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语文教师用活教材,在学生面前恰当地把无声的文字变成绘声绘色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文中的妙句如从老师手边飘起的朵朵云彩,文中的情感也似从老师心田流出的涓涓清泉,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和谐发展。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深感这样富有艺术魅力的语文课堂除要求老师教学语言充满昂扬激情和诗情画意、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外,老师对教学内容取舍定位也应该讲究“收”“放”的艺术。这里结合笔者与他人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实践,对课堂上语文老师的“收”“放”艺术作探究。
一、胸有成竹“收”要“准”
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虽然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但没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到每一单元,小到每一篇文章、每一堂课都应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绝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惜面对太多太杂的知识点,有些老师生怕讲解不全面,挂一漏万,因而,对文章或逐字逐句精雕细琢,或设计十多个问题逐题讨论,如此一折腾,本来可读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被老师活生生肢解得支离破碎,其势必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望而生厌,课堂教学高效也就无从说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光取不舍以致“好心没有好报”的事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
譬如最近听一位老师讲授《鼎湖山听泉》,这位老师为了体现重视双基,上课第一件事便是出示足足三十多个字词,从形、音、义三方面详细讲解;接着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近十分钟,尔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结构层次的划分与层意的归纳;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文章内容的具体探究:老师从课文第一节开始字斟句酌讲解文字之美,可惜第一节还未分析完就下课了。看得出,课前老师准备是相对充分的,课上老师也是分秒必争的,教学思路也是清晰的,可惜老师的嘴忙手不停,结果搞得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追问和记所谓的问题答案。
笔者认为在保证具体目标能得到落实和有助于对文章整体美欣赏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对手边的教材有所取舍,所谓“舍得舍得”,有“小”“舍”方能“大”“得”。为此,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基础上,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散文移步换景的写法。(2)赏析文章的古典美和修辞美。(3)通过朗读,深入体味作者的感情。围绕目标,第一课时确定两个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在通读课文基础上找出文中体现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以及作者描写在不同地点所见之景所抒之情,具体体会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习运用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2)重点探讨。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二、第三节,力争在阅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探究文章语言的古典美及山泉给作者的独特感受。第二课时也确定两个教学内容:(1)在学生反复阅读第八节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第八节修辞之美及作者想象之美。(2)理解作者赞“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之原因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字词方面我只在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强调一个词——泠泠淙淙,不仅是因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生字,更因为“泠”与“冷”字需加以辨别,还有这个词对我们学生作文中描写流水有用。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虽然教参书对第四至六节作用进行了分析,我感到实在难以理解,更何况学生呢?因此,第四至第六节我只用一句话带过,略去不讲。两节课我轻松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自感师生双边活动很好,课后教学反馈也很不错,由此“死”教材须得“活”教,只有对教学内容“收”得很“准”,教学效果才能很理想。
二、围绕目标“放”有“度”
“收”与“放”是对立的统一,如果说“收”是为了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那么“放”则是对重点问题,或老师举一反三透彻讲解,或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挥想象。这里所谓的“度”,指无论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的讨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老师讲解是为了不讲,是“授之以渔”,因而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心中有问题、眼中有学生;提出问题,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不只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是在老师的积极引导或组织下,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比天上的风筝,广阔的空间任其选择,但风筝线始终在人的手中,它飞得再高再远还是离不开人这个“中心”。一旦没有了风筝线的控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像失去了控制的风筝,讲课的内容随意性太大,讲课思路如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驰骋的脱缰野马,总以为跑到哪里都是“家”。这样的课堂也许气氛活跃,学生听得也许津津有味,但这种教学是无“度”的放,老师完全忽略了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教学目标乃课堂教学之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正如古人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又如,同是《鼎湖山听泉》,另一位老师则采取了与上面那位面面俱到的老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他利用多媒体在向学生展示鼎湖山的优美风光之后,为更好地激起学生对鼎湖山的浓厚兴趣,加强对学生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对这儿的旅游景观又美美地描绘和赞赏一番,十分钟后方进入正题。学生放声朗读全文之后,让学生结合老师导入时的详细讲解和课文内容,展开合作探究鼎湖山泉水之美具体表现。当时学生课堂讨论确实很踊跃,老师个别答疑也很辛苦,可惜到下课时还没有把讨论结果拿出来。我发现在场听课老师的表情很茫然——这是一节公开课吗?有具体的目标和达成度吗?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对个别重点问题也积极地采取“放”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第二节讲解语言古典之美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哪些,学生发言很踊跃,可以说这一“放”让学生对古文中学过的警言妙句又来了一个大回放,在此基础上我讲解了如何欣赏这些句子,并让学生反复读本文中“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体会其语言之精炼和句式之对称所产生的阅读效果,希望引起学生对语言古典美的重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中“身心了无杂尘”一句的理解,我则联系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和学生展开探讨,力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第八节时,让学生围绕问题,反复读书,大胆探究,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目的地放飞学生的思想,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语文老师既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更应该关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以说语文老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任重而道远。我们有责任让时间很短的每一节语文课,在我们笃学勤思、用心探究的“收”“放”自如的教學中,既让学生获取智慧、感到愉悦,又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一、胸有成竹“收”要“准”
