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表象的形成及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体育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外,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所谓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主要是运动表象的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的紧密结合。就一堂体育课而言,学生获得运动知识主要以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运动表象是关于所学技术动作的具体特点,是指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身体的位置、动作的力量、幅度、方向、速度等。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清晰的运动表象,便不可能正确地掌握动作。
  一、运动表象的形成
  学生掌握运动知识,首先是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而清晰的运动表象,再按照头脑中所重现的动作形象去完成动作,这个形成过程是示范的作用,是使学生通过视觉活动把所学动作形成精确的视觉表象。然而,学生观看到的正确的示范动作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视觉表象的正确形成,原因是学生在观看示范动作时,很容易受过去运动经验的影响。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积累了许多运动经验,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动作。当学生观看示范动作的目的不明确时,起主要作用的不是示范动作本身,而是由于这种刺激引起学生记忆中旧有的运动经验为根据的动作的形象,这种旧有的记忆表象掩盖了当前示范动作的特点,学生不能基本按照示范的样子去做,而是按照想象样子去做。
  这种表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记忆所重现的那些动作要素。例如:短跑中摆臂动作,大多都是以习惯动作进行,篮球中的投篮技术,虽然都能投篮,但技术动作都是以习惯动作的重现。都不能按照正确的动作细节进行。因此,要使学生通过示范动作而获得精确的运动表象,需要启发学生,使其能准确、细致地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特点。并能严格区分由于过去运动经验而重现的记忆表象。
  二、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视觉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要突出动作的特点进行示范。教师在开始示范动作时,应有意识地突出动作的特点,给学生建立正确的视觉表象,不要过多地讲解和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具体细节。否则,学生在观察示范动作时,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技术的主要特点上来,把握不准重点,容易引起旧有的记忆表现,产生错误联系。
  2、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因为学生最初观察示范动作,视觉尚未达到分化程度,所以常常不能准确地体会示范动作的具体细节。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获得整体的视觉表象,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动作细节的表象。
  在进行分解示范时,应明确指出当前所学动作与过去已有类似动作的不同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强新动作的动作表象,又能区分于新旧动作的表象特点,而避免类似动作表象相混淆。
  3、示范动作要正确地使用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使用语言,不仅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还能加深示范给学生建立的视觉表象。比如,在示范鱼跃前滚翻时,可运用口诀“双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兔子向前蹦”来加深学生的视觉表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选择恰当而明确的词语或术语来表达动作的特点,否则学生所获得的只是一些模糊的,不定形没有序的动作表象。让学生运用术语说出练习动作的主要特点,可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除了上述视觉表象外,还应促使动觉表象达到明确化的程度。运动技能技巧的完善过程,也是由运动视觉表象向运动动觉表象发展过度的过程。
  (二)动觉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示范动作要有表情。富有表情的示范动作,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控制动作,从而促进动觉表象明确化。同时应指示学生在做相应动作时相关肌肉运动的感觉。教师在动作示范中,应把肌肉收缩的牵引反应告诉学生,或询问学生在动作过程中的感觉,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觉表象的明确化。
  2、练习动作时教师应注意下列辅助方法:①缓慢地做动作。练习动作时,要求学生注意体验相关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视觉表象与相应的动觉神经冲动联系起来,避免与以往动作表象相混淆。同时,缓慢地练习动作有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细节上。②有意重复练习个别动作。采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大脑分化的知觉的形成,促进动觉表象的明确化。例如:重复练习重点、难点环节。③采用不同重量的器械进行练习。变换重量进行练习,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这样就能够更注意到完成练习的动觉成分。
  3、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在最初掌握动作时,意识不到自己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觉察不出自己的某环节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一般情况下,应仔细观察、抓住重点、简明提示。个别特殊情况下,教师还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指明各环节要领及动作过程的肌肉体验感觉,使学生意识到所做动作的正确性,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动觉表象。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促使大脑对动作的重现记忆;二是促进肌体与神经冲动的联系,达到动作明确化。使之促成学生更好掌握运动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教育家施瓦布)这句话对于现今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及内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进行浅显的论述,以殆读者
期刊
摘要:英语语法教学的价值在国外一直存在争议。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虽然以语法为中心的传统语言教学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但语法仍是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就当前语法教学的三个层次,谈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交际能力的语法教学模式。  关键词:交际能力途径语法教学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创新教育不再是口号,其丰富的内蕴和价值越来越为教育界内外所关注,教育理论家和各学科教师也积极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弘扬民族文化,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素质教育观出发,以学生发展为
期刊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六年级数学中有许多联系密切,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呢?我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
期刊
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是培养和造就现代科学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现代科学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它们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化学教育上升到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现我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的教法发表
期刊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那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
期刊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夯实基础,做足准备  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的工具。”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基本载体。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首先要攻克的关口便是普通话的训练。新课程标准在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