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摸实情 “对症下药”去帮扶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部署要求,落实好“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制度,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积极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严实的作风投入扶贫攻坚战。2016年2月18日,1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到达派驻地怒江州泸水县。本期让我们通过一位驻村干部一天的扶贫工作日记,去体会他们立足基层、情系百姓、调查研究、精准扶贫的心路历程。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精准扶贫在一线”专栏,欢迎广大扶贫工作者来稿交流。
  6月30日星期四 多云间晴
  匆匆吃过午饭,沿瓦贡线前往新建村,路的右侧是滚滚的怒江。持续的降雨,怒江水又涨了。
  下午的目的地是位于新建村西北面的南坝三组,走访由云南教育报刊社3位社领导负责帮扶的6家贫困户,陪同前往的还有我所在的新建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飞。我的另外3位队友,王晓峰和晏娇为尽早让精准扶贫大数据“发声”,正在抓紧查缺补漏,何元则带着大练地完小和新建完小两位校长参加文化修养研习。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从岔路口转入,就全是土路了。南坝三组共有27户人家,零零星星分散坐落在石弓山上,时值盛夏,石弓山满目翠绿、温暖葱郁。
  密青华妈的房子就盖在两条土路的交叉口,我们去到她家时,她正在离家不远的地里干活,站在家里可以看到她干活的背影,村民小组长跑到她身边拍着叫她。由于孩提时,打谷子发生意外,密青华妈的耳朵再也听不见了,虽说有3个儿女,但两个女儿嫁出去后,就只剩小儿子和她相依为命。
  密波妞妈家就在密青华妈家正对面,中间只隔了一条土路。密波妞妈今年72岁,4个儿子,大的3个分家后就不再管老母亲了,与她一同生活的小儿子,在8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失去了一只眼睛。与其他人家门前陡峭湿滑的入户小道不同,密波妞妈家门前是一块块青石板铺就而成的阶梯,这是今天走访家庭中唯一修整过门前道路的人家。密波妞妈的小儿子告诉我们,他母亲年纪大了,原先的土路又湿又滑,母亲进出不方便,就想办法找了些青石板来铺上。也许是儿子比较孝顺,老人脸上总露着慈祥的笑容。


  沿着泥泞的小路往上,走过一大片绿色的水稻田,由几片石棉瓦和一些木板片搭起来的窝棚就是褚梅英扒的家了。褚梅英扒不在家,他的妻子见到我们,一个劲儿地傻笑躲闪。听村民小组长介绍,褚梅英扒家庭境遇悲惨,妻子精神失常,儿子腿部残疾,原先靠女儿打工挣钱养家,可没想到,女儿却死于几年前的一场大病,整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困顿,就靠着几分薄田和政府低保度日。他们的生活该怎么继续?他们生活的希望在哪里?还是,仅仅只是活下去?
