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充分认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性的示范、凝聚、激励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关键词:共产党员;先进性;价值意义
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就必须时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历来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实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意义重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阐述党员先进性的价值意义入手,以期对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党员先进性在社会理想方面具有示范价值
社会理想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未来社会性质、结构、特征的构想和描绘,它表现为社会进步力量改造社会的一种总体奋斗目标。这种目标所追求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对个人的人生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都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因而,社会理想是整个社会或阶级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如此,一个先进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必须重视社会理想的塑造和宣扬,把自身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上升为社会理想,通过政党的社会组织、整合、教化功能灌输给其成员和社会公众,形成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是我们最高最远大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理想表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和实现共同社会理想,这不仅需要我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全面体现共同理想,更需要诸多已经具有远大社会理想、或对社会理想认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先进代表,引导和帮助人们来实现对社会理想的认知和践行。共产党员正是承担这一重任的先进代表,他们依靠其思想、理论和行动的先进性,成为实践远大社会理想的先行者、开拓者,成为帮助人们形成社会理想的引导者、灌输者、服务者。
共产党员在社会理想形成中的这一价值作用,是其理论领先、思想领先、行动领先作用的结果,是党员先进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做到理论领先,就需要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做到思想领先,就需要党员不断增强对社会理想的认知,尤其要强化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认识,强化对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特点的认识,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率,成为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分子。做到行动领先,就需要党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参加实现社会理想的实践活动,把坚持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行动中。
二、党员先进性在民众心理方面具有凝聚价值
民众心理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社会存在心理反映的总和,是国民性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学视阈下,民众心理反映为社会心理,即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民众心理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勾勒出社会精神氛围的风貌,透视出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反映着社会凝聚力量的状况。民众心理不仅能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动力和导向,而且是构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于维系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健康向上、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众心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心理基础。因此,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必须十分重视民众心理的凝聚情况和存在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民众心理承受力明显增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法律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大幅度提升,表现出了开放性、多样性、宽容性等现代社会民众心理的特点,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这些变化,在社会中也出现了精神追求弱化、困惑增多、生活颓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民族情感淡化、政治意识削弱、集体主义缺失、信仰迷信等不良社会心理,严重地削弱了社会凝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共产党员具有社会基本成员和党的建设骨干的双重身份,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健康民众心理的代表和领路人。党员通过强大的人格魅力、健康向上的心态、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远大的理想志向,向人们展示着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体现着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代表着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和指向。也正是因为党员具有了这些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先进性,才能不断引领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社会进步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现代社会心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我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这些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经验做法,也是党员先进性凝聚民众心理的价值体现。
三、党员先进性在社会创造力方面具有激励价值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器,而且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对于人民、国家和整个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新需要以创造力为动力基础,不断激发民族的创造精神、集中民族的创造力资源。尽管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属性,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层面,但自然存在的创造力并不能自觉实现创新,只有受到激励和得到开发的创造力,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具有改革创新精神,这是党员先进性的一方面体现。因此,激励社会创造力是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员先进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如何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胡锦涛指出:“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在的行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任务,做出显著成绩,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带动和鼓舞力量,影响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这就要求全体党员既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又要担负起调动全民族积极性、激励全社会创造力的责任。共产党员作为全社会开拓创新的先锋和榜样,必须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以强烈的进取和创新精神,鞭策人们努力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鼓励人们积极自觉调动社会创新资源、开发创新空间、变革创新环境、调动创新热情,从而激活全社会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论党的建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2]《党的建设的主题》,张立昌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3]《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陈代昌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7月版。
[5]《激励 活力 凝聚力》,俞克纯、沈迎选著,中国经济出社。
关键词:共产党员;先进性;价值意义
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就必须时刻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历来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实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意义重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阐述党员先进性的价值意义入手,以期对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党员先进性在社会理想方面具有示范价值
社会理想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对未来社会性质、结构、特征的构想和描绘,它表现为社会进步力量改造社会的一种总体奋斗目标。这种目标所追求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对个人的人生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都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因而,社会理想是整个社会或阶级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如此,一个先进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必须重视社会理想的塑造和宣扬,把自身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把握上升为社会理想,通过政党的社会组织、整合、教化功能灌输给其成员和社会公众,形成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是我们最高最远大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理想表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形成和实现共同社会理想,这不仅需要我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全面体现共同理想,更需要诸多已经具有远大社会理想、或对社会理想认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先进代表,引导和帮助人们来实现对社会理想的认知和践行。共产党员正是承担这一重任的先进代表,他们依靠其思想、理论和行动的先进性,成为实践远大社会理想的先行者、开拓者,成为帮助人们形成社会理想的引导者、灌输者、服务者。
共产党员在社会理想形成中的这一价值作用,是其理论领先、思想领先、行动领先作用的结果,是党员先进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做到理论领先,就需要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尤其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做到思想领先,就需要党员不断增强对社会理想的认知,尤其要强化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认识,强化对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特点的认识,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率,成为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分子。做到行动领先,就需要党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参加实现社会理想的实践活动,把坚持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行动中。
二、党员先进性在民众心理方面具有凝聚价值
民众心理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社会存在心理反映的总和,是国民性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学视阈下,民众心理反映为社会心理,即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民众心理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勾勒出社会精神氛围的风貌,透视出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反映着社会凝聚力量的状况。民众心理不仅能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动力和导向,而且是构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于维系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健康向上、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众心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心理基础。因此,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必须十分重视民众心理的凝聚情况和存在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社会的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民众心理承受力明显增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法律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大幅度提升,表现出了开放性、多样性、宽容性等现代社会民众心理的特点,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这些变化,在社会中也出现了精神追求弱化、困惑增多、生活颓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民族情感淡化、政治意识削弱、集体主义缺失、信仰迷信等不良社会心理,严重地削弱了社会凝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共产党员具有社会基本成员和党的建设骨干的双重身份,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健康民众心理的代表和领路人。党员通过强大的人格魅力、健康向上的心态、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远大的理想志向,向人们展示着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体现着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代表着社会心理的现代性和指向。也正是因为党员具有了这些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先进性,才能不断引领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社会进步发展,不断调整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现代社会心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我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这些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经验做法,也是党员先进性凝聚民众心理的价值体现。
三、党员先进性在社会创造力方面具有激励价值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变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器,而且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对于人民、国家和整个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新需要以创造力为动力基础,不断激发民族的创造精神、集中民族的创造力资源。尽管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属性,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层面,但自然存在的创造力并不能自觉实现创新,只有受到激励和得到开发的创造力,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具有改革创新精神,这是党员先进性的一方面体现。因此,激励社会创造力是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员先进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如何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胡锦涛指出:“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在的行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任务,做出显著成绩,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带动和鼓舞力量,影响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这就要求全体党员既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又要担负起调动全民族积极性、激励全社会创造力的责任。共产党员作为全社会开拓创新的先锋和榜样,必须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以强烈的进取和创新精神,鞭策人们努力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鼓励人们积极自觉调动社会创新资源、开发创新空间、变革创新环境、调动创新热情,从而激活全社会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论党的建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2]《党的建设的主题》,张立昌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3]《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陈代昌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胡锦涛“七一”讲话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7月版。
[5]《激励 活力 凝聚力》,俞克纯、沈迎选著,中国经济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