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身份,提升阅读品质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书读得多了,就一定“气自华”了吗?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恐怕难成此效。书上的文字要转化为一个人的气质,是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的。而这个“吸收”的过程,正是对文字进行深度阅读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呢?不妨让学生尝试换个身份来阅读,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读者,可能既有趣又能推动阅读的深入。
  一、当个“小侦探”,破译文字背后的密码
  一次骨干教师开设展示课,严老师上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雪》。她课前收集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围绕“雪”设计了“问题串”:鲁迅写了什么地方的雪?这些地方的雪是什么样的?他更喜欢哪里的雪?他仅仅在写雪吗?这样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贴着文字行走,最终让其理解鲁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战斗的激情,用战斗的形式创造一个有着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严老师的课让我发现,读文章也可以像做侦探一样,从细微处捕捉作者的心灵密码。比如,要回答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需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线索,从“向来没有变过”“但是”所包含的语气,到“灿烂”“精魂”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窥探作者的情感倾向,即更欣赏朔方的雪。
  对于侦探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观察是极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文章,想要达到深度阅读的程度,读者也必须具备“观察细节”的能力。因为,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必须好好把握每一处细节。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像侦探一样仔细搜罗文章中的相关字句,从而将理解和质疑推向深处。
  课上,当学生以侦探般的眼光来阅读文章时,他们竟又发现了更有趣的问题:作者在对两处雪的描写中都写到了“晴天”,而“晴天”之下两处雪的形态截然不同,这是否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晴天”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这一侦探般的发现激起了更多同学思考的兴趣。有的同学说作者想借此表现“江南的雪”经不起考验,一晒就化了,而“朔方的雪”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有的同学立即补充说,如果要说“考验”,“晴天”不可能指严酷环境的考验,而应该是富足、安逸环境的考验。“江南的雪”在富足、安逸的环境下容易消磨掉斗志,所以说“晴天”给他造成的影响是“消释他的皮肤”“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严酷的环境又会打击他,“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而与这“江南的雪”形成对比的是“朔方的雪”,它在富足、安逸的环境下并没有消磨斗志,而是“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旋转而且升腾”,使整个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因而表现“朔方的雪”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同学们见仁见智,由挖掘到的“晴天”这个有对照意义的特定环境,自觉探索“晴天”的象征意义,并且结合创作背景对作者在环境、意象的选取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学做“鉴赏者”,保留阅读的“独家记忆”
  当个“小侦探”,可以破译出文字背后的密码;学做“鉴赏者”,则可以保留阅读思考的“独家记忆”。
  作为一本书的“鉴赏者”,可以在读书过程中进行批注评点,记录自己的思考或感悟。批注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传统的文学鉴赏形式。古今大家的批注评点形式灵活,内容不拘,常常是寥寥数语就将心领神会之意一语道破,足以给人启发,引人深思、玩味。
  鉴于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有限而模仿力强的特点,可以对学生提出模仿与规定相结合的要求。比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可以让学生仿照此句,仔细揣摩书中词语的使用,将认为用得最妙的那个词以这样的句式写出,作为批注。比如品读《樵父词》中有一句“竟挑蝴蝶下山来”,仿照此句写出“著一‘竟’字而意外之喜全出”。
  我们不妨给学生推荐四种具体批注类型,即词句解释式、内容提要式、问题见解式和鉴赏品味式。其中前两种作为基础性批注,可在快速浏览后完成,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而后两种作为评论性批注,也就是评点,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读才可完成,而这也是最能促进深度阅读的批注方法。
  对于评点,要像古代评点家那样针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选取值得品咂的角度进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或许有些难度,但只要把握住其核心的一点,就可以使评点渐入佳境,让阅读渐入“深”境——其核心就是“对话”。翻看古代经典的评点,无论是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还是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评点家们精辟的见解,无不出于“对话”——与文本(特别是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其他读者对话等。
  因此,我们可以用范例的形式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批注形式展开对话,比如在读《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时,用“如果当时你就在杨志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杨志,你会怎么做?”“为何要写天热?”“李卓吾认为杨志‘徒自作恶耳,蠢人,蠢人’,王望如感慨‘悲哉,杨志之遇也’,你如何评价杨志这个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其他读者进行对话,并让学生以此为例,在阅读其他文本时提出类似的问题作为对话的关注点。
  以“鉴赏者”的身份来阅读,运用批注评点的形式书写、整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与感悟,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帮助整理读书过程中的思考,使之更理性、更富有逻辑性。同时可以防止忽现的灵感转瞬即逝,保留阅读过程中思考的“独家记忆”,可便于日后重新翻阅时温故知新,在思維提升后重看自己当时的想法,与当时的自己再进行一场对话。