  6个贫困户中负担最重的要数肯三益家,父母、妻子、女儿、女婿,一共6口人。妻子次夺妹比自己大10多岁,除了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还要照顾体弱的妻子,女婿身体还有残疾,家里的重体力活就靠他一个人。
  李计华的妻子见到我们,眼泪就直往下掉,残缺的手臂、瘦弱的身子,为医治重病女儿,已举债数万元,上初一的儿子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忙,东拼西凑借的钱什么时候能还上是他们家面临的最大难题。
  通往肯大华家的路,在几场大雨之后,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泥坑。肯大华5年前离异,女儿3年前又出嫁,家里就剩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或许是孤独久了,他变得不爱说话,常常目光呆滞地看着远方。在江苏船厂打工时,他因为中毒导致半边身子残疾,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出租土地的微薄收入和低保养活自己。
  走访结束,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此时的石弓山异常安静,雨水打在甘蔗苗、水稻田里的声音清晰可闻,就连一向聒噪的知了都没有了声音,大家不像来时有说有笑,所见所闻让大家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片蓝天下,境遇却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因病因残、缺技术缺资金、产业发展滞后、交通不便、地质条件恶劣、贫困代际相传,是农民致贫的主要原因;找准“穷根”,在精准上下功夫,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订帮扶计划的前提;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是把帮扶计划落到实处的保障。 南坝三组总体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且大部分为35度到60度不等的坡耕地。生产结构单一,传统的“水稻+玉米+甘蔗+养猪、鸡”模式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生活支柱和收入来源;地质条件恶劣,每到雨季,常有滑坡和泥石流,残疾人口多,大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任务十分艰巨。针对这些现实和6户贫困家庭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力:1. 借力第三村长的资源优势,利用村闲置的文化活动广场,设置就业扶贫点,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村民到企业就业。2.褚梅英扒家和李计华家,由于地基滑坡,导致房屋开裂,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易地搬迁或就近重新安置。3. 密波妞妈家,仅有水田2亩、旱地5分,单靠务农无法实现脱贫,考虑为其小儿子提供技能培训,实现就业。4. 肯三益家和密青华妈家,根据两家人的土地情况,可以考虑发展种植业,由李光洪总队长帮助引进的软籽石榴,希望优先在两家试种。5. “扶贫先扶智”,为了不让贫困代际相传,认真做好工作,让李计华家小儿子复学。6. 肯大华身有残疾,且孤身一人,要想靠他自身实现脱贫似乎不太可能,只能依靠政府救助的社保兜底了。7.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鼓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倡导诚实劳动,勤劳致富,通过自己的双手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走出石弓山,已近黄昏,农家小院一角的三角梅,在夏日雨水的不断浇灌下,正肆意开放,繁密的花束压得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小康要包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透出的是浓浓的人文关怀,毕竟,在小康这幅多彩的卷轴上,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共享是最温暖的主题。全面脱贫奔小康,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许多年以后,这一抹姹紫嫣红又会是谁的乡愁?
  (作者系云南省教育厅派驻泸水县上江镇新建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其他文献
近年来,昆明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门法定职责,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机关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法律素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全市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科学规划,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  (一)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结合全市教育系统实际,进一步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
期刊
《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义务教育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是强调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应遵循的平等化价值。同时,顺应城镇化建设的思路,通过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改变传统的城乡分治的治理模式,可以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需要认识的是现阶段所谈教育公平的相对性。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巨大
期刊
云南教育网消息 7月22日,云南省大学内部治理与大学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清华大学顺利开班,来自全省38所省属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及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有关领导共71名学员参训。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荣,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何巍,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清华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班动员。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松林主持开班动员。
期刊
《意见》要求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使广大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  事实上,在不少区域教师工资执行的是同一标准,乡村教师工资包含乡镇艰苦工作津贴、绩效工资农村工作补贴等,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已经成为事实。《意见》为保障乡村教师待遇提供了政
期刊
□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课题组10 903份有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学点撤并后学生上学的平均距离为4.8公里,最远的为100公里。  □课题组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田野调查也发现,很多农村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  □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农村教学点复兴,首要的问题是能否有足够的经费来保证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运转以及农村教学点教师和学生正常教学。  □
期刊
为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昆明市坚持政府主导,结构调整为重点,在项目建设、师资补充、办园模式和保教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资源总量逐步扩大,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了“入公办幼儿园难、入民办幼儿园贵”的问题。  2011年,昆明市启动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增加投入、公民办并举、创
期刊
教育部近日发布《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比上年增加1.38万所,入园儿童2 00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比上年提高2.5%。  记者就此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举措。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再次做出部署。“十三五”期间,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落实力度,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
期刊
杨银付:以“一体化” 促进“均等化”  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出了路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一体化”促进“均等化”。在教育领域,义务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本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幸金正) 会泽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由县教育局牵头,通过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建档立卡、拓宽资助资金等方式,着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  近日,会泽县教育局组织广大教师走村串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摸底、统计、汇总等工作。此次调查统计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精准识别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目前仍在校就读的贫困户子女,主要工作是按相关表格内容准确录入信息内容,做到不误统、不漏
期刊