准,以进一步提升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高血压诊断、靶器官损害监测、诊疗中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好、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丽曼,英俊岐,高春燕.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1):66-68.
[2]雷莉.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45-46.
[3]范园园,顾伟勇,张国娟,等.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7):652-653.
[4]周言,罗偶,黄红光.隐匿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62-65.
[5]张丽君,刘耿星,张丽娟.动态血压监测与脑卒中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5):42-43.
摘要: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有多重优势,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控制病情、提升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诊断;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高危因素,因高血压发病率高、病程长、血压长期控制需求大,因此治疗时需要长期进行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监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用药不良反应、血压控制不良甚至猝死等情况,因此系统且规律的长期监测患者血压就显得必要且迫切。动态血压监测(ABPM)作为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反映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与波动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支持高血压临床诊疗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下面就近几年动态血压监测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1.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
ABPM比起传统血压监测手段偶测血压无论是重复性、真实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外,还可较为准确的反映24h患者血液总体水平变化情况、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波动情况,在临床诊断高血压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价值。ABPM测量血压间隔白天可保持在15、20胡熬着30min一次,夜间则可适当延长至一小时,这种方便的重复性监测有利于及时掌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目前ABPM测量患者不同时段血压水平主要以24h血压均值、白天血压均值、夜晚血压均值为主,也是目前动态血压诊断的主要标准,即24h均值≥130/80mmHg,白天均值≥135/85mmHg,夜晚均值≥120/70mmHg,通过重复测量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白天、夜晚、24h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清晨、夜间时段血压升高下降百分率[1]。
以单纯日间或者夜间高血压为例,此类型高血压的发生与动脉硬化、高血压靶器损害有关,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夜间高血压症状与血压下降比率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比率呈正相关,血压每增高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20%,并且夜间持续高压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症状[2]。ABPM作为临床目前监测夜间血压效果最好的无创性监测法,虽然每小时一次的监测频率会影响睡眠质量,但还处于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在控制高血压病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有出众效果。白大衣高血压以诊室高压ABPM为主要表现,这类情况的发生主要与患者不适应诊室环境、对医院人员及医疗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性密切相关,比如医疗人员床旁测定患者血压值时会出现明显的升高现象,临床也称之为白大衣现象。临床研究显示,白大衣高血压都较大可能进展为持续高血压,且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较大,因此要加强对患者ABPM随访监测[3]。反白大衣高血压也被称之为隐匿性高血压,以偶测血压正常ABPM升高为主要表现,临床有效监测手段无疑是ABPM,这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有重要参考价值。
老年高血压作为临床典型,以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假性高血压增多等为主表现,因患者动态血压类型多样,所以采用ABPM监测血压变化是最佳选择,可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24h血压类型及波动变化情况,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有积极意义,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天偶测血压均值至少高于ABPM均值20mmHg左右,临床血压控制治疗若不考虑这一差异,无疑会造成不恰当治疗,另外ABPM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提升老年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4]。妊娠高血压作为困扰孕妇的典型病症,临床中至少超过30%的患者属于白大衣高血压,因此临床除了要提升诊断中准确性之外,要配合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减轻孕妇对医疗环境、医疗行为的抗拒性,与降压治疗一起达到提升孕妇生存质量的目的。顽固性高血压是采取应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举措仍旧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的典型高血压,其主要与白大衣高血压、自身血压难以控制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血压监测中必须采用ABPM达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指导用药时间的效果,改善顽固性血压症状。临床低血压患者实施ABPM监测有助于减轻地位、餐前餐后等因素造成的低血压症状,及时了解低血压变化情况合理服用降压药物。
2.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判断的一大敏感指标为患者ABPM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通过监测患者节律变化可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情况,24h血压均值可作为独立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典型指标[5]。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反映了患者血压日夜变化情况与波动程度,根据波动变化情况可评判血压变异性,一般变异性越大者越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且损害程度较为严重,因此ABPM昼夜节律、血压均值监测可作为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减轻患者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结合ABPM监测结果了解患者24h动态脉压、血压负荷值方便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在降压的同时保护患者心脑血管,配合心率监测加强对心肌保护。ABPM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对于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药物应用情况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制定患者个性化诊疗方案,对评价临床诊疗效果有重要意义。虽然当前ABPM在我国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仍需进一步完善高血压诊断、评价标准与降压治疗标准,以进一步提升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高血压诊断、靶器官损害监测、诊疗中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好、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丽曼,英俊岐,高春燕.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3(1):66-68.
[2]雷莉.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45-46.
[3]范园园,顾伟勇,张国娟,等.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7):652-653.
[4]周言,罗偶,黄红光.隐匿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62-65.
[5]张丽君,刘耿星,张丽娟.动态血压监测与脑卒中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