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课本德育资源如何挖掘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资源;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感悟。同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强烈共鸣,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本文针对重视教材中名言警句的讲解、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元素、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德育教育展开分析,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教材中名言警句的讲解
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巩固与复习,很快就忘记了,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较多的优秀句子、词语,比如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就属于德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也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名言警句的讲解,并且要让学生做好笔记,深深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言警句都属于古今中外的最佳作品,都闪烁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芒,教师在诠释教材文本中名言警句的过程,就是开启学生智慧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比如,在学习《离骚》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屈原的人生理想,充分掌握楚辞体独具特色的典型文体,让学生着重去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个千古名句,感悟作者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重点记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学习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感受屈原的往我精神、不懈奋斗的抱负,这些对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元素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较多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思想元素,充分展示出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刘国正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文与道之间是能够相互兼顾的”,教师要把语文教材知识与德育素材有机结合在一起,无形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文精神等,让学生拥有坚毅的品格。比如,在《论语》中能够展现出孔子的智慧贡献,凸显出了儒家的“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念;在《老人与海》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格力量会感染、震撼学生,让学生拥有无穷的毅力与斗志去接受人生挑战。在这些素材中,能够展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
高中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教材中蕴含着德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傳授给学生课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教师可以通过深层挖掘感悟、激发想象指引、创设情境传递、拼读文本自主引导来发现文章中的德育素材,有时候文章中的德育素材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一种思想,比如,在高中文言文教材中,“至圣”者孔子,希望让百姓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大力弘扬儒家的任政德治,用仁爱之心感化令人、时人;陶渊明是田园诗派中的第一人,他的那种自觉 远离藏污纳垢、明争暗斗的官场,主动辞官挂印,选择了归隐田园,这种精神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努力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学习《师说》《拿来主义》《祝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展开分析,更加深入地探究德育内容、思想。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把文章中的内在潜能与精神力量展现出来,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德育教学。
四、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德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德育素材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把语文素材中的德育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举办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这样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学习了《孟子》《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孔孟思想,去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失去了仁义礼智信,那么我们生活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的?并且结合这个话题开展语文主题演讲比赛,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演讲、朗诵技巧,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将成语故事比赛、古诗朗诵比赛,比如《沁园春.长沙》,让学生在朗诵感受当时青年的伟大抱负、豪情壮志,激发学生分发前进的理想与信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人文精神,构建高效、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崇知. 高中语文德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潘娟. 高中语文教材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资源;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感悟。同时,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强烈共鸣,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本文针对重视教材中名言警句的讲解、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元素、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德育教育展开分析,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教材中名言警句的讲解
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巩固与复习,很快就忘记了,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较多的优秀句子、词语,比如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就属于德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同时也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人文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名言警句的讲解,并且要让学生做好笔记,深深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言警句都属于古今中外的最佳作品,都闪烁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芒,教师在诠释教材文本中名言警句的过程,就是开启学生智慧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比如,在学习《离骚》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屈原的人生理想,充分掌握楚辞体独具特色的典型文体,让学生着重去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个千古名句,感悟作者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重点记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学习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感受屈原的往我精神、不懈奋斗的抱负,这些对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元素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较多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思想元素,充分展示出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刘国正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文与道之间是能够相互兼顾的”,教师要把语文教材知识与德育素材有机结合在一起,无形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文精神等,让学生拥有坚毅的品格。比如,在《论语》中能够展现出孔子的智慧贡献,凸显出了儒家的“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念;在《老人与海》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格力量会感染、震撼学生,让学生拥有无穷的毅力与斗志去接受人生挑战。在这些素材中,能够展现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
高中语文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教材中蕴含着德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傳授给学生课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教师可以通过深层挖掘感悟、激发想象指引、创设情境传递、拼读文本自主引导来发现文章中的德育素材,有时候文章中的德育素材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一种思想,比如,在高中文言文教材中,“至圣”者孔子,希望让百姓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大力弘扬儒家的任政德治,用仁爱之心感化令人、时人;陶渊明是田园诗派中的第一人,他的那种自觉 远离藏污纳垢、明争暗斗的官场,主动辞官挂印,选择了归隐田园,这种精神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努力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学习《师说》《拿来主义》《祝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展开分析,更加深入地探究德育内容、思想。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把文章中的内在潜能与精神力量展现出来,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德育教学。
四、在实践活动中凸显德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德育素材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把语文素材中的德育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举办辩论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这样既能够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学习了《孟子》《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孔孟思想,去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失去了仁义礼智信,那么我们生活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的?并且结合这个话题开展语文主题演讲比赛,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演讲、朗诵技巧,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将成语故事比赛、古诗朗诵比赛,比如《沁园春.长沙》,让学生在朗诵感受当时青年的伟大抱负、豪情壮志,激发学生分发前进的理想与信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人文精神,构建高效、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崇知. 高中语文德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潘娟. 高中语文教材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