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飞天”的日子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dejing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并且等待仍遥遥无期。随着新一代航天员的入场,现年53岁的邓清明能够“飞天”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但他始终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最近的一次


  邓清明在充满轰鸣声的飞船里醒了。他的耳塞掉了,噪音涌进耳朵,四周一片亮堂堂。那一瞬间他有些茫然,记不清楚这已经是他进来的第几天。
  这是一个仅有20平方米的空间,里面有两个人,邓清明和陈冬,他们要在里面待33天,吃喝拉撒睡和工作,都在这里。几个月前就做好的食物,加热了就是一顿饭。擦一擦身体就算洗了澡。明晃晃的灯一直开着,机器一直在响,厕所的臭味一阵一阵地飘过来。
  空间逼仄带来的压抑是不断累积起来的,许多宇航员在这个过程中患上了“狭小空间游离症”。为了转移注意力,邓清明和陈冬在里面说起了故事。
  33天后,他们出舱了。这不是“飞天”,只是在位于北京航天城的模拟仓进行最终“飞天”的模拟实验。出舱那天,是2016年6月11日,叶子绿了,夏天来了。邓清明想好好洗个澡,然后吃一块西瓜。
  4个月后的10月16日,陈冬成为神舟十一号“飞天”的最终人选,而比他大12岁的邓清明以零点几分之差成为“备份”,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他依然记得三年前,执行神舟十号任务时,女儿邓满琪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代职,他则作为任务“备份”乘组成员入住问天阁。由于航天员乘组要在飞行前进行医学隔离,父女二人约定,每天晚饭后,隔着问天阁的围栏见一面。
  父亲在围栏里,女儿在围栏外,相距10多米。每次道别时,女儿总是说:“爸爸,你要加油啊!”一次分别后,他从女儿的背影中,感觉到她哭了。他也想哭。
  这一次,他还需要等待。
  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景海鹏和陈冬的是无数关注的目光,连围观的牧民都为自己能够目睹这一切感到幸运。
  而属于邓清明的欢迎队伍只有两个人。从酒泉返回北京的那一天,女儿邓满琪和妻子一起去机场接他。她们在家里备好了一桌饭菜和红酒,带去了鲜花。妻子还特意穿上了红色的衣服,笑容满面。


邓清明

  回到北京的家里,航天员邓清明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水流声盖住了他的哭声。在之后的一些场合,他不断地表示,这是他最接近太空的一次。那一年他50岁,距离1998年入选为航天员,已经过去了18年。

消失的人


  这是一个会在日常生活中“消失”的职业,是否能够“飞天”都不会改变这一点。
  1997年年底,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来到北京航天城,在花了一周时间收拾完航天员家属楼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不能和家人一起住在這里。
  他们搬去了另一栋神秘的“红房子”,那是航天员公寓。包括邓清明、杨利伟在内的14名航天员都住了进去。他们距离市中心只有20多公里,距离家人只有一个院落的距离,却像隐居一样,与世隔绝。
  士兵严密把守,外人不得入内,一周五天都是如此。进出公寓都要拿交钥匙,登记时间,专车接送,专人护送。他们不能在外面吃饭,不能私自外出,即使是集体出行,也必须坐火车,且不能坐同一列火车。
  在航天员之外,他们大多还担任了父亲的角色,但总是没办法见证孩子的成长。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小时候喜欢看天,因为只有一直盯着天空看,才可以在飞机经过的时候第一眼看到。在她看来,飞机就是爸爸,爸爸就是飞机。
  由于不能暴露身份,对亲属之外的人来说,他们的缺位更像是一种“失踪”。可是一旦成功“飞天”,这些航天员的存在感并不亚于当红的明星。杨利伟是第一个,也是收获最多瞩目的一个。
  邓清明从未“飞天”过,当红不是他的烦恼。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他们的名字,会发现已经“飞天”的航天员们的搜索结果是百万级,其中以杨利伟最多:833万个。而邓清明的搜索结果是万级:8.9万个。



  2006年,他以微小分差落选神舟六号任务。飞船还在天上的时候,他难得有空参加女儿的家长会。那一天,恰好有记者到学校采访费俊龙、聂海胜的孩子,现场一片热闹。邓满琪也是航天员的孩子,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她。
  那个时候,女儿对他哭:“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他也没办法回答。这是不止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拔,不是B角可以如愿走上舞台的励志故事。他只能挤出一脸笑,宽慰女儿:“还有机会。”


