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学科学课程而言,最主要的核心莫过于其中的实验部分;而相关实验的开展,“记录”当属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就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开展现状而言,绝大多数的小学科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记录给予足够重视,以致学生所做之实验记录普遍存在“记录缺少价值”“记录过程遗漏”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提出小学科学课程应务必明确记录的重要性,由此不仅说明了记录对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小学生的研究记录当是学习小学科学的重要内容。
一、记录本应注重收放结合,关注内容
当前,基于小学生的科学记录普遍存在“记录缺少价值”“记录过程遗漏”等问题,故在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前,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明确所需记录的重点,而以怎样的方式去记录则由学生自主决定。至于有关实验重点的记录,如针对探索热空气上升原因的实验,学生的记录重点便应放在研究过程上;又如针对各类树叶子的生长及方式这一探究性实验,学生的记录重点则应放在对客观事物及现象的描述之上;而针对如探索紫甘蓝液滴入不同溶液后的变化情况这一实验,其记录的重点便需放到研究结果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需为学生明确正确的记录时机,如该何时动手、何时由学生自主开展相关实验,教师均应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此方能在体现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非是让学生认为所谓的实验,无非是一种另类的游戏方式。
二、准确进行“科学记录本”定位,完善记录本内容
传统的科学记录本,大多偏向于记录已然得出结论的科学知识或科学的探究活动。而如此记录方式,必将导致学生记录显得格外的机械化,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科精神。对此,作为学校方面,应务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并通过不断整合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以不断促进“科学记录本”项目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有关“科学记录本”的项目定位亦需打破传统束缚,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需将科学记录本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外,尚需将之运用到对学生科学事业的拓展以及科学、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进而积极借由项目教学这一有效载体,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逐步延伸,如此方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继而切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正所谓“每一本科学记录本均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世界”。当然,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必定希望每一名学生作品均能成为有巨大阅读价值的科普书。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需积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外,尚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图文并茂规范“最美科学记录本”
小学科学,其与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之间均有着一定的关联。如针对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便需要与用到数学图形的相关知识。此外,在统计一日气温变化时所用的柱状图、有关地形、海拔、温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亦与数学的数与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针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师需就审美的规范化标准予以深度揣摩,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规范,继而逐步发展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二)挥毫泼墨勾勒“最美科学记录本”
针对“最美科学记录本”的诞生,应由学生自主进行记录本的命名,除此之外,有关记录本的封面设计、目录设计以及页码设计等事项,也应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如此方能让科学记录本透露出学生的作品特色,继而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浮光掠影丰富“最美科学记录本”
科学之美除了体现在其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性的同时,亦存在于无数个美好的定格之中。故应针对学生心智及科学态度的培养,务必使其意识到自身身边的美,如此方能对自然与生活产生不一样的感念。与此同时,鉴于学科本身与自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故针对科学记录本的设计,學生还应善于自生活中取材,如将报纸上的掠影剪下,用于装填记录本中的一抹空白,使学生所向往的科学世界更加的丰盈。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科素养与审美素养之间的融合,势必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记录本记录方法
(一)条目清晰
记录本的形成,应务必有一个清晰的目录,而目录之下又将划分若干小项,诸如课前的准备、课堂中的发言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等。
(二)设计好记录版面,美观实用
对科学探究而言,无分课堂与课后,相应的记录,课堂与课后应同样精彩。当然,无论是课后或课堂中的记录,所需关注的重点均是要美观且实用,要让自身一目了然。如此方能快速勾起学生的学习记忆,继而更快、更好地去完成实验步骤。
(三)处理好详记与简记的内容
在实际的科学课程开展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记录的重点。当然,在此过程中,哪些需要详细记录,而哪些仅需简记即可,当视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有关记录本的设计,并非是要记录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是要记录下对学生有重要教育价值的信息;让学生在不断汲取精华的同时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地带来助益,继而维护学生的良好成长。
一、记录本应注重收放结合,关注内容
当前,基于小学生的科学记录普遍存在“记录缺少价值”“记录过程遗漏”等问题,故在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前,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明确所需记录的重点,而以怎样的方式去记录则由学生自主决定。至于有关实验重点的记录,如针对探索热空气上升原因的实验,学生的记录重点便应放在研究过程上;又如针对各类树叶子的生长及方式这一探究性实验,学生的记录重点则应放在对客观事物及现象的描述之上;而针对如探索紫甘蓝液滴入不同溶液后的变化情况这一实验,其记录的重点便需放到研究结果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亦需为学生明确正确的记录时机,如该何时动手、何时由学生自主开展相关实验,教师均应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此方能在体现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非是让学生认为所谓的实验,无非是一种另类的游戏方式。
二、准确进行“科学记录本”定位,完善记录本内容
传统的科学记录本,大多偏向于记录已然得出结论的科学知识或科学的探究活动。而如此记录方式,必将导致学生记录显得格外的机械化,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科精神。对此,作为学校方面,应务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并通过不断整合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以不断促进“科学记录本”项目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有关“科学记录本”的项目定位亦需打破传统束缚,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需将科学记录本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外,尚需将之运用到对学生科学事业的拓展以及科学、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进而积极借由项目教学这一有效载体,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逐步延伸,如此方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继而切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正所谓“每一本科学记录本均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世界”。当然,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必定希望每一名学生作品均能成为有巨大阅读价值的科普书。对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需积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外,尚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图文并茂规范“最美科学记录本”
小学科学,其与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之间均有着一定的关联。如针对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便需要与用到数学图形的相关知识。此外,在统计一日气温变化时所用的柱状图、有关地形、海拔、温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亦与数学的数与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针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师需就审美的规范化标准予以深度揣摩,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规范,继而逐步发展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二)挥毫泼墨勾勒“最美科学记录本”
针对“最美科学记录本”的诞生,应由学生自主进行记录本的命名,除此之外,有关记录本的封面设计、目录设计以及页码设计等事项,也应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如此方能让科学记录本透露出学生的作品特色,继而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浮光掠影丰富“最美科学记录本”
科学之美除了体现在其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性的同时,亦存在于无数个美好的定格之中。故应针对学生心智及科学态度的培养,务必使其意识到自身身边的美,如此方能对自然与生活产生不一样的感念。与此同时,鉴于学科本身与自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故针对科学记录本的设计,學生还应善于自生活中取材,如将报纸上的掠影剪下,用于装填记录本中的一抹空白,使学生所向往的科学世界更加的丰盈。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科素养与审美素养之间的融合,势必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记录本记录方法
(一)条目清晰
记录本的形成,应务必有一个清晰的目录,而目录之下又将划分若干小项,诸如课前的准备、课堂中的发言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等。
(二)设计好记录版面,美观实用
对科学探究而言,无分课堂与课后,相应的记录,课堂与课后应同样精彩。当然,无论是课后或课堂中的记录,所需关注的重点均是要美观且实用,要让自身一目了然。如此方能快速勾起学生的学习记忆,继而更快、更好地去完成实验步骤。
(三)处理好详记与简记的内容
在实际的科学课程开展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记录的重点。当然,在此过程中,哪些需要详细记录,而哪些仅需简记即可,当视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有关记录本的设计,并非是要记录下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是要记录下对学生有重要教育价值的信息;让学生在不断汲取精华的同时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地带来助益,继而维护学生的良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