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同禄,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北京景泰蓝厂学艺,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同时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学会、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北京市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以及北京市工艺美术珍精品鉴定委员会等专业或行业机构担任重要职务。
继承和发展是传统艺术的共同命题,没有继承就没有传统,没有发展就没有传统艺术的新生。在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遵循着继承与发展的艺术原则,将传统景泰蓝艺术与各种美术技法及姐妹艺术之精华融会贯通,许多作品都是以景泰蓝为主体,与花丝镶嵌、玉雕、牙雕、漆艺等多种工艺相结合,以新、巧、俏、美、雅及强烈的时代感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张大师的作品清逸新颖、超凡脱俗、题材广泛、造型多彩多姿,他以奇妙的构思、和谐的釉色变化不断的超越传统,使作品风格古雅而又富于时代韵味。他创作许多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部分珍品为国家收藏。
很难想象,这位国宝级的工艺大师,却曾经是一个下岗大师。
2004年年底,作为全国最大的传统工艺品生产基地的北京工艺美术厂面临破产,在决定企业是否破产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张同禄是全场唯一一个没投赞成票的代表。不用说,这张反对票是微不足道的。少数服从多数,工厂最终还是走向破产。曾在该厂担任了多年副厂长的张同禄,也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身份下岗了。
真理有时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2006年初,离工厂破产仅仅过去三个月,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领导就找到张同禄,鼓励他带动传统景泰蓝工艺的创作设计,恢复和推动行业发展,用精品和珍品开启景泰蓝市场。彼时彼刻,张同禄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堪称“燕京八绝”之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由于种种原因,曾经红红火火的景泰蓝生产企业大都风光不再。如今,景泰蓝这一濒临消亡的传统工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市场化的道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出路。
在新的体制下,由张同禄大师主力加盟的北京禄颖兰釉艺工艺品有限公司,集设计、研制、开发、经营于一体,这对于传承景泰蓝艺术,开发景泰蓝珍品和精品的市场无疑是一幸事。
需要解释的是,把自己的公司取名为“禄颖兰釉艺”,就是“张同禄新颖景泰蓝”的缩写。该公司由张大师主持设计、开发,由相关高级技师担纲研制、创作的景泰蓝工艺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珍品奖有:“鸟杯”“孔雀屏灯”“龟鹤垒”“德胜鼎”等,金奖有:“长城瓶”“大吉大利”“一帆风顺”“羊角杯”,“吉羊宝灯”在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即使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公司,并且也亲身为景泰蓝走入现代生活闯出了一条新路,张同禄仍然对厂子的破产耿耿于怀。不是为自己下岗,而是因为那次表决的结果直接造成了500名经验丰富的景泰蓝技工的流失,这对于传统工艺是致命一击。
目前市场上那些号称是景泰蓝的东西,其实跟真正的景泰蓝工艺相去甚远。张大师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景泰蓝产品良莠不齐,精品难寻,这种混乱将会给景泰蓝发展带来极大的伤害,“禄颖兰釉艺”之所以选择出精品、出珍品的经营路线,也是想通过有经济实力又有艺术鉴赏力的小众收藏,明确市场产品的真实距离。
提起景泰蓝,人们脑海中立即会出现花瓶、香炉之类的艺术品,好看是好看但没什么实用价值。不能说这是人们对景泰蓝艺术的理解偏于险隘,而是景泰蓝产品还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或者说,景泰蓝产品的工艺开发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工艺品日用化,这是许多工艺大师的共识。事实上,所谓工艺品日用化,本身也是人们生活提升的标志之一,只是因为权力和财力的限制,过去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使用工艺品的,只有皇宫贵族和极少数有钱人。如今,就国人的经济能力和市场潜力来说,特别是相对于一部分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家庭而言,完全可以提出工艺品日用化的理念。用张大师的话说,要想让景泰蓝走入现代人的高档生活,那就先让景泰蓝有实用价值。
高档工艺品与高品质生活的结合,是生活与艺术的双重享受。为了用艺术体现高档生活的细节,张大师设计创作了许多美观实用的景泰蓝产品。走进禄颖兰釉艺工艺品有限公司,一座近两米高的景泰蓝钟十分醒目,这是张大师和上海一家钟表厂合作的精品;一件精美的“吉羊宝灯”,融入了玉雕、木雕、花丝镶嵌等品种却改变了景泰蓝过去惟我独尊、不与其他工艺混杂的传统;一字排开的作品《裂》、《斑》、《女体》让人恍如走入了某个现代艺术展……
不止于此,张同禄试验将景泰蓝与城市雕塑相结合,景泰蓝第一次走到了室外,冰城哈尔滨有一尊6米多高的生肖牛雕像;他还突破了传统景泰蓝只能附着于铜胎的限制,创造了可以在木质、金属等原料上进行绘制的“珐琅珀晶”,制成了屏风、壁画等“平面景泰蓝”;更不要说他经过两万多次的烧制摸索才复活的铸胎技术了,自清代嘉庆年间失传后,人们直到看见张同禄的“天龙八部”才领略到传说中铸胎景泰蓝的神奇魅力。
“对于传统工艺美术,守成只是一条死路,创新才有一线生机。”这是张同禄从自己实践得来的体会。
然而,张大师毕竟是一个景泰蓝艺术大师,是一项传统工艺的实践者,对于一些围绕着这个工艺的原材料及附属产品,他明知不足,却无力改变。采访中,他多次谈到欧洲、日本同行使用的胚子、颜料如何讲究、如何规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把中国人的景泰蓝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我们的工艺和附属材料却变得越来越粗糙。
我国景泰蓝在国际市场的优势是传统,而缺少时尚,这也形成了中国景泰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劣势及未来隐患。综合分析:一是技术人才的断层,传统技艺面临流失;二是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市场领域比较混乱,缺乏规范;第三就是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的态度积极,工作不细致,所以效果也不明显。另外,缺乏对景泰蓝艺术和技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国景泰蓝艺术缺少继承与发展的思辨,已经从一个引领者变为追赶者。
任何传统工艺都是在现代轨迹里延续的艺术。那么,什么是传统景泰蓝的时尚元素?
现在,张大师正在用他的实践来不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