  对中国的航天员来说,等待是常态,那始于1995年。那年冬天,第一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正式开始。
  那次选拔的规模几乎是空前的。99%的淘汰率,3000多名参与初选的飞行员,为期半年的初选体检,长达两年的筛选,层层淘汰,最终只留下了14个人。邓清明是其中一个。
  24年后的今天,当年的14个人中有8个完成了“飞天”,5个停航停训,剩下唯一一个现役且没飞过天的,就是邓清明。
  但在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一场未知的等待。任务很多,他们要在四五年内完成八个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和训练。
  训练的辛苦甚至痛苦是常态,它们被描述过很多次了。头低位卧床训练时,他们要连续5天呈负6度卧姿,头低脚高,还要控制饮食进水量、清洁个人卫生。模拟失重训练结束后,他们普遍会轻上四五斤。心理训练要考验他们承受疲劳和寂寞的能力,整整72个小时只能工作不能睡觉。高速离心机把他们的五官挤压到变形,有航天员找到拍下离心机训练镜头的记者,恳请他不要让画面出现在电视上,担心父母看到会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后,邓清明身体僵硬,手会抖,想吃饭,夹起的菜能被抖到地上。   休息日没有了,睡眠也要压缩,没有娱乐活动。很多人从进入航天城的那一日起就没出去过,北京和以前一样遥远而陌生。
  “神十”任务后不久,邓清明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查出了肾结石。这是中年人的常见病,结石很小,也不用做什么处理。但航天员不行,一点点微小的结石都可能在失重环境下造成严重后果。邓清明堅持做了两次超声波碎石手术,才把结石彻底处理干净。
  邓满琪看着爸爸遭罪,心疼得直掉眼泪。邓清明后来说,为了“飞天”,再大的痛苦他也愿意承受。“已经等了16年,绝不能因为这几块小石头受影响。”
  结果,三年后的“神十一”任务,他又成了“备份”。“神十一”发射前一天,最终“飞天”人选确定了,是景海鹏和陈冬。邓清明又一次止步于发射塔前。轮到他发言时,他停顿了一会儿,转过身,面向景海鹏,紧紧地抱住他说:“海鹏,祝贺你。”景海鹏也说了句:“谢谢你。”
  整个问天阁大厅寂静无声,许多人流了眼泪。

