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关键词 学案导学;政治;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生六年,要想到学生六十年”,这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并能在学习中不断去体验成功,享受着辛勤之后的喜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并使之不断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学案编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差的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什么样的学案才是一份成功的学案?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探究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在政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几点认识。
一、 解读课标,明确考纲
教育部制定和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规范和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国家对高中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理念、设计理念、内容标准,提出了包括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内的实施建议。准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依据。在把握好课标的基础上,呈现高考考纲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学习就更有目的性,就能使学生对本部分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具体包括两部分:
(一)重要知识明细表,在表中列出本部分的主要知识以及考纲的要求程度,使学生对本部分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二)往年高考考点,这部分列出五年内高考考察本部分知识的主要考点,使学生明确高考怎么考,使学习更有方向性。
二、创设情景,自主学习
新的思想政治课立足于现实,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就把思想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把学习也当作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得新课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知识、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之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更易于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如笔者讲授在“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两个有趣的论证,一个是“谷堆论证”,另一个是“秃头论证”。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或者是: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不能。--再来一粒或一根怎样?--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或是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或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两个有趣的论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⑴“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⑵“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在教师的导向性信息指导下积极查阅课本和参考书,很容易得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种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2l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在学案的引导下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在学生相互交往中,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热心互助,真诚相待,都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合作能力得到培养。通过上一环节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当然,有些问题超出学生解决能力范围,这就需要教师相机诱导,设置台阶(将问题分解),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成功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笔者在讲授“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时,关于量变、质变关系在认识上有几个误区,笔者把它做成辨析题的形式,让大家组内交流。误区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误区二:质变就是发展;误区三: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误区四: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因此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误区五:事物的变化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完成了。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大家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与人合作的习惯,做到敢于补充修正他人的意见,向别人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构建网络,宏观把握
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构建知识网络,使层次更为分明,条理更加清晰,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五、当堂检测,迁移运用
本部分主要编写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应用知识的问题,题不必多,但要精,笔者通常选择近几年高考中有代表性的考题,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落实本课所学知识,二是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和题型,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总之,通过政治教学中对“学案导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当然,任何一种好的经验都有它植根的土壤,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课堂教学极富创造性,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教师要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提升”,以期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教育趋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
[2]《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张熊飞著。
[3]《教师成为研究者》;郑慧琦、胡兴宏主编。
关键词 学案导学;政治;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生六年,要想到学生六十年”,这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并能在学习中不断去体验成功,享受着辛勤之后的喜悦,让学生拥有成就感,并使之不断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学案编写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差的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什么样的学案才是一份成功的学案?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探究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在政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几点认识。
一、 解读课标,明确考纲
教育部制定和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规范和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国家对高中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理念、设计理念、内容标准,提出了包括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内的实施建议。准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依据。在把握好课标的基础上,呈现高考考纲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学习就更有目的性,就能使学生对本部分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具体包括两部分:
(一)重要知识明细表,在表中列出本部分的主要知识以及考纲的要求程度,使学生对本部分要学习的主要知识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二)往年高考考点,这部分列出五年内高考考察本部分知识的主要考点,使学生明确高考怎么考,使学习更有方向性。
二、创设情景,自主学习
新的思想政治课立足于现实,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这种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就把思想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把学习也当作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得新课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知识、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之中,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更易于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如笔者讲授在“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有两个有趣的论证,一个是“谷堆论证”,另一个是“秃头论证”。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或者是: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不能。--再来一粒或一根怎样?--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或是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或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两个有趣的论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⑴“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⑵“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在教师的导向性信息指导下积极查阅课本和参考书,很容易得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种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2l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在学案的引导下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在学生相互交往中,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热心互助,真诚相待,都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合作能力得到培养。通过上一环节的自主学习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比较,归纳,实践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当然,有些问题超出学生解决能力范围,这就需要教师相机诱导,设置台阶(将问题分解),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成功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笔者在讲授“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一课时,关于量变、质变关系在认识上有几个误区,笔者把它做成辨析题的形式,让大家组内交流。误区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误区二:质变就是发展;误区三: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误区四: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因此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误区五:事物的变化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完成了。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大家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与人合作的习惯,做到敢于补充修正他人的意见,向别人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构建网络,宏观把握
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构建知识网络,使层次更为分明,条理更加清晰,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五、当堂检测,迁移运用
本部分主要编写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应用知识的问题,题不必多,但要精,笔者通常选择近几年高考中有代表性的考题,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落实本课所学知识,二是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和题型,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总之,通过政治教学中对“学案导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当然,任何一种好的经验都有它植根的土壤,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课堂教学极富创造性,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教师要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在提炼中提升”,以期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教育趋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
[2]《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张熊飞著。
[3]《教师成为研究者》;郑慧琦、胡兴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