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现象——出示命题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材都是向母亲诉苦,觉得课外班多、压力大,或者是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令人奇怪的是,选材是诉苦类的文章,情感更真切,行文更流畅,甚至一些平时的“习作困难户”也能较好地完成。
文学界有一种说法,叫“诗人不幸诗歌兴”,一个诗人在身陷消极、情感痛苦挣扎的时刻,却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如果翻开中国的文学史你会发现很多:苏轼在中秋月圆时,孤身在外,于是《水调歌头》一挥而就;白居易在一曲错落的琵琶曲中,泪湿青衫,于是《琵琶行》文动古今……
这样一些“不高兴”的情绪,为什么会激发人的表达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种情绪,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作动力,让“不高兴”的事,成为一种习作资源呢?
一、看清“不高兴”的庐山真貌
《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感” 在习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毛诗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到《文心雕龙》的“情者文之经”,从文坛巨匠的写作感言到教学一线的教学心得,种种声音都在强调。的确,写作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语言,也难以感人。那么,“不高兴”作为一种情感的存在,就一定有其激发表达的意义。
1.“不高兴”的自然属性使人更便于表达
与其他情绪相比,“不高兴”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因为苦涩往往与伤害联系在一起,长久深刻的记忆,往往使人类避免遇到重复的伤害。吃一堑长一智,终生难忘。甜蜜、快乐是不同的,一次体验就容易忘记,需要不断重复。所以,悲伤、沮丧等情感的发生可能只是几秒或是几分钟,但它因痛苦引起的体验往往会形成循环往复的体验。这样一种情感特点,也便于学生的习作。
2.“不高兴”的社会属性使人更乐于表达
失落、悲伤、抱怨等情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当“不高兴”的情感发生时,个体会察觉到自我掌控的缺乏,产生求助于社会或网络中他人的需要。而习作,恰恰就是一种表达意愿的方式。因此,习作也是一种“宣泄”,它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发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伤心的时候,可能会向倾诉对象说很多、很久。即使没有倾诉对象,也可能自言自语,或选择写日记等方式发泄。
3.“不高兴”的表现方式使人更易于表达
“不高兴”情感与其他情感在呈现方式上是不一样的:“不高兴”的呈现,一般来说是缓慢的、安静的;而高兴的情感呈现通常是欢快的、跳跃的。不同的呈现方式也同样体现在文字的表达上,我们来看下面两段文字——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你,烧灼你,威逼着你。(刘成章《安塞腰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
通过阅读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描写兴奋、激动的这一段话(《安塞腰鼓》),节奏比较跳跃,文字以短语为主,抒情性较强,比较突出体现作者的主观感受。而描写神情忧伤的这段话(《背影》),节奏相对平缓,叙事性较强,相对突出描写事件的客观情况,描写较为细腻。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把握文字的能力有限,在语言节奏、手法的运用上,显然描写消极情感的文字相对容易。
二、寻找“不高兴”的源头活水
我们了解了“不高兴”的真面目,知道了它对学生习作的作用。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习作的素材呢?
1.寻找生活中的“不高兴”
生活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平日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如今天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见到了什么让自己伤感的事,什么样的现象让自己痛心……并随时记下来。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增加了一种宣泄的途径,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促使学生观察、思考,继而学会自由表达,为抒发真情实感找到切实的素材。
2.体验游戏中的“不高兴”
学生都爱玩游戏,能够解放他们的精神束缚,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将游戏融入习作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和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在设计的游戏中,可以让学生遭遇困难,有情感波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课堂才会吸引学生,让他们动起来,为他们的习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基础和情绪基础。
笔者曾在不同时期开展过两次“左手节”活动。在第一次活动中,很多项目略显简单,学生轻而易举就完成了。在第二次活动中,笔者调整了方案,适当增加了难度,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丰富了他们的“不高兴”情感体验,他们习作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3.模拟情境中的“不高兴”
模拟活动是根据习作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他人的生活体验在自己的生活中再现,扮演各种角色,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他人的生活,为习作积累生动的素材和情感体验。模拟活动, 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让学生避免写空话、假话。
笔者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盲人”,蒙上双眼,来体验一下当盲人的痛苦与不便。学生频频“诉苦”——与他人相撞、与墙柱相撞……学生有些焦虑、抱怨。但如果没有焦虑、抱怨等“不高兴”情感的充分体验,又怎么会有真切的表达?
三、注意“不高兴”的应用之道
“不高兴”情感,对于习作的意义重大,但里面也包含着不少消极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所以,教师要在这样几个方面注意:
1.情感刺激注意适当化
“不高兴”情感与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强度的、持续的“不高兴”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激发学生消极情感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承受能力,活动时间不应持续太长,使学生能产生适当的消极情感即可。这样的刺激是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失去信心或信任。
2.激发氛围注意自然化
“不高兴”的情感,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它通常是被学生隐藏的。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如果在习作时抑制这样的情感,不敢倾诉心底生命的律动,不敢正视个人的隐私,不敢写出爱与恨,那么学生习作的情感是单一的,甚至是虚假的。因此,教师要营造出一种较为轻松自然的氛围,让学生打开心门,调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
3.教师干预注意适量化
当学生在习作中真实表达了自己的“不高兴”时,可能有一些过激的语言或不当的想法,教师应该怎样做?笔者认为过度的干预或干脆不管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过度的干预会让学生封闭心门,但不理不睬可能引发恶果。习作首先要求说真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如果是以真情实感为起点的习作,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出现其他的问题,可以个别交流,也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学生集体讨论类似事例,进行道德教育、心理疏导。
教師要充分认识各种情感对于习作的意义,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文学界有一种说法,叫“诗人不幸诗歌兴”,一个诗人在身陷消极、情感痛苦挣扎的时刻,却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如果翻开中国的文学史你会发现很多:苏轼在中秋月圆时,孤身在外,于是《水调歌头》一挥而就;白居易在一曲错落的琵琶曲中,泪湿青衫,于是《琵琶行》文动古今……
这样一些“不高兴”的情绪,为什么会激发人的表达呢?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种情绪,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作动力,让“不高兴”的事,成为一种习作资源呢?