付出必有回报


  2010年,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新的航天时代来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要求,也需要新一代的航天员:既需要航天驾驶员,又需要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既要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又要从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中选拔;既要选拔男性航天员,也要选拔女性航天员。
  第二代的7名航天员都有本科学历,在2010年,他们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第三代航天员尚未选出,而邓清明今年已经53岁了。
  希望还是有的。尽管中国首批航天员满50岁就停飞了,但在全球范围内,高龄的宇航员也有先例:约翰·格伦是美国首位环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1998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77岁的格伦又一次参与了太空飞行。
  邓清明依然在等。在他的自述里,有关这种等待的感受被叙述得非常平静:“目送自己的战友一次次‘飞天’成功,一次次载誉归来,说心里话,没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执行任务,而我不行呢?航天员是我的职业,身为一名航天员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我一次次地问自己,但任务计划安排却没有给我太多时间整理负面情绪。”“神十”成功发射后,“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马上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北京航天城,为正在飞行的战友做地面支持工作。这时,任务总指挥长经过他们身边,用拳头在3名“备份”航天员肩上轻轻捶了两下,又竖起了大拇指。
  2018年,邓清明登上了央视《朗读者》的舞台。在那里,邓清明讲述了他苦等20年却依然没等来“飞天”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有网友说:“不论如何,在中国航天员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芒。”同样在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全年发射37次全胜的成绩,让中国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航天员们想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未来的路。
  (王传生摘自微信公众号“人物”,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章太炎  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前期,中国文化在濒临灭亡中经历了一次生死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两位学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中国文化在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熟程度和研究深度,甚至超过了唐、宋、元、明、清的绝大多数高层次学者。因此,他们有一千个理由选择保守,坚持复古,呼唤国粹,崇拜遗产,抗拒变革,反对创新,抵制西学。他们这样做,即使做得再极端,也具有天经地义的资格。  但奇怪
期刊
处理金钱有几个经验法则。  其一,“去你的钱”。这个概念是一些富有语言冒险精神的人创造的,该短语包含了你在冲出老板的办公室前,朝他喊出的最后一句话。具体来说,“去你的钱”指的是那笔可以让你随时辞职而不会陷入财务困境的储蓄,比如一年的工资。这笔钱意味着自由,它使你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一点比物质方面的独立更加重要。所以如果你还没存够这笔钱,那么请将自己的固定支出保持在低水平。你的支出越低,
期刊
在景德镇的一座小山上,我见到小许的工作室,是三间荒僻的平房,没法装空调,夏有酷暑,冬有严寒,而相比于冬日的严寒,小许宁可忍受夏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原因只有一个,夏天,水更软,和出的瓷泥更为温润轻透。严冬和出的瓷泥是寒而涩的。小许在景德镇的生活极有规律,早上6点起床,7点开始做事,拉坯、晾干、画釉,不知疲倦地工作到晚上10点。  我去的那天,她在为花瓶和水杯、碟子画图案。做好的素坯已经晾干,她正一笔
期刊
感恩节前夕,我收到费尔南多的邮件。打开之后是一个视频,巨大的瀑布从半空中飞落。费尔南多写道:“这就是我家乡的天使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这个视频是我用3天时间拍出来的。”  费尔南多是社区口语班的同学,社区为新移民准备了英语学习班,教语法,教口语,甚至还教专业英语。口语班报名之后有一个简单的面试,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班。学费是象征性的,一年只有50美元。老师全部是义务教学,不拿薪水。也因为这样
期刊
欧文·肖和塞林格,这两位美国作家的脸我总是弄混,当然我指的是黑白照片时代青春时期的脸,都是英俊、瘦削、浓眉,加上那个年代的忧郁。他们俩都是犹太人,欧文·肖的身份更复杂些,他是俄裔美籍犹太人。青春的美总是给人印象太深,以至于我潜意识里忘记了他们的老年形象。我对欧文的3本书印象最深,第一本是《幼狮》,已经出过中文版,他单凭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就足以跟海明威相提并论;第二本是我在布达佩斯的旧书店偶然看到的
期刊
1989年6月,常沙娜在父亲常书鸿家中  最近这几年,常沙娜每年都会从北京回敦煌一次。虽然每次只有幾天,但必须给父亲扫墓。1994年,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在北京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一半骨灰安置在八宝山,另一半则带回敦煌。常书鸿的墓碑前刻着几个字——“敦煌守护神”。  常沙娜从小就很听话,父亲让她画画,她就画;父亲觉得她应该去美国深造一下,她就去了。在她回国想要在绘画上有更深的造诣时,她遇见了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长沙下着大雨。在长沙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避雨的工人看到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人,冒着雨来这里捡拾工地上的大理石废料。  看到这个人一次次在雨中摔倒、爬起,工人們既感动,又有些于心不忍,于是纷纷冒雨帮他装车,又把他送出很远。  正如这群工人所知道的,这个在雨中频频向他们道谢的中年人,的确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或许永远也不知道,就在这些废料搭建起的平台上,这个人带领同事
期刊
一  1967年5月5日,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一个孩子出生了。在那个无比推崇奉献的年代,父亲施怀琳想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他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就叫‘一公’吧。”这个“一心为公”的期望,就这样沉甸甸地落到这个孩子身上。  1969年,施家搬到了驻马店。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施一公的哥哥姐姐围成一圈,蹲在家门口的地上,听父亲讲解数理化问题。父亲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施一公在旁边
期刊
每个人都知道,时尚能干、出任学校家长教师联合会主席、每天孩子回家都奉上牛奶与亲手烘焙饼干的妈妈,会培养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作为一名妈妈,我很想做对。但是,什么才是“对”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书店。过去所有的研究——从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到哈里·哈尔洛的猴子实验——都表明:如果不能精确解读你的孩子,误解了他们的信号,或者给予他们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  后来
期刊
在下一个50年里,数字世界将会呈现什么模样?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2019年11月1日的报道梳理了一些专家、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和未来学家的回答。世界将虚拟化  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2014年出版《社交机器》一书的朱迪丝·多纳特写道,在今后短短1/4个世纪内,我们现在搜索或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将被认为是“老掉牙的”。确切地说,我们的数字存在将不会与实体世界分离,而是会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