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识记背诵培基固本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文言文教学有固有的规律,读懂读通是基本要求。目前,初中学生掌握的文言文词汇量还是少,要读懂一篇文言文有很大的困难,不借助相关材料,很难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是实施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积累的主要对象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比较熟悉,以及背诵大量的经典文言篇目。
而文言知识的积累,可以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说文解字”“成语溯源”等知识竞赛,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语文活動,激发学生背诵积累古诗文言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之后,我们通过了解文中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的出处,感受到陶渊明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贡献。据此,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我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如“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等典故的出处,溯源引申,从而唤起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经典的敬畏之心。
二、训练:理解运用培养能力
对于断句、句子翻译、诵读、理解内容等侧重于理解和运用类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该以训练为主线,创设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对于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课标”提出了“随文学习语法知识”的要求,不做系统的训练和教学,但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忽略或者回避这些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尽量要遵循“范例—变式—运用”的过程,构建学生学习一类知识的认知结构。如“句子翻译”,在“信、达、雅”的基本要求下,我们可以概括出“断句—落实关键词—增删调换—保持句式不变”的基本步骤,并将之运用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去。例如:“孰与……”句式结构,是初中文言文中涉及不多且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文言句式,学生往往会将这个固定句式割裂开来理解,导致谬误。我们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在讲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这句时,要特别强调其句式特点,即“孰与……”是固定句式,意思是“和……相比,哪一个……”文中还有其他变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等,其基本意思相近。还可以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这句话,通过辨析比较,体会其结构特点和意义用法,加深理解,体会知识的个性和共性,并能加以举例运用,这样知识的习得才更加牢固,才能举一反三。
三、启智:读、思、导结合提升素养
1.以“读”养“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读”,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基于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用仿读、分读、轮读、赛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尽量做到音准气畅,“一吐一吞,皆由彼而不由我”,在感觉上缩短自己与文言作品的时空距离。例如:《三峡》中用语十分优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峻拔壮美的山水,必得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才能渐渐浮现于眼前;作者徜徉三峡时内心的豪迈激越,也必得在咬文嚼字中,才能体会。朱自清先生在《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中说:“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确实如此,“吟哦讽诵”历来就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2.以“问”促“思”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问”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特别是在提高思维能力上。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新课时,根据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各种问题,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问题之中,创设问题情境,这种“目标问题化”的做法,既防止了目标的空洞和抽象,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处于知识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中。这样就可以以问促思,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马说》时,针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论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我们发现文中所列举的“食马者”种种无知荒谬的行径,恰恰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而他们还要将人才稀缺的原因,归咎于“天下无马”,从中我们看出昏庸的“食马者”是扼杀千里马的罪魁祸首。再回过头来审视“然后”两字,我们不仅仅体会到“伯乐的出现,是千里马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明白了要怎样才能让千里马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3.以“导”生“能”
当然,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教师“导”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分成若干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讨论的内容,然后选择不同的方式与同桌、同伴、班集体、老师进行多向交流。此刻,学生相互竞争,发现问题,信息共享,思维共振,对知识产生极为强烈的内摄效应,智慧的火花自然就会迸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精心组织和引导,而不能任意“放羊”,甩手“旁观”,有时要画龙点睛地点拨和分析。同样是针对《马说》一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我们可以用质疑问难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采用古今联系、辩证思考的观点,来审视《马说》一文提出这一观点的特定背景,进而审视这一观点的时代局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和作者个人的生活印记,如果用现代眼光来审视,我们认为“千里马”(人才)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非完全被动,千里马与伯乐两者的相遇相知充满了变数。教师的“导”,更多的是导向、引智、激趣,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舞台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浸润于文言并举的文言文学习情境之中,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文言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文言文教学有固有的规律,读懂读通是基本要求。目前,初中学生掌握的文言文词汇量还是少,要读懂一篇文言文有很大的困难,不借助相关材料,很难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引导学生积累,是实施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积累的主要对象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要比较熟悉,以及背诵大量的经典文言篇目。
而文言知识的积累,可以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说文解字”“成语溯源”等知识竞赛,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语文活動,激发学生背诵积累古诗文言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之后,我们通过了解文中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的出处,感受到陶渊明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贡献。据此,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我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如“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等典故的出处,溯源引申,从而唤起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经典的敬畏之心。
二、训练:理解运用培养能力
对于断句、句子翻译、诵读、理解内容等侧重于理解和运用类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该以训练为主线,创设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对于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课标”提出了“随文学习语法知识”的要求,不做系统的训练和教学,但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忽略或者回避这些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尽量要遵循“范例—变式—运用”的过程,构建学生学习一类知识的认知结构。如“句子翻译”,在“信、达、雅”的基本要求下,我们可以概括出“断句—落实关键词—增删调换—保持句式不变”的基本步骤,并将之运用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去。例如:“孰与……”句式结构,是初中文言文中涉及不多且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文言句式,学生往往会将这个固定句式割裂开来理解,导致谬误。我们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在讲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这句时,要特别强调其句式特点,即“孰与……”是固定句式,意思是“和……相比,哪一个……”文中还有其他变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等,其基本意思相近。还可以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这句话,通过辨析比较,体会其结构特点和意义用法,加深理解,体会知识的个性和共性,并能加以举例运用,这样知识的习得才更加牢固,才能举一反三。
三、启智:读、思、导结合提升素养
1.以“读”养“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读”,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基于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用仿读、分读、轮读、赛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尽量做到音准气畅,“一吐一吞,皆由彼而不由我”,在感觉上缩短自己与文言作品的时空距离。例如:《三峡》中用语十分优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峻拔壮美的山水,必得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才能渐渐浮现于眼前;作者徜徉三峡时内心的豪迈激越,也必得在咬文嚼字中,才能体会。朱自清先生在《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中说:“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确实如此,“吟哦讽诵”历来就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2.以“问”促“思”
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问”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特别是在提高思维能力上。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新课时,根据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各种问题,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问题之中,创设问题情境,这种“目标问题化”的做法,既防止了目标的空洞和抽象,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处于知识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中。这样就可以以问促思,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马说》时,针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论点,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我们发现文中所列举的“食马者”种种无知荒谬的行径,恰恰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而他们还要将人才稀缺的原因,归咎于“天下无马”,从中我们看出昏庸的“食马者”是扼杀千里马的罪魁祸首。再回过头来审视“然后”两字,我们不仅仅体会到“伯乐的出现,是千里马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明白了要怎样才能让千里马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3.以“导”生“能”
当然,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教师“导”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初中文言文课堂有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分成若干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讨论的内容,然后选择不同的方式与同桌、同伴、班集体、老师进行多向交流。此刻,学生相互竞争,发现问题,信息共享,思维共振,对知识产生极为强烈的内摄效应,智慧的火花自然就会迸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精心组织和引导,而不能任意“放羊”,甩手“旁观”,有时要画龙点睛地点拨和分析。同样是针对《马说》一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我们可以用质疑问难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采用古今联系、辩证思考的观点,来审视《马说》一文提出这一观点的特定背景,进而审视这一观点的时代局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和作者个人的生活印记,如果用现代眼光来审视,我们认为“千里马”(人才)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非完全被动,千里马与伯乐两者的相遇相知充满了变数。教师的“导”,更多的是导向、引智、激趣,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舞台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浸润于文言并举的文言文学习情境之中,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文言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