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虽然可圈可点的地方实在太多,但没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到每一单元,小到每一篇文章、每一堂课都应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绝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惜面对太多太杂的知识点,有些老师生怕讲解不全面,挂一漏万,因而,对文章或逐字逐句精雕细琢,或设计十多个问题逐题讨论,如此一折腾,本来可读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被老师活生生肢解得支离破碎,其势必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望而生厌,课堂教学高效也就无从说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光取不舍以致“好心没有好报”的事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
譬如最近听一位老师讲授《鼎湖山听泉》,这位老师为了体现重视双基,上课第一件事便是出示足足三十多个字词,从形、音、义三方面详细讲解;接着让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近十分钟,尔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结构层次的划分与层意的归纳;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文章内容的具体探究:老师从课文第一节开始字斟句酌讲解文字之美,可惜第一节还未分析完就下课了。看得出,课前老师准备是相对充分的,课上老师也是分秒必争的,教学思路也是清晰的,可惜老师的嘴忙手不停,结果搞得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追问和记所谓的问题答案。
笔者认为在保证具体目标能得到落实和有助于对文章整体美欣赏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对手边的教材有所取舍,所谓“舍得舍得”,有“小”“舍”方能“大”“得”。为此,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基础上,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散文移步换景的写法。(2)赏析文章的古典美和修辞美。(3)通过朗读,深入体味作者的感情。围绕目标,第一课时确定两个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在通读课文基础上找出文中体现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以及作者描写在不同地点所见之景所抒之情,具体体会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习运用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2)重点探讨。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二、第三节,力争在阅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探究文章语言的古典美及山泉给作者的独特感受。第二课时也确定两个教学内容:(1)在学生反复阅读第八节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第八节修辞之美及作者想象之美。(2)理解作者赞“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之原因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字词方面我只在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强调一个词——泠泠淙淙,不仅是因为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生字,更因为“泠”与“冷”字需加以辨别,还有这个词对我们学生作文中描写流水有用。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虽然教参书对第四至六节作用进行了分析,我感到实在难以理解,更何况学生呢?因此,第四至第六节我只用一句话带过,略去不讲。两节课我轻松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自感师生双边活动很好,课后教学反馈也很不错,由此“死”教材须得“活”教,只有对教学内容“收”得很“准”,教学效果才能很理想。
二、围绕目标“放”有“度”
“收”与“放”是对立的统一,如果说“收”是为了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那么“放”则是对重点问题,或老师举一反三透彻讲解,或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展开讨论、发挥想象。这里所谓的“度”,指无论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的讨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老师讲解是为了不讲,是“授之以渔”,因而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心中有问题、眼中有学生;提出问题,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不只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是在老师的积极引导或组织下,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比天上的风筝,广阔的空间任其选择,但风筝线始终在人的手中,它飞得再高再远还是离不开人这个“中心”。一旦没有了风筝线的控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像失去了控制的风筝,讲课的内容随意性太大,讲课思路如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横驰骋的脱缰野马,总以为跑到哪里都是“家”。这样的课堂也许气氛活跃,学生听得也许津津有味,但这种教学是无“度”的放,老师完全忽略了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教学目标乃课堂教学之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正如古人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又如,同是《鼎湖山听泉》,另一位老师则采取了与上面那位面面俱到的老师完全不同的教学风格,他利用多媒体在向学生展示鼎湖山的优美风光之后,为更好地激起学生对鼎湖山的浓厚兴趣,加强对学生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对这儿的旅游景观又美美地描绘和赞赏一番,十分钟后方进入正题。学生放声朗读全文之后,让学生结合老师导入时的详细讲解和课文内容,展开合作探究鼎湖山泉水之美具体表现。当时学生课堂讨论确实很踊跃,老师个别答疑也很辛苦,可惜到下课时还没有把讨论结果拿出来。我发现在场听课老师的表情很茫然——这是一节公开课吗?有具体的目标和达成度吗?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对个别重点问题也积极地采取“放”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第二节讲解语言古典之美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哪些,学生发言很踊跃,可以说这一“放”让学生对古文中学过的警言妙句又来了一个大回放,在此基础上我讲解了如何欣赏这些句子,并让学生反复读本文中“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体会其语言之精炼和句式之对称所产生的阅读效果,希望引起学生对语言古典美的重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中“身心了无杂尘”一句的理解,我则联系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和学生展开探讨,力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习第八节时,让学生围绕问题,反复读书,大胆探究,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目的地放飞学生的思想,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多“雕”。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语文老师既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更应该关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以说语文老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任重而道远。我们有责任让时间很短的每一节语文课,在我们笃学勤思、用心探究的“收”“放”自如的教學中,既让学生获取智慧、感到愉悦,又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创造力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