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转化措施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等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班级的大多数。中等生主要体现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的意志薄弱等。虽然中等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与转化,但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后进生。而真正让数学教师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是:能否因材施教,开发中等生的数学潜能,防止他们分化成后进生,促使其转化成优等生。
  
  问题与表现一
  
  经常听老师们抱怨:一个有点难度的题,你不讲三遍等于白讲。多数中等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在听老师讲题时,会觉得解法很自然,能理解,但过几天后,你让他自己再做一遍,他会觉得很困难,有些步骤无法进行下去,甚至有时会觉得无从下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及措施
  道理很简单:在看别人解题时,看到的往往只是别人如何将整个过程一步步进行下去,而没有考虑解题的思路是如何得来的,其实这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思路,你就根本不可能有后面的步骤,也就无法将整个过程进行下去。所以,给学生讲解数学题时,要注重分析解题的思路。在探究解题思路时,要从题目所属的知识范围、问题的形式或题目所给的重要条件入手,帮助中等生学会寻找解题思路。
  
  问题与表现二
  
  中等生也想努力提高数学成绩,但无奈他们始终领略不到纷繁的数字、符号和图形所蕴含的乐趣,每次碰到新的题目时,大脑总是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把题日与课本上的公式、定理、法则联系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及措施
  数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三天不练功夫丢一半。中等生平时做题就少,没养成每天做几道题的习惯,熟悉的题型有限。无论如何,不能连续几天不做题,那样的话,当中等生重新面对新题时,肯定会觉得那道题似曾相识,可是对解题的方法和模式都很模糊,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想不起来了。总之,有一个原则:必须让中等生坚持每天都在数学上花一点时间,学会多思考,这样,中等生的数学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
  在学习数学时,对于公式、定理,要让中等生知其来龙去脉:它是如何推理出来的,可以用来证明什么,与其它公式、定理有何联系等。多问几个为什么,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并要求他们书必常看,题要精做,但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培养其数学思维模式,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并寻找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实例,找出差异与共性。只要掌握了方法,同一类型的题就能应付自如。
  
  问题与表现三
  
  多数中等生,让他看教科书,他也只是泛泛而读,不求甚解,很可能会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没有多少收获。
  
  原因及措施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为数不少的中等生容易急躁,有的中等生贪多求快,有的中等生想靠几天“冲刺’’。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
  针对这些情况,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在看数学课本时,我要求中等生把自己当成老师,不仅仅是自己对书本上的内容要能够明确理解,更要熟练,而且还要试图讲出来让理解力弱的同学明白。比如:在读书过程中发现书中某些环节上的遗漏、或者是编排体系上的不合理之处,并进一步考虑一下:可能这样编排没有那样编排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可能在这里加上一些其他的知识点会讲述的更加明白……把自己当成老师,常常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也会有一种表现的欲望,同时还有一种负担。这样,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其实是自己在鼓励自己、鞭策自己,
  读书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数学书,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把自己当成老师,更能锻炼自己的思维,开拓自己的思路。
  
  问题与表现四
  
  中等生在做数学题时,看着会做的题,一做就错,或做不全面。成绩中等,不上不下,很难出类拔萃。
  
  原因及措施
  中等生做题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很不愿意去写详细过程,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做题不写详细过程,到正式场合才发现,原来写出详细、完整的过程和不写过程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不写过程,就会遗漏很多的知识点,而且丧失了很多思考的机会。做题不能只追求答案的正确,更要仔细揣摩解题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普遍规律和适用技巧。
  还有,中等生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中等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我要求中等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作业、单元试卷中做错的题、不会做的题抄在本上,并注明自己解题的思路断点,老师的分析方法或具体的解题技巧。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题型总结,把规律性的解题方法总结出来,以便套用在同类题上,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总结,记录的习题必须常翻常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中等生的转化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转化过程中,中等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才能使中等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中等生的缺点与不足,有针对性的选用适当的方法,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含括了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钻研教材    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
期刊
近年来,笔者在小学六年级毕业试卷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写字质量滑坡,特别是作文中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下学校走访教师或进课堂听课,在座谈或听课中发现原因有四:一是长期以来有一种观念,认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师的事,高年级教师看到学生没有好的写字习惯,往往抱怨低年级教学没到位,而中高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学。二是教师们都承认中高年级学生
期刊
我不是一个寄情于山水的人,但我乐意去观赏天下的美景;我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但对于优美的作品,我还是乐于赞赏的。  在教学中,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者,特别是散文、游记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没有游览天下山川特有的那份激情、那份感受,还苦于没有那种深深影响学生的魅力。  很多时候,我很想拥有一缕亮丽的嗓音、一种无所顾忌的激情、一种近乎疯癫的痴情、一种陶然自乐的忘我。在我的教室中,永远是那么的平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作为重点目标提了出来,较系统地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并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利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
期刊
顺应新课改要求,营造新课改氛围,落实新课改精神,无疑是教育教学取得突破,获得活力的重要保证。然而,新课程改革具体落实时时常是有名无实,改而不革或无改无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综合实践存困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强调的是“实践”与“活动”,强调的是开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创新、去动手、去实践、去调查、去分析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 从课本中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
期刊
后进生是影响数学教学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后进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阻碍。要教师始终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较高的期望,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教师应使后进生真正感受到爱,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动机,这样,每个后进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能。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期刊
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小学六年级上册112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中,解题方法多种,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便于解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解题方法一:列表法  依次列表后发现:当鸡23只,兔12只的时候,脚正好是94只。  解题方法二:假设法 
期刊
2007年的普通高考,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次试点省份之一,实行“3+X+1”模式,将音乐作为基本能力测试内容包含在“1”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无疑对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的重情感态度轻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音乐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以这样的模式首次纳入,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教学不再仅仅是演唱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这种情感态度上的要求了,而应注重基础知识
期刊
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十分注重作业批改的。作业批改质量的高低,对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提高教学成绩,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业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当的作业批改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作业批改,将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批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