  无论是以“小侦探”还是“鉴赏家”的身份来阅读,学生在特定身份角色下、在特定的任务驱动下,会重新看待阅读这件事,使阅读因探索和创造而变得更有活力,从而使学生更易将思考和探究的触角伸向密林深处。
  (作者单位: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栏目责编:周 彦)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对于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之主题产生了疑惑。在现行的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该文的主题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那么,这个结论是用何种方法解读得出的呢?是否准确呢?  从“以意逆志”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大家所熟知的
期刊
师:前一堂课,我们围绕着《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探讨。现在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渐进入文本内部。当然,文本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所以待会儿我们在探讨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前我们相当于把这篇课文给“解析”了,现在我们把它还原回去:由局部到整体。我来读一下课文,建议大家不看课文,就是耳朵“听”。  环节一:补充背景材料,把握“恒惴栗”心理  师:有个同学跟
期刊
整合教学跟“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精神是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跳出单篇教学的限制,立足于大单元,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谈谈在整合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专题中的四篇文章都是经典,有文言的奏章、散文,有东西方的戏曲戏剧。此外,配套《读本》上有两个相关专题:“爱情的绝唱”,一组
期刊
工作二十年,教语文二十年,如果问这二十年是怎样过来的,我归结为:迷茫守望、有模有范、滋润生命共同成长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学,在没有计算机、复印机和多媒体等条件下,语文教学的交流也少之又少。虽然我在大学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算过关,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遵循自己初高中时代老师的教学模式,读写听说,字词句章,单向地传授给学生,每天讲得眉飞色舞。钢板天天刻得沙沙作响,油印的技术日益精通,从
期刊
统编教材的单元构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保留了文选式教材的基本特征,由若干篇单篇文章依据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组成单元;第二类也是阅读单元,但是阅读对象不是单篇文章,而是整本书阅读,如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三类以活动为主,主要通过实地访谈、调查等“参与”方式,如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后两类单元的特殊性在于,单元学习内容本身不提供学习资料,而是作为为具体的学习者预留进入教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有基于学生言语习得特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语文阅读实践的独特的教与学的方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正常、有效、自如地运用这些基本方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既有了具体可用的操作方法,也能始终保持语文课的“语文味”,不会失去“语文性”。下面,笔者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来谈一谈常用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1.圈点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时的圈点。圈点法,就是在读书的时
期刊
诗词言简义丰,一字一句裹挟着作者“层层叠叠”的情思。有些诗词与我们“相隔甚远”,理解起来当然有难度。有些诗词则是很“平易近人”,比如现代诗,似乎一读就懂,但又往往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因此,诗词教学的难题就在于,怎样从表面一点一点掀开,一层一层深入,理解诗词的丰富内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是一篇“自读”课文,这首现代诗相
期刊
(接上期)  (三)“新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探析  “新型材料作文”自2006年首次在全国卷中出现后逐渐被推广,2012年—2018年,只有极少部分省市高考作文偶尔出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大部分试卷采用“新型材料作文”。新型材料主要类型可以概括为“社会时事型”“象征寄寓型”“哲学思辨型”“想象展望型”几种。  1.社会时事型材料作文  社会时事型材料,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事件为背景加工而成,命题者
期刊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师熟悉的名家之作。大多数语文教师是依据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品评父亲如何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句段,来感受父爱的厚重和伟大”,我以往的教学也是这样设计的。  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培训,我对课堂教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备课不再先看教学参考书,尽量多素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本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教学预设,再去参阅其他教辅用
期刊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节选了《昆虫记》里《蝉》的部分内容,这是初中孩子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第一次读科学小品文,所以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就至关重要。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法布尔在向我们介绍蝉的生命历程,可是在科普知识的背后还有什么是需要学生读出来的呢?孙绍振先生就曾经说过:“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