一、看清“不高兴”的庐山真貌
《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感” 在习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毛诗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到《文心雕龙》的“情者文之经”,从文坛巨匠的写作感言到教学一线的教学心得,种种声音都在强调。的确,写作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语言,也难以感人。那么,“不高兴”作为一种情感的存在,就一定有其激发表达的意义。
1.“不高兴”的自然属性使人更便于表达
与其他情绪相比,“不高兴”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因为苦涩往往与伤害联系在一起,长久深刻的记忆,往往使人类避免遇到重复的伤害。吃一堑长一智,终生难忘。甜蜜、快乐是不同的,一次体验就容易忘记,需要不断重复。所以,悲伤、沮丧等情感的发生可能只是几秒或是几分钟,但它因痛苦引起的体验往往会形成循环往复的体验。这样一种情感特点,也便于学生的习作。
2.“不高兴”的社会属性使人更乐于表达
失落、悲伤、抱怨等情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当“不高兴”的情感发生时,个体会察觉到自我掌控的缺乏,产生求助于社会或网络中他人的需要。而习作,恰恰就是一种表达意愿的方式。因此,习作也是一种“宣泄”,它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发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伤心的时候,可能会向倾诉对象说很多、很久。即使没有倾诉对象,也可能自言自语,或选择写日记等方式发泄。
3.“不高兴”的表现方式使人更易于表达
“不高兴”情感与其他情感在呈现方式上是不一样的:“不高兴”的呈现,一般来说是缓慢的、安静的;而高兴的情感呈现通常是欢快的、跳跃的。不同的呈现方式也同样体现在文字的表达上,我们来看下面两段文字——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你,烧灼你,威逼着你。(刘成章《安塞腰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朱自清《背影》)
通过阅读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描写兴奋、激动的这一段话(《安塞腰鼓》),节奏比较跳跃,文字以短语为主,抒情性较强,比较突出体现作者的主观感受。而描写神情忧伤的这段话(《背影》),节奏相对平缓,叙事性较强,相对突出描写事件的客观情况,描写较为细腻。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把握文字的能力有限,在语言节奏、手法的运用上,显然描写消极情感的文字相对容易。
二、寻找“不高兴”的源头活水
我们了解了“不高兴”的真面目,知道了它对学生习作的作用。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习作的素材呢?
1.寻找生活中的“不高兴”
生活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习作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平日里,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去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如今天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见到了什么让自己伤感的事,什么样的现象让自己痛心……并随时记下来。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增加了一种宣泄的途径,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促使学生观察、思考,继而学会自由表达,为抒发真情实感找到切实的素材。
2.体验游戏中的“不高兴”
学生都爱玩游戏,能够解放他们的精神束缚,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将游戏融入习作课堂,更符合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和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在设计的游戏中,可以让学生遭遇困难,有情感波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课堂才会吸引学生,让他们动起来,为他们的习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基础和情绪基础。
笔者曾在不同时期开展过两次“左手节”活动。在第一次活动中,很多项目略显简单,学生轻而易举就完成了。在第二次活动中,笔者调整了方案,适当增加了难度,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败,丰富了他们的“不高兴”情感体验,他们习作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3.模拟情境中的“不高兴”
模拟活动是根据习作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他人的生活体验在自己的生活中再现,扮演各种角色,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他人的生活,为习作积累生动的素材和情感体验。模拟活动, 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让学生避免写空话、假话。
笔者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盲人”,蒙上双眼,来体验一下当盲人的痛苦与不便。学生频频“诉苦”——与他人相撞、与墙柱相撞……学生有些焦虑、抱怨。但如果没有焦虑、抱怨等“不高兴”情感的充分体验,又怎么会有真切的表达?
三、注意“不高兴”的应用之道
“不高兴”情感,对于习作的意义重大,但里面也包含着不少消极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所以,教师要在这样几个方面注意:
1.情感刺激注意适当化
“不高兴”情感与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强度的、持续的“不高兴”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激发学生消极情感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承受能力,活动时间不应持续太长,使学生能产生适当的消极情感即可。这样的刺激是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失去信心或信任。
2.激发氛围注意自然化
“不高兴”的情感,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它通常是被学生隐藏的。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如果在习作时抑制这样的情感,不敢倾诉心底生命的律动,不敢正视个人的隐私,不敢写出爱与恨,那么学生习作的情感是单一的,甚至是虚假的。因此,教师要营造出一种较为轻松自然的氛围,让学生打开心门,调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
3.教师干预注意适量化
当学生在习作中真实表达了自己的“不高兴”时,可能有一些过激的语言或不当的想法,教师应该怎样做?笔者认为过度的干预或干脆不管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过度的干预会让学生封闭心门,但不理不睬可能引发恶果。习作首先要求说真话,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如果是以真情实感为起点的习作,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出现其他的问题,可以个别交流,也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学生集体讨论类似事例,进行道德教育、心理疏导。
教師要充分认识各种情感对于习作的